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例析

2023-11-06王新宇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生活化案例

王新宇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落实,初中教学形势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探索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创新。为了探索一条有效的生活化教学之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筆者在本文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当前已有的生活化教学理论,谈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学。

一、融入生活元素,活化学习内容

1.运用生活事件,丰富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把时事热点作为教学素材,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入了一则备受社会热议的时事新闻。一位退休老人曾将毕生的积蓄全部分给自己的子女,但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他的儿女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照顾老人。课堂上,师生围绕“儿女弃养老人”的行为进行讨论,并由此延伸到“完善相关立法”的问题上面。

通过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一整节课下来,教师以时事新闻切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深化其道德与法治观念。

2.运用生活故事,重建内容体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生活化元素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利用教学内容与生活案例之间的联系构建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事物中有所感悟,树立学习自信,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三框“诚实守信”时,教师引入一个生活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众所周知,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与‘诚信’相关的故事就时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甚至出现在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就老师自己的经历而言,曾经有过一次坐公交车遗失物品的经历。庆幸的是,有热心乘客发现后,主动交与公交车司机,由公交车司机带回公司保管。最终,我顺利找到遗失的物品。”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以自身经历引入课堂教学,重建了教学体系,这也为学生带来了强烈的情感震慑,使他们感受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树立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开展生活活动,实化教学过程

1.设计生活化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有效落实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既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又要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时,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某个小区的一户居民在不久前遭遇了入室盗窃。户主在清点损失时发现银行卡和部分现金丢失。在警方的努力下,盗贼最终被抓获。”随后,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入室盗窃这种行为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某天你发现自己家里也被盗窃了,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过一系列问题讨论,学生逐渐学会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一方面对课堂内容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探索欲。

2.开展互动化学习。

要落实生活化教学,教师需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科学的指导。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情绪的管理”时,教师首先与学生分享了自己曾因为情绪管理失控而导致的负面影响,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讨论如何做好情绪管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绪管理意识。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了教学策略,以自己为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三、组织生活实践,拓展学习空间

教师要善于落实生活化教学,利用生活实践对教学活动进行拓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阅历,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珍视生命》时,教师选择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学习与参观。学生们一边近距离观看陈列馆中的文物,一边聆听战士们保家卫国的故事,敬畏生命之情、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总而言之,在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并进行生活化教学,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引入教学活动,既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新知识的认知,又能够鼓励学生主动亲近课程,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生活化案例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