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特色文化育人的内涵及路径研究
2023-11-05唐旭刘江王静修
唐旭 刘江 王静修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高校应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该文以某双一流高校为例,立足学科特色,探讨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新时代大学文化,构建高校特色文化育人体系,以教育和引导高校师生大力弘扬校园文化、传承校园特色文化基因,培育新时代具有新自然观、新生态观和新文化观的高水平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育人;路径研究;特色文化;育人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0-0138-04
Abstrac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a cultural power by 2035.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nsciously shoulder the sacred miss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era, always adhere to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provide strong ideological guarantee, spiritual strength and moral nourishment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high-level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nfidence. Taking a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ipli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culture in the new era with rich connotation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with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educate and guide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campus culture, inherit the culture gene with campus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e high-level talents with new natural view, new ecological view and new cultural view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new era; culture education; path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黨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1]。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复合因素作用的过程,必须经过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锻造,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新要求。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传承的是文化,塑造的是品质,培养的是能力,熔铸的是精神,服务的是社会。总体来讲,传承是前提,创新是动力。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现代化建设,增强现代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围绕国家“双一流”战略部署,新时期如何彰显特色大学文化,以特色文化精神引领大学的创新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当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 学科底蕴涵育新时代大学文化精神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使命感担负起文化育人的责任。所谓文化自觉指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自知之明,以及对于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他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中地大”)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迫切需要而创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发展而成[3]。70年来,学校始终弘扬地质报国优良传统,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开路先锋的光荣使命,培养了众多地球科学领域科研领军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 培育以“国之所需”为使命的责任担当
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大力培养合格人才,紧紧围绕不同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立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从新中国工业建设最为迫切的需求之一地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到当今国家能源资源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始终以勇担使命为己任,以国家的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家的选择为第一选择。从成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到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再到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中地大为国家工业腾飞和地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爱祖国、能吃苦的优秀人才。在他们当中,有心怀人民的国家领导人,有破译亿万年地球“密码”的地学大师,有长空探月的首席科学家,有北坡登顶珠峰的世界第一人……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44人,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政界、学界、商界等多个领域成长为精英翘楚。
(二) 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是校友温家宝同志的题词,学校党委组织全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形成广泛共识后,确定为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涵盖精神力、爱国心和求真知等方面的追求目标,与学校特色、办学历史、精神积淀准确契合,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办学过程中首要遵循的指导思想。地质工作是“体力加智力”的事业,其艰苦卓绝、博大精深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地质工作者必须具有执着坚韧、实事求是的意志品质和博大胸怀,具有以苦为乐、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环境的工作和建设祖国的责任,为中地大提供了培育和积淀特色大学文化、造就栋梁之材的精神沃土。中地大学子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听党话、爱祖国、能吃苦、做先锋、敢探索”的价值追求,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扎根基层、服务西部的优秀毕业生。
(三)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
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已经从“资源需求为主”转向“资源、环境、空间、灾害等多要素复合需求为主”,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地质、地灾治理等成为新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修复保护。学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提高服务国家矿产资源保障和城乡建设、农业发展、地灾防治、环境保护的能力,确立了把学校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的发展观。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学科转型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紧密相连,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资源利用、矿山修复、土地复垦等方面收获了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持續开展地质遗迹研究与保护工作,将地质遗迹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相结合,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观视域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指导建立多个世界地质公园,成为“两山论”的试点区和示范区。努力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内化为每个中地大人的思想气质,外显于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自觉行动,不断发挥大学精神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引领推动和渗透凝聚作用,弘扬学校勇担国家使命的精神传统。
二 学科特色丰富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文化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强调文化对人的积极价值影响的育人方式。文化育人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重在“化”和“育”的过程[4]。地球科学研究空间广、时间跨度大,内容复杂、探索性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学校坚持知行合一育人,把练思想、练作风、练本领的“三练”精神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了地质学子的“精神摇篮”。
(一) 大学文化是实践的产物
1954年,学校选定周口店作为地质教学实习基地,成为地质学子接受地质实践系统训练的野外课堂。与实践教学相伴,学校坚持把德育贯穿于整个野外教学环节,结合周口店特殊的区位资源优势,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求真务实、保护环境和科学发展等教育。对于教师,学校要求努力做好“挑两副担子”“教书又教人”,将思想教育融于教学实践;对于学生,学校要求领悟做人的道理,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明确“奉献和索取”“吃苦和享受”的辩证关系,养成“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助人为乐、勇攀高峰”的好思想、好作风。
(二) 大学文化是传承的力量
学校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创新在引领事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培育师生的精神家园。一方面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文化为引导,鼓舞科研人员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艰辛道路上奋勇前进,重视科学精神的培育。同时,高度重视挖掘体现“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精神的大师的风范品格,用榜样的力量去打造严慈相济、教学相长、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独具精神气质的教师队伍,去教育、影响、激励、感染、塑造和培养学生。在近70年办学实践中涌现出的袁见齐、杨遵仪、池际尚等一大批献身祖国、献身科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名师,在这些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典范身上体现出的学术造诣、高尚品格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 大学文化是具象的表达
学校高度重视特色文化的环境营造和各类文化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元素,逐渐完善了与之辉映的文化识别标志,包括同时体现地球与地质工作“三宝”——指南针、地质锤、放大镜等特色元素的校徽与校训等,都已成为学校认同度和社会显示度极高的中地大特色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增强文化滋养,通过布设特色校园文化景观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环境育人的深度融合。此外,学校十分注重围绕中心任务开展体现学校精神积淀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用浓厚的科技、学术、人文、艺术氛围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砥砺品格。通过扶持优秀文化作品创作和研发、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等举措,奏响文化育人交响乐,讲好地大文化故事,传播地大文化价值。
三 学科发展创新新时代特色文化育人模式
高校文化育人质量是通过构建文化育人体系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需要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程度表征[5]。从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对新形势下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迈入新时代,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大学科融合、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大科技项目、大资源平台、大自然文化和大校区建设“七大”建设,积极推动传统地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型升级。学校始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传承“天人合一”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系列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依托学科特色,积极开展与自然文化相关的项目研究、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致力于探索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矿为一体的多维度大自然文化观与文化育人特色体系,逐步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地球科学进程的一流大学精神与特色文化。
(一) 新坐标:成立国内首个自然文化研究院,打造多维度自然文化观
立足时代需求,学校成立国内首个自然文化研究院,下设地质遗迹研究中心、自然文学研究所(文学创作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地学哲学研究所(含中国地质学会地学哲学委员会)、地质学史研究所(含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校科学技术协会7个内部机构,目前已形成3个博士专业、5个硕士专业的教学科研布局,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生态文明研究,地质遗迹评价与规划、珠宝玉石评估与文化、自然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欧美自然文化著作翻译等方向进行自然文化专题研究及教学科研工作,加速培育自然文化研究的高质量新成果。此外,自然文化研究院先后与和学校有多年教学科研合作关系的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及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国地质大学自然文化研究院泰山分院、张掖分院和平朔分院,全方位、多渠道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步提供教育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 新路径:开展新时代生态文明生动实践,践行绿水青山文化理念
贯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重要思想,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以多维度大自然文化观为基础,将地质遗迹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相结合,在2002年创建了国内首个专门进行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建设和推广的机构,并主持制定行业标准。学校主持承担或指导18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和46家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申报建设工作。自然文化研究院成立泰山分院、张掖分院、平朔分院,并与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张掖市政府、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和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等签订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发展合作协议及意向书。通过实践,将地质遗迹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相结合,不断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视域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惠及全国约17个省市区,以实际行动实践“护美绿水青山”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文化理念。精心培育自然文化育人品牌。加强对外合作,立足自然资源行业特色,以“两奖一刊”为平台,以文育人,全力营造地大自然文学和文化氛围。不断丰富地学科普内容、拓宽地学科普外延,充分挖掘地学科普的自然文化内涵,提升科普工作层次,大力培育文化研究、人才培养、文学书写、地学实践和科学传播“五位一体”的自然文化育人体系,不断增强中地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三) 新高度:整合学科专业优势,创新自然文化特色育人模式
整合学科专业优势,继承已有文化成果,拓展学科内涵文化,开辟自然文化研究新领域。紧密结合自身定位和特色,努力将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校园教育的沃土,按照项目培育、课程开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四步走”战略构想,以项目、课题带动课程、教材,以课程、教材助力专业、学科,以专业、学科保障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让生态文明思想走入课堂、写入教材,将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绿色生态和教学育人相结合。以项目为支撑,以课堂为抓手,以专业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打造以地球科学为底色,以自然文化为特色的中地大自然文化育人模式,培养新时代具有新自然观、新生态观和新文化观的高水平人才。
四 结束语
自古以来,文化在一个国家发展、一个民族的发展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和基本内容。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面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回馈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觉,提振文化自信,高校责无旁贷[6]。高等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最高级阶段,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累积的优秀文化的缩影,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大学文化的根本任務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导向,归结起来最基础也最根本的就是培养人。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都有着积极的意义[7]。文化,人文化成。有人的地方,才能形成文化。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也必然成为大学的文化根基和提供人文支撑。大学文化与地域、历史、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因而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地域性和学科性。大学校园文化应体现学科特点、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优秀文化的弘扬者、时代文化的引领者。同时,校园文化应是师生的家园文化,能够凝心聚力、引发共鸣。
面对时代、育人环境与育人对象等出现的新特点,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也被赋予了新的课题要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70年来的办学历程证明,把特色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育人以德为先的目标和教育手段的统一,是大学精神和与办学实践的统一,是光荣历史和时代特色的统一。新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应注重把“兴文化”和“育新人”结合起来,求办学之真,务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之实;求科学之真,务勇攀高峰、探索地球科学奥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实;求育人之真,务新时代具有新自然观、新生态观、新文化观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之实。以大学特色文化为鼓舞、为感召、为动力,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为开创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22,158.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官网[EB/OL].https://www.cugb.edu.cn/xxjj.jhtml.
[4] 阴浩.基于文化自觉视野下高校文化育人实施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51-52.
[5] 王永友,董承婷.高校文化育人质量的出场语境:概念、要素及评价[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1):129-136.
[6] 张海燕,温娟.以工作坊为载体的高校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以“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为例[J].高教学刊,2020(4):49-51.
[7] 白双翎.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使命及要求[J].理论视野,2021(8):68-73.
基金项目:2021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自然文化育人模式实践与研究”(103301001/10300)
第一作者简介:唐旭(1988-),女,羌族,四川绵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通信作者:王静修(1976-),男,汉族,河北家庄人,博士,副教授,教育学科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