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以冲突需要治本之策

2023-11-05朱国顺

新民周刊 2023年38期
关键词:基督徒巴勒斯坦人哈马斯

朱国顺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之际,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突然向以色列目标发动进攻,几小时内5000多发火箭弹覆盖大量地区,哈马斯战士乘坐动力伞、开着皮卡车冲破加沙地带铁丝网实施进攻。以色列随后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并对加沙地区巴勒斯坦目标展开大规模攻击。中东再一次笼罩在浓密的硝烟与枪声中,短短两天双方数千人伤亡。

巴以再度爆发大规模冲突,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愈演愈烈的冲突与硝烟,也在以最紧迫的方式昭示,巴以冲突需要治本之策。

现代历史上的巴以冲突,已持续了70多年。从久远的历史意义来说,古老的文明、稠密的人口以及迁徙与征战,许多土地都经历了不同文明与民族的变迁兴衰,并逐渐在变化中形成了今天的世界格局。在如今巴以冲突的那片土地上,耶路撒冷圣殿山上有以色列人建立的圣殿和哭墙,有基督徒们建立的圣墓教堂,还有阿拉伯人建立的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在历史变迁中因为不同的信仰,发生过基督徒十字军东征、伊斯兰领袖萨拉丁对耶路撒冷的光复等诸多历史事件。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后,一直在世界各地漂泊。

基督徒世界里,许多人对犹太人的心情比较复杂。耶稣被杀与犹太人的关系,是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结节,因而欧洲历史上频频发生反犹事件,欧洲文学作品中犹太人形象也乏善可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磨难后,以色列建国得到了联合国的接受,但在巴勒斯坦建国又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冲突,阿拉伯世界认为这是要改变十几个世纪以来伊斯兰教对耶路撒冷圣地的拥有。七十多年来,以色列与周边冲突不断,1973年10月6日,以色列人赎罪日那天,爆发了迄今为止阿以之间规模最大的战争。

由于诸多因素的交集,美国对以色列几乎是无条件的袒护,联合国有关决议投票时,经常出现美以两家对阵全世界的景象。也正是有了美国的袒护,以色列常常表现出进迫和咄咄逼人的一面,不断加剧了冲突和矛盾。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和一个犹太国,分别拥有45%和55%土地。但以色列通过多次战争占据了大部分地方,將面积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张到今天2.5万平方公里。1300多万巴勒斯坦人只能散居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及东耶路撒冷小部分地方,有的流落到周边国家,生活在条件很差的难民营中,哈马斯等武装组织以“收复失地”等名义占据了反抗以色列的道义制高点。2000年以色列鹰派人物沙龙故意去阿克萨清真寺,更引发了长达四年多的巴勒斯坦人大起义,造成双方巨大伤亡。

由于美国力挺和科技经济优势,以色列在面对巴勒斯坦人时经常为所欲为,加上防火箭弹袭击的“铁穹”系统被吹得神乎其神,滋生了不少盲目自信。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带来的无人机战术和动力伞渗透的成熟,也让巴勒斯坦人有了更多对付以色列的新战法。10月7日凌晨,哈马斯用五千枚火箭弹进行饱和式覆盖攻击,“铁穹”目瞪口呆无法还手,随后又用无人机飞临以色列坦克上空轻松投下炸弹,还驾驶动力伞随处袭击目标,让世界对哈马斯新战法刮目相看。

此次巴以冲突升级,既可能有对五十年前赎罪日战争纪念因素,也可能有试图阻止美国撮合的以沙协定签署,防止巴勒斯坦被占领土被“遗忘”。

巴以冲突需要有治本之策。正如根据联合国决议以色列得以建国一样,巴勒斯坦同样应该有建立国家和收回被占领土的权利。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指出,巴以局势之所以屡陷危机,根本上是由于中东和平进程偏离正确轨道,“两国方案”基础不断受到侵蚀,联合国相关决议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国际社会和当事方必须以最大的紧迫感为推进“两国方案”作出切实努力。

正如谚语所说,寒冷的北风只会让外套裹得更紧,只有太阳才会帮助脱下外套。

猜你喜欢

基督徒巴勒斯坦人哈马斯
哈马斯已经底牌尽出了吗
囚犯日
女性基督徒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中世纪英国基督徒的借贷活动
另一种“以俄为师”:民国基督徒苏俄观的转变(1918—1937)
哈马斯停止向以发射火箭弹
以色列逮捕10名哈马斯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