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促成长 实践育新人

2023-11-05仇苗苗薛驰张锋莲沈维艳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7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劳动

仇苗苗 薛驰 张锋莲 沈维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重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行动,创设了许多生动鲜活的劳动教育实践方式,劳动教育的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强化。基于此,上海市奉贤区庄行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劳动与学科教育融合,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近年来,上海市奉贤区庄行学校以区级重点课题“农村学校依托学农基地开展自创式劳动教育的研究”为引领,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常规工作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围绕强化学生劳动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的理念

生命教育理念、新成长教育理念、“双新”教育理念是我们开展自创式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是生命教育理念。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因而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必由之路。学校依托三个劳动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业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带领学生从探索生命的起源、关照生命的成长、感悟生命的意义等方面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是新成长教育理念。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以荣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成长教育概念,认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在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做人、强化心理能力”。基于此,奉贤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提出新成长教育理念。认为新成长教育是“成长教育、多元智能和知行合一”的有机统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多元成长的育人目标,是坚持“五育并举”、知行合一、整体育人的育人路径。我们学校的劳动教育始终遵循“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新成长”教育理念,让校园成为人文家园,为每一个学生的新时代、新成长创设最适合的品质教育。

三是“双新”教育理念。去年4月,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布了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创新性的举措。其核心追求是贯彻“课程育人”新理念,改革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引领育人方式变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些新的育人方式主要表现为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和跨学科育人。近年来我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回应了“双新”教育发展理念,是对新育人方式的探索和求证。

我们的做法

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红、蓝、黄、白、绿五色劳动教育课程 “课程即文化”,劳动教育是劳动文化传承与创生的主阵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近年来,我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核心素养要求,践行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和跨学科育人的劳动课程理念,整合校本特色课程资源,积极推进红、蓝、黄、白、绿五色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以丰富的课程丰富孩子的生命,让每位孩子成為有德行、审美、情感和能力的人”。五色课程具体包括:“红色”文化劳动教育课程、“白色”感恩劳动教育与“黄色”温暖劳动教育融合课程、“蓝色”学科劳动教育与“绿色”自然劳动教育融合课程。

以“五色课程”为统领,重点加强绿色农业劳动课程的研发和实践 一是挖掘社会资源自创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安全参与劳动体验的场域。学校利用处于花米庄行的位置优势,建设了三个学生劳动场域,分别由学校自建、协建和共建。自建基地即学校东大门外的“花米公社”劳动基地,占地3亩。原是附近村子的集体农用土地,经庄行镇政府出面与吕桥村协商,被学校租赁下来专门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协建基地指我校利用位于庄行镇邬桥新叶村的上海群超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和养殖资源,在学校协助开发一些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作为学生了解、体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场所。共建基地是指我校和上海农科院庄行综合实验站结对,由他们提供比较领先的、现代的各种农业种子和育种技术,作为学生了解、掌握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基地。

二是依托三大基地,构建回归“生本”的三大农业劳动课程。我们认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再是形式简单的体力付出和动手教育,而是体现更高层次和意义上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在活动场域中具身认知,倡导“做中学”,建构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学生经验与理性相统一的整体性学习,更应发展为学生对自身存在方式的理解和面向人文主义价值情感的教育。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积极探索立足校情的劳动教育新路径,既“农事劳作”劳动课、“创意探究”劳动课、“快乐生活”劳动课。

三是开展项目式学习,构建劳动教育新样态。近年来,项目式学习以其内源性、整合性、实践性与创生性等突出特性,成为核心素养时代的重要教学理念,并逐渐走进中小学校,在学科教学、德育实践活动领域得以广泛应用。项目式学习的引入,使得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天然具有了“跨界”属性。学校立足现有的劳动教育课程,重点开展“水稻种植”和“棉花变形记”项目化学习探究活动,并编制了《稻亦有道》和《棉里藏箴》两本学生劳动手册。

家校社联动培育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学校精心挑选部分有责任心、有创新意识、有钻研能力的教师任教劳动教育课程,运用“引、学、研”一体化模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引就是邀请劳动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学校教师做专题讲座辅导,或直接聘请为有关劳动教育项目的辅导员。学就是组织教师学习劳动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明确、细化劳动教育有关要求。研就是成立劳动教育教研组,每周进行上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一系列的举措有效促进了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提升了教师课程执行力。

成效和展望

两年多的实践,学校劳动教育硕果累累。学校层面,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资源节约型校园、全国绿色小记者站、上海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第三批试点校等。多家本地媒体先后报道学校的劳动教育,宣传学校劳动教育的特色与亮点。学生层面,学生的自理能力,尤其是科创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三年内,有271位学生先后在国家级、市级、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梳理总结反思前期劳动教育的经验、成果和缺陷,深化劳动教育,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要实现劳动教育序列化、长效化、常态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校将遵循从小处着手,从习惯养成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同时从大处着眼,把握劳动教育育人导向,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形成拥有庄行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文/仇苗苗)

劳动教育现如今已成为热门话题,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也成了教师的一门必修课。上海市奉贤区庄行学校在刚开始开展劳动教育时,旨在让学生参与劳动,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因此,每个班以班级为单位,承包了一块土地。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立马在班级里动员学生自由分组,组成劳动小分队;又在班级群里动员家长制作围栏、班牌,整地、买种……

在家校社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的班级劳动基地管理得井井有条。每周末,都会有家长带着一个劳动小分队去基地劳动:浇水、拔草……我鼓励他们在群里上传劳动照片,激励更多同学参与进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学校和专家想出了记工分的想法,每个班一本“花米公社出工记分簿”,每次劳动后都可以盖一个章,最后以章的数量评选劳动积极分子和积极班级。除此之外,小分队每次劳动完还要在“劳动记录手册”上写下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在几项措施的推动下,同学们能自主地参加劳动,班级劳动基地也终于开花结果,迎来收获。

在收获的同时,作为教师,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在整个的劳动中,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是简单的浇水拔草,抑或是千篇一律的观察体会?劳动教育难道是重劳动轻教育吗?不,我们想要的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品格,提高核心素养。而这一切的基础是要形成课程。

于是,我们一线教师连同学校、专家挖掘本土资源,决定以“水稻”和“棉花”为主题,开设劳动课程。我们利用假期时间,参与到课程的开发设计中,在一次次的修改后,完成了两本劳动手册的编写。以小学的“水稻劳动手册”为例,我们把水稻的成长过程分成四块:追根“稻”底—水稻由来、水“稻”渠成—田间管理、恰“稻”好处—水稻收获、“艺”想不“稻”—米粒变身,然后以任务链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水稻种植的奥秘。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带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采访、体验、实验等方式,真正学到劳动技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会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课程进行评估,在反思后对劳动手册进行完善。

在整个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从课程的服从者变成了课程的领导者,真正参与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估。我结合学情和课程教学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不断的实践中,稳步提升了自己的课程领导力。

(文/薛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构建以劳动教育为支撑实现“五育并举”,以劳树德、以勞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初中英语教学中体现劳动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所以利用地域文化,通过创设劳动情境和开展英语劳动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感知劳动智慧,弘扬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实现英语教学和社会实践体验并行。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劳动思想与认识

劳动思想与认识指学生能够理解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认识劳动创造世界与未来,理解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初中英语课程三大主题“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涵盖了人类劳动的一切对象和目的,任何人类劳动都是围绕这三对关系进行,为这三对关系服务,主题语境下的英语学习活动不仅是培养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的活动,更是依托文本信息,挖掘文本信息进行探究与思考的活动,是对人类劳动的目的、功能、意义的探究。

在探究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局限于书本信息是不够的,所以本文研究的是利用地域文化,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

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是提高劳动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意识,丰富学生学习内容。英语学习的方法不是简单地背默、机械地抄写,而应该在活动场景中习得语言,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所以学校开展项目式学习,利用庄行的地域文化开展一系列能够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英语活动。如学生通过实地采访、考察并撰写报告和口头汇报,制作不同主题的视频、参与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汇报演出等方式,用英语完成这些项目。在活动中,学生学会劳动分工和劳动合作,培养劳动协作精神,领悟劳动的意义,明晰劳动的价值。

二是开展英语实践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语言应该在具体场景中凸显其价值,初中英语教师应基于具体的场景,尽可能让学生领悟语言的魅力,促使学生自觉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应用英语的场景。在学校开展的“以劳为犁 深耕新成长园地”劳动教育展示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跨学科成果‘布同凡响’(土布文创作品)”展示。活动前期学生展开对家乡土布历史、土布制作、土布贴画、土布旗袍的调查,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融入学校特色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将家乡土布文化表达出来,将英语课堂搬入现实生活,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劳动观念。这一活动将地域文化的英语教学作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学生基于地域文化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通过开展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及时评价归纳,强化学生劳动素养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特别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为了了解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效果,继而继续巩固,英语教师应将评价贯穿于教学中,围绕英语教学内容中的劳动教育,适当带领学生通过评价了解自身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劳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掌握一定的自我评价方式,自主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做到即知即改,逐步完善自我。在整个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当代学生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劳动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意识、树立劳动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以此为目标积极探索出劳动教育在英语学科中的融合路径,及时优化学生所学内容,挖掘英语教材内外的劳动元素,有效融入教学过程,找准劳动教育渗透的时机,把握劳动教育的度,逐步提升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文/张锋莲)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对于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着很大的制约,而在真实的劳动场域的支持下,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突破课堂教学的空间、时间局限,在体验中勤动脑、会学习、乐表达,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最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价值

口语交际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的环境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采用合适的方式,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一种双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开展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对小学生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包括适应学生未来发展、回应语文课程标准、顺应儿童语言发展。

基于真实劳动场域的口语交际的实践价值

近两年,学校为了适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需要,开辟了学校劳动基地——花米公社,它是学生进行劳动体验的真实场域,深受学生的喜爱。笔者认为,花米公社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提供了无限可能,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实现了语文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活动之间的融通,有效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变传统教学中的“要我说”为“我要说”。二是学生在整体化的学习中享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表达的意愿和动机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更易被激发。三是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有助于提升语言交流能力在内的各方面能力,实现学科育人的统整。

基于真实劳动场域的口语交际的实践策略

笔者结合语文单元学习需要,依托花米公社的资源,帮助学生内化语言并进行迁移运用。以“做花米公社讲解员”为例:

融通:厘清能力序列,明确活动任务 为了使“做花米公社讲解员”活动达成较好的效果,在实施前,笔者立足统编教材五年级下第七单元,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分析。一是细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本单元口语交际“做小小讲解员”,需要学生迁移运用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介绍地方或事物的方法,以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口头介绍地方或事物的能力,是衔接阅读与写作的桥梁。而笔者以学生最熟悉的花米公社为资源进行教学,拉近了语文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有话可说。二是立足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回看学生以往口语交际的学习经历,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获得了能够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能力;在表达上,不仅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还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可以看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学习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储备,为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证,由此,笔者明确了“做花米公社讲解员”活动的主要任务,即接待来访教师,为其讲解花米公社。

融合:关联劳动场域,推进活动实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文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笔者带领学生们走进花米公社,在更广阔的“大课堂”中探究学习,发展口语交际能力,设计了如下活动。活动一:收集资料,获取信息。花米公社中植物种类较多,其中不乏一些来自农科院的新鮮种类,孩子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采访农科院的专家、上网查找、翻阅书籍、走入花米公社实地走访等,收集有关这些植物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可靠、科学翔实。活动二:列出提纲,选定内容。收集完信息后,学生对信息进行了筛选。活动三:试讲互评,关注表达。学生们在组内互讲,及时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表达,为实地讲解做好准备。活动四:现场讲解,展示成果。现场讲解时,面对来访教师的不同反应,学生需要对讲解内容做及时调整。

融会:立足核心素养,明确评价标准 在整个口语交际活动中,既要关注全过程的完成情况的标准性化评价,也要关注针对每个任务参与情况的过程性评价;既要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更要关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活动后,学生进步明显,不仅口语表达更流畅,还收获了不少从前根本不了解的、关于劳动的知识。可以说,在真实的劳动场域的支持下,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不再局限于某一节课,突破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空间、时间局限,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文/沈维艳)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庄行学校)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劳动
情景交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交际羊
酒中的口语诗
热爱劳动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