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3-11-05阙发清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目标

阙发清

2022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绘制了育人蓝图。新版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

近年来,大单元教学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一个主题(专题、话题、问题)为核心,根据单元目标,组织、联结学习内容,形成贯通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整体联系的课程学习单位。大单元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教师引领学生建立整体的、系统的、掌握学科知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创造世界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的热门话题,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基于此,我们尝试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进行探讨,基于对大单元教学特点的分析,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探索如何将大单元教学法和教材中的自主性设计有机融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品质。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新颖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学习内容的广度与系统性,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其建立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大单元教学着眼于“大”字,以一个单元作为整体内容进行框架解读和系统学习,以开阔的视野导向,通过大反馈促进学生学会反思,体现了让学生終身学习的“大学习”观。语文教师要想合理应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必须对“大”字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那么,如何理解大单元教学的“大”呢?对此,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具体把握“大”的含义:一是有高阶位的素养目标;二是采用同一目标、多课时的实施方式;三是体现微课程建设,将目标、多个知识点、多课时、情境、活动、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和评价等组织成为一个课程;四是有明确的组织者作为单元“骨架”,常用的单元组织者有大观念、大问题和大任务三类,大观念比较匹配价值观、必备品格等素养目标,大问题可以较好地对接关键能力、价值观等素养目标,而大任务更易达成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等素养目标。这样的大单元意味着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只是偏向学什么或怎么学,还涉及为什么学,即从学科逻辑、活动逻辑走向了学习逻辑。学科逻辑易导致学习太难,使学生丧失兴趣;而活动逻辑因缺乏系统性,容易导致学生获得的是“一英里宽一英寸深”的结果;学习逻辑则旨在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高阶位的素养目标为导向,依据大观念、大问题、大任务来组织学生的学习单元。

首先,大单元教学可以将单元之间、单元内部的知识内容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逻辑性质。在大单元教学前,教师需要自主研读文本,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学情和条件来重构教材内容,统筹设计单元教学。大单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注重打破教材在学科间或学科内的排列组合,借任务、问题、项目等重组知识内容,引导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建立联结,促进新旧知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融合。从单元外部来讲,单元与单元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从单元内部来讲,教学各要素都遵循学习逻辑呈现结构化特征,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

其次,大单元教学具有情景化特点。崔允漷教授指出,在教学中,如果离开实际的情境和任务,就无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准确的评价。因此,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基础和指导,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评价的重要依据。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具有现实生活情景的特点,即强调行为主体基于情境任务调动具体知识与技能,这种知识与技能不再是系统的、外在于主体的,而是具有特定情境性、地域性和个体性的。大单元教学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更多的是基于具体的主题、提纲和任务的“做中学”。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情境的设置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推动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

最后,大单元教学具有很强探究性。大单元教学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独立练习、摸索,也可以与同学通过合作进行学习,教师只是起到了设计和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不断反省和探究过程中,逐渐完成自己的学习,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学习任务,突破了传统的以文本解析为主的教学方式,将听、说、读、写分离开来,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学习提供了新的机会,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应当指出,学生在进行探究和完成训练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将所学知识与技巧相结合,运用到的常常不仅是语文学科的知识,还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

语文学科中的知识点较为零散,但是深入探究后会发现,知识点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关联性的。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基于大概念下的整体教学目标之间要有递进性,在整体教学当中知识点之间的难度也是有区别的,教学过程要注重循序渐进,学习目标之间要有递进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知识点。

以单元为切入点,构建课堂活动 单元教学目标是整个单元所收录文本的总体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积极建构课堂教学活动。对此,教师首先要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剖析时,力求找到本单元所收文本的共同之处,引导学生在对单元文本进行深入剖析的同时,完成各种阅读与学习任务,从而提高逻辑思维水平,使枯燥的单元学科知识以更有逻辑联系的形式深入头脑。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绘制,来帮助学生厘清整个单元的概念。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认识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建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观念。单元中的《黄河颂》《老山界》《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课文都是从各个方面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但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的方式又存在着一些差异。对此,教师可以将带领学生体会和感知爱国情怀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指导学生去阅读不同的章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明确核心知识,制定学习目标 开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教学大纲、核心要素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明确核心知识,并以此为中心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例如,九年级上册和下册的第一单元均为诗词单元,教师可以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展开新课教学,从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创作诗歌三个层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有效落实“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快速提升阅读速度和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欣赏和创作诗歌,极大地提升了创造性思考能力。总之,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的原则,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考量,从而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唯有如此,才能对学生进行综合且全面的培养,从而保证教学的有序推进。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教学情景,来促使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喜欢为学生创设创作、表演、撰写演讲稿等教学情景,虽然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但这样的情景过于简单和表面化,难以与大单元教学的实质联系在一起。对此,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首先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心理状况、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始终以尊重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为己任。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既要关注真实的情境,又要注重将“认知环境”与“真实环境”相结合,以情境创设来加深学生对单元整体文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同时也将深化学生对单元内部各个篇章的理解和关联,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游记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前段时间,马克先生因为一些私人原因未能参与“壶口之旅”,而近日,他却想安排一场到壶口大瀑布的旅行,请为他讲解壶口大瀑布游览的最佳时机及观赏的最佳视角。教师借助“英国笔友马克的出场”,带领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展开学习。一般来说,教师应积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性进行教学情境创设,这样才能使情境发挥出单元整体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但不能为了创新而生硬地创设情境,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成效。因此,語文教师在展开单元情境创设时,应积极研读大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合理元素,达到情境创设目的。

开展单元主题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在开展学习任务群驱动下的大单元教学时,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开展“话剧”相关的大单元教学时,话剧剧情往往都是由角色的话语来推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大单元综合性实践,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故事编排”,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学生进行训练时,教师可以认真观察每个小组的表演,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恰当的建议和意见;也可以带领学生对教室进行一些简单的布置,为表演增添一些气氛。在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可以请学生组成团体评审委员会,每位评委拥有一份评分表,在演出完毕后,师生共同进行打分,并在打分表上写下简单的评语,重点提出队伍表演的优点和缺点。全班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再按照节目总分,评选出最优秀的一批节目,为学生发放小礼品,并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表彰。这样的单元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实现了大单元的一体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并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设计自学任务目标 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大单元教学的应用效果,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自学指导。对此,语文教师要适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自学指导活动,即在确定了学生的单元自主学习目标之后,进行相应的自学指导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将单元学习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囊括进来,如针对基础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的效果等,并将这些重要指标结合起来,最终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要能够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并围绕主题为学生提供教材之外的有关文章,把这些课文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学单元;也可以按照课文体裁特点,确定单元教学主题,收集与课文在表达手法、体裁上比较类似的文章,或者直接收集与课文存在一定关系的文章,将其纳入单元教学主题,然后就可以结合整个单元教学主题制定相应的单元自学任务,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从而获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优化评价机制 大单元语文教学的评价不仅要求学生在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反馈和复盘,也要求教师在课后做好设计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要求他们在学习完每一单元的课文后,检查、反思自己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无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并要求学生在课后画出语文章节知识导图等。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同样是大单元语文教学评价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准确率的分析,更好地了解本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状况,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语文要素学习。此外,在公布教育评价时,应公布形成性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大单元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新一轮课改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有效突破教材单元的限制,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赋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基于自己设定的核心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真实、具体的实际需求,跨单元、跨书册、跨媒介地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情境和任务、目标和资源、学习活动和评价的全过程整合与重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大单元教学,更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核心素质。教师要从单元的核心知识出发,积极整合单元内容,并进行深入分析,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并结合实际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情境目标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