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2023-11-05金珏王洵张袖宇王珍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童话识字

金珏 王洵 张袖宇 王珍

上海同济黄渡小学秉持“向着美的方向生長”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美丽课堂”建设,展开“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任务驱动行动研究”。学习任务是学习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基本的学习单位。学习任务驱动,是精细化地做好课堂教学的“针线活”。学校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以规划学生学习历程为核心进行单元学习设计和规划,以“学习任务序列”为落脚点,探索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任务驱动策略,为学生建构有挑战、有意义的学习历程,发展学生学习品质。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在这一学段,统编教材中出现了专门的识字单元,其清晰地指向“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在进行单元备课时,笔者就从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个识字单元入手,从学习任务群视角出发,进行单元学习内容的设计与实践。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识字单元

新课标对“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这个学习任务群的描述是:“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积累的对象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这个学习任务群就是要通过对语料和经验的梳理,让学生形成语理,使得无序的语料变得有序列、成系统,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统编教材中的识字单元编排

就一、二年级的识字单元,从纵向联系来看,六个单元的关键知识与汉字构形文化一脉相承,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逐渐掌握自主识字的能力。横向上看,识字单元学习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清晰可见,每一个关键知识在单元中都按层次逐步进阶。从单元主题来看,识字单元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传统文化的渗透也一脉相承。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识字单元是统编教材最后一个集中识字单元。从单元主题上看,它更注重汉字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识字、写字、语言积累中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从识字能力上看,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和相对充足的识字经验,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学习汉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汉字文化单元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基于对教材编写意图与单元整体的把握,我构想了以单元统整教学的形式,基于学生学情起点,拆分并重组单元内容,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以情境统领单元学习内容,实现单元中各课的整合。

一是理清逻辑结构,调整教学顺序。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这一版块。其中《“贝”的故事》涉及汉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其他三篇课文中呈现的风景、节日和美食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适当调整了教学顺序:将《中国美食》前移至开篇,激发学生探究汉字的热情;将《“贝”的故事》后置到收尾,以讲故事为主线,串联起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内容。同时,将“语文园地”中的内容拆分到各个学习阶段,组成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层层深入地推进单元学习。二是创设主题情境,设置学习任务。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聚焦于识字与写字的,基于此,我创设了“‘字’里中华分享会”这一真实又有趣的情境,建立了“舌尖上的汉字”“节日里的汉字”“版图上的汉字”“汉字里的故事”这样一个长程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从美食、节日、地理、故事等方面浸润汉字文化。三是迁移学习成果,设计趣味拓展作业。识字单元,不仅仅是在于通过积累与梳理习得识字的方法,更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并从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建立起文化自信。四是依据学习要求,制定单元评价方案。在进行单元活动的设计时,我们还需要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过程性评价的原则,设计评价量表和观察点,在单元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助力学生提高学习品质。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是在整合单元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单元学习目标,围绕单元学习主题设计的带有真实情境的一系列学习任务集合。当然,目前我仅仅从识字单元出发进行了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相信有了这样的一次尝试,在对其他单元、其他年级进行单元学习活动的架构时,我也将有章可循。

(文/金珏)

依托《嘉定区小学“学习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上海同济黄渡小学开展了“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任务驱动行动研究”项目,研究课堂学与教的组织方式、教学设计等结构性变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就英语学科而言,围绕“开放式任务圈”开展教学,试图探索一种更加适合英语语言学习规律的课堂教学新样态。在不同的年级实践中,通过构建思维对话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锻炼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从而形成乐学习、会学习、终身学习的信心与自觉,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持续发展。

概念界定和工作思路

概念界定 一是学习品质。本研究中的学习品质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够支持其自身取得成功并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品质,主要包括“表达美”“思维美”“探究美”“融合美”。二是任务圈。任务圈,是指教师在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组涉及理解信息、交流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且相互关联的循环结构。任务圈中的各个任务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其中前一个任务完成的程度是后一个任务的基础,最终指向总任务。三是开放式任务圈。“开放式任务圈”就是教师在设计任务圈时,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有机融合“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英语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完成任务,达成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工作思路 基于以上理论规划,我们以“课”为着眼点,依据课标中对每个年级知识水平所要达到的要求及学情的不同,合理确定每个年级需要重点观察的品质要素。按照“教师个人备课—备课组内说课—教研组内听课、评课—修正、改进—第二次试教—教研组内听课、评课—提炼总结,再次改进”的实施路径,开展课例研究。

实施过程

确定实施路徑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聚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任务。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设计需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设计制定各项任务,从而落实英语核心素养。

研制各类量表 在实施阶段,我们制定并研讨优化了“任务属性表”“课堂观察评价工具”“学生表现观察表”和“教师教学观察表”,凸显了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

开展课例研究 以下以牛津英语上海版5BM3U3 Changes第四课时的实施过程为例。一是聚焦目标,设计任务。基于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教师设计制定了该课时的“开放式任务圈”及任务属性表。二是开展教学,实施观察。在第一次实践后,经过教研组的听评课,对课堂观察评价工具和教学任务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在第二次实践中教师进行了相应整改。三是基于数据,整理分析。教师对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第二次改进后的开放式任务圈课堂中“思维美”和“探究美”两个学习品质有了明显的进步。

实施成效

一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基于“开放式任务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任务的引领下,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感知新信息,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提高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不管是问题的回答、小组活动或是作品展示等都涉及语言的运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领会语言的意义,了解不同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表达方式。

总之,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开放式任务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出发点,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理念,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通过不断地交流达成共识,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总结,使教学模式更具生命力,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文/王洵)

新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描述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很显眼,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内容,体会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创编文学作品,进而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提升,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贯穿了语文阅读的始终。

研究主题

在学习童话故事单元时要以阅读为主,从阅读童话中学习语言表达,领悟语言魅力。其清晰指向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将童话单元和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整合来看,我们认为,总体需要关注三个目标的达成:一是通过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读好童话、养成感悟童话语言的能力。二是通过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演好童话、提升童话人物性格审美能力。三是通过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写好童话、传承童话的生活创作能力。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独立童话单元中的最后一个童话单元,承担着提升学生对童话人物性格的审美能力、童话故事创作能力的任务。具体分为单元主题和阅读表达方面:单元主题设置为感受童话的奇妙,重点在分析人物性格,从此过程中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另一方面,阅读表达的训练要素是“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这样设计也为五年级缩写故事、根据情境编故事做好扎实铺垫。

研究实践情况

通过单元导语“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引出“童话美”这一主题,抛出“童话美在哪些地方”这一主要问题。学生首先回顾三年级前已经学过的童话故事来感受“童话美”,然后通过第八单元的学习再来感知“童话美”,并培养这种审美能力。具体地,通过课前预习对王葆的人物形象有大概的了解,完成介绍卡片的制作,初步获得人物性格的审美能力;基于后面习作的要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做出适当调整,即把后面习作和语文园地的内容适当融进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的教学环节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审美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童话故事的创作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总体构想,学习任务群在童话阅读教学课堂的具体实施主要分为以下三个过程:

理清课文脉络,凸显素养培育 任务一: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首先交流课前预习制作的人物介绍卡内容,了解课文前面部分是对故事主要人物——王葆的介绍。其中,学生重点解读王葆自我介绍的语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童话语言的奇妙。接着学生聚焦“课文有没有写他和宝葫芦之间的故事?”这个问题,掌握5~2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和他幻想得到宝葫芦,梳理出课文后面脉络。

读说想象融合,凸显人物形象 任务二:王葆是如何从奶奶那儿知道“宝葫芦的故事”的?学生首先默读课文5~14自然段并思考此问题,重点理解奶奶让王葆做事情的语句,感受奶奶的人物形象。接下来,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教师深入指导朗读王葆提出条件的语句,让学生体会王葆淘气、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最后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和师生合作朗读的形式,进一步感受童话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说写支架融合,促进目标达成 任务三:从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中,选择一个,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为了使小朋友达成创编故事的终极任务,先要深入学习奶奶给王葆讲故事部分,接着以预习单中的表格为支架,交流学生创编的故事内容,讲完后学生进行第一次自主评价。最后,思维力度升级,撤掉支架,学生分组根据已有内容自主创编故事,选取一对同桌上台分享给全班同学。讲完后,学生进行第二次评价,达成任务。任务三中的教学活动相互关联,学生把童话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表达出来,既感悟了童话之美,又收获了精读引领课的最大价值。

研究(教学)成效与结论

当我们按照以上构想完成童话单元的教学实践时,不仅达成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尤其具体达成了让学生读好童话、演好童话、写好童话的整合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用性阅读和思辨性阅读能力。单元的强化整合,最终实现学生在阅读情境和主题中的自主表达感悟,领悟童话之美。

(文/张袖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的呈现。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现行教材如何依照2022年版课标的理念,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展开教学实践呢?本文以统编版三下第三单元为例,谈一谈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任务设定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从节日、发明、建筑、艺术等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二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设计单元整体目标时,应充分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本单元对应的任务群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通过解构教材,设定了本单元核心任务和子任务。单元核心任务:“我”是中华传统文化宣讲员。子任务有五个。任务一:参观“传统节日展览馆”,我为中华传统节日宣讲。任务二:探访“造纸厂”,我为中华科技智慧宣讲。任务三:游览“中华桥梁博物馆”,我为中华建筑智慧宣讲。任务四:探秘“传统名画”,我为中华艺术宣讲。任务五:宣讲荟萃,举办中华传统文化推介会。

任务驱动

子任务一:参观“传统节日展览馆”,我为中华传统节日宣讲。本任务以课文《古诗三首》为载体,设置情境,带领同学们参观“传统节日展览馆”。参观中,学生逛展馆,诵古诗,交流主题节日下的习俗,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交流想象到的节日画面,再派代表上台充当“传统节日宣讲员”,为大家绘声绘色地宣讲中华传统文化。子任务二:探访“造纸厂”,我为中华科技智慧宣讲。本任务以课文《纸的发明》为载体,设置情境,带领同学们探访“造纸厂”。探访中,学生了解梳理的纸的演变过程,向游客宣讲清楚不同时期“纸”的优缺点,探究“蔡伦纸”能传承下来的原因。最后結合实际生活,感受到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子任务三:游览“中华桥梁博物馆”,我为中华建筑智慧宣讲。本任务以课文《赵州桥》为载体,设置情境,带领同学们游览“中华桥梁博物馆”。活动中,引导学生梳理掌握赵州桥的关键信息,发现作者介绍赵州桥的逻辑顺序。让学生在自我梳理时,感受到作者是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分别把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说清楚的,进一步借助任务巩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最后,在欣赏中感受中华优秀桥梁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子任务四:探秘“传统名画”,我为中华艺术宣讲。本任务以课文《清明上河图》为载体,带领同学们参加“传统名画赏析会”,感受中华书画文化的高超技艺。子任务五:宣讲荟萃:举办中华传统文化推介会。在感受了传统节日之趣、了解了传统科技之慧、欣赏了传统桥梁之美、探究了传统书画之秘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单元整体视域下的任务教学,紧扣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整个学习过程,由整体介入,到逐篇教学,最后回归整体,稳步展开,学生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感受美景、学习美文、有效地落实了单篇学习与整体梳理的关系。如何在单元视域下展开任务群教学,增强学生的整体性、目的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今后一线教师在顺应新课标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思考、钻研、调整的地方。

(文/王珍)

(作者单位:上海同济黄渡小学)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童话识字
识字
识字儿歌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识字谜语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