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剪纸为基,促幼儿全面发展

2023-11-05李苗苗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8期
关键词:纸条剪纸幼儿

李苗苗

在中国,剪纸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艺术,具有较强的民间美术和文学色彩,各地随处可见,有些地区甚至有自己的剪纸特色。将剪纸融入幼儿活动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趣味,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同时,通过对幼儿手、眼、脑的协调,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进行爱国精神的熏陶。另外,引导孩子在纸上绘制各种形状、图案等,并据此进行裁剪,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将剪纸融入幼儿园自主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既能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充实幼儿的一日生活。

帮助幼儿树立良好情绪 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不仅能让幼儿享受到创造的乐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情绪。剪纸活动可以让幼儿注意力集中,促进手部协调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当幼儿开始剪纸时,他们需要仔细地观察线条和图案,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进行裁剪。这种集中注意力的过程可以让幼儿感到兴奋和有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此外,剪纸还可以幫助幼儿缓解压力和焦虑。当幼儿感到紧张或焦虑时,他们可以通过剪纸来放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

提高幼儿合作水平 剪纸需要多个幼儿合作完成,这可以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剪纸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相互协商、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剪纸,幼儿可以学习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如何与他人合作,提高自己的合作水平。

加强幼儿审美能力 剪纸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剪纸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进行创作,这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另外,当幼儿看到自己的剪纸作品时,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从而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机会,在社会、文化中培育儿童的美育和美育体验,促进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并引导其用心灵去感受美,发掘美,以自身的方式去表达、创造美。”依据幼儿勤于动手的年龄段特点,结合传统剪纸艺术的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和所蕴含的教育品质,从民间剪纸开始,按照“探索—发展—创新”的基本规律,通过“趣味剪纸”的形式,可以将剪纸与幼儿园自主活动相融合。

情境导入 幼儿初学剪纸,因其年纪较小,对细节的掌握还不到位,容易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参加的积极性较低。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应该努力营造情景,激发幼儿的生活体验,由此,可使幼儿产生兴趣,并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及对剪纸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指导+场景”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在真实的场景中来进行学习,既能引起幼儿对剪纸的浓厚兴趣,又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更加自由、放松,使幼儿“享受”在其中。

传统的直线剪纸练习,一般情况都是教师先在纸上画好线条,让小朋友沿着线条剪。单一地让幼儿练习剪直线或者曲线,幼儿肯定不感兴趣,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可利用剪好的纸条进行现场创作。当一幅幅美丽的作品呈现在小朋友面前时,幼儿觉得自己剪的纸条不再是“废品”,不再只是为了剪直线而剪。短纸条可以用来做花瓣,将它们进行组合,就变出了一片“花海”;不规则的长纸条可以对折变成白天鹅的“羽毛”;一群白天鹅在水中嬉戏……

在进行曲线练习的时候,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今天我们剪的这些弯弯的纸条它们像什么?可以拿来做什么呢?”幼儿:“弯弯的纸条拉起像弹簧。”幼儿:“它们还像雨天我们在外面看见的蜗牛壳。”教师:“看老师变变变,看我把它们变成了什么?”幼儿:“哇,一朵花!”再将小朋友做出来的花,拼成中国地图的样子,同时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

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对于幼儿来说,剪纸的含义并非单纯的操练,而是一种享受与体验的过程。幼儿能够对剪纸进行鉴赏与操作,是教师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在作品选择时,教师应该着重从日常生活中选择适合幼儿的剪纸,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形式来欣赏,让幼儿们通过听精彩的童话,进入多彩的剪纸世界。特别是一些门饰、对联、窗饰等,更是被运用到了剪纸的工艺之中,教师在指导孩子们欣赏作品的时候,要让幼儿多看,多留意作品中细微、生动的地方,并加以适当的指导,以增进幼儿对美术的理解与审美,可以配合背景音乐,让幼儿更迅速地融入合适的环境。

为了让幼儿了解剪纸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结合幼儿的观察与讨论,教师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如:利用剪纸作品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手提袋,亲子活动“党在我心中”,新春佳节亲子活动“送福”……

利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上述方法中,幼儿先通过绘画将生活中的事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剪纸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锻炼了绘画和剪纸的技能,还加深了对事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最后,幼儿可以通过制作二维码来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别人可以扫码倾听。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传承艺术,不断创新 在幼儿剪纸的课堂上,不仅要将新的形象和事物与实际的情境相融合,还要把握具有丰富形式和美好寓意的艺术传统主题。剪纸的教学要适应幼儿的学习心理,适应幼儿园美术课程改革,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审美情趣、创作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教学时,不但要让幼儿认识非遗剪纸形态,还要理解剪纸内涵,体会剪纸所传达的情感。小朋友对卡通有特殊的爱好,让他们把这种形式的作品以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师也可以从生活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它们深受大家的喜爱,因此在区域活动时我们特别设计了“我的吉祥物”这个活动,让幼儿们也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吉祥物!

总之,剪纸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蕴含了丰富的民间艺术及历史文化元素,无论是培养幼儿的外在能力还是内在素养,它都非常有效。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能够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来促进剪纸融入幼儿的自我发展,从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对剪纸艺术进行继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纸条剪纸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两张纸条儿(上)
纸条大侦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剪纸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五张纸条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