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意义与策略
2023-11-05潘洪英
潘洪英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养成合作、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践中必须对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进行革新,对创新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创新性发展需求,而综合实践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而设立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并提供突破,进而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在小学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课程,以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形式出现在了小学教育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意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重点是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他们的认识和发展相一致的实践活动,并引导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研究,这种方式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并将其运用到教学的过程,能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学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发展了自身的思维能力,为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所以大部分教师会选择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完成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合作的精神。在小学阶段,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让他们一起去开发课程资源,从而为他们创造出有组织的团队合作的机会,构建良好的合作气氛,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兴趣爱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通过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自经历,并指导他们在经历的基础上,对自己在實践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总结,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如何按照学生的需要来进行教学,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较深的理解,获得较多的实践体验,为其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与其他终身学科课程有本质的区别。综合实践的开展必须突出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课程特性,这是对传统课程实施观念的挑战和巨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资源意识,只要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教师都应该加以灵活运用。学生的多元化和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方式、途径和策略也应是多元的。
完善课程的保障机制,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 如果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对其进行了完善,那么就会提高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并按照规定执行。完善的保障制度,能激发教师的内在教学动机,使其主动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策,并积极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有利于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在由学校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训练中,教师能够对其进行全面了解,从而更好地将语言、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资源与其整合到一起,进行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客观记录,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和归纳。接下来,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记录和总结报告汇报给学校,然后,再由学校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们进行教学讨论,这样才能更好地查找和弥补不足,更加深刻地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进一步健全课程的保障制度,如此才能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
合理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认知和兴趣,来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确保本课程的执行。首先,教师可以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然后据此进行一些具体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们进行沟通和探讨,加深对学生们的认识,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课程的具体实施地点、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程观念的培养,并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爱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整体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了解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与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教学的总体质量。此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班级中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确定与现实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理解,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以“倾听故乡的心声”为例,在进行整体教学时,要结合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如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多的了解,展示自己家乡的美丽与独特之处;二是通过对家乡语言的学习,培养对家乡语言的理解;三是在对身边事物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养成观测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四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有良好的素质。为此,教师要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度:一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故乡有多么的美丽和独特,而且能够用声音表达出这种独特;二是怎样使同学们在课堂上说出他们的想法。在明确了教学目的后,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方案,并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并能把这些内容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善于观察生活,培養环保意识 在小学,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自我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的能力,让他们形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并对他们的注意力进行训练,从而保证他们可以更有效地投入实际活动。在通过听觉、视觉、嗅觉等途径接收到信息之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为展开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观察力会获得一定的发展,他们的判断力也会随之增强。
比如,在“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研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专题的知识来指导学生对垃圾的正确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想要学习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学生需要具备分辨出各种垃圾种类的能力,而这就要求学生养成一种观察生活的习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累积过程中,他们会对各种垃圾的种类有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将家里不同的垃圾进行拍照,并标记出垃圾的种类,让学生对这些垃圾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垃圾分类,让学生可以顺利地进行实践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指导下,向学生讲解如何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并要求学生对不符合要求的垃圾进行再分类,并标注出相应的标识。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们了解进行垃圾分类的基本原理,比如,剩饭剩菜是属于厨余垃圾,而电池类、含汞类、油漆类是属于有毒的垃圾。如果喝过的可乐瓶子没有被清理干净,里面还会有一些残留,那么他们就不能被视为可回收的垃圾,而是应该被当作其他的垃圾来对待,当残留被清理干净之后,就可以被视为可回收的垃圾了。平时,学校可以和家庭、社区联动,组织学生在家庭中、小区内或公共场所收集垃圾,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垃圾分类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环保素养与环保意识。
以趣味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问题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关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进行讨论,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开展“景区调查”的专题活动,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一处建景区,上面有一片空旷地带,请想一想这个空旷地带应该如何建造。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设想:建一个亭子,建一个喷水池,建一个假山,建一个陈列馆。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原因,指导他们对景点的整体设计、景点的性质及景点的用途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网上寻找旅游景点建设所需包含的内容。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们会一步一步地进行研究,最终实现对景区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 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不同的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实践时,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并进行多种方式的教学科研,使教师能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管理体制,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教学服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并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优质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加之教师们的工作比较忙碌,有时候其教学想法都是在一瞬间形成的,如果未进行及时的记录,教师很有可能忘记。因此,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碎片化的时间里,运用信息技术来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进行探索,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教研活动中,构建出一个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库,让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分享到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的经验。
多种形式展示实践活动成果 传统的教师评价主要是教师以口头、书面的方式对实践的情况进行评价,并以这种方式结束对实践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环境下,教师进行评价的方式应更加多元化。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短视频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记录,之后,一方面将视频交给学生的父母,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学校的平台上将视频发布出去,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可以看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建一个班级短视频账号,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让更多的人看见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并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从而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地进行改善。
比如,在进行“社区义卖,爱助人”活动时,教师可以在学校里引导学生们去做一些公益的工作,比如绘画、手工、科创等,再与社区进行公益的宣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会着重展现学生们的创作过程、服务过程以及交流技巧。在活动完成之后,教师们可以将与之有关的视频资源和照片资源上传到学校、社区的微信公众号中,还可以在公众号中设定一个匿名的作品评选活动,也可以进行一次拍卖,而拍卖的收益将会被完全投入爱心助学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校内、校外实践,学生们不但学到了人际交往、随机应变的技巧,更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种资源进行深入的发掘,并构建出一套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评价体系,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在对学生进行能力的提高、对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方面所起到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