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运爆款怎么来?把握好三对“矛盾”
——以浙江日报“乡村筑梦班”系列报道为例

2023-11-04周林怡

传媒评论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浙江日报湖山系列报道

文_陈 宁 周林怡 蒋 蕴

9 月23 日至10 月8 日,万众瞩目的杭州第19 届亚运会在西子湖畔如期举行。作为本土主流媒体,浙江日报是亚运报道的“主力选手”之一。在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赛场的“新闻战场”,如何突围?杭州亚运会期间,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浙江日报全媒体深度报道部策划的“乡村筑梦班”系列报道,联动报、网、端、微各个端口,全系列产品全网总传播量达1708 万。笔者看来,这组报道之所以出圈,在于把握了当前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的三对“矛盾”。

一、宏大事件VS微观视角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因此,宣传好杭州亚运会,是精彩生动讲好浙江故事,彰显“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浙江精彩蝶变的重要窗口。

对媒体而言,做好宏大新闻事件下的重大主题报道就像一门“必修课”。与此同时,不少人也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认为重磅报道都是“命题作文”,只需等通知、等指示即可。但是,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等靠要”的观念难以制造出亮眼精品。

浙江日报做了一次“自下而上”的尝试。2023 年6 月,杭州亚运会的大部分主要报道还未启动。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浙江日报全媒体深度报道部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发现了一个线索:来自遂昌县湖山乡黄泥岭村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的12名山区孩子,有可能登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舞台。

当时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还有3 个多月,不确定因素有不少:12名孩子是否真的能登上亚运舞台?是否值得为这个“自下而上”的线索投入大量精力?仔细思考后,浙江日报决定组建一支报道小组,策划一次不一般的亚运讲述。

即便是从微观视角出发,报道小组在酝酿报道立意时,还是紧扣时代背景——山区孩子走上世界级舞台,这背后是体育强国的影响力,是浙江人心心相融的亚运情怀;同时,2023 年刚好是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成立10 周年,一个偏远山乡能够坚持10 年的音乐梦想,这折射出万千乡村的蜕变和文化自信的持久力量。

从这个层面看,乡村孩子的故事就是浙江人的故事;乡村的改变是浙江实施“八八战略”20年来的一道靓丽风景;普通人的体育情怀,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一脉相承。

“乡村筑梦班”系列报道的策划过程历时整整一个月,在一次次的脑力激荡中,报道小组充分发挥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赋予微观线索鲜活的生命力。

二、快节奏生产VS“绣花功夫”

当媒体融合的浪潮呼啸而来,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各媒体争分夺秒“抢新闻”的现状下,新闻产品仿佛“快消品”,制作生产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这样的大趋势下,报道小组做了一次“逆向”尝试——“乡村筑梦班”系列报道,从酝酿、构思、策划、采访到最后报道落地,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

近年来,农村孩子已经不止一次登上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开幕式的舞台。策划甫一开始,报道小组就瞄准了“乡村筑梦班”系列报道的特殊性:这是一个从零开始、坚守了10 年的山村音乐梦想。对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的孩子们来说,登上亚运开幕式舞台既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又有不少“水到渠成”的因素。因此,我们要挖掘的不仅仅是山村孩子亮相亚运会这一线索,而是要记录筑梦班的10年历程。

思路初步确定后,报道小组开始进入线索搜集、采访阶段,其中克服了不少困难——

首要难题在于路途遥远。遂昌县湖山乡黄泥岭村是一个只通水路的偏远山村,这里距离杭州近300 公里。为了充分挖掘乡村筑梦班的10 年历程,3 个月里,报道小组数次前往黄泥岭村,每次都是辗转高铁、汽车、轮渡等多种交通工具。报道小组用蹲点调研的方式,尽可能把这个小小村庄“吃透”。

其次在线索繁多。10年里,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毕业的学员多达300余人,任教的老师们更是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报道小组所接触的采访对象中,既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北京奥运会古琴独奏者陈雷激、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陈琳等知名音乐人;也有见证音乐筑梦班给山乡带来变化的普通村民,为筑梦班默默付出的村干部、厨师、轮渡师傅等等。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关于乡村和音乐的故事,只有把他们拼凑在一起,才能看到一个立体的筑梦班。

另外就是梳理之难。几次蹲点下来,报道小组搜集到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是海量的。在有限的报道体量里,不可能逐一呈现。在采访完成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组成员抽丝剥茧地整理、筛选、打散、重组,在多次磨合和讨论之后,终于取舍出了适合不同报道体裁的素材。

《筑梦班的夏天》H5产品截图

复盘整个过程,这些尝试恰恰与当前提倡的新闻记者锤炼“四力”的要求不谋而合。这表明,无论媒体的形态如何改变,蹲点调研的优良作风、“咬文嚼字”打磨新闻作品的精气神非但不会过时,还是打造精品的坚实根基。

三、单一线索VS报道“组合拳”

“山区孩子登上亚运开幕式舞台”本身是一条极富故事性的新闻线索,但在新闻产品转瞬即逝的当下,仅靠一条线索难以形成持久的影响力。如何让单一的报道线索,形成强大传播力,在海量亚运报道中出圈?

“乡村筑梦班”系列报道打出了“组合拳”。

浙江日报官微联动人民日报官微发起话题“我的湖山我的家”

巧用多元形式,弹好“钢琴”。在前期策划中,报道小组首先确定了以组合形式进行报道,将H5、长篇报告文学作为核心作品,配发消息、评论、视频等,让整组报道更立体。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晚,报道小组紧扣筑梦班孩子两次上台表演的时间点,在全国媒体中首发《刚刚,国旗升起,这群山村少年的歌声,你听到了吗?》《湖山的心跳!这些乡村孩子的音乐梦,今晚在“大莲花”绽放!》两篇消息,阅读量迅速破万,第一时间制造新闻热点;24 日一早,大家仍然沉浸在美轮美奂的亚运开幕式之中,报道小组发布重磅H5 产品《筑梦班的夏天》,以童趣的视角、优美的制作,完成了一次关于亚运的异次元讲述,当日潮新闻客户端浏览量超5万,成功延续了话题热度;25日,浙江日报钱塘江副刊刊发长篇报告文学《我的湖山我的家》,这篇6000多字的稿件书写细腻、文字优美动人,用一个又一个乡村故事讲述了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的持久力量,累计全网传播量超150万。在主体报道外,报道小组还在浙江日报官微、抖音、微博等多元呈现报道素材,让单条线索得到多角度、全景式呈现。

紧扣亚运主题,延续报道“生命力”。报道小组在杭州亚运会的开幕、赛程、闭幕等各时段,策划了一系列融媒体报道、运营活动,不断延续报道的“生命力”。围绕亚运会传递的家国情怀,结合亚运奖牌名称“湖山”与筑梦班所在地湖山乡同名的新闻点,浙江日报策划了“我的湖山我的家”系列用户互动活动。9 月24 日至10月8日,浙江日报官方微博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联动,发起#我的湖山我的家#话题,引导用户分享家乡的湖山风光。联动北京日报、南方日报、新华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福建日报、大众日报、四川日报、宁夏日报等9 家省级党报,@全国各地的大美湖山。该话题微博平台累计阅读量达1061 万,获得超7000 转、评、赞互动量。

中秋、国庆的时间节点,报道小组还结合思念家乡、礼赞祖国的主题,浙江日报潮新闻客户端联合“吉林一号”卫星,开展“卫星视角带你太空赏月”“成为太空摄影师,携手卫星拍家乡”活动。上万人次网友参与评论互动,根据评论最终在全国范围内选出8个地点的湖山,由卫星拍摄8张图片,该活动以新颖的形式,出彩的视觉效果广受好评,充分激发了广大网友的家国情怀。

发挥矩阵优势,制造全网话题。本组报道通过浙江日报全媒体矩阵分发,并与人民日报、多家省级党媒、自媒体博主等联动运营相关话题,实现霸屏出圈的传播效果。自9 月23 日起,报道小组在潮新闻、浙江日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官方视频号等渠道发布20余条相关内容,形成融合传播矩阵,全系列产品全网总传播量达1708 万。此外,还与遂昌当地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博主联动,发布点赞乡村筑梦班的中英双语视频,在浙江日报官方抖音、微博累计浏览量达150万,形成强大宣传声势。

经由浙江日报全媒体矩阵形成强大传播效果后,“乡村筑梦班”的故事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中国青年网、澎湃新闻、新京报、学习强国等多家权威媒体纷纷转载,同时,浙江卫视、中国青年网、丽水、遂昌当地媒体等也对“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跟进报道。著名小说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麦家在其微信公众号“麦家陪你读书”全文转载了《我的湖山我的家》。

猜你喜欢

浙江日报湖山系列报道
寄居“水云间”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内容+”,为主流媒体赋能——浙江日报改版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舆论监督“升级版”——从浙江日报《一线调查》说起
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视化探索——以浙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湖山融沧海 一揽天下奇
湖山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