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布芬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2023-11-04陈钢涛
陈钢涛
作者单位:525200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区
脑梗死是由缺氧、缺血造成的脑组织局限性血供异常,属于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1]。现阶段临床研究认为,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形成脑血栓最重要的病理基础,且在该疾病进展过程中血小板的聚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对脑梗死预防及治疗意义重大。目前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随着该药物的使用,患者消化道溃疡、胃肠道反应、出血等不良反应越来越突出[2]。因此选取一种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抗血小板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的药物受到临床高度关注。吲哚布芬可通过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进而有效阻断血小板聚集达到抗栓目的[3];且吲哚布芬引起的过敏反应及消化道不适反应较少,有望代替阿司匹林联合氢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双抗治疗,提高治疗安全性,改善预后[4]。本研究观察吲哚布芬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52~68(57.61±2.45)岁;身高(164.25±8.14)cm;体质量(72.96±5.27)kg。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53~71(58.13±2.57)岁;身高(165.01±8.22)cm;体质量(73.12±5.35)kg。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经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2)首次发病;(3)发病72 h内入院;(4)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1)有硬膜下血肿、脑出血等颅内出血性疾病者;(2)存在血小板浓度及凝血功能异常等血液病者;(3)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4)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5)应用其他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100 mg口服,每天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75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吲哚布芬片(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1 g口服,每天2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血小板指标: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聚集率;(2)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3)神经缺损症状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进行评分,包括凝视、意识水平、面瘫、视野、上下肢运动功能、语言、感觉、共济失调等内容,分值0~42分,分越高神经缺损越严重;(4)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胃肠道反应及头痛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脑梗死症状稳定并进入恢复期,无复发,无支架内血栓形成;无效:脑梗死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4,P=0.007),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小板指标比较 治疗前后,2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血小板体积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指标比较
2.3 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TT、PT、APTT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TT、APTT较治疗前延长,PT较治疗前缩短,Fi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APTT长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T、P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4 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2.5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14),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脑梗死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以中老年人居多[5]。临床研究表明,小动脉闭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心源性栓塞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因。疾病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发作前,身体不同部位可先出现阵发性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疾病中期患者会出现四肢瘫、意识障碍、应激性溃疡、昏迷等症状;疾病晚期易形成脑死亡,危及生命安全[6-7]。
临床发现在正常生理水平时,机体红细胞间血小板为均匀的状态,且不与血液中其他细胞发生反应,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及流动性,不影响微循环下的血流[8]。一般情况下血管出现损伤时会激活血小板活性,导致血栓产生,进而发挥其生理水平的止血作用。当机体遭到物理、生化等因素损伤时,会促进活性强的血小板于血管内皮的破损部位快速聚集、黏附,同时产生一系列活性物质,造成微循环障碍,致使血细胞、组织实质细胞及微血管受到损伤[9]。损伤较重会改变血小板形状,发生不可逆性聚集,促使血管内产生病理性血栓,造成血管栓塞。脑梗死患者就医时通常需进行凝血功能、血常规、血脂、心电图等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危险因素。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梗死尚无特效药物,一般仅针对改善脑血管循环、神经保护等使用药物[10]。临床实践表明,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将有助于减少脑卒中复发的可能性。
氢氯吡格雷作为前体药物,其对血小板并无抑制作用,但口服通过肠道吸收后,会被肝脏的肝酶进行2次代谢,进而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其不可逆性与血小板膜表面嘌呤性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抑制纤维蛋白原受体活化,起到较好的抑制血小板作用[11]。长期服用该药物不仅可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还可减少脑血管不良事件。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氢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双抗治疗。
阿司匹林为乙酰水杨酸类环氧化酶人工合成药物,该药物通过抑制环加氧酶活性,使可起到激活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血栓素A2形成困难[12]。此外,阿司匹林还可减少凝血酶生成,促使纤维蛋白降解,是国内外很多药物指南推荐的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首选药物。随着临床广泛应用,部分患者经长期规律服用后存在缺血再发、胃肠道反应等不良事件,故寻求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抗血小板药物备受关注[13]。
吲哚布芬于1984年8月作为抗血小板药物首先在意大利上市,据临床实践证明,吲哚布芬属于非类固醇类药物,是目前唯一可逆选择性多靶点的抗栓药物。作用机制有:(1)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小板激活剂血栓素A2生成,有助于形成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板活化;(2)可选择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因子,抑制血小板黏附;(3)通过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阻断多种途径介导的血小板聚集;(4)明显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5)有效改善小动脉、静脉、皮肤等血流微循环指标。此外,该药物还具有抗凝效应,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胃肠道不适、皮肤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14]。
李鉴洲等[15]研究指出,观察组(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14.71%。单树崇等[16]研究中除观察组(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显著降低外,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也显著降低。叶再奖[17]的研究指出,治疗后观察组(吲哚布芬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黄明[18]的研究表明观察组(氯吡格雷与吲哚布芬联合治疗)APTT、Fib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Fib水平、NIHSS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PTT长于对照组,表明吲哚布芬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具有较高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吲哚布芬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改善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