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路风雨
2023-11-04袁庭僚
袁庭僚
序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恩师无穷期。
今已银发苍苍、耄耋之年的88岁吴周全老师,从事了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曾是村办初中、社办高中和县办高中的班主任,身兼数课,师生岁月结下了深情厚谊。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四方桃李满天下。
他执教36个春秋,路不平,风雨浓,捷报化彩虹;他心怀国家教育事业,爱职业、爱学生,寸心如丹黨旗红。
癸卯兔年酷暑难耐的6月中旬,恰高中10多名同学相聚于流淌千载不息、恩泽两岸的沙澧河南岸一隅,举樽浊酒共欢,尊师重道的学友们七嘴八舌不停口,要我写一写恩师吴周全。欣然命笔。
师者之光,虽微致远。
一顶沉甸甸的“帽子”,戴了数十年,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一纸下放的通知,携妻带子返乡当社员;一枚红彤彤的党员徽章戴在他胸前,无限荣光,最高奖赏。
一盏烛光,照亮前方。他品质高洁,仿佛一枝耐岁寒的梅;他意志坚定,仿佛一棵挺且直的松;他高风亮节,仿佛一棵挺拔潇洒的竹。
我虽不是他最优秀的学生,但他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
借第39个教师节,把他许许多多的执教故事说给您听……
岁月悠悠,欲说当年好困惑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1935年正月,在距临颍县城东南18里吴集村一个殷实的吴姓人家,一阵鞭炮声响,合家欢喜迎新春。19日早起推开门,满院白雪堆积,东方的一轮太阳慢慢地露出晨曦,爬上了树梢,大地才有一点暖意。
此时,吴家一个新生男儿来到世间,喜添贵子,吴家上上下下一派吉祥如意,期盼儿孙满堂、膝下承欢的祖父们高兴得笑逐颜开。此男儿,就是24年后成为共和国人民教师的吴周全。
历史时间定格在1935年,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山河破碎,岁月峥嵘。
这一年,中国历史发生了两大事件。赤水河畔的贵州遵义城,具有中国共产党历史性转折的伟大意义的遵义会议胜利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找到了中国革命斗争胜利的方向。华北发生一系列事变,华北五省自治,引发了“12·9”抗日救亡运动。掌控着巨大的军事力量和财政力量的蒋家王朝,对共产党疯狂剿灭,形成了政治、军事的殊死对决。
这种浓厚政治色彩的斗争风云延续了几十年,在千千万万个普通民众的身上无不贴上一种政治标签,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吴周全的命运同样如此。伴随着共产党人的彻底胜利和国民党的彻底失败,历史无情地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影响着他的大半生。
他家祖上是靠勤劳致富的殷实人家。他的爷爷靠聪明头脑,一边在贫脊的土地上忙碌耕耘,一边在40里外的漯河牛行街做点中介生意,在十里八村颇有名气。他为人忠厚老实,赢得生意场上朋友们的信赖。
同村的一个生意人想弃农经商,到南方做农产品买卖,便把自己的50亩耕地委托给他管理。家里一下子拥有了更多宝贵土地,人勤地肥多打粮食,变得更富裕起来。天上掉馅饼,好事一桩,一时引来众人羡慕和街谈巷议。
吴周全传承了家庭祖上优秀的基因血脉,天赋异禀,他6岁一进入学堂就把《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父母对他寄予殷切的希望,希望他成为一个能改变命运的有文化的人。
历史的巨变,改变了一切。
1948年,逐鹿中原的战略大较量后,共产党步步胜利,国民党节节败退。武装夺取政权、掌握和建立政权的共产党人推进着中国历史的改写,飞跃巅峰,中国屹立在了世界东方。打起手鼓敲起锣,纵情歌唱新生活,庄严的乐曲,报道着国家的神圣。国内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风起云涌,得到土地的穷人家欢天喜地,当家做主人,普天同庆。
1951年,正当15岁的吴周全在临颍县城读中学的时候,家庭突交厄运,因爷爷代种朋友家的50亩地,成了甩不掉的烫手山芋,无忧无虑的一家人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爷爷后悔莫及,申诉无用,只好受命于天。失去土地,打入另册,受人歧视。从此以后,家里失去了欢笑,他那以善为本的爷爷一时陷进痛苦不解中,忍气吞声,于1960年因饥饿抱病身亡。
风华正茂的吴周全,在中学时代就成了家庭出身偏高一族,遭遇了异样眼光,感受到了命运的坎坷,也改写着自己的命运。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他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自然应对着世态炎凉。
他是不幸的而又是幸运的。成长在这个天地转变、日新月异的时代,他同样沐浴到了历史进步变革的春风,他真实地感到,共和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给了他人生奋斗的希望。为适应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政府在教育发展规划中,地方县级地域建立了高级中学,为初级中学的学子们提供了天大的求学机遇。初中三年,他有苦有乐,有失有得。195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漯河高中,迈上了人生的又一个新台阶。
面对无情的社会现实,父母总是悠长地牵挂和不尽地思念,怕儿子在外面吃亏受气,千叮咛万嘱咐,低头做人,不张狂;抬头让人,不惹事。15岁的他牢记父母亲叮嘱,显得格外成熟,养成了独特的人格和个性思维,善思善行,顺应时代,顺水行舟,顺其自然,排除忧伤和烦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任时间默默远去,心中独坚守着一个执念,要争取成为一个新中国的建设者,成为三尺讲台上文化知识的传授者,用优异成绩抚慰青春创伤。
苍天不负有心人。3年的高中寒窗苦读,出类拔萃的他力排来自各方面的一切干扰,在一个风吹麦浪的收获季节,195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新乡师范学院。登上了人生求学新高度,赢得了掌声和喝彩。
岁月之伤,黯然心碎。
在那个特殊的政治风云年代,他始终如一地保持心平气静,与社会讲和,不犹豫,不彷徨,不失措。站在一方净土之上,夏听雷雨,冬观风雪。
社会总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秉持这一信念,他学会了躲风避雨,洁身自好。
人生像宴席,苦辣酸甜。有些味道不想吃,也要吃下去;人生如行路,崎岖不平,有些路不想走,也要走下去;人生似做事,千头万绪,有些事不想干,也要干下去。
他在大风大浪中深深懂得“沉默是金”的道理。在特定的环境里,不言语,不说话,往往比滔滔不绝的雄辩,显得更有修养,更加成熟。尤其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他一直以家庭出身为紧箍咒,处处严格自我约束,不与人争辩是非。
從容不迫、神色自若、行若无事,这是他的处事方式。
不带情绪出门,不带怨气处事,不正面碰撞强势,不偏不倚,把委屈往肚里咽。以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静观潮起潮落,化险为夷。属于他的只是不负韶华,积极进取,本分读书,乱中求学,给人以“书呆子”形象,扎扎实实地成为科学知识的拥有者,做着人民教师梦。以自己的梦想作为前进的理想和动力,排除干扰,渡过劫难。
内心丰盈者,独行亦如众。不失为风骨可鉴的个性力量。
三尺讲台,我以我心育人才
崇尚讲堂,甘做人梯。
他如饥似渴地在新乡师院求读3年,收获满满,终如所愿,有了用武之地。1960年,24岁的他站在了教育事业大有作为的舞台上。
鸠山大学——令人觉得奇葩的红专大学。特定的年代,特定的产物,也是吴周全老师最难忘的回忆。
1958年3月,禹县县委以山区大造林为出发点,突发奇思妙想,要改变山区亩产不达标的困局,决定在远离县城40多里的鸠山镇天王山寨建一所红专的农林大学,培养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既红又专的农村干部人才,带领山民青石板上夺高产,要小麦亩产量达万斤,地瓜亩产达100万斤。
上级政府拍板定为民办公助的大学,与后来的江西共产主义大学、辽宁的朝阳农业学院异曲同工,被树为政治典型。中央的胡耀邦、陈伯达和农业部委的官员相继前来视察并题词,甚至吸引了某些国外贵宾慕名前来参观。他们登上荒山野岭,仿佛看到瓜果飘香、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大报小刊、内部简报把鸠山大学吹上了天。
在那种远离县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的穷山僻壤,穷全县之力,一年时间建起了石砖校舍和教室,5名教师中有1名还是留苏学生。鸠山大学,每天上两个小时的中专课,8个小时的劳动时间,晚上学政治。由于师资力量和教材严重短缺,第二年开始开学招收学员50人。
从新乡师范学校毕业的吴周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重要力量被分配到了这个荒芜之地,开始了人生的执教生涯,决心干出一番事业。
但事与愿违啊!
艰苦的教学条件,恶劣的生活环境,教师和学员只能是边教边学边劳动,维持着学校的运转。
经费严重短缺,粮食极其困难,生活日用品几乎为零,尽管他们把“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连续3年的荒灾引发的全民饥饿依然成了拦路虎和绊脚石。吴周全与学员们整日饥肠辘辘,山上的野菜挖光了,小树皮剥成了裸体,能捉到一只山老鼠和麻雀可以炖一锅汤,算是改善伙食。脸色铁青,双腿浮肿,严重的营养不良直接威胁着鸠山大学教学的正常进行。
乐观和热爱是生活的解药。他以向上的姿态战胜着困难,排除着困惑。
禹县县委领导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更无力收拾这个残缺不全的烂摊子,无可奈何,只好停止了这个大学的时钟摆动。吴周全在这个常人难以置信的环境里,渡过难关,也收获了爱情。1960年下半年,随着鸠山大学的关闭,他们夫妇二人才走下山岗,被分配到禹县高中任教,才真正开始了有序有秩的教学工作。
中国老百姓刚有饭吃的1966年,曾站在讲台上有着教师尊严的他,像逃荒灾一样受着命运的捉弄,绝望之极,只能是携家带口,拉着一辆破旧的架子车行走70多里,最终到了农村老家。没有住房,挤出过去几年省吃俭用的钱,在紧靠母亲居住的旧房东山墙处搭建了两小间简陋住房,一间为杂储和灶房,一间为4口之家拥挤的住房。尽管漂泊流浪,但总算是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故乡。
心系国运,知识写在田野里
政治风云漂移不定,社会形势变幻莫测。
时间到了1968年,初中、高中的教育回归正常秩序,被迫停课两年多的六年级学生有了继续读书求学的希望。心底沸腾!
社会要发展,教师的责任重。
此时,诸如吴周全这批身负巨大政治精神压力的教师们,被重新起用,他们踏上了社会发展的节奏,不再凭体力活挣工分,重新恢复了身份,就地安置,走上了吴集村村办中学的讲台。
绝路逢生。
上任这一天,他特意理了个发,穿上了一套洗得干干净净的合身衣服。似乎是一种庄重的仪式感。
中国教育迎来了春天。师生们心花怒放,拍手叫好!
吴集村村办中学应运而生。4个自然村的41名学生集中为一个初一班,吴周全夫妇承担了一个班的语文、数学、政治、农业等教学任务,鸣奏出了新的育人乐章。
乡办高中和村办中学开创了中国农村教育的新局面,尽管恢复高考遥遥无期,教育从乱到治,总算是有了一个眉目。
村办初中试行两年制,主要课程面向农村农业,初中甚至高中毕业仍回乡务农。暂时的大政方针预示着美好的明天。权宜之计,不急一时。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对生活似初恋。
历经磨难的吴周全老师,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全力挑起了教书育人的重担,决心把耽误了的时间夺回来,以优异的业绩厚报党和国家。他紧紧围绕培养农村发展人才为主要结合点,竭尽所能,扩大课堂知识的教育面和学生文化知识的储备面,在未来的用武之地发挥光和热。
他要求学生走出学校要有适应能力,有需有学,学而用之。讲农业课时,他结合当地农业生产需求认真备课,要点讲透,关键讲够,实践第一。
当地农业种苹果树的少之又少,他在讲果木嫁接、剪枝时,浅显易懂,使学生一听就明白,一看挂图就懂。他讲棉花种植管理时,特意要求学生放假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返校时写一篇生产实践作文,以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真知灼见的效果。
1971年,他被调入皇帝庙社办高中。高中只有两个班,他任高一班的班主任。两年时间,他把心都操碎了,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学习农业技能的条件。他向社办农机站申请指标名额,带学生跟班学习东方红拖拉机的驾驶和耕田技能。他还克服困难办起了一个农用有机肥培育试验室,用土豆为培养基在菌种培育中繁殖菌种,堆土而自然发酵生成有机肥。
他讲初中政治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写作文中发现好的典型,予以表扬肯定。有一次,学生袁雪振写了一篇自选题作文,内容是同学们放学路上求近舍远,把农民已深耕好的庄稼地又踩出了一条新路,像一个三角尺一样固定在地球上,很自责。他把此文列为范文读给学生听,贴在墙上看,让学生认识理解好的作文不仅仅是文字语言美,更有内在的思想美,有觉悟价值。
几十年后,同学们偶尔议论到学生时代写作文,还津津乐道地说到此事。
师者,“国之大也”。
吴周全老师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看得重于泰山。
1969年9月中国氢弹实验成功,他从广播里听到消息后,当天组织初一班的学生列队游行,沿着吴集村的三条街区,分头穿行。他在队伍的前头,边走边喊口号,热烈庆祝中国的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振臂高呼,引来了众人沿街观看。
爱国是根。正气是魂。
放学路上,同学们打开了话匣说:“别看咱们的吴老师严肃谨慎,儒雅少语,一旦逢国家大喜事,就会情绪放飞、激情四射啊!”
师者之本色!
“以身立教,以行立德”是中国师者的应有本色。吴周全老师以为人师表时时刻刻都在严谨地要求自己,树一代师德师风样板。
1969年夏天,接连不断的几场大雨,泡塌了吴集乡村中学的男生土厕所,一时间学生如厕成了大问题。按理说应该是生产大队负责派人来修,而负责学校与生产大队的贫农代表家住1里多远的后街,一下子无法联系上。
此时,他作为初二的班主任没有等待,从来没有大声说话的他突然高声对同学们说:“咱们初二班是大哥哥,这个时候要有勇气站出来,不怕苦累,动手修复厕所土墙。”他说完第一个走到现场,吩咐大家找来铁锨、耓耙、麦草之类,趁雨水浸透泥土开始和泥,做成条形土坯块重新把倒塌的厕所墙修补起来。他第一个脱掉鞋子,光着脚,卷起裤腿,带着大家一起干,初一的学弟们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由分说地加入进来。热气高,干劲大,不到两个小时的工夫,倒塌两米多长的厕所墙重新立起来了。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最好的师德师风,看得见,摸得着,一人带动一大片,学生们打心眼里感到佩服。
情暖人间,撒向学子都是爱
正团职退休的军队干部张冠峰,提到吴老师就说个不完。1973年他高中毕业时,想去参军服兵役,吴老师知道了,就一个劲地鼓励他去报名。他实现了入伍当兵的愿望,快要离开家乡时,正在为没有及时拿到高中毕业证而遗憾。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他所思所盼的时候,吴老师竟然骑车把毕业证送到了他手里。
少说话,多做事。平时寡言少语,看起来似乎有些冷淡的吴老师就是这样,在师生分离的时候,他心里想到的却很细,那种温暖人心的事留在了学生们的心里。
在同学群里,平顶山已退休的政府公务员周书亚,在入群时发过不少感慨的文字,那是历经几十年仍令人感动的肺腑之言。
周书亚的母亲曾与吴老师一起参加过政治学习班,彼此之间结下了缘分。吴老师之前每逢见到在县政府工作的周书亚,就会问她母亲的身体健康状况,捎上几句暖心的问候话。更多的话题是对她的工作和生活问长问短,极其关切地催促她早点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男朋友,有个温暖幸福的安乐窝。
“吴老师对学生有一颗父子心。”周书亚同学最后一句话也道出了学弟学妹们的心声。
有此同感的还有袁一凡、陈明德等一批学生——
宰杀母鸡。1976年春节,吴老师的学生袁一凡当兵3年回家探亲时,去高中看望他,中午时非留下他吃饭不可,盛情难却。吴老师实在是拿不出好的招待食物,最后竟把竹笼子里正下蛋的一只小母鸡宰杀了。吃饭时,他故意支走两个儿子到外边玩耍。临别时,他目送袁一凡很远,并一再叮嘱其要立志成气,不惧边防艰苦,建功立业。袁一凡几十年时间里一直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勤奮工作,在部队两次立三等功。
诲人不倦。已是副团职干部转业的李森堂毕业入伍服役时,吴老师依依不舍送别,叮嘱他要立志上进,不畏苦和累,把火热青春奉献国防。已是正团职干部陈明德入伍在边防部队服役,离家数千里之遥,吴老师每次写信都是鼓励他树雄心立大志,安心服役,守边卫戍,建功立业。这些年他每次从昆明回家探亲,吴周全老师都把他当成远行之子归来,坐在一起畅谈过往,寻问其在外工作生活情况,鼓励其励志路上创大业。并让其儿子联系十几个在漯河一地的学子们,设宴为陈明德接风洗尘,离别送行。
天伦之乐。在他身边同居一地的学子一直享受着恩师更多的爱。他退休后,最喜欢的事是与学生们聊天交流。每逢佳节,他都坚持让自己的儿子出费设宴席,像一大家子一样,热闹团聚,欢快一堂,师生对饮,把酒言欢,其乐融融。3年前,在苍苍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西北大草原卫国戍边的正团职退休的军队干部袁金铭头天约定去看望他和师母,那天中午,他特意召集了10多名在漯河的学生前来陪同就餐。他平时生活中是不喝酒的,却也盛情地端起了酒杯,与坐在身边的袁金铭频频举杯言欢。他深情地说:“这是对有志者的奖励,更是天伦之乐。”超越了亲情的天伦之乐无不鼓励鞭策着学生们,他们都时时不忘老师的谆谆教诲,尽心尽责地在各自的岗位工作着,愉悦快乐地生活着,用感恩之心和事业之成功厚报着。
毕业分手数十年的同学们,都有怀旧思恩的心。时间流逝,找到最后的毕业师生集体留影成了一种心结,10多年的寻找,终于在女同学藏改花那里发现了奇迹。两年前,她把那张宝贵的高中毕业的师生集体留影发到了群里面,很快,传到了七彩之南的昆明,传到了首都北京,引起了一阵热议。
同学们仔细看着这张褪了色的照片,思绪万千。
1972年12月初,皇帝庙社办高中的8名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在他即将告别母校奔赴军营的时候,学校领导安排提前照一个毕业师生集体留影。黑白色的照片中,8名身着新军装的同学们胸前挂着大红花,端坐在中间的长凳上,前边一排是蹲在地上的女同学,后边依次排开的是两个毕业班的同学们。左右两边分别站着辛苦育人的老师们,身高一米八多的吴周全老师挺立地站在最后边,仍是一副严肃的样子,却显得格外高大。
相机咔嚓一声,留下的不仅是一张师生合影,更难忘的是师生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和老师们那慈祥的面容、高贵的品质。几十年后,学友们在交流中十分动情说:“真没有想到,当年的毕业师生留影时,老师们是分站在两边的。吴老师他们把最好的镜头位置让给了我们当兵入伍的,这样的师德师风只能留在美好回忆里。”
值得回忆的事情还有许多——
其一,吴周全老师患有慢性胃病,讲课时总会突然疼痛发作,他以极强的忍耐力坚持着,有时会痛得满头大汗、面色苍白,他实在坚持不住了,就用手指快速按一下胃部,而继续把课讲完,等下课了赶快回办公室服药。同学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课,教室里往往是静得出奇,似乎是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
其二,1970年冬季入学时,高中的硬件设施很差,两个班的学生挤在一个大会议室上课。学校要扩建新的教室,班主任吴周全老师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做自力更生建校爱校的带头人,与学生们一起奔跑10多公里,用架子车拉沙土、运砖瓦,走前头,树榜样。他还与学生一道冒着刺骨寒风,到学校4公里外的村庄选购建房急需木料,从早上干到傍晚,又把沉重的木料装上架子车拉往学校。年轻的学生们在前边拉着架子车前行,他在后边弓着腰,吃力地推着架子车一步一步走着,费了近两个小时回到学校时,寒星已在天空闪烁。
“他是一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道不尽的真实。”这是临颍县人社局人事科长钟海民对吴周全老师掏心窝的话。
作为育人成材的“灵魂工程师”,他心里最大的心愿是学生走向社会成材挑大梁,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平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会不厌其烦地与其谈心,帮助找到厌学的症结,指出赶队的方法,恐怕一个学生掉队。尤其是到了毕业季,人心浮躁,不知未来如何是好。他“把脉问诊”,把学生心存的忧愁及时化解,以充满希望的心态去面对社会舞台。
钟海民等几个学生,临颍县小商桥人,常以抗金英雄杨再兴为傲,平时感到吴周全老师很严肃,极少与其交谈。高中毕业离校前一天,吴老师却特意把钟海民他们几个同学约到家里,让爱人胡老师炒了一碗玉米粒,边吃边聊。说过去,话未来,呈现出一场感人至深的师生别离情。
一碗干炒玉米,那是生活物资的乏馈;一番深情交流,那是为师者宽广的胸怀与高尚的风范。
“那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事。”钟海民说,毕业离校当天,吴周全老师真情实意地给他们讲了两个方面:一是学校里8名毕业同学当兵服役,走向了人生奋斗之路,你们毕业要回农村返乡劳动,要老老实实地向老农民学,再当个学生,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技术的青年农民。二是农闲时千万不要丢下课本,坚持自学,知识就是力量。国家早晚会恢复大学的,要做有准备的人。钟海民他们几个毕业回乡后,不忘吴周全老师的离校嘱咐,务农读书两不误,劳作了一天,晚上都要翻开书本重新温习一下。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他和千万个知识青年人一样最终迎来了国家大学恢复招生的拐点,有备而来的他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参加高考公平竞争,顺利被专科学校录取,最后走上了国家公务员的职业。
苍天不语,历史作证。
吴周全老师执教36年,风雨兼程,送出的毕业生一届又一届。至今,有的成了共和国的科研院士,有的成了人民军队的指挥员,有的成了为民服务的公务员,有的成了光荣的人民教师,有的成了公检法战线的尖兵。他们以老师为荣,以老师为榜样,以老师为力量,奋战在各自的事业中。
让教育之光,照亮农村孩子们的人生路,对跳龙门的农家子弟永远大有益处。
朴实无华,良好家风润后人
1973年,吴周全老师送走了皇帝庙社办高中最后一届毕业生,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办高中取消,他被调入临颍县二高任教。
从此他的人生进入了心情愉悦的状态。
从村办中学到乡办高中,又到县城第二高级中学,像爬山一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升。他的命运最终达到了至高的顶点。
在临颍二高,他仍然是默默无闻地耕耘于三尺讲台,用智慧和人格为国家培育着优秀的人才。
风雷动,起宏图。一场政通人和的春风扑面而来。
潮落潮起,送走人间几多愁。
与吴周全老师共享党的温暖阳光的,还有他那伉俪情深、同心同德的爱人胡老师,恩爱夫妻举案齐眉,共同思考着人生的价值意义。
时代至上,爱情不凡。也许上帝有意安排,也许命运机缘巧合。在吴周全老师分配到禹县鸠山大学任教时,有一个聪慧明智的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女生,同样抱着为国家效力的理想也分配到了这里。她就是后来他的终身伴侣胡淑明。她时年23岁,开封市人,家境尚好,兄妹排行最小,以优异成绩走出河南农学院,不回城市去山沟。
现实是最好的注解。
在鸠山大学那贫困的环境里,只有呼吸不完的新鲜空气,除此之外,困苦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在生活煎熬中,共同的职业,共同的理想,共苦的命运,他们相爱了。真真切切,天经地义。她不嫌弃他的出身,也不嫌弃他一贫如洗,只喜欢他的为人朴实厚道,喜欢他的出众才华。无怨无悔地走到一起,海枯石烂不變心。她跟着他下放回农村,跟着他任过小学老师,跟着他受过屈辱和白眼……既是同林鸟,灾难来时相依偎。
“这世界我来过,任凭风暴旋涡。”
深厚的情,清澈的心,相伴无悔。追求入党是他们夫妻的一个共同心愿。经历过曲折人生的夫妻,对共产党拥护在心。过去,他看着同行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羡慕啊!无论他怎样努力工作,都被那顶“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来,被拒入党于千里之外。他在痛苦、迷茫时,携手风雨同行、同舟共济的爱人最了解他的内心深处在想什么,给他以安慰。他心怀阳光,无论生活给予他什么,都坦然接受;无论命运如何安排,都微笑面对。如今自己成了共和国合法的公民,堂堂正正的人民教师,何以不能入党!他入党的想法得到了爱人的坚决支持和力挺。
铁心跟党走。我以我血献教育,愿以寸心报华夏。
1983年春,一个阳光明媚的季节,55岁的他鼓足勇气,一连向校党委写了两份入党申请书,真切地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愿望。辗转难眠,夜不能寝。此时,他在品味着“我爱你中国”的歌词——“我爱你碧波荡漾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群山巍峨,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清波从我眼前流过。”
终于,喜鹊唱枝头。
这一天,经过学校全体党员大会的表决和上级党组织部门的反复考察,认定他完全符合入党标准。
1985年7月,多次斩获先进殊荣的他,心里的悬石落地了,最终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5年9月,他又迎来了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时至运来。枯木逢春,铁树开花。
迟到的荣耀,最高的褒奖!
在他心里,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最大的追求和精神财富。他紧握拳头,举起右手,郑重而严肃地站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该是多么兴奋啊!感谢党对他大门敞开,张开热情的怀抱。
党旗,那是信念的灯塔呀!一种从没有过的自豪感由心而生。这一天,从不沾酒的他,第一次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正如歌词“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一样。
他“为了圆上这个梦,赌上了一辈子的情,历尽艰辛不回头,老牛拉车劲不松;青丝变白发,改不了心中的爱,条条皱纹记下了苦辣酸甜的风雨行程”。
不是一个人的狂欢。许许多多的同行和学子对他投以赞许和敬佩的目光!现在军队服役的军事医学博导刘少军感慨地说:“吴老师耿直忠诚,胸怀宽厚,55岁还追求入党,可见他对党的热爱。”
不骄不躁、始终不渝的吴周全老师,于1996年带着共产党员的荣光退休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教育孩子身上。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胸怀,严格要求孩子有国家观念,有责任担当,有爱心奉献,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小总觉得父母是严厉的,有许多家规家律不能碰,碰了必受懲罚。”他的大儿子吴铁南谈起父亲,一副感恩的虔诚。
他说,父亲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孩子们成为自食其力、真才实学、业精技巧的劳动者,不与他人一比高低,不与他人比财富;只与他人比才能,只与他人比贡献。
严父出孝子,好家风抚育好后生。
正是在这种家庭环境的重熏下,他的3个孩子都靠自己的勤奋苦读,获得较好的学历文凭。本科学历的大儿子吴铁男,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现为主任医师、正教授三级。从医几十年,始终如一地遵循着父亲的训导,与人不争,与利不抢,志向远大,务实不空谈,学而有成。学习掌握了过硬的救死扶伤的医术,在中医骨科独有造诣,一个月接诊近万名病人,在省以上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3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参与编写专著3部,连续两次被评为漯河市知名中医,获得了正教授荣誉。次子吴建军,子承父业,在临颍县高中任教,已获高级职称。他的大孙子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耳濡目染,按照爷爷奶奶的教诲,像父亲一样走上了从医之路,在河南省中医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而留校任教。他的孙女吴睿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读书时,他就鼓励孩子树牢爱国之志,万物向阳,求进向上,向党组织靠近,如愿加入了党组织,毕业后留在科技发达的一线城市深圳,在金融战线上竭力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
家风秉承,血脉赓续。
输了功利,赢了幸福。没有荣华加身,却有内心安静。如今,吴周全老师乐观豁达、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与天南地北的学子们发个微信,与白首偕老的爱人棋盘对决,与天真无邪的重孙子们嬉笑打闹,仿佛是生活在童年的梦境里。
尽管他的人生发生过挫折、痛苦和磨难,但在逆境中始终保持一颗旷达坚毅的心。低头看自己的影子,抬头看灿烂的阳光。风雨过后看彩虹!
“困难时,他是一块踏脚石;迷茫时,他是一盏指路灯;渴望时,他是一场甘露雨;枯竭时,他是一湾清泉水”,此赞美如诗的话语,送给备受学子们尊重的吴周全老师,实属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