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2023-11-03刘枰谭杰卢利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4期
关键词:单元主题教学大概念高中历史

刘枰 谭杰 卢利

【摘 要】基于大概念去进行单元主题教学,可以落实单元主题教学本质性的意义,也可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路径。文章在理解大概念及单元主题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高度浓缩、体系学术性强和编排时空跨度大等特点,提出了“精读课程标准,凝练单元主题;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逻辑体系;建立单元目标,设计合理单元作业”等基于大概念的历史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大概念 高中历史 单元主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4-53-0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文简称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强调:“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明确了大概念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地位。单元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的热点,将其与大概念结合起来,能够最大化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为例,探索以历史学科大概念为指导的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一、大概念及单元主题教学内涵

目前学界对“大概念”没有严格界定,学界对其看法各不相同。艾里克森认为,大概念是学科中的核心概念,居于学科的中心;是具备超越课堂的持久价值与迁移价值的关键概念、理论、原理和方法。[1]李松林指出:“‘大概念是指处于更高层次、居于中心地位和藏于更深层次,兼具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重意义因而更能广泛迁移的活性观念,其根本特性乃是意义性。”[2]由此可见,对大概念的界定分为“核心概念”“意义概念”“上位概念”等。本文认为,大概念是处于学科中心地位,统整了分散却有联系的事实性知识,包含了与历史发展脉络相匹配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可以反映学科本质的核心概念、观点与思想。

“单元主题教学”的界定首先要明确“单元教学”与“主题教学”的含义。施海燕认为:“所谓单元教学,是指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统筹整理和优化,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的教学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3]由此可见,单元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内容广泛组织和深入探究,不局限于单一学科领域或学科内单一内容板块进行的教学模式。袁顶国等人指出:“主题式教学设计,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驱动师生‘双适应双发展以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设计。”[4]因此,“单元教学”与“主题教学”具有相同旨意,单元主题教学可定义为通过教材内容大单元化规划,展开分课时教学设计,在整体上确立单元主题进行重整教学,即从重视单一知识点转变成大单元设计,将大概念融入单元主题教学,重构单元主题,重组历史知识因素。有意義的单元主题教学需要围绕大概念进行,同时有了大概念视角,单元主题教学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二、高中历史教材特点

高中历史教材以历史发展进程为顺序,以专题为线索,采用模块化结构,每个模块有其单独的主题。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探索基于大概念进行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

(一)教材内容高度浓缩

教材内容高度浓缩可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层次,也可以避免重复初中教学内容。高中历史教材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教材内容简化程度高,部分课文内容表述简单,缺乏具体内容的详细叙述。高一就要完成《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将所有内容展开详细的叙述,可能会出现教师选择和组织合理教学内容的困难。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为例,这个单元内容较少,包含三课的内容:“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旧教材将该单元的内容并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板块,内容分散。对比发现,现行教材将原先“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内容压缩到一个子目,简单地进行叙述。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教材的知识点密度大,叙述更为浓缩,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重点知识。学生要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仅靠疏通史实是不够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启发学生思维而进行相关内容与问题的补充,会面对有限课时的压力。

(二)教材体系学术性强

教材学术体系核心是贯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要求,把五大核心素养融入史实的叙述中。教材更加注重语言表达、知识结构呈现的学术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准确的历史事实、正确的历史观点与科学的历史解释。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为例,旧教材没有提及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程,直接从全面抗战论述,相关的内容少部分地分散在一些学习专题中,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进行整体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断层。教材用更具历史学科专业的语言对抗战从局部到全面的史实进行全面、立体的叙述,容易实现与初中学习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有区别地、递进性地提高认知水平。

(三)教材编排时空跨度大

高中历史教材的各单元按历史发展时序编排,标题间关联紧密,以历史发展的纵向演进形式呈现,全面贯彻时空观念。然而历史教材时段、空间跨度大,导致教师很难把握适宜的时空去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历史,因为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内进行观察和分析,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史事,进而合理解释史事。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该教材教学需要在高一上学期完成,从时间轴看,包含了中华文明史、中国人民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国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实践史。除此之外,还穿插了中国古今政权形式分布、疆域范围与交通路线发展等空间变换内容,这将实现一段课时内时空顺序的大跨越。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避免教材知识跳跃,使学生断续地去建构知识。历史是连续的,并非割裂的,教学割裂历史联系将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目的。

三、基于大概念的历史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策略

依据历史学科教学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采用大概念下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意在将单独课时内容嵌于单元整体结构之下,解决上课时间的割裂问题,将每课时联结起来,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引领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精读课程标准,凝练单元主题

课程改革后,许多历史教师把学科大概念作为指引,将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在具体教学目标中,使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合理。教师在精读课程标准后,凝练出单元主题作为教学依据,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教学中,把课程标准与本单元大概念结合,从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出发,可以转换为以下教学目标。①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发揮的中流砥柱的作用。②时空观念: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历史地图册,了解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所处的时空环境。③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资料提出问题,讨论全民族抗战的特点和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学术能力。④历史解释:指导学生运用历史教材提供的信息,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综合抗战胜利史实,理解抗战胜利的原因与意义。⑤家国情怀: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反侵略的斗争精神,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主要线索是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因此,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为抗日救亡。”[5]在单元教学视角下应立足课程标准分析教材,重新凝练设计单元主题,以便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二)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历史课堂不应只单纯地讲述历史知识,还应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鲜活的历史,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具体,进而引发学生的共鸣。应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历史情境有六类:生活情境、史料情境、学术情境、社会情境、文学艺术情境、虚拟情境。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为例,教师确立“抗日救亡”单元主题,可在生活情境中展示有关抗战图片,讲述相关抗战事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文献、音像史料,为学生创设史料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搜集不同史学家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不同看法,训练学生辨析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为学生创设学术情境。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虚拟的情境性问题: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怎么做?虚拟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学科素养,使学生更能设身处地地感悟抗战的艰辛,激发学生的哀思之情。

(三)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逻辑体系

教师可以大概念为立足点,在单元主题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逻辑。历史教学逻辑分为三种:历史的逻辑、教材的逻辑、认知的逻辑。三种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为例,历史的逻辑体现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教师应通过整合单元“全民族抗战,民族大团结”内容,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引导学生整体学习抗战与人民解放内容。教材的逻辑是根据知识内在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知识点的排编,教师应遵循学科逻辑将该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教材逻辑向教学逻辑的转变。认知的逻辑是以语言为基础,激发学生认知,改善学生的精神和情绪。教师应整合该单元的教材内容,立足大概念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思维按照抗日战争胜利逻辑关系展开,把握认知层次与角度,从而达到历史解释与历史认识的核心素养要求。

(四)建立单元目标,设计合理单元作业

确立核心概念、关键问题、重点内容后,须将其转化为单元主题目标,进而通过设计合理的单元作业,为评价学生形成助力。依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内容,建立单元目标为:通过相关图片和文字史料,理解抗战胜利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以史为鉴,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师应根据单元目标,依托大概念构建一体化单元作业目标体系,将作业中的问题与大概念学习目标整合起来,细化理解大概念与具体学习应用的要求,借助单元作业中的问题纽带和大概念学习的要求整合,以促进学生自己拓展作业的深度且进行深度思考。[6]学生联结已有学习经验,依据单元目标进行情境性迁移,深化学习和理解大概念。学生获取大概念学习需要的知识、能力、理解是问题解决的表现,单元作业中的问题解决需要以学生易理解的语言、适宜的数量进行。

大概念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架构起知识与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连接,有利于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结构学习。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有效达成历史课程学科素养培养目标,为解决历史教学实际问题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艾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兰英,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85.

[2]李松林.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整合性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0):57.

[3]施海燕.在结构支点上探摸:关于历史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9):37.

[4]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19.

[5]陶健.学科大概念下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4):84.

[6]李学书,胡军.大概念单元作业及其方案的设计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0):72-78.

刘枰 /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从事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研究;谭杰 /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从事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卢利 / 黑龙江佳木斯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佳木斯 154000);*通讯作者,E-mail:598890149@qq.com

猜你喜欢

单元主题教学大概念高中历史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单元导读课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单元主题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试论践行“教学做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