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2023-11-03杨定成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7期
关键词:电工互联网+思政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丞需创新教学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本文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阐述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并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字:“互联网+”;“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新时期,将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理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政伦理观念。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可以运用专业理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来提高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用国家在电工电子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高校应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与思政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和讨论。进一步确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标和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课和实践课中,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电子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电工电子技术”通常被列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介绍电工学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在现代社会中,电气和电子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技术壁垒不断被突破,这门课程也逐渐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通过此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常见的基础电路,掌握基础电参数的测量方法,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电子元件的选取与应用,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知识迁移与创新应用的实践能力,从而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其他学科相比,“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科学性较强,系统性较复杂,知识结构较广。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电气电子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工科教育倡导理论知识的严谨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科技能力新颖性。因此课堂上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很难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其中。二是在“新工科”的推动下,一些高校更多地关注工程学科的突破,而忽视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受个人能力的限制,更倾向于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上,而忽视对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为此,高校应认识到“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为新时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课程思政”是对全体学生、全过程教育的理念,“课程思政”的改革要求全体教师齐心协力,使各学科的教育功能最大化。改革的方式不能笼统,要针对各学科的特征和建设规律,来制定适应其自身特点的改革措施,实现课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应用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完成价值导向。

三、“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地位和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以电子技术为主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对于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論和实际运用,进一步巩固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际运用,有助于完善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在未来的专业学习中取得良好效果。

(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当前,电气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广泛,发展迅速,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化和工业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对技术创新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炼出“大国工匠”的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创新意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课程目标的设立

在“课程思政”中,要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并在课程教学中加入合适的道德教育,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使学生既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更好地指导他们形成了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知识目标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知识要求一:掌握电路理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知识要求二:掌握电机及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内容要求三:掌握模拟电路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内容要求四:掌握数字电路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夯实课程基础知识,学以致用,强化动手应用能力。

能力目标主要包含以下能力,能力要求一:对电阻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的能力;能力要求二:分析和计算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能力,分析和计算基本放大电路的能力;能力要求三:对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的能力;能力要求四:分析和计算组合逻辑电路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绪,从而促使举一反三,实现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融合。

情感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对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的思想品德进行重点强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能够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尊严、民族统一以及国家利益。

(四)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为了培养学生为国家服务的科学精神。在教学中,介绍集成电路的现状,以及美国针对华为的限制“芯”事件。以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学生的家国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鼓励学生要勇于承担新时代的光荣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思考能力非常重要。在对电路图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解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以此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养成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使他们的身体、心理和个性得到综合发展。

训练学生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讲解卡诺图化简,遵守某些规律和法律,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

加强对知识的运用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在线下教学中,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做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此同时,在上课过程中,把学生分成多个组,让他们在小组之间产生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如果他们不能对教师的提问做出正确的答案,那么其他的小组成员就可以快速地站起身来,对他们进行帮助,并对他们进行补充,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基于“互联网+”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面临的难题

(一)课程规划存在偏差

在我国高校教育与教学工作中,一些高校在设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目标时,忽视了对课程的思政要求,将其仅仅当作教师教育与教学计划的指南针,缺乏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思政水平的帮助。其次,有些高校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理解,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品德的培养,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理论性很强,但课程的实际内容却很少。最后,还有部分高校教师在制定思政目标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倾向,这也不利于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发展,同时也没有发挥出互联网的价值。

(二)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在课程思政下,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的支持。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因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课时的限制,只在课堂上完整展现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不利于高校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工作质量的提升。其次,有些高校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将“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与有关思政教育的联系局限于专业术语的讲解,未能将思政理论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导致学生对思政的理解相对肤浅,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不利。最后,一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认为这门课程的内容与思政课程之间没有太多联系。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政内容压缩或忽略,这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中,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方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只围绕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采取简单的口头讲授,思政理念欠缺;其次,部分教师未能将“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各个模块根据学科内容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导致思政课和专业课程只是形式上的整合,这对学生的发展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产生了较大影响。最后,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方面,存在较大的偏差。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校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授课与示范,而未对相关的思政理念进行充分讲授和阐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四)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思政

在实践课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的,但多数都是一些验证性的课题。且在实验过程中,只注重复刻有关的实验步骤和提高实验精确度,很少设计相关的思政概念,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其次,目前部分高校在实施实践教学时,更注重教师的示范,对学生只是强调动手操作与理论的结合,对实验课程的考核则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素养,更未重视与职业伦理相关的内容,这不利于学生职业伦理水平的提升。

五、基于“互联网+”优化“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一)准确定位课程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工作的开展对高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在教育目标的设定方面,既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进行规定,又要对思想品德目标的设定和执行进行更多的重视。其次,学校应进一步确定人才培養目标,并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在课程评估方面,建立网络课程评估体系,以确保教学目标符合现阶段学生发展规律。最后,高校还需要深入理解课程定位,明确课程定位,即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也更加要关注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需要健全自身教师的培训机制,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每期培训的教师名单。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将思政知识与相关知识结合的能力。其次,高校也应组织教师学习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高教学的先进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高校应加强对“电工电子技术”与思政理念结合的认识,深入挖掘两者的契合点,在实践中有效地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而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高校应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划分为模块,将各模块的内容与思政内容进行合理的搭配,保证“电工电子技术”与思政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又能加深他们对职业素养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除了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并逐渐将思政思想融入到课程中,加深学生对思政思想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思政能力。最后,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高校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实践相关专业理论和思政观点,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思政实践能力。

(四)完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教学的展开,既要强化其理论基础,又要对其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高校必须要重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并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要将职业道德素养与实验操作的细节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专业素质和思政素养。其次,高校还需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建立校企合作信息系统,让学生明确合作企业的未来规划,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实习单位进行选择,鼓励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在实际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加入与职业道德有关的实例,并对相关思政理念进行讲授,从而在提高学生实际专业实践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六、结束语

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化工程教学,将“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思政内容作为突破口,通过对思政理念的辩证分析,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多功能型、创新型的优秀工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杨定成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参  考  文  献

[1]刘桂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职业,2020(21):72-73.

[2]汪立亮.开放式教育中高职课程衔接一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教材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7(4):43-46.

[3]王义君,詹伟达,宫玉琳.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创新性教学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5):47-50.

基金项目:2022年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浙教函〔2022〕51号444)。

猜你喜欢

电工互联网+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特变电工
思政课“需求侧”
特变电工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