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康复1 号方在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3-11-03甘贱生王志平汤建根熊志松

药品评价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风证候缺血性

甘贱生,王志平,汤建根,熊志松

丰城市中医院,江西 丰城 3311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产生高致死、高致残的后果。西医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静脉溶栓等治疗为主。中医学对中风研究也较多,区分了多个证型,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都有相应的方剂加减治疗,是目前西医治疗的有效补充。丰城市中医院心脑血管科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化裁,创立中风康复1 号方,本方创新之处为补气固本之余,加强活血化瘀之功。本研究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在西医基础的治疗上加中风康复1号方联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1 月丰城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病人60 例,将筛选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 例。试验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7.47±11.89)岁;对照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66.77±11.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西医标准[1-2]:(1)头部CT 或者磁共振提示脑梗死,排除脑出血;(2)近3 个月内无颅内出血、颅外手术病史;(3)无活动性内出血;(4)凝血功能正常,血小板不低于100×109/L);(5)无颅内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6)无肝硬化或者活动性肝炎;(7)无肝功能不全或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定义为ALT 值大于正常上限2 倍或AST 大于正常上限2 倍,肾功能不全定义为血肌酐大于150 mmol/L)。中医标准[3-4]证型特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患者和其近亲属对治疗享有知情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神志不清昏迷患者;(2)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如颅内占位,脑出血等者;(3)生化指标异常,如肝肾功能异常者;(4)处于怀孕状态者;(5)对上述药物成分过敏者。

1.4 注意事项

药方中含有较多虫类药物,而且服药时间长,防止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服药过程中,30 d 左右需要到医院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如出现恶心、乏力等不适及时反馈,由医生评估是否和服药相关,并及时完善相关检查。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需要氧气吸入,心电监测,维持血压血糖和营养,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抗凝、降纤、血管扩张剂及神经保护剂等。

1.5.2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风康复1 号方治疗。处方:黄芪25~40 g、丹参15 g、当归10 g、红花10 g、川芎10 g、地龙10 g、川牛膝12 g、桂枝10 g、土鳖虫10 g、桃仁10 g、麸炒枳壳10 g、甘草6 g;根据症状适当加减,如口眼歪斜者加蜈蚣、僵蚕、白附子各10~15 g;大便不通者加大黄,火麻仁6~10 g。颗粒剂和饮片剂量相同,颗粒剂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冲泡100~200 mL/次;饮片水煎取汁100~200 mL/次,早晚各服用1 次。对于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患者可以采用鼻饲,每天1 剂。服用时间不低于60 d。

1.6 观察指标

(1)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15 d NIHSS 评分;入院时、15 d、30 d、90 d 的MRS 评分。NIHSS 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损害越大,MRS 评分越低说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好。(2)根据《中风病证候诊要素断量表》[5-6],评价入院时,治疗后15 d、30 d、90 d证候量表评分,评分降低提示该证型好转[7]。(3)患者症状改善,肢体功能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均视为有效;出现死亡,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辅助呼吸,长期氧疗等情况视为无效。(4)不良反应,观察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黑便、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药物减量或者加护胃药物均不能控制,黑便、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较用药前升高超过2 倍以上,并且排除其他药物影响的,立即停药。

1.7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5.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院时相关评分

入院时两组NIHSS 评分,MRS 评分,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入院时两组相关评分比较()分

表1 入院时两组相关评分比较()分

2.2 治疗后15 d 相关评分

两组治疗15 d 后与入院时比较,NIHSS 评分,MRS 评分,证候量表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 后,试验室和对照组NIHSS 评分,MR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15 d两组相关评分比较()分

表2 治疗后15 d两组相关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入院时比较,aP<0.05。

2.3 治疗后30 d 相关评分

治疗30 d 后,两组MRS 评分,证候量表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降低;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MRS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量表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后30 d两组相关评分比较()分

表3 治疗后30 d两组相关评分比较()分

2.4 治疗后90 d 相关评分

治疗90 d 后,两组MRS 评分,证候量表评分均继续下降;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后90 d两组相关评分比较()分

表4 治疗后90 d两组相关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疗效比较[例(%)]

2.5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恶心、呕吐,对照组1例,试验组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P=0.157)。

2.6 治疗90 d 疗效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90 d 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约占80%[8]。研究[9]数据显示,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残、致死的首要病因。2005 年至2019 年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脑卒中死亡率全世界最高,每年86.7 万人死于缺血性脑卒中,107.3 万人死于出血性卒中[10]。一项回顾性研究[11]显示,1 年内致死或者致残率约26.4%,76.2%患者留存不同程度残疾,包括运动障碍、脑神经麻痹、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痴呆、精神异常、排泄障碍等,其中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中、重度比例高达61.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风致残率、病死率有所下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中风后遗症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2]。

中医学对中风早有记录,最早见于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13]。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临床根据有无神志不清辨中经络和中脏腑,中脏腑分为闭证和脱证,中经络可分为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证[14]。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董少龙教授分析认为“中风病多虚多瘀,老年人多虚多瘀”,中风病与老年人相关,故中风之气虚血瘀型患者发病数量大[15-16],治疗病程长,西医的常规治疗,虽然效果好,但是很多遗留精神差,乏力等后遗症,所以确定证型,在基础治疗上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基础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血糖,降低颅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抗凝,溶栓等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发病时间,治疗窗有严格要求,存在一定的局限[17]。中医中药对慢性病的治疗存在优势,可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促进功能恢复。

中风康复1 号方由丰城市中医院心脑血管科以《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化裁而来[18],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服用安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中风康复1 号方由黄芪、丹参、当归、红花、川芎、地龙、川牛膝、桂枝、土鳖虫、桃仁、麸炒枳壳、甘草等十二味中药制成,方中使用黄芪补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则络通,为君药。“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120 g 为主药,中风康复1 号方选择25~40 g,主要考虑为较多患者早期需要卧床,存在便秘,口干,口苦者多,黄芪味甘,性微温,恐有化火化燥之嫌,故结合临床经验选择常规剂量使用。丹参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当归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二者共用为臣药。牛膝、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以活血祛瘀;地龙、土鳖虫通经活络,立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枳壳理气、联合桂枝温通经脉,共为佐药。使以甘草和中调药。本方益气化瘀、疏经通络。本方使用地龙,土鳖虫,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较补阳还五汤更加偏重于活血通络,用于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辄心悸汗出等证。

综上所述,中风康复1 号方联合基础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能更快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地降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但是为了研究更加充分还是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来支持以及进行远期的随访观察来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中风证候缺血性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