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帮炮制技艺传承与创新思考
2023-11-03李金林乐海平
李金林,乐海平
1.江西纳弗堂制药有限公司,江西 樟树 331200;2.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江西 抚州 344700
炮制又称“炮炙”“修治”“修事”,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调剂、制剂等临床应用的需要,按中医用药要求将药材加工成饮片的方法、技术或技艺。“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是炮制行业的基本准则[1],“修合”现代意义为中药炮制,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缓和或改变药性,从而提高疗效,同时方便调剂、服用和贮存。中药炮制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以及特色鲜明等特点[2]。由于地域气候、药材资源分布、生活习俗、人文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炮制器具、操作方法等方面各有特色。明清及民国时期,我国中药炮制技术帮派蓬勃发展,其中以京帮、川帮、樟树帮、建昌帮这四大帮派最具代表性[3]。
1 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发展历史
建昌帮药业因起源于江西省南城县(古时称为“建昌府”)而得名,以擅长传统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药材集散贸易著称,炮制过程讲究“谨伺水火不失其度,炮炙精细逞其巧妙”,享有“药不过建昌不灵(行)”“建昌认同似金规”等美誉。建昌帮历史渊源较为久远,源起于晋唐,宋元时期较繁荣,明清鼎盛时聚而成帮。炮制技艺流传地域较为广泛,对福建省药业的影响较为深远,衍生出“光泽建昌帮”[4],而且还对东南亚等地的中药业也有影响。
葛洪对南城医药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建昌帮的发展起了开创性作用,开创了建昌帮药业的先河。《道光南城县志》记载:“(葛)洪见天下已乱,避地南城麻姑山”。葛洪自幼穷览典籍,钻研道家养生诀,擅长炼丹术和医术,道儒相通,著作丰富,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天花、恙虫病等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2015 年,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教授因发现了青蒿素,成为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就是受《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
北宋熙宁五年(1072 年)前后,南城设立了由官府创办的“建昌军药局”“熟药所”等负责药材加工、经营的官方机构,由专人管理从药材采收、检验、炮制到中成药的制作全过程。官府大力推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熟药”,讲究道地药材,遵古炮制。“熟药”是加工成丸、散、膏、丹等剂型的成药,为保证质量,设立了“修合药所”,即官办中药炮制加工场所。“萃良药,唯真是求,不计其值”“药物既良,不责其息,亦不戾于古”“遵方书,不参己意,愈疾之效立见,人竟趋之,而不取盈焉”,一系列举措繁荣了南城医药事业,促进了建昌帮的迅速发展。
宋元时期,南城的旴江医学体系也逐渐形成,涌现了陈自明、危亦林、黎民寿、席弘、沙图穆苏(沙谦斋)等著名医学家,医药相得益彰,建昌帮药业随之壮大。《清明上河图》中可以一窥宋朝中药经营的繁华场面,匾额为“赵太丞家”的店铺两侧是“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大理中丸医肠胃”的招幌,“太丞”为宋朝太医局主管医药的官员,即太医丞,官职从七品。“集香丸”“大理中丸”均是收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著名医学著作中的传统方剂。明清是建昌帮发展鼎盛时期,益王(朱祐槟)藩封建昌府(现江西省南城县),府内设“医学(校)”,立“惠民和剂局”,促进了南城医药事业、文化及经济贸易的发展。益王为延年益寿,研制经典验方,明代著名旴江医学家、“医林状元”龚廷贤著作《寿世保元》中就收录不少益王府药方并流传至今。此时,建昌帮以严格的行规戒律、精湛的中药炮制加工技艺、上乘的产品质量以及实力强大的药业资本,经过历朝数代的不断发展,自成体系聚而成帮。
2 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发展特色
曹萍等[5]在《江西建昌药帮的历史考证》一文中记载,清乾隆年间,建昌城区开设了资本雄厚的中药店多达四十余家,从业人员众多,全县“吃药饭”的占全县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南城当地就有俗语称“只只大屋有吃药饭的人”,意思是每家都有靠药业维持生计的人。全县药业用房更是达800 多处,资本超30 万银圆的大药栈(行)就多达18 家。建昌帮对外的药材交易也非常旺盛,垄断了赣闽两省,还远涉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建昌帮交易经营形成药店、药栈及药行等多元化经营的商业新兴模式。炮制品种、方法及技艺也日渐丰富和提升,逐渐形成“传统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和集散交易”的显著特点,并在全国同行中独树一帜。
建昌帮中药炮制特点是工具辅料独特,工艺取法烹饪,讲究形色气味,毒性低疗效高[6]。切药刀又称琢刀、建刀,有“刀重把长、面阔刃深、刀口线直、吃硬省力、一刀多用”等优点。辅料有“选料独特、遵古道地、制备考究、一物多用”等特点。以谷糠使用最有特色,广泛用于炆、炒、煨、煅、炙等炮制中,用于净制、润药、吸湿养护等各加工工序,形成了辅料“南糠北麸”特征[7]。
建昌帮炮制遵循“谨伺水火不失其度,炮炙精细逞其巧妙”[8],炆、蒸、炒、煨等炮制加工方法独具特色。炆法以陶坛砂罐为加炮制容器,有效解决“忌铜铁”的要求,并以谷糠为燃料,李时珍称“丹家言,糠火炼物,力倍于常也”,适合滋补类的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如黄精、玉竹、地黄、远志、何首乌和巴戟天等。建昌帮饮片在“片形、色泽、气味、性味”等方面皆优,片形“斜、薄、光、大”[9],“薄可透字”“细可穿针”,色泽鲜艳,药味浓郁[10]。特色饮片有厚朴指甲片、黄柏丝、蜜糠炒山药、蜜糠炒枳壳凤眼片(见图1~4),以及桔梗不见边、防风飞上天、白芍不烂边、槟榔一百零八片、川芎蝴蝶双飞片、天麻菲薄透字片、泽泻山药铜钱片、枳壳去瓤人字片、姜夏白附鱼鳞片、杜仲骨牌片、浙贝腰子片、黄芪甘草柳叶片、郁金瓜子片、麦冬抽心、燕窝勺等。
图1 厚朴指甲片
图2 黄柏丝
图3 蜜糠炒山药
图4 蜜糠炒枳壳凤眼片
3 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与创新建议
3.1 全面整理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对建昌帮炮制技艺进行深入研究保护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药学专家为抢救濒临消失的建昌帮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对有代表性的炮制品种和工艺进行发掘、整理,并收入《全国中药炮制经验集成》[11]。1982 年,南城县挖掘整理“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科研项目,列入江西省重点科研课题。梅开丰、张祯祥等整理了代表建昌帮的102 味中药详尽的炮制方法,1987 年经专家鉴定为“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并评价此项目“系统地挖掘整理了濒临失传的我国著名药帮—建昌帮的中药炮制技术,对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12]。2022 年10 月由梅开丰、张祯祥等编著的《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正式出版[13],书中保留了建昌帮清代至近代的宝贵传统炮制经验,地方色彩浓郁,用料土特,制法考究,记述翔实,能为中药炮制生产、科研提供技术资料,有一定的指导和实用价值。
建昌帮中药炮制研究专著相对较少,或与旧时“口传心授”的帮规戒律有关。传统的技艺要传承与发展,就必须破除旧观念,解放思想,通过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开展“建昌帮”炮制技艺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保护研究,将效果显著的中药炮制技术整理、发掘出来,并充分利用。
由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牵头制定的《DB36/T 1482.1-2021 建昌帮中医药文化传承技能项目第1 部分:建刀使用规程》等六个地方标准于2022 年3 月1 日起正式实施[14],建昌帮中医药文化传承系列地方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传统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加快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推动江西省实现中医药产业和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 传承发展旴江医学,扩大建昌帮影响力,营造浓厚的医药文化氛围
旴江医学具有名医多、医著丰,理论渊源、专科特色鲜明、独创建昌帮特色炮制技术等特点[15]。据旴江医学传承人谢强教授考证,从西汉至民国,旴江流域有医家2 027 人,医籍821 种。宜深入挖掘建昌帮、旴江医学内涵精魂,寻访建昌帮炮制之始祖、觅旴江医学之根源、挖掘健康长寿之道法。
从建昌帮中药炮制历史、特色炮制工具、代表中药饮片、旴江医家人物、医著等方面系统、全面展示江西中医药文化元素,为探寻建昌帮中药炮制历史渊源,宣传旴江医学与麻姑山道教养生健康文化,建设“建昌帮中药炮制”“旴江医学”传统中医药主题博物馆和体验中心,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服务于“一带一路”等提供较丰富的物质元素。
3.3 健全中医药文化传承体系,创新传承模式
目前的传承形式局限于师带徒技能和方法上的学习,炮制原理、辅料作用机制阐述和创新等方面相对逊色很多,使传承工作仅停留于表面[16]。宜由老药工复原传统中药炮制法,通过视频等多种现代化媒体手段保存,并查阅、整理各家文献资料,将传统的中药炮制法加以传承、保护,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研究思路方法,开展炮制方法和辅料对减毒增效、作用机制的研究,从更深层次阐述炮制内涵,建立可视化标准和现代化智能装备。同时依托食药同源的理论,融合中医养生文化,围绕麻姑山道教长寿养生文化及中医药产业特色,集合药膳、药方、道地药材及中药炮制技艺等资源,传承并创新,使建昌帮中医药文化传承软着陆。
2022 年4 月由国家中医药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到,强化中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支持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中药炮制等中药传统技术传承基地、工作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让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其中第四十二条规定“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相关的学术资料。”
还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形式,借助线上具有直观、传播面广等优势,充分发挥非遗中医药文化在展示、传播传统手艺方面的优势,让中医药传统技艺焕发全新艺术魅力,将老传统变成新时尚,这将对建昌帮非遗传统手艺重回百姓生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4 探索传统炮制方法机制,提升中药炮制“智能”装备水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要求“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建昌帮中药炮制以炆法独具特色,其繁复的生产过程限制了规模化生产,宜工艺、设备等多学科深入融合,研发出可视化、数据化和智能感观系统一体化设备,将“电子舌”“电子鼻”等现代科技与规范要求中的炮制工艺参数相配套,同时将加大研究“太赫兹光谱”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对药效的影响[17]。
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还宜向联动化、信息智能化,高效节能环保等方向创新,优选特色炮制工艺,在确定炮制最佳工艺参数和辅料选择等基础上,探索建昌帮特色饮片在炮制过程中(炆法、煨法)的温度变化曲线与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建立特色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系列举措有利于“传统”中药炮制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保障产品质量疗效,同时还要适应环保、节能、安全要求,提升智能装配,进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采用建昌帮传统炮制技术的中药饮片实现规范化、批量化生产,让优势产品、非遗保护成果服务惠及于民众,从而形成产业效应[11]。
4 结语
中药炮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中医药为华夏民族繁衍生息作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古代科学的瑰宝,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应贯彻落实《江西南城“建昌帮”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1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 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立足我省中医药发展优势,以建设国家中医药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探索全新的传承方式和思路,利用现代化的科研手段,提升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水准和科技含量,让更多的特色产品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