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外来媳社会融入困境研究
——以S 省J镇X 村为例
2023-11-03刘书惠俞晓宝
刘书惠,俞晓宝
(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区域间交流的日渐频繁,中国城乡人口流动性增强,因工作、求学与社会交往等原因,农村青年通婚圈日益扩大,跨省跨地区的外来媳逐渐增多。“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婚姻模式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也是扩大通婚圈、提高人类自身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的有效手段。据国际卫生组织一项调查表明,通婚圈小的民族和较开放的民族相比较,前者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比后者高215 倍,血缘亲近的男女生育畸形儿的概率比通婚圈大的高150 倍,婴儿的死亡概率也高3倍多。这些数据表明,血缘关系越远,种族后代越健壮优化,通婚圈越狭小,后代越可能发生遗传疾病,不利于优生[1]。尽管如此,对于嫁入农村的外来媳而言,婚姻的迁移不仅是生存环境的改变,还要面对文化、社会角色的诸多差异。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外来媳或多或少地遭遇融入困境,需要专业有效的引导和帮助,社会工作介入可以发挥其优势。本研究以S 省J 镇X 村为例,分析了农村外来媳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针对这些困境,采取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为农村外来媳以及类似群体提供新的支持。
1 农村外来媳的概念及样本描述
“农村外来媳”又称作为“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或者“农村外来新娘”,指从外地嫁入当地农村的女性[2]。农村外来媳遍布全国各地,该群体的存在不仅涉及到不同家庭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思想相对保守,村民对外来人有一定的警惕性和抗拒性,如何解决农村外来媳的社会融入也是中国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在介入农村外来媳的社会融入方面起重要作用。
本次介入对象为X 村。X 村位于沿海平原地区,村内有10 个村民小组,农户833 户,村民2 451人,耕地面积166.8 hm2,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水平较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标杆,选取X 乡村作为介入地点,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通过对X 村的社区人员进行深入走访和调查,掌握了X 村外来媳的基本情况,选取了3 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表1)进行分析。
表1 X 村3 个农村外来媳的基本情况
2 农村外来媳社会融入的困境
社会融入是指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当农村外来媳在群体生活、社会关系、文化等多方面融入新环境的时候,都会面临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良好持续性互动的问题,该社会行动过程包括2 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行动者在生活区能够享受到同样平等的对待;另一方面是行动者能够建立互相信任、赏识、尊重的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家庭、朋友圈,还是在生活环境[3]。因此,当农村外来媳脱离自身的原有群体来到新的生存环境时,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她们的身心、家庭都会造成影响。
2.1 地域歧视
在X 村村民的观念中,认为农村外来媳多数自身条件较差、兄弟姐妹众多、人品不好,且她们普遍来自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偏远区域,当地曾发生农村外来媳嫁入后骗取彩礼的事件,导致村民对农村外来媳存在歧视。
案主1 每次上街去买东西,别人都会私下议论她,“她不是四川的那个蛮子吗”“她怎么会嫁到这边”“估计她家里条件也不怎么样”,村民会称呼她“蛮子”。因此,这些偏见对案主1 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她性格逐渐内向,渐渐地不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案主3 接送孩子上下学,总被孩子同班的学生嘲笑是“蛮子”,儿子也因为别人背后议论自己的妈妈,在学校和其他同学打架,所以案主3 家的孩子每次都拒绝她的接送,这些情况使得母子关系产生隔阂,因此,案主3 常因为此事而痛苦。
地域歧视对于农村外来媳来说是很大的伤害,因为文化教育的缺失,X 村一些老年人对事物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所以会产生给外乡人贴标签的行为。这种刻板的标签不仅对案主本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影响案主整个家庭的和睦。
2.2 文化差异
中国地大物博,所以有复杂的地域差异。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在饮食、习俗、认知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农村外来媳在适应农村生活环境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文化冲击。
2.2.1 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融合以及地域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所形成的中华饮食文化圈是不能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直接划分的。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渗透进自然、社会、历史因素而升华为饮食文化,包括独有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饮食口味、饮食器具和烹调方式等[4]。X 村属于江淮地区,当地人在饮食上主食侧重于米饭,口味相对清淡,多以猪、牛、羊、鸡、鸭等作为荤食,由于农村外来媳来自全国各地,她们在饮食方面就存在较大差异。
案主1 和案主2 分别是四川人和贵州人,在家庭饮食方面经常会偏向辛辣,而家庭其他成员却不习惯吃辣,家里会因为饮食习惯而产生冲突。
2.2.2 宗教文化 中国宗教文化包括三大方面:中国传统礼教文化、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民间宗教信仰。中国历史、政治、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了宗教文化的地域差异性。
案主3 从小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家里人普遍信奉基督教,但X 村当地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大部分家庭信奉佛教,案主3 的婆婆只信佛,每次有重大节日都会烧香拜佛且不吃荤食,案主3 觉得这种行为与自己的认知有很大差别,也因此在信仰方面与婆婆产生很大的分歧。
2.2.3 语言差异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位置的多重影响,中国方言自古就有南繁北齐的说法,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是以普通话为主,而南方因为民族众多,所以方言种类繁杂,包括闽方言、粤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等,这些方言差异大,有的甚至无法听懂,而迁入本地的外来媳以南方户籍居多,她们各自的方言相较于北方更加复杂,导致其社会融入时间的延缓,主要体现在购物、人际交谈等方面。
案主2 一次上街买菜,当地蔬菜销售人员普遍是老人,他们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不会说普通话,案主2 在与销售人员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发生了言语冲突,起因是销售人员说的方言语速较快、声音较大,案主2 认为是用方言骂她便与其发生争执。所以外来媳妇嫁入农村,会遇到语言方面的问题,这使她们很难融入环境并被当地人接纳,长此以往便会产生自己不被他人尊重的想法,变得自卑、胆怯。
2.3 社会支持网络薄弱
外来媳在农村里社交圈较小,社会支持网络薄弱,当地的社交圈都是以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为主,农村外来媳仅有自己的家庭关系作为支撑,由于丈夫大部分时间在外务工,她们都是自己照顾家庭,遇到困难很少向当地人求助。
2.3.1 家庭关系 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是外来媳社会融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丈夫大多数在外地务工,不仅夫妻感情受到距离的影响,而且在婆媳生活相处中也会引发生活理念、习惯、教育上的矛盾。
案主1 说:“每次我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婆婆总是宠溺孩子,说我的管教方式很严厉,所以每次孩子犯错都会躲在婆婆身后,不让我管。”
案主2 说:“我丈夫在外打工,我一个人在家又要上班又要教育小孩,累的时候难免想休息下,我婆婆就老喜欢在背后说我懒,不做家务,当时我真的很难受,因为这件事和婆婆大吵,从而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案主3 说:“我5 年都没有回云南,家里还有父母和1 个妹妹,每次都是靠微信视频沟通,我作为子女给家里人寄了当地特产回去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婆婆看到了就认为我对自己的父母好,说我对她不够重视,我平时给她买衣服她不要,认为我花的是他儿子的钱,所以我在家很少和她沟通,感觉没什么意义。”
2.3.2 社交缺乏 农村外来媳的社交圈子单一,在当地想要认识朋友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当地人对外地人有抗拒性和警惕性,认为她们动机不纯,不想与她们交往过深。上班的同事也就是工作上的来往,所以她们空闲时间也就局限在家休息、上网、陪孩子。
案主2 说:“在我休息日的时候除了在家陪孩子,其余的时间我也不知道干什么,一般是玩手机或者和家人视频,感觉很无聊,生活没有盼头。”
案主3 说:“除了逢年过节家里面热闹,其余的时间都非常安静,加上我自己性格内向不喜欢与其他人交流,所以在社交上没有什么人可以沟通。”
3 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3.1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系统,也称为社会关系网,是20 世纪70 年代提出来的心理学专业词汇,即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5]。社会支持的来源又可以分为正式的支持和非正式的支持。正式的社会支持主要包括政府行政单位、社会组织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主要包括家人、邻居、同学等非正式的社会组织的支持[6]。作为社会工作者,会从家人、朋友、邻居等方面来发展增强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
3.1.1 家庭支持网络建设 丈夫所在的家庭对外来媳来讲是最核心的家庭关系,无论是从血缘关系还是地缘关系上都与外来媳最为亲密。同时,中国传统家庭结构主要以父系血缘关系决定亲疏远近,当家庭的亲缘网络发生改变,不仅是婚姻进入了差序格局,家庭网络也就发生双向改变。社会工作者一方面与外来媳的丈夫和婆婆进行沟通,通过描述外来媳的不容易,从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的环境难免会遇到不适应,让婆婆和丈夫理解身兼多重角色的外来媳的辛苦,同时也要让外来媳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家里人知道她在想什么,使他们通过互相倾诉、理解来得到对方的情感支持,增强家庭的支持网络建设。
3.1.2 朋友圈支持网络建设 当地人的朋友圈主要以同事、同学为主体,而农村外来媳由于自身活动圈有限,她们的朋友也就仅限于丈夫所认识的朋友。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名为“同乡姐妹淘”的小组工作,将外来媳妇组织在一起,通过自我介绍、游戏互动、经历分享的方式让她们充分联络起来,因为她们都有相同的亲身经历,能理解彼此远嫁的艰辛,也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她们走得更近,成为彼此相互倾诉的好朋友。朋友圈是农村外来媳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组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可以逐步消除歧视与偏见。
3.1.3 邻里支持网络建设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任何地方邻居的帮助往往是直接且有力量的支持,邻里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村外来媳是否能尽快融入当地环境,邻里不仅能够提供物质上支持,也包括精神支持。所以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农村社区定期举办“友善邻里”的活动,让外来媳和邻居共同制作家乡美食,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地域文化的展现,让邻里之间感受外来媳各方面的优点,打破固有的偏激思想,增强社区凝聚力。
3.2 优势视角下的抗逆力提升
“优势视角”是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社会工作介入视角。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中的问题。优势视角基于这样的理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不同的挑战[7]。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个人的资源和资产,是当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地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从而产生正面的结果。同时抗逆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且不断增强[8]。
3.2.1 推动农村外来媳自助组织建设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外来媳社会融入困境问题时要秉持着优势视角和问题相结合的理念,不可忽视农村外来媳作为弱势群体的问题,虽然她们有可挖掘的优势和资源,但是在社会融入过程中的困难不可能短时间消除,所以在强调自身优势时,应该着重于自身能力的建设。社会工作者联系所在村民委员会共同创办“外来媳互助之家”,组织当地的外来媳共同加入进来。调查了解到一些外来媳为人善良、热情好客,鼓励她们通过学习去帮助其他村里的外来媳,既可以提高她们的能力又可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同时又可以让她们作为环境护卫队,维护农村社区的环境卫生,让当地人看到她们为本村所做出的贡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纳她们[9]。
案主2 说:“通过加入互助之家,我们帮助了许多刚嫁到当地的姐妹,看到她们就想到当初我刚到这里的样子,这种方式让我结识了许多外地姐妹,感觉生活充实了许多。”
3.2.2 职业技能培训 许多外来媳婚嫁之前在服装厂、工厂上班,但嫁到X 村发现当地就业机会少,导致许多外来媳赋闲在家。社会工作者通过了解情况与当地政府进行协商,为当地失业的外来媳提供月嫂技能培训,从市里聘请经验丰富的月嫂为她们传授月嫂工作的经验和技能,让她们在失业时间里学到新的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案主1 说:“非常感谢社工和当地领导为我们培训月嫂技能,以前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月嫂的收入不错,自己想学却一直没有途径,这次刚好能学到这些技能,以后就可以做月嫂来贴补家用。”
3.2.3 实施心理辅导 农村外来媳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遇到各方面歧视会对自身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中国女性抑郁症病发率明显高于男性,为了缓解女性心理影响,社会工作者以存在主义理论为基础介入女性心理治疗,存在主义聚焦于人类的局限性和生活的悲剧、荒诞、不幸、异化和焦虑,人受制于环境,又可以作用于环境,环境可能包含荒诞和异化的体验和苦难,人又可能超越这样的环境[10]。社会工作者要缓解女性心理问题,让农村外来媳真正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不要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勇于做自己,通过一些心理游戏重铸女性自信心,更好地面对新的生活。
4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婚姻跨省流动也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农村外来媳所面对的社会融入问题也日益明显,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也是社会所密切关注的。社会工作的介入为解决农村外来媳社会融入问题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思路,通过帮助她们搭建社会支持网络,运用优势视角挖掘她们自身潜在优势,帮助农村外来媳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环境,从而展现新农村淳朴和团结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