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如何上?万千经验先呈上

2023-11-03整理伊莎

大学生 2023年10期
关键词:开学典礼

整理/伊莎

成长辩证法

在此,我还要倡导“慢科学”。历史经验表明,重要的科学发现需要足够的时间孕育,不能急于求成。科学的进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而每一次重大进步的涌现,都经历了漫长的准备和沉淀。做“慢科学”,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我们需要时间阅读,需要时间思考,需要时间尝试,需要时间探寻失败的原因,需要时间想大问题,需要时间解决大问题……如果你们参观学校的地质博物馆,一定会被五彩斑斓的晶体所吸引,但我们知道,快速生长并不能带来如此高品质的晶体,高品质晶体的生长需要较长的时间,是时间成就了晶体之美。

(摘自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开学典礼致辞《崇尚创新 求真为旨》)

做与“光”同行的北邮人,要树立团结协作的共赢意识。在光的世界里,由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两个光源所发出的光波,我们称其为“相干光波”。传输中,若两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时抵达一点,在光的干涉叠加作用下则会产生最大振幅,让光波(信号)变得更强;反之,则会产生最小振幅,让光波(信号)变得更弱。光的传播干涉“叠”的特性,正为即将开启大学新生活的你们给予了新的成长启示,那就是要:团结协作聚合力、开放包容赢未来。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开学典礼致辞《做与“光”同行的北邮人》)

第二个不适应来自于社会关系的变化。根据社会心理学家Alan Fisk的分析,人类的社会关系主要有四种类型:一种叫作“爱和分享”的关系,家庭就是这种关系的典型代表。第二种就是“等级与服从”关系。工作职务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家里爸爸妈妈和孩子,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等,都算。第三种呢,就是陌生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独立、边界感、平等、尊重、合作。第四种是“市场交换关系”,就是劳动雇佣,按劳分配。所谓对社会关系变化的不适应,主要是指同学们从原来以血缘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待人接物方式突然转变为以与陌生人打交道为主了。以前更多是家庭中的爱、分享与宽容,就算有点过失、发点小脾气也都不怕,可一上大学都变了,没人惯你的脾气了。大家都一样地人格平等,找人办事得按照契约精神,规则与信用,更得学会和陌生人如何交往、沟通与合作。总之,对社会关系变化的适应,其实对很多同学来说是挺大的一个挑战。

(摘自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开学典礼致辞《积极适应是大学生活的第一课》)

我最担忧的,其实是你们拼尽全力考入这所学校以后的精疲力竭。所有曾经激励过你们的故事,无一不是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作为结局。昨晚我把《西游记》的结尾又找来看了一遍。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回到大唐以后,唐太宗说:“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何如?”一番准备之后,唐僧捧了几卷真经登台,方欲讽诵,忽闻得香风缭绕,半空中有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有意思的,师徒四人听了,就将经卷丢下,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这个结尾让人又高兴,又有些沮丧。各位,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你们一路辛苦来到这里以后,一定不要丢下经卷,腾空而去。

(摘自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开学典礼致辞《为过去的成功喝彩 但别让它定义未来》)

我还要倡导“慢科学”。历史经验表明,重要的科学发现需要足够的时间孕育,不能急于求成。科学的进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而每一次重大进步的涌现,都经历了漫长的准备和沉淀。

2019年,我在哈佛大学访学,在哈佛的校徽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校徽上的三本书中有两本是翻开的,有一本却是书脊朝上匍匐的,为什么这本书的方向不一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求教了一位历史学教授。他告诉我,上面两本打开的书代表了知识,可以通过耳提面命、死记硬背、作业考试来完成;下面一本匍匐的书则代表了智慧,是理解、洞察、预见、决断、协调的能力,与你个人的生命经验相关,与信仰、审美、伦理、宇宙的存在和意义相关。这是哈佛对每一位校友的期待,希望他们不仅仅擅长学习客观知识,更要通过学习开化、获得人生智慧。

这种关于自我、关于人生的智慧如何获得?这就需要大家自觉培养一种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的能力,老子在《道德经》里称其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摘自清华大学未央书院导师文雯开学典礼发言《开启认识和探索自我的旅途》)

回顾我的求学和留学生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学校附近的咖啡厅。在那里,我啃完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天书”——外文高等数学。说是“天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对于刚到国外留学的我而言,数学证明的复杂与外文表述的晦涩确实起到了 1+1>2 的劝退效果。当时,我的三餐都在咖啡厅解决,从早晨开门到晚上打烊基本都在自学。现在想来,我是先跳进了知识的汪洋大海,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会游泳!然后,开始拼命扑腾,检索、阅读、整理、思考,再检索、再阅读、再整理、再思考,刚开始的几天只能勉强看懂一两页内容,几周过去才感到效率有明显的提升。正是一遍又一遍艰难推进的过程,让我意识到,这是锻炼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学校和学院为你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也不乏所谓天书,比如怎么用数学研究马克思。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咖啡厅,感受自学的乐趣,把这里作为人生的充电站,逐渐形成一种主动探索、广泛阅读、独立思考的积极生活态度。

(摘自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李帮喜开学典礼发言《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新的挑战》)

首先给大家描述一种现象。每年推研的季节,都会有一些本科生找到我争取读直博,有本校的,也有外校的。我常常会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读博?有好几次得到这样的回答:想来想去,我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也不知道能做什么,还是争取先读博吧!你不要以为这样回答我的同学是因为学习不好,才觉得自己不会做什么,实际上,他们都是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学生。问题何在呢?我长期观察和研究这个现象,发现这类学生虽然成绩很好,甚至实践类课程的成绩也很好,但是,他们常常缺少参加面向真实问题、真刀真枪做研究的机会。真刀真枪做科研,哪怕所面对的问题并不尖端,也并不前沿,学生都需要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在实践中进行应用验证,这种经历和锻炼会极大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自信心。

(摘自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田凌开学典礼发言《挥洒汗水,收获成长》)

一是处理好兴趣和毅力的关系。兴趣是“我们为什么出发”,而毅力是“为什么我们能到达”。物理学是一门有用、有趣的学科,更是充满挑战的学科,能够持续地带给我们新的刺激,驱动我们去研究、去探索。诺贝尔奖获得者卢瑟福曾幽默地说过,一切科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学,另一类就是分类学,他称之为“集邮”。所以你们选择物理是非常正确的!拿凝聚态物理来说,这个领域吸引了2/3的物理人,我自己也一直保持着对这个领域的浓厚兴趣。同学们可能了解,1937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约拉纳预言,存在一种奇异的粒子,这种粒子与它的反粒子完全相同。这一正反粒子同体的特殊属性使得它的状态非常稳定,也或将成为实现量子计算机制造的关键。学界将这种粒子命名为“马约拉纳费米子”。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已属不易,要实现对它的操控更是难度极大。十余年间,我和我的团队都在从事拓扑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挫折,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2016年,我们终于成功捕捉到这个神秘的粒子,也是世界上首次确切探测到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存在。

(摘自北京大学物理系1983级校友贾金锋开学典礼发言)

回顾在厦门大学的读书生涯,有两个因素对我影响很大,一是厦大老师认真教学和同学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了我很强的自学能力和深厚的专业基础。二是厦大图书馆馆藏丰富,而我在学校最大的兴趣就是去图书馆,我可以在研修数学的同时经常去文科阅览室借阅中外经典著作,这一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也恰恰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偶然翻阅到计算机学科的经典书籍《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该书作者是被誉为“现代计算机科学鼻祖”的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高德纳,他主要凭这本著作获得了1974年图灵奖。自此之后,我对计算机专业产生浓厚兴趣,进而自学多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并于厦大本科毕业时报考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在浙大博士毕业后留校从教,从此与计算机学科深度结缘。因此,我常对学生说,最好的研究动力就是找到感兴趣的方向,兴趣所带来的持续动力能够抵御不确定性带来的挫败,让人更专注磨炼专业技能、锻炼创新方法,在自我挑战中探寻科学的真谛。

(摘自厦门大学数学系1977级校友陈纯院士开学典礼发言)

昨天上午,有一位同学到办公室找我,她问了我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她说她对很多社会议题、社会现象都非常关注,例如性别对立、性少数人群、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等等。但她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什么都做不了,而且觉得自己关注这些太多,会有很大的“情绪成本”,所以她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去学一些文学、艺术类的课程,让自己解脱出来。但她又担心,如果真的这样,自己会因此变得消极和冷漠,似乎有违她选择社会学的初衷,所以她觉得特别纠结。这个问题我觉得在咱们社会学系,或者广义的人文社科专业的同学中可能相当普遍,我们今天不如就聊聊这个话题吧。

我很能理解那位同学说的,关注现实社会的“情绪成本”,甚至有同学担心自己会“政治性抑郁”。毕竟,放眼望去,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每时每刻,包括现在,都有着无穷无尽的苦难和悲剧。我们关注它们,很可能会因此感到焦虑、悲伤、无力、愤怒甚至恐惧。况且人们的注意力和同情心都是那么有限,我们的精力也非常有限。每天都有那么多日常的任务要应对,要卷绩点、要做学工、要健身、要社交、要恋爱。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真的去关心公平和正义的问题,或者是探究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前途呢?所以有同学觉得应该适度屏蔽“远方的哭声”,坚持实用主义,该卷绩点就去卷;或者我们可以追求“小确幸”,用一些能够感受到的、当下的、即时的幸福,去对抗外部世界的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防御机制。但要真这样做了,为什么大家又觉得有点不甘心呢?在座的既有本科新生,也有已经进入硕博阶段的初级研究者,那么,做一个好的社会学学生,或者是未来的社会学家,我们到底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去关注社会现实呢?

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到去关注社会现实、走进田野,去倾听、去观察、去共情,跟广阔世界的人们建立联结。想要对我们所做的研究、所学的理论抱有深沉的、持久的激情,也许我们应该尝试去打破实证研究和规范性理论之间的界限,我们得坚信我们所做的研究不但对学术圈有价值,也对现实世界有影响——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增加一点点,也能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

(摘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师张哲开学典礼发言)

找寻无限可能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引导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激发大家的学术兴趣,一大批同学由此寻找到今后的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柳宇轩,大一就进入实验室进行早期的科研探索,在一场学术报告中接触到医疗机器人这一全新领域,与师长交流并深入了解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三时加入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参与项目研究,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提供康复辅助。本科毕业后,他成功入选了致远荣誉博士计划,为推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摘自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开学典礼致辞《探索未至之境,拥抱无限可能》)

7年前,一群清华本科生发起了极富挑战性的“天格计划”,希望通过自行研制并发射纳卫星科学载荷探测宇宙中的伽马射线暴现象。然而,圆梦之旅却困难重重。他们曾被专家质疑“卫星是国家层面的事,你们本科生做得了吗?”也曾在首颗载荷交付发射之际烧坏了电路,几乎功亏一篑。但他们不轻言放弃,连续两天不眠不休合力完成抢修,如期实现发射。凭着这种百折不回头的恒心和意志,清华“天格计划”团队成员已将5颗卫星载荷送入太空并取得科学成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追光少年”。同学们,希望你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惧挑战、勇往直前,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摘自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开学典礼致辞《勤而行之 日有所进》)

最好的研究动力就是找到感兴趣的方向,兴趣所带来的持续动力能够抵御不确定性带来的挫败,让人更专注磨炼专业技能、锻炼创新方法,在自我挑战中探寻科学的真谛。

作为一个以通识教育为特色的书院,新雅尤其鼓励大家超越学科和课程的藩篱,探索自己从前没有想过,甚至别人没有尝试过的可能。你们上一届一位新雅的学长,高考时选择的是文科套餐。有一次,她约了我的“院长对谈时间”,慎重又有些不安地跟我说,虽然数学学起来好像真的很难,但是她仍然特别希望选择一个她心仪已久的工科专业。我知道,这个故事的开头听起来又像是一个传奇。真实的情况比传奇要更复杂一些。我当时给这位学长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但是也要做好不成功的准备。这位勇敢的学长,果不其然,在一门高阶数学课程的期中考试中折了下来,我多少也为她捏把汗,甚至对自己曾经的鼓励也有些怀疑。到了期末的时候,很少专门去看同学成绩的我,还是忍不住去找来了这位学长的成绩单,这一次,我看到了相当不错的结果。在这个故事里,成绩作为一个确认是有意义的,这位学长也终于在尝试之后实现了新的可能性。

(摘自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开学典礼致辞《为过去的成功喝彩 但别让它定义未来》)

今年的开学典礼本研一起、在户外举行,这是学校近20年来第一次。最近江南雨水多,很多人感到担心。我们的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联合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基于学校自有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训练出拥有45亿参数的伏羲气象大模型。这一模型能成功预报未来15天的全球天气,每次预测耗时3秒以内。“伏羲”说:“今天,上海不下雨。”

这就是一个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生动案例。每个学科和专业都能提供不同的学术视野、思维方法和研究工具,但解决现实问题往往离不开跨学科协作。面对快速变化的复杂世界和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打破知识体系边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普遍潮流,没有交叉新工具、融合新范式,必定会落后被淘汰。

(摘自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开学典礼致辞《学会创新,边界无疆》)

几年前,我们学校“光明影院”志愿团队的同学在手记里写道:“特别希望有一种语言能够跨越黑暗的障碍,瞬间带给观众光明,然而这种语言或者技法现在没有,创造它就是我们的使命。”我深深为之动容。如今,“光明影院”团队师生已经把500多部无障碍视听作品送到全国2244所特殊教育学校,让越来越多视障人士走进五彩斑斓的电影世界,这正是中传师生践行爱与责任的典范。

(摘自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开学典礼致辞《站在更高处,淬炼更好的自己》)

杰出校友故事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几位成电人的故事。

前不久,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最新技术成果实现了体育赛事无压缩8K超高清视频的超低延时无线传输。这项成果来自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太赫兹通信团队的80Gbps太赫兹实时通信系统,也是太赫兹通信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的一次尝试。团队带头人陈智教授说,经过多年努力,从器件与系统自主研发,到技术指标不断突破,再到对接实际应用场景,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在团队老师和同学的不懈努力并与相关单位通力合作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成功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也为我国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我要介绍的第二位成电人,是电化学专业1981级刘金成校友。从大学期间与锂电结缘,到创办自己的企业亿纬锂能,再到跻身动力储能电池全球技术领先阵营、进阶消费电池国际一流,38年来,他坚守锂电梦想,带领成千上万员工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坚持做世界上最好的锂电池。亿纬锂能的标准发展路径就是:坚决“找事”,其他企业做不好的,亿纬锂能就投入力量,努力攻克技术难关。他带领公司孜孜不倦地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从锂亚硫酰氯电池到锂锰电池,到电池电容器……再到现在的动力电池,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成为行业具备研发领先优势的企业。

我还要介绍一位女工程师,她就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1995级的刘冰校友。她毕业后到无锡工作,担任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工程师。她十几年如一日,立足岗位,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历经各种困难和考验,练就了高超的版图设计技艺,把枯燥的版图设计变成了具有创意性的艺术创造。在她的手下,一个个元器件跟随她的心意整齐排列在版图上,她的作品既是一个个技术领先的产品,也是一幅幅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凭借出色的表现,刘冰校友获得了“无锡工匠”和“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的称号。

(摘自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开学典礼致辞)

你们的学长、地大建校的第一届学生、“探月院士”欧阳自远先生自小就有一个航天梦。从“探索地球”的地质工作者,到“登天揽月”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在这个从“地”到“天”的神奇跨越背后,是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学好地学专业知识是欧阳自远院士在地大求学时的目标,为他的地球科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懂陨石是他研究生时期的目标,让他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太阳系内各星体的化学组成、演化过程;写好0.5克月壤的14篇“大文章”是他工作后的目标,加深了他对月球演化历史的理解。1994年,由欧阳自远院士撰写的报告《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递交到国家863计划专家组。10年后,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

你们的校友张弥曼院士是中国古鱼类研究与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人,但在被授予“世界杰出女科学家”之前,她并不为公众所熟知。在此前的60多年里,张弥曼院士的周遭没有耀眼的闪光灯,只有一个个寂静的夜晚。她深知,“科学给人类做的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垫脚石的工作,真的很显眼的工作很少。”张弥曼院士在意的,是这个求真学问的过程。她曾用足足两年的时间制作出了先驱杨氏鱼20倍的放大模型。那时,她经常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因为哪怕只是画一张稍微复杂一点的图就得花上10个小时的时间。同步辐射扫描标本需要通宵值守,每隔20分钟要去重启一次机器,但张弥曼院士坚持不用助理,亲自操作。那一年,她已经70岁。

(摘自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孙友宏开学典礼致辞《俯身山水,潜心问学,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骨科泰斗冯传汉老师,他创建的骨肿瘤研究室,向少见、隐匿、凶险的恶性肿瘤宣战。郭卫老师,今天的获奖者,始终谨记冯老的嘱托,带领团队在密布血管神经脏器的盆腔深耕30年,开创性地解决骨盆肿瘤、骶骨肿瘤整块切除等世界性难题,使90%以上的肢体恶性肿瘤患者告别了残酷的截肢手术。他运用3D打印技术,设计出配适度更高的人工假体,实现我国人工假体自主研发,打破了昂贵的进口产品垄断局面;并将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千万元捐出来支持更多的原创技术转化,培养人才,惠及病患。

药学院楼之岑院士,培养了我国最早一批生药学人才,其中既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屠呦呦先生,也有刚刚表彰的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获奖人屠鹏飞老师。屠鹏飞老师选择沙漠濒危中药肉苁蓉作为研究项目,不仅推进管花肉苁蓉收入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而且通过推广种植肉苁蓉及寄主植物,将六千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绿洲,创造性系统解决了药源、治沙、脱贫的重大课题。

而同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还有公共卫生学院的李立明老师团队。李老师2019年获得了北大医学教学类最高奖项桃李奖和今年北京大学教学成就奖,今天下午大学要开表彰大会。他牵头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选定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十个项目点,完成基线调查并长期随访至今已达19年,建立了世界上超大人群的成人健康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深入研究危害中国人群健康的各类重大慢性病的流行规律和趋势、主要致病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团队成员王胜锋老师,是李老师的学生,今年获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他讲授的《流行病学》课程深受同学们欢迎,获得2021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北大医学青年教师教学类最高奖项教学新秀奖等。

(摘自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开学典礼致辞)

北语共计为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30万名掌握中文、精通中华文化的人才、汉学家,他们活跃在世界各地、不同领域,比如现哈萨克斯坦总统卡塞姆·托卡耶夫、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德国汉学家顾彬、现任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等等。北语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五洲学子齐聚一堂,中外师生身处“小联合国”的多元文化环境中,相互尊重,平等相处,互学互鉴,形成了开放包容、多彩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培育了北语人热情友善、自信旷达的人格气质。

(摘自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开学典礼致辞《做明德笃志 勤勉务实的时代新人》)

毕业后,我就选择了从事防灾减灾这一领域,这一干就是34年。从早期用PC1500机,逐字逐句敲代码编程,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可视化开发;从在野外埋设传感器到利用卫星获取数据;从单机应用到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一步步追踪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不断推进与水利行业的深度融合。2013年起,我带领团队聚焦到大数据洪水预报领域,研发出全球首款通用的洪水预报大数据平台“东方祥云”,可在2分20秒内将全国53万条山洪小流域的72小时洪水预报出来,是全球最快的洪水预报系统。

(摘自四川大学水利工程建筑系1985级校友李胜开学典礼发言)

朋辈经历

新雅提供了类目全面的通识课程,带我领略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无限风光。我曾经在《自我·他人·社会》课程中,用一学期读完简·奥斯汀的所有小说,并在讨论课上与持有完全对立意见的同学探讨爱情观。我曾经在《西方古典学基础》课程中阅读古希腊罗马悲剧,还与同学们一起,把狄奥尼索斯的故事演了出来。我曾经在《物理学概论》课程中学习力、热、光、电,并阅读物理学与金融学交叉领域的论文和书籍。我曾经在《西方现代设计史》课程中,跟随老师串联不同时代的西方设计理念,在兴趣指引下阅读“通用设计”相关文献。

课程之外,共同生活在南十北(学生公寓南区10号楼北楼)中,分流到不同专业的新雅人也有很多机会互相进行有趣的交流。我知道双面胶和海绵胶的区别,是我分流到城乡规划的室友告诉我的,她平日里经常画设计图、做模型。我知道通用人工智能的思路新在何处,是我分流到自动化系统班的朋友告诉我的,我们一起在新雅地下图书馆自习时经常好奇地看一眼对方的作业……

新雅通识的多元与有趣不止于此,大家未来还将体验到人文与社会、科学与艺术的“学术浪漫”活动,通过讲座和座谈,了解不同学科的研究前沿;还有“从游”活动,书院鼓励大家多与不同专业的教授进行交流探讨;以及我们二字班刚刚结束的“耕读”活动,我们到达江西婺源的工厂与农田间,和工人农民朋友们一起劳动,一起谈天,一起生活。

(摘自清华大学新雅书院2022级本科生刘笑珊开学典礼发言《勇敢地奔跑在大学的旷野》)

地理人的浪漫,更在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时代发展的问题。在全球变暖问题严峻的大背景下,我曾和同学进行了“海淀区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面积、植物蒸腾速率的关系”的研究。我们使用ArcMap软件对1975-2019年间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海淀区气温与绿地面积、植物蒸腾速率间的函数关系。我们基于提出的函数,结合海淀区实际情况与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改善海淀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解决建议。我们的论文获得了一等奖,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如何将所学所思付诸行动,去解决资源与环境等实际发展问题,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本科新生周羽暄开学典礼发言)

五年前我结束我的硕士学习,步入某大厂工作,两年后为了继续深造我再次回到了这里,回归学术殿堂,继续我的博士研究,那段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人生方向。

首先,作为一个地理科学研究者,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既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又充满未来探索的学科。从古代的地图制图,到现代的遥感技术与GIS系统,地理科学一直在为人类的发展服务,也为每一个研究者提供了无限的创造与创新的机会。

我的工业界经验让我深刻理解,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在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我看到了地理科学如何被应用于实际问题,如何促进企业的发展。这也让我更加坚信,我们所学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2020级博士生刘帅军开学典礼发言)

想要对我们所做的研究、所学的理论抱有深沉的、持久的激情,也许我们应该尝试去打破实证研究和规范性理论之间的界限,我们得坚信我们所做的研究不但对学术圈有价值,也对现实世界有影响——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增加一点点,也能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

如果大家注意到南科大公众号发布的2023研究生新生大数据,有提到“年纪最大的博士新生”。没错,那个年龄最大的新生就是我,很可能我也是南科大建校以来录取的年龄最大的学生。我本科和硕士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以后经历过多年工作和创业,再次进入校园攻读博士学位。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在即将开启博士研究生之旅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经历的三次重大人生转折。

第一次转折是我的求学时代。小的时候因为奥赛成绩优秀,我从一个小县城被选拔进全省最好的中学,继而又被保送进全国一流的大学,完成了本硕学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也在心里埋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

第二个转折点是我的创业时代。从工作多年的国企辞职,毅然跳出舒适圈,投身创业大潮,创办“树米科技”。创业的企业获得过全国创业大赛金奖,也完成了亿元规模融资。创业七年,经历了无数艰辛坎坷但也充满奋斗的激情。企业在行业标准被国外把持、技术处处受限的情况下,通过自主研发取得了重要突破,得到了产业界和市场的认可。也因为创业公司的经历与南科大结下不解之缘。不知道薛校长是否还记得,在去年全国物理学会90周年庆典上,我也追星成功,非常荣幸地与薛校长合了影,也是从那时候起,埋在心里的科研种子开始萌芽。

第三个转折点就是此时此刻。因为我创业的领域是物联网,这是一个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材料科学、大数据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创新突破的科学思维。长年奋斗在创业一线,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在相关专业领域知识的不足以及在深度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上的能力欠缺。南科大作为世界一流研究型高校,集中了多个优势学科,有着产学研结合的卓越科研环境。我也被学校“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所打动。于是我毅然决定带着梦想、带着求知探索的渴望,加入到南科大继续深造。当踏进这九山一水的美丽校园,成为一名光荣的南科大学子,我向着自己的科研梦想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未来,我希望通过完成学业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和学术水平,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创业经验,把学校先进的科研学术成果转换为生产力,造福社会与人民,实现科技兴国、产业报国的理想。

(摘自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博士新生袁飞开学典礼发言)

两年前,我加入了由清华大学发起的“天格计划”项目,就此与清华结下了不解之缘。“天格计划”通过研制并发射卫星载荷,利用高能射线探测技术寻找伽马射线暴,从而解读宇宙奥秘。然而,当这件听起来很酷的事情真正摆在眼前时,我才感受到其中的压力和挑战。对于一个刚刚踏入科研门槛的学生来说,要想实际参与到这一项目中,就要把通常用几年时间才能掌握的知识压缩到几个月内完成。学习的过程是艰辛的:仰望苍穹、解剖原子、折叠时空,与模拟程序较劲、与电磁场纠缠、与偏微分方程搏斗,是对未知的渴求支撑着我们经历了无数挑战,克服了重重困难。忙碌时,我们甚至在实验室的机器旁摆起了折叠床,轮流睡觉、轮流吃饭。今年1月,我作为团队队长来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气温令我这样一个南方女孩不适应,但当我目送着探测器随着长征二号火箭一同升空的那一刻,我一点也不觉得冷,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脑海中闪现着曾经的坎坷与不易,心中涌动着满满的自豪与感动。

(摘自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直博生吴嘉君开学典礼发言)

两年前,我已不是科研小白,在科研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那时的我突然萌生了把产品从书架转到货架,真正造福于民的想法。我国大口径人造血管市场由国外主导,且全球范围迄今仍没有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推出,心脏搭桥患者只能从体内摘取血管,非常遭罪。为了打破这个领域的产品空白,让患者能使用到我们自主设计的物美价廉的本土产品。我投入到小口径人工血管的钻研中,在学校众创空间里创建了独立运作的生物科技公司,并吸纳了学校多个学院的学生,形成了一支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的团队。在学校的支持下,我带领团队参加了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两项全国金奖,刷新天大最好成绩。而今,我们团队作为首批创业团队,入驻了天开高校科创园。

(摘自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双阳开学典礼发言)

猜你喜欢

开学典礼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举行2023年春季开学典礼
和冬奥一起向未来
红河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课”
开学典礼
2018艺术金融博士课程班开学典礼在西安美院举行
我校举行2017年秋季开学典礼王文涛出席并讲话
北航国际暑期学校
小记者应邀参加骏威小学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要有新意
惠水县老年大学举行秋季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