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大集”召唤去村里

2023-11-03白芷

大学生 2023年10期
关键词:密云构筑物旷野

文/白芷

9月2日,由北京建筑大学和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共同主办的“2023营造大集”作品评选暨展览在密云开幕。作为中国建筑学会“科普专项支持项目”和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项目的活动,在京7所高校组成了8支参赛队伍。

围绕“内与外”主题,参赛师生对密云区金叵罗村区域的位置、文化品牌运营策略、建造场地周边环境、景观要素等开展了深入地调研,分别从空间介入方式、功能延展、文化引入、材料选择、结构策略,生态策略与技术实施等角度对题目进行了回应。经过一个半月的紧张设计、5天的在地建造,他们在乡村环境中打造完成6个场所。

1.北京建筑大学团队《朝夕亭》(一等奖、最佳环境友好奖)

作品坐落在农场外的小山坡上。小山坡面向一片旷野。基座紧挨着农田,甚至已经嵌入其中。站在农田里,能感受着恣意生长的植物,一点点渗入人的皮肤。

简单的钢管,是人介入自然的预告。透明的格栅与阳光板,是土壤与空气的灵气。亭内,人所炼制的钢铁,框出属于人的界限。亭外,疯长的农田在朝夕流转中摇晃,穿透地面,渗入旷野中。一切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一座亭子,也是一座桥梁,植于土壤,浮于草上。

2.中央美术学院团队《1844150》(二等奖、最佳营造技艺奖)

作品尝试探索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求传统建构文化与当代搭建技艺的关系。坐北朝南的小棚子,背靠银杏树和玉米地,通过东西两侧的通透视线和北侧开窗与周边树木和远处的射电望远镜群形成对位关系。成人可坐在内部休息,并眺望乡野,孩子们则可在建筑外侧上攀爬,夜间还可化作观星者之家,供天文爱好者使用。

3.北方工业大学《窥山·观心》(二等奖)

作品位于金叵罗村农场,是一座以探索内外关系为目的而建造的乡土构筑物。同学们利用竹子、阳光板、木架等3种材料展现出实体、暧昧模糊、空虚等内外关系。为了在有限的进深内,将透视进一步夸大,给人以空间无限延伸的体验和感觉,他们将折架的高度进行了阶梯状调整,展现了一定的秩序性。

其内可供村民休息聚会、存放农具。开放的地方设置了写生台、观景窗等,远可望青山,近可观花田,与场地内现有的网红秋千、彩虹滑道等契和呼应。

4.北京工业大学《厸·林》(三等奖)

作品从内外之间的关系出发,以四合院的空间营造手段为灵感,表现出“内——外——内”的空间形体关系。

作品位置临近村子的出入口,人流和车流量大,周边植被丰富,自然气息浓郁。由木材和透明阳光板所构成的建筑放置于场地内,可与现有的环境相辅相成,同时也可以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休息平台。人们可以在此购买特产、打卡拍照、休息停留,建筑空间促进了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来,加强了彼此的关系,而此时建筑内的人群活动也带动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5.北京交通大学《金色时光》(三等奖、最受村民喜爱奖)

金叵罗村以盛产小米为名,因此,该作品的设计理念是从谷仓出发,希望通过建筑形体来呼应金叵罗村丰收粮食的名号。同学们通过立面上谷仓元素的累叠和变化,创造出内外交联的艺术形式。

6.北京林业大学《叵罗 野望》(三等奖)

为了营造“人在画中游”的氛围,同学们在金叵罗辽阔的自然旷野中,制造出一个特别的构筑物,不但可使人在其中遮阳休憩,他们还在构筑物上采用不同尺寸、不同数量的框架结构组成了取景框,将金叵罗农场的美丽景色框取,形成自然而秀美的“相框”,并使“相框”内部形成多功能空间,让路过的行人尽享叵罗美景,环顾自然。

猜你喜欢

密云构筑物旷野
从书斋走向旷野
密云职工勠力同心再战疫
密云区总工会慰问防疫一线人员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旷野的风
密云区部分古树健康评价
强夯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分析和保护应用
直销企业如何构筑物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