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三课

2023-11-03王慧敏中国大学生在线王瑶兰州大学

大学生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学子志愿师生

文/王慧敏(中国大学生在线)王瑶(兰州大学)

中国大学生在线多年来注重面向全国高校征集社会实践优秀成果,通过对大量成果的梳理显示,高校高度重视实践大课堂的开展,特别是以暑假社会实践为契机,不断创新组织,开展形式丰富、主题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大学生在线每年暑期面向全国高校师生组织开展“大我青春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征集”活动,鼓励师生将实践成果以文字、图文、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活动开展近10年来,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涌现出了大量优秀成果,2022年的活动收到近850所高校提交的近两万件作品。

理论研学课

高校日趋注重通过理论研学,实现对学生在人生航向、价值取向、奋斗志向上的引领。

西安交通大学赴藏调研团成员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为切口,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分析了拉阿高中师生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提炼出少数民族中学思政课教学的提升路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组织实践团以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考察调研的足迹为主线,立足石油特色,组建53个实践小组,参与人数达500余人,实践足迹遍布宁夏、山西、山东、黑龙江等近20个省份,让青年学子深入石油生产最前沿这个红色教育主阵地,用火红青春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中南大学“探寻红船精神,青春献礼党的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团以红船精神为切入点,在嘉兴南湖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切身感受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革命首创精神。

专业社团课

高校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会贯通,注重创新建立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社会实践新模式,将学生学科优势,专业所学,与社会、企业、行业等相连接。

清华大学“清溪”实践支队的9名工科专业学生在云南开展花卉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的深入学习,了解花卉产业的优势和痛点,延伸思考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前景与当下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思索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在农业中的可观应用空间,表示在未来要以专业知识助力农业兴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子围绕“种筑基石,粮安天下”的主题,在鄂州特色种业技术研究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深入了解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发展成果,形成研究报告促进专业所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团学子们在陕西省渭南市百良镇充分结合农学的学科专业特点,就花椒产业进行调研。从田间地头到加工厂房、从经销合作社到特色社区、从镇政府到县委旧址,用脚步丈量百良的寸寸土地,深入了解当地的产业发展及乡风乡貌。

志愿服务课

高校着力搭建形式丰富的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广大学生志愿者在高校有力组织号召下,在乡村教育、健康乡村、扶老助残、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年来,共计46.5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支援我国西部建设,为2000多个县(市、区、旗)基层服务,为国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重要力量。

南京师范大学 “青心立志,厚生载物”社会实践团走出校园、走向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基层锻炼与服务的3个月里,助农扶老解民忧、支教助学育童心、环保行动促文明。

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云南大学“理解中国”实践队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设置咨询服务台、开展医学科普等方式,把社会实践同自身专业紧密结合,国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为期一周的调研中,实践团的学子接诊了150余位村民。

海南大学“百村百生”志愿服务团用美育实践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大手拉小手”乡村美育支教、“一校一印记”墙绘美化、乡村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等,培育学生做有人文温度的德艺双馨的奋进者。

猜你喜欢

学子志愿师生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杏林组曲·学子赋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麻辣师生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