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建构路径
2023-11-03吴小丽江苏省仪征中学
吴小丽 刘 祥|江苏省仪征中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多次提及“跨学科”,倡导在跨学科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深化对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表达、交流能力。以此为标准看当下形式多样的高中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在欣赏赞叹之余,也不无遗憾地发现存在着诸多误读与误行。归结其病症,大体上可概括为三类:一是课程层面上脱离了“学语文、用语文”这一根本,过多地关注其他学科的知识建构;二是教学层面上混淆“跨学科学习”与“跨学科教学”两个概念,以跨学科教学取代了“在跨文化、跨媒介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在更宽广的选择空间发展各自的语文特长和个性”的跨学科学习;三是实践层面上缺乏合理的主题与情境,所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彼此独立,未能形成有效的融通和迁移。下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中的部分反例和正例,具体分析阐释。
一、以多学科知识的融通建构立体化语文学习网络
语文教科书中的文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之外,还拥有一定量的哲学、历史学、建筑学、物候学、地理学、化学、环境学等作品,并且即使是文学作品,其中也往往包含着诸多非语言文学的知识。如此,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就势必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也势必需要适度探究语言文字之外的其他知识。
以传统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为例,要想真正理解该文本的内容,学生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古汉语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地理、军事、逻辑学等知识。缺乏历史知识,便不了解故事的背景,不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也就难以理解秦晋围郑之际郑国的灭国危险;缺乏地理知识和读图能力,便难以理解“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等文本信息,进而弱化对烛之武过人洞察力的深刻认知;缺乏基础性的军事知识,便不了解冷兵器时代的深沟高墙式防御的安全要求,也就无法理解烛之武为什么要“夜缒而出”,而不是从城门中正常出行;缺乏逻辑学知识,便难以理顺烛之武面对秦穆公时所说理由的逻辑关联,自然也就更难感悟烛之武在语言表达上的严谨与力量。
学生将自身积淀的历史、地理、军事、逻辑学等知识代入《烛之武退秦师》的自主学习过程,形成对该文本的个性化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便是进行了一次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所谓语文跨学科学习,绝不是详加探究文本中涉及的各学科知识,而是合理利用大脑中贮存的各学科知识,或者借助一定的工具书适度检索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多学科知识的融通建构立体化语文学习网络,从而更好地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相应的文本。跨学科学习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涉及多个学科的学习内容,而在于关注转化意义,关注整体的学习结构和组织,为学生创造一种在实践中理解真实情境的方式[1]。
另需注意的是,即使相应文本中包含了诸多学科的知识信息,也不代表一定需要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比如,《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文中,包含了历史、建筑、物理、美术等知识,但学习此文时,不需要详细了解隋朝的历史,不需要计算赵州桥桥拱的压力和压强,也不需要了解中国建筑的对称美。因此,学习此文时,不开展跨学科学习并不会弱化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等活动。
由上述两例可知,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终极价值,在于调动学生的各种知识储备,使它们共同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学习文本,用以解答各种疑难问题。也就是说,跨学科学习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而不是用语文课文作载体,去碎片化地学习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知识。
二、以项目式跨学科学习培养综合性学习能力
张金龙老师将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价值取向区分为四种类型——语文本位取向、双向整合取向、工具辅助取向、“超学科”取向,主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遵循语文本位取向、双向整合取向、‘超学科’取向,适时采用工具辅助取向进行教学设计”[2]。以其观点为参照,审视当下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中的某些具体课案,可发现有些设计明显弱化了语文学科的本位取向,放大了语文的工具辅助取向,如下述语文跨学科学习设计案例。
鉴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利用语文学科知识赏析诗句的平仄、对偶、意象和意境,利用数学学科知识理解几何图形中直线与圆的关系,利用物理学科知识探究光的传播和空气的对流,利用化学学科知识解析狼烟中的燃烧现象,利用美术学科知识设计一幅雄浑的风景画,利用地理学科知识了解沙漠地区的地貌特征,利用历史学科知识了解烽火狼烟背后的战乱年代,利用气象学知识理解可见落日和孤烟的天气元素……
这样的学习活动,固然是一种跨学科的知识融通,但意义何在呢?经过如此多的学科知识的切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留给学生的,还能是那种既令人拍案叫绝,又难以用具体言语表达清楚的震撼感触吗?事实上,学生鉴赏这句诗时,更多的是需要空间上的想象能力和构图能力,需要亲历浩瀚大漠、辽阔高原的真实情感体验,需要对自然、生命的敏感与敬畏之心。
因此,如果要在“唐诗中的景观审美表达”这一大项目中设计一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美在何处”的子项目,则该子项目的研究便须经历以下过程。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创作诗歌时的独特情感。(自主查阅资料)
(2)诗句中的“烟”一定是“狼烟”吗?作者为什么强调“孤烟”?(思考探究)
(3)“直”除了写无风的自然气象,还写出了什么?其他诗人写大漠景象时,更多喜欢强调什么样的景象特征?(思考探究)
(4)依照你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手绘一张简笔画。(个性创作)
(5)小组内共研各自的简笔画,探究画面上景物布局的差异及成因。(合作探究)
(6)阅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你的大脑中还出现了哪些景象?你还想到了什么?(表达交流)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果只是一幅静态的图像,凭什么能够穿越千年的风沙,至今依旧给予我们以审美触动?(梳理探究)
(8)依托相关历史、地理、摄影、美术等知识,写作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美在何处”为题的小论文。(综合实践)
(9)交流论文,针对不同认知形成新的探究。(表达交流)
(10)编辑一期手抄报,系统性展示项目研究成果。(综合实践)
这过程,涉及语文、历史、地理、摄影、美术、军事等知识。
比较上述两种跨学科学习的相关构想,不难发现:前者侧重于运用已有知识解构文本的多种信息,其思维认知具有“辐辏”特征;后者侧重运用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未知知识,其思维认知具有“辐射”特征。
但比“辐辏”与“辐射”更重要的,是“学贵有疑”的思维品质。前例中,化学、历史学科对“烟”的研究,都建立在“狼烟”这一特定答案之上,在起点处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且极有可能是用一种错误认知来加以限制的。如此,就算跨再多的学科,也缺乏真正的鉴赏价值。后例则将对“烟”的探究权交还给学生,有利于更好地推进跨学科学习的实践。
三、以主题引领、情境设定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宽度
不论开展何种形式的跨学科学习,也不论在学习中跨越了多少个学科的知识,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依旧是“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梳理与探究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此为推进跨学科学习的理论根基,则任何形式的语文跨学科学习,都需要围绕特定的学科大概念这一核心而选择教学内容,设定教学重难点,建构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同时,需关注现有教材各单元的预设主题,依托特定的主题和课程内容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将学生置于有效的情境中,开展跨学科学习。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如果学生对“祝福”这一民俗、“童养媳”这一婚姻形式、“捐门槛”这一迷信行为、“鲁镇”这一虚拟的地理空间、“辛亥革命”这一宏观背景、“四条绳索”这一标签化主题等,都缺乏相应的认知与理解,就无法读懂祥林嫂等诸多形象的存在价值,也无法真正读懂《祝福》,读懂鲁迅,读懂那个特殊的时代。要理解这些内容,就必须查阅一定量的相关资料。学生完成这些资料的检索、阅读、整理与交流,就是一次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学习活动。
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类似于《祝福》学习中的这些跨学科知识,往往由教师将其作为“时代背景”直接告知学生,这就难以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无法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当教师将这些内容的解读权交给学生之后,学生才会进入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才会随着检索、阅读的推进而越来越多地思考探究某些具体问题。如此,自主阅读才能真正开展。
需要强调的是,围绕《祝福》进行的这些跨学科学习,其“原点”只能是《祝福》这篇课文。所有的跨学科学习活动,都是由《祝福》这个“原点”辐射出的线段,不具备无限延伸性。语文跨学科学习中这些“线段”的长度,取决于应该探究的主题和预设的情境。主题游离或情境不当,便容易脱离“学语文、用语文”的轨道,跑到其他路径之上。
针对《祝福》的跨学科学习活动,笔者作了如下设计。
【主题】观察与批判。
【学科大概念】观察并提炼生活,塑造典型形象和典型社会环境,用文学化的表达干预社会。
【学科认知情境】
(1)悲剧通常被区分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三种类型。好的悲剧故事,往往不但能够呈现出人性的复杂、命运的多元以及社会的复杂,而且能够将三者彼此交融,编织成一张人人皆深陷其中却无力自拔的巨网。
(2)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查阅资料,了解如下内容
(1)浙江地区的“祝福”民俗活动。
(2)封建社会“童养媳”的婚姻形式。
(3)“捐门槛”及类似的迷信行为。
(4)绍兴的地理位置及其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
(5)辛亥革命时期,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态。
(6)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与命运。
(7)女性人口买卖与社会伦理。
学习任务二:文本研究,认知时代与人性
(1)综合上述信息,归纳提炼《祝福》的整体性社会环境。
(2)探究:这样的社会环境,对《祝福》中的各色人等形成什么样的影响?
(3)探究:祥林嫂之死,人人有责,又人人无责。对此,你怎么看?
(4)探究:祥林嫂的悲剧,属于何种类型?结合文本简要阐释。
(5)探究:《祝福》毁灭了哪些“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学习任务三:思维延展,学会理性批判
(1)《祝福》中的人物可以归为几种类型?归类标准是什么?
(2)隐藏在所有形象背后,掌控着这些人的存亡与哀乐的更强大的力量是什么?
(3)《故乡》《社戏》中有灰暗,也有光明。《祝福》中为什么没有光明?
(4)如何看待《故乡》《祝福》《一件小事》《在楼上》中的“我”?
学习任务一的内容均属于自主性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它们是学习任务二与学习任务三得以稳步推进的基础。由该设计可知,在语文学习中引入跨学科学习,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扫清语文学习中的各类认知障碍,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感知文本价值。如果《祝福》的学习只围绕学习任务一开展,不对《祝福》的具体内容展开阅读品鉴活动,那么这样的语文跨学科学习便是买椟还珠。
综上,语文教师必须合理界定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认知边界,将语文学习和综合性实践活动区分开来,让语文跨学科学习始终行进在语文学科课程的应有轨道之上,切勿混淆了特定的课程范式与范畴,把语文演绎成了可以任意耕耘播种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