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2023-11-03周春兰

考试周刊 2023年44期
关键词:化学知识点微课

周春兰

一、 引言

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紧密,但许多化学反应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为此可尝试创新教育手段,改善初中化学课堂的现状,实现化学知识的全面渗透。研究发现,借助信息技术可转变原本较为枯燥的化学课堂,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从而合理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夯实今后化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为学科成绩提升提供必要保障。

二、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刚开始学习化学知识,所以对初中化学内容充满好奇。作为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抓住这样的契机,吸引学生的兴趣,保障良好的教育成果。借助信息技术完善课堂教学流程,保障知识学习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借此为学科教学打下基础。化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属于实验和观察较多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而传统的化学方法存在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学过程相对单调,学生不仅难以理解化学知识,还会认为化学知识枯燥乏味,进而不愿意继续学习。为此,要全面借助信息技术,科学改善化学课堂的现状,弥补传统教法的不足,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基础上,保障抽象知识讲解的清晰性和透彻性,帮助学生养成化学素养,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提供保障。

三、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不足

(一)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学科兴趣的培养不容忽视。在现实教学中如果可以顺利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对学科学习来说,兴趣有较高的导向性,可现实教学中因为教学方法比较守旧,所以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较低,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课上不认真听讲,课下不及时完成作业的情况。久而久之,不仅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难以养成,还会让学生丢失掉学习化学的信心,导致化学教学的目标无法实现。为此,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特征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目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被普遍应用,但由于教师观念转变不彻底,对信息技术认知不到位,所以尚未发挥出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优势。初中化学课在初中整体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标准的不断提升,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善于使用信息技术,借此达成科学育人的目标。但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较少,教学方式仅停留在传统教学层面,对信息技术缺少正确认知。片面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没有看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导致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融合效果较差,失去了现代化教学的价值和意义。针对上述问题,要发现问题的根源,在现有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的可行措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梳理教学框架,提高化学课堂的品质和效率,实现学科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 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的可行措施

(一)借助微课的形式导入化学知识点

现代化教学体系中,信息技术应用逐渐广泛,微课视频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备受青睐。微课的互动性强,可实现知识点的立体呈现,所以将微课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将会有极大的帮助,在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研究发现,化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果,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性不够突出,教师会直接导入化学知识,并让学生强行记忆。在此情况下,部分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化学概念内涵,教学效果不佳。为此,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中,要保障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通过微课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针对相关的化学知识点完成前期知识的导入,为学生深入学习夯实基础。研究发现,这样的方式,可全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果,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奇妙之处,从而对学科教学产生期待感。例如,在《化石燃料及其应用》相关内容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展现化石燃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通过相关微课视频的播放,学生会发现原来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果有效地利用,便可以助力国家航天等伟大事业的发展。同时,借助科学的化学手段,还可以减少特殊行业的有害气体排放,为国家环保事业作出贡献。利用微课导入化学知识点后,学生的兴趣可以大大提升,学生不仅会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同时还会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良好习惯。

研究发现,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达成预期的分层教学目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相关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化学教师要在了解学生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和优化微课内容,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充实微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微课的时间需要控制好,微课是指短小精悍的课程,所以教学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科学精练的课件内容,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在课件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的任务,为学生预留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微课视频的引领下提高学生积极性。学生要围绕微课的内容实施全面的课前预习,借助预习提高个人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借此保障教学效果。在《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教学中,涉及溶解的现象知识,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分溶液、悬浊液等不同液体状态,了解溶液及溶液性质。借助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观看微观粒子动画,训练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运用网络等渠道收集图片和有关公式,增加其知识储备,辅助阶梯式的教学方法,达成分层教学的理想目标。

(二)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合理重现化学实验过程

初中化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中涉及较多的实验,为达到初中教学理想化目标,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可借助多媒体对实验教学过程实施优化,使学生掌握相关化学知识点的同时,燃起对化学的兴趣。例如,《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实践中,学生一开始可能会对酸性和碱性缺少系统认知,无法掌握两者的区别。此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动态展现微观粒子的结合情况,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清晰地了解酸碱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从而对教材内容系统把控。在多媒体技术辅助下,可使宏观与微观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此外,在现实教学中也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攻克化学知识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其在现实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诸多,传统灌输式的教法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为此,要有效调整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在水分子相关知识的讲解时,可以在课前制作教学动画,科学演示在电的作用下水分子的分解过程。通过这种直观的教法,将原本静态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知识讲解,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相关的重难点也会容易攻克,从而形成良好的化学知识学习氛围。

(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种极大的帮助。研究发现,有效的情境教学可快速让学生进入状态,保障课堂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知识体系的梳理,夯实学生的发展基础。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相关的制取技巧,可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重点罗列在课堂屏幕上,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为接下来二氧化碳制取的教学提供保障,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合理应用PPT保障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中利用PPT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作为板书的创新方法,PPT教学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的优势。并且内容制作简便、课堂模板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保障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另外,PPT教学还具有图形功能,可以将知识点直观呈现,将其辅助课件进行教学可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现实教学中,可在PPT课件中增加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如化学文章、图像或者是音频等素材,保障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拓宽学生化学知识面,助力学生形成化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整体化学能力。例如,在沪教版《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盐的种类和特性,可借助PPT教学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梳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首先,制作一个PPT课件,可以用“咸菜”的制作方法作为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说出,咸菜制作中关键的调味料是什么,由此引出教学内容。其次,展示“生活小调查”PPT课件,利用其中的精美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探究:在常温下如果咸菜放置了一周会继续出现晶体吗?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再次,导入新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知识点的拓展,让学生知道除食盐调味品外,碳酸钙的主体成分是盐,小苏打主要成分碳酸氢钠也是盐,进而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去探索盐的奥秘,与生活知识相联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情境:“小明的厨房里有两种外貌相同的物质,一种是精盐(NaCl),另一种是碱面(Na2CO3),那么请同学们想想如何使用化学方法将两者区分,并阐述其中的化学原理?”通过不断的探讨可以得出结论,借助食醋可以有效区别碱面和精盐。精盐遇到食醋是不会有明显变化的,而碱面遇到食醋则会起白色泡沫。通过以上教学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究竟应该用什么方法区分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科学衔接。

(五)制作模拟动画保障教学过程的生动性

初中生的性格特点比较突出,正处于对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一点小事都会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弱化课堂教学效果,降低学生的专注度。研究发现,以往初中化学课堂上,学生的监管都是采用简单的语言重复,因为监管方式存在创新性,所以课堂的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无法让学生沉浸在学习氛围中。为改善传统课堂的教学现状,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需要依赖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优势,打造高效的互动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实践中,可借助制作模拟动画的方法,让原本静态的知识生动和立体起来,借此保障学生在化学课堂的沉浸感,为学生学习知识营造良好环境。

第一,模拟抽象的化学知识点,为知识点的渗透提供保障。在现代化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现抽象的事物变化运动,将其转化为三维的图形、视频,表现物体的微观构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氯化钠、二氧化碳等物质,可通过抽象化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感受其存在;学习分子与原子差异后,可利用先进的动画技术绘制相关化学键的断裂形态以及旋转形态,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学习的直观积极性可以被有效地调动,在丰富课堂体验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自觉开启微观世界的大门,搭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第二,演示特殊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在化学实验课堂中,有些实验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安全性的考虑是无法进行模拟的,所以学生的记忆会比较模糊,难以实现知识内化。这部分内容通常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例如,氢气爆炸时(在非纯状态下)会有怎样的现象?或者是一氧化碳爆炸时会有哪些危害等。为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弥补传统教学的空白,可针对以上的教学难点进行动画模拟,满足安全无毒的要求,同时保障实验教学成果。实践证明,此种方法值得借鉴,科学的动画仿真教学方式,可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索微观世界,将原本抽象的实验结果以直观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可保障教学知识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从而打造出优质的初中化学课堂。除此之外,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因为学生自身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反应速度极快而有些学生反应速度却较慢,为了提高化学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利用定格的镜头和倍速播放,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细致观察。例如,液氧的超强助燃剂特性比较强,把液氧加入酒精溶液混合物中(刚被点燃的)就会瞬间发生爆炸。在开展这方面的实验教学时,就可以通过慢播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清晰地观看这种现象,从而分析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又如,用明矾类净水时,想要观察到水中的沉淀物需要一定的时间,为节约教学时间可以用倍速播放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证明,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夯实初中化学的教学基础,让学生的知识容量得到扩充,催化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索意识。

(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间融合辅助

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可以慢慢发现化学知识点和其他学科知识是相通的,如酸雨、光化学烟雾与地理知识存在联系,环境污染与生物知识有内在关系等。为此,在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下,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间融合辅助,找出构建和完善课堂的切入点。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合理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构建良好的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养。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目标下,初中化学教学有着较高的要求,为达到科学育人的目标,现实中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逐渐优化初中化学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和环节,借此保障初中化学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现实中可借助制作模拟动画、合理开展微课教学等方法,助力学生自主探究的开展,促进学科间的融合辅助,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化学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