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且看她如何让汴绣焕发生机

2023-11-02李瑞辉

妇女生活 2023年10期
关键词:软装绣娘活儿

李瑞辉

在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内外环之间,有一条天下收藏文化街,文化街8号馆负一楼,有一个汴绣艺术馆,名为“一涵汴绣”。9月中旬的一个正午,天气还很炎热,也非周末,记者去采访一涵汴绣的创始人张留凤,看到场馆内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他们欣赏着大气磅礴的《千里江山图》、古朴典雅的《清明上河图》、意趣盎然的《太极鱼》,不时发出赞叹声。

“一涵汴绣的所有作品,小到一把扇子,大到一扇屏风,都是我们的绣娘一针一线手工刺绣出来的。”张留凤一边带大家参观,一边讲解,眉眼间满是自豪。

她和汴绣到底有着怎样的缘分呢?

为传承汴绣,她辞去稳定的工作,拿着仅有的2万元钱艰难创业

张留凤出生在汴绣的发源地河南开封,在她幼时的记忆中,村里的女人大都会刺绣,姥姥和母亲更是出色的绣娘。

“刺绣只能补贴家用,根本不可能养家糊口。男人们下地干活或者外出打工,女人们在家带孩子做家务,空闲时就拿起针线,干点儿刺绣活儿。”张留凤回忆,村里的女孩子五六岁就会跟着家人学刺绣,她和两个姐姐也不例外。

张留凤说:“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很讨厌刺绣,因为我妈只要有事儿就叫我替她做刺绣,严重挤压了我玩耍的时间。我那时经常嘟囔,天天绣花儿、天天绣花儿,烦死了,盼着赶紧长大,再也不用干这活儿。我还经常想着把我妈的针线扔了,这样她就没法再逼我做刺绣了。”

上学以后,特别是到了中学,功课紧张,张留凤终于不用再做刺绣了。一直到大学毕业,她都不曾想过,将来有一天会再度跟刺绣扯上关系。

大學毕业后,张留凤顺利进入一家美术馆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没几年,她便升任副馆长。彼时的她,是周围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张留凤突然来了个“大转弯”,辞去工作,要转行做汴绣。

“在美术馆工作久了,我接触到很多非遗类的艺术品,深感非遗传承的艰难,想起姥姥和母亲做了一辈子汴绣,不仅没有成就感,甚至还越来越落寞,心里很难受,就觉得有责任把这个东西传承下去,不能让它就这样淡出大众视野。”张留凤说,她做出这个决定还有一个原因——她每次回乡看望母亲,总能听到街坊邻居在谈论谁家的儿子又打架了、谁家的闺女早早辍学了、谁家的孙子不听话惹事被抓了,等等。“他们口中的这些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管教,很容易步入歧途。村里的女人们本来可以在家一边做刺绣,一边照顾孩子,但是机绣取代了人工,她们空有手艺,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同为人母的张留凤心想,女人们如果能靠汴绣挣钱,就不用外出打工了,那样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留守儿童了。

张留凤说出自己想要辞职创业,传承汴绣的想法后,遭到全家人的强烈反对。最先反对的,就是母亲:“我们两辈儿人,做刺绣这么多年都没做出个名堂,现在更是没人认这个东西,你还偏要往这行不通的路上走!”姥姥和丈夫也不支持她。看张留凤决心已定,全家人商量着断了她的经济来源,不给她钱。

“我拿着卡里仅有的2万块钱,辞职下了海。”满大街转了一个多月,张留凤终于找到一个地下室,房东答应给她免一年房租。在黑咕隆咚的地下室,张留凤买来两桶乳胶漆,自己刷起了墙,虽然身体很累,但心里却很高兴。

低谷时借钱借遍亲朋好友,甚至还借了高利贷,最后说服家人卖了一套房

创业之初,张留凤打电话给家乡的四五个绣娘,许诺每个月给她们2000元的保底工资,让她们放弃外出打工,回来继续做汴绣。“她们很多年龄都不小了,能守着家挣钱,自然很乐意。”

之后,张留凤把汴绣产品定位为文化礼品。为了跑销路,她到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参加展会,推销自己的产品。为了省钱,她每次都装满一行李箱泡面,坐20多个小时的硬座。辗转展会多次,张留凤终于有了第一笔订单:有个单位订购了一批笔记本。这笔订单,她赚到了1.2万元净利润。

“刚开始推销,我常常夜里跑到停车场,往汽车上夹传单。为了吸引车主,我把传单弄成信封的形式,上边写着:董事长亲启……”张留凤自嘲,那时候她经常被保安驱赶,也经常被车主呵斥。

尽管如此,销路依旧不理想。于是,张留凤改变思路,转战电商市场。“2012年,文化礼品做电商的并不多,我们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河南特色文化礼品,建了几个网站后,订单逐渐增多。有了回流资金,公司终于运转起来了。但文化礼品应用面窄,时间一久,订单又没了。”

库存积压和日常消耗,压得张留凤喘不过气来,短短几个月,她就背上了近百万元的债务。“那时候,我到处借钱,把亲朋好友借了个遍,又借了高利贷。这样还是无法支撑下去,我跑回家跟家人服软,说服他们卖了一套房子。”张留凤说,她向家人许诺,如果卖了房子还是无法坚持下去,她就放弃,家人才同意卖房。

拿到卖房钱短暂“回血”后,张留凤再次转变思路,既然礼品应用面窄,那就将汴绣生活化,让它走进千家万户。

“一种文化想要传承下去,想要保持生命力,就必须市场化,必须与时代接轨。”为此,张留凤和团队一起,研发了多种既贴近生活又创意十足的汴绣产品,如台灯、音响、挂画、包包、服饰、抽纸盒、杯垫、书签、手账本等。

除了线上销售,他们还走进社区,让大众体验刺绣过程,了解、认识汴绣。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新型的汴绣产品,喜爱汴绣产品的人群,也从中老年人扩大到年轻人。

“从创立汴绣品牌,到研发新型产品,再到标注市场价格、提升客户认知,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张留凤坦言,如果当时卖了房子仍难以为继,她也不会放弃。因为她从一开始就知道,她走的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2013年年底,一涵汴绣终于扭亏为盈。2015年,一涵汴绣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成为全国刺绣行业第一家上市的公司。

有人花费上百万元,有人宁可等半年也要买一涵汴绣的产品

从2015年开始,一涵汴绣全力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在百度竞价推广,在头条号、百家号、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送推文,收获了近千万的阅读量。有了流量后,他们又用淘宝、京东、咸鱼等网络平台承接流量。

2016年,北京一个客户通过网络联系上张留凤,询问是否可以定制全屋家居软装。“我们之前并没有做过软装,那个客户说他家比较大,所有的窗帘、抱枕、装饰画、背景墙、台灯等软装都想用汴绣。我当时心想,他家再大也就几百平方米,对我们来说算是个小活儿,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小活儿,开发一下之前没接触过的软装市场。”可让张留凤没想到的是,她答应接下那个活儿后,客户说他的别墅有1000多平方米,加上地下室一共4.5层。

“这哪里是个小活儿,分明是个大活儿。我们的设计团队设计了好几个月,不断按照客户的要求整改方案,最后确定下来制作一组《千里江山图》。之后,几十个绣娘绣了一年半,才完成那个订单。”张留凤笑着说,那是她的第一个软装订单,当时没有经验,不敢要价,最终成交价格198万元。现在想来,是对方赚了,以现在一涵汴绣对软装的定价,那个订单至少得450万元。作品完成后,那个客户十分满意,对张留凤说:“这些软装才是我家里最值钱的东西。”

通过那个订单,一涵汴绣迅速打开了软装市场,很多别墅、高档办公室、酒店、会所的订单纷至沓来。

尝到了线上销售的甜头,一涵汴绣又开通了抖音、快手等账号,做短视频与直播。“我们现在几乎实现了全网覆盖,在同品类的直播中,我们产品的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一。”各种营销资源完美配合,一涵汴绣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如今,经过12年努力,一涵汴绣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成一家拥有17个绣坊、360名绣娘、厂房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上市公司,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带动一大批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不瞒你说,我们的产品很多时候都供不应求,有些客户宁可等上半年,也要买我们的产品。”提起汴绣产品从以前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供不应求,张留凤说她创业之初的两个目标——传承汴绣文化和让绣娘们能靠手艺吃饭,离实现已经越来越近了。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软装绣娘活儿
打假是个技术活儿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说话”是门技术活儿
“说话”是门技术活儿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空间语境设定下的软装设计
浅谈色调及色调搭配在民宿软装中的情感意义
关于硬装与软装搭配设计的探析
「绣花针」——绣娘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