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堤漫步

2023-11-02董建忠

当代小说 2023年10期
关键词:曾巩南丰大明湖

董建忠

早就应该到曾堤来看一看了。

不清楚什么原因,曾堤这座并不十分知名的堤坝,它的名字总会时不时地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尤其是当我在平凡的生活里生出一些倦怠,对人生感到有所彷徨之际,它就会像一颗流星猛然划过昏暗的夜空,扫过我迟钝的神经,使我于惊悸之中,抖掉心头的麻木,迸发出一种久违的激情,并于刹那间获得奋进的力量。

曾堤,这座并不雄伟的堤坝,竟成了我心中一个绵延不去、时时挂怀的心结了。

终于,在一个夏日的上午,我约了朋友去看曾堤。走进大明湖南门,但见一棵棵杨柳,倒垂着枝条,好似少女长发披肩,在暖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唱一首动听的歌。这歌声给湖水更添了一种美的感觉。湖面上碧波荡漾,水波一层盖着一层,手牵手涌向远方;阳光透过树木,洒在碧绿的湖面上;湖水如绸缎,又像被周围的花草染过一般……

好一幅绝美的画卷!

我们来到大明湖东部,一道长堤将水面分成两半,一边为大明湖,一边为东湖。这就是曾堤,最初为曾巩所建。曾巩被朱熹尊为“醇儒”,深得欧阳修赏识,王安石、苏东坡对他也是敬佩有加。他面对屡屡落榜的失意和接踵而来的磨难,并没有消沉颓废,反而以一种忍耐退守的人生态度,用一种平和勤谨的处世方式,成就了一段身处乡野、名比天高的传奇。曾巩无疑是大明湖景区的“一号大明星”!就大明湖东区的景观来说,曾堤绝对是最出彩的中轴线:它由四座景观桥连接起来,由南向北依次为百花桥、凝雪桥、竹韵桥、南丰桥,一路是青石板和绿荫地,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我兴致倍增,决定用脚步丈量曾堤,用心感受这位大文豪、清官廉吏的生命气息。

沿曾堤北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孔石拱桥,它叫百花桥。这是一座“立交桥”,桥上通路,桥下中间的桥洞通航。桥体造型大方,三个桥孔均为长方形,桥洞间雕刻着荷花荷叶装饰。桥下最南端有石质栏杆通道供游人步行,中间高大的桥孔有古色古香的游船通过。桥旁两侧杨柳依依,百花盛开,与水面的倒影相映成趣。桥西亭廊临水,景色如画。桥上观景,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欣赏着美景,只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思绪也随之飞到宋代的齐州。

1071年,曾巩来了,从繁华的京城来到了齐州。齐州人奔走相告,曾大才子来了。文学的光环虽然耀眼,可他有治理好齐州的本事吗?

出生在世代书宦家庭里的曾巩,自小便受到良好的家风濡染。祖父曾致尧做过户部郎中,父亲曾易占为太常博士,都是北宋名臣。一次,太宗因谈及国库里钱财充盈而高兴得手舞足蹈,曾致尧却为百姓正遭旱灾而感到忧虑,毫不顾忌太宗的心情,当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未及江南一夜秋雨之为富也。”曾易占主张的“治天下必先之以名教”,也深深影响着曾巩。曾巩以民为本的思想由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起来了。

曾巩培养了曾布、曾肇及众兄弟,造就了南丰曾氏的辉煌。1047年,父亲去世了,曾巩擦干眼泪,挑起了养家的担子。这个担子并不轻松,他要奉养继母,抚养四个弟弟、九个妹妹。这一年,曾牟、曾宰尚还年轻,曾布仅十二岁,曾肇刚刚出生。他顾不上仰望头顶的星空,整日里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尝尽世间的无奈与辛酸。在艰苦环境里,他“励其志、坚其守、广其学”,还亲自为师教育弟辈。1057年科举,曾氏一门六人(包括两个妹夫)考中进士,一时轰动朝野。

修身齐家皆堪称楷模的曾巩,为官想必也不会让人失望吧?

再往前行就是凝雪桥了。这是一座方孔拱桥,桥栏颇为精致,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湖上,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桥名来自冬季大明湖的代表景观“冬泛冰天”。每逢下雪,周围一片白色,只有平静的湖面雾气蒸腾。大画家王冕作画并赋诗:“出门大江横,银涛数千顷。仙子御轻飚,环佩摇虚影。”在诗中,他把凝雪比喻为缥缈的仙子,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同行的朋友另有新解,指出“凝雪”就是大雪、寒雪,代表曾巩对待恶势力态度就像冬天般寒冷。

曾巩在任时发现,“齐俗强悍,喜攻劫”。为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他怎么能任由这乌烟瘴气祸害百姓呢?

他将目光盯上了济阳曲堤周姓“齐州第一患”。之前的州县官吏不敢管,他来管;百姓的冤屈别人不去申,他来申。周姓恶霸随之伏法。

惩恶之剑一经挥出便不会轻易收回,曾巩又将章丘“霸王社”强盗31人抓捕并发配到远方服劳役。“霸王社”的残余势力躲进了山里,曾巩又乘胜追击,推行了“保甲法”,每有盗贼出现,马上就会陷入百姓的包围之中。

强人已除,人心大快,“民外户不闭,道不拾遗”的局面再次出现。

过了凝雪桥,就到了竹韵桥。徜徉在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大片大片的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悠悠青竹,伴着淡淡的清香,掩映在薄雾氤氲的林中。置身于竹韵桥,我仿佛听到风吹竹子的声音。沐浴着竹音、竹韵,那个敢于挑战陋俗、自净自清、自善自美的曾巩仿佛就在眼前。

起初,齐州接待朝廷和邻近州郡使者、官吏时,并无固定寓所,仅构筑临时馆舍,人走后即拆。爱惜民力的曾巩看不下去了,利用已调走的官员遗留下来的废屋,在趵突泉之畔修建了“历山堂”“泺源堂”两处馆舍,长期供使客住用。

1073年初春,春寒料峭,曾巩陷入了两难之中。原来,冀州与齐州集役疏浚黄河,齐州当出役两万人,按当时的户口册应当三丁抽一。曾巩面临着艰难的选择:都去服役了,谁来耕田?不去服役,黄河又如何疏浚?他核实户口、清查隐漏后,出台了“九丁出一夫”的法令,解决了役征和劳动力之间的矛盾。他考虑百姓,考虑黄河,统筹兼顾。

曾巩一心为民,却没想到有人正在算计他。曾巩离任齐州后,吕升卿奉旨到京东路察访。吕升卿是曾巩弟弟曾布的政敌吕惠卿的弟弟,为打击曾布,他不惜违背常理,乘巡视京东路之机,想方设法找寻曾巩的罪状,但没想到最后却一无所获。吕升卿费尽心思陷害曾巩,却始终找不到把柄,曾巩的清廉可见一斑。干干净净做事当官的曾巩,令人肃然起敬。

曾堤的最北頭,是南丰桥。曾巩是江西南丰人,世称他为“南丰先生”,于是济南人将此桥命名为“南丰桥”。桥旁绿色的“曾堤萦水”四个字非常醒目。桥身雕花,青石为栏,路面平坦。这座三孔拱桥如虹般卧在水面上,桥下水边湖石堆叠,芳草茵茵。站在桥上眺望,西侧波光粼粼的明湖湖面使人心生惬意;东侧与北渚桥遥遥相望,水溪曲折蜿蜒;东南侧,超然楼自绿树丛中拔地而起,巍巍耸立。长堤上,游人或三三两两漫步,或坐在岸边石椅上小憩欣赏明湖美景,几只白鹭从湖面上轻盈掠过,构成了一幅层次丰富、优美和谐的图画。眼尖的朋友发现南丰桥旁生长着一株并蒂莲,靠近岸边一侧的花苞已然绽放。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并蒂莲生成的几率仅约十万分之一,可遇不可求。并蒂莲,茎干一枝,花开两朵,是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民间传说中,并蒂莲的出现也被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曾巩不就是齐州的吉祥之人吗?

北宋党争现象极为严重。曾巩为官期间,新旧党争矛盾尖锐,官员十之八九都卷入其中,唯独曾巩没有被贴上党派的标签。曾巩终其一生朋而不党,人品官品可昭日月。

没有了党争的烦扰,曾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百姓身上。

齐州城常年遭受水患,百姓苦不堪言,曾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此时,他已经年过半百,完全可以像前任官员那样得过且过,但是他没有,他决心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患。他深入现场调研,与水利专家一起进行规划,四处筹措款项。济南城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区和城内泉水毫无节制地宣泄城北,北门内外常遭水患。为此,曾巩构筑北水门工程,用坚木做成闸门,闸门可“视水之高下而闭纵之”,因势利导调节泄水流量,使大明湖成了一个天然水库。他还利用新挖出的河泥,创造性地在湖中由南到北筑了一条防护堤坝——曾堤。一座北水门,永绝了水患,拯救了济南府,造福了万代人,让后世再也没有水患之忧。

由于为政有方,曾巩深受济南百姓爱戴。1073年,曾巩调离齐州。尽管全城的百姓拉起吊桥,不让他走,然而圣命不可违,曾巩于是趁夜间离去。

明湖波净,莲歌渔唱念曾公。

曾巩在《思政堂记》中说:“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他主张先端正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道德规范,然后再去管理、教育别人。这与《大学》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是一致的。曾巩让后世之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才能昂然立于天地之间!

这些,也许就是我希望在曾堤找到的东西吧。

艳阳高照,水面如镜,杨柳低垂,天似穹窿地如枰,人就是其中的棋子。黑白既定,纵横成方,如何回转腾挪全在于自身。曾巩的时代早已远去,他的精彩故事则永久流传。

我们准备返程。我余兴未尽,赋诗一首:往事越千年,南丰挥笔如椽,短知齐州功德显。和煦清风今又是,再谱新篇……

猜你喜欢

曾巩南丰大明湖
来了南丰不思归
省音协赴鄱阳、南丰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大明湖这里的故事最济南
曾巩生平
四月,是你的谎言
曾巩猜字
美丽的大明湖
南丰蜜橘逢大年
大明湖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