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为何尊称老师为『西席』

2023-11-02郑言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41期
关键词:尊卑主宾古人

郑言

古代对教师的尊称很多,如夫子、山长、先生等,西席便是其中之一。为什么尊称老师为“西席”呢?

中国儒家文化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尤其是在座次上更是界线分明。我国古代席位尊卑有君臣和主宾两种。君臣之席取南北向,皇帝在上朝时是坐北朝南的,那是最尊貴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僭越,即面南称帝,面北称臣。主宾之席则取东西向,主人出于对宾客的尊敬,自坐东位,即面西而坐,“东家”之称由此而来;而让客人坐西位,即面东而坐,西位为尊位。家塾教师和官僚们的幕客,都称为“西宾”,又称“西席”。所以古人尊称授业解惑之师为“西席”。

清人梁章钜在《称谓录》中说:“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

古典文学作品里也常把老师称为“西席”或“西宾”。唐代柳宗元在《重赠二首》中有诗曰:“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中写道:“申祥甫连忙斟一杯酒道:‘梅三相该敬一杯。顾老相公家西席就是周先生了。”近现代依然用“西席”来尊称老师。近代诗人王益初的《贺友恢复教学工作》中写道:“西席重登崇宿望,皋皮坐拥更唐皇。”

猜你喜欢

尊卑主宾古人
姜笨笨
政府主导型国际性展会主宾国机制的发展探索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倪进明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关于汉语,维吾尔语方位词“左,右”的尊卑观念及互译
山东饭局,助你登上人生巅峰
2012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官网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