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饭局,助你登上人生巅峰
2017-07-28张五毛
张五毛
插图 古谷
在烟台上了4年学,山东成了第二故乡。每每遭遇低谷,就想回趟山东,坐在主宾位上吃顿饭,立马找回做人尊严。
山东饭局是一场组织有序、分工明确、纪律严明的典型人物优秀事迹宣讲会。组织饭局的主陪通常会邀请与主宾相识的人作陪,实在找不到,也会邀请一些有头有脸的人捧场。饭局的座次有严格规定,主要按行政级别排,没级别就按年龄来。
饭局开始,先由主陪开场,交代总剧情,陈述主宾前史。然后副陪(也称二陪)出场,将饭局氛围推向高潮。优秀的二陪不仅熟记主宾的人生履历,还能准确领会饭局主旨,适时调整气氛,将主陪不便表达、疏于表达的东西经过艺术加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一个称职的二陪在山东饭桌上是只喝酒不吃饭的。
二陪敬酒结束,打酱油的三四五六陪就可以登场了。通常对他们不做太高要求,只需把刚才主陪、二陪夸主宾的话换成第三人称复述一遍即可。发言节奏是这样的:经常听某人提起你,说你如何英武,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然后,根据主宾的职业特点,寻找共同语言,快速带入。如果主宾是当官的,三四五六陪会说,我家三代在体制内,可惜都不成气候,像您这么年轻就做到这个级别,我们想都不敢想,然后是高山仰止云云。如果你是做生意的,三四五六陪会说,我家谁谁谁也是做这行的,只是点小买卖,跟您那大生意没法比。如果你是码字的,三四五六陪的发挥会更自然一些——我从小就敬佩会写文章的人,你看曹雪芹、孔孟庄,文章百世流芳,你写的書哪里能买到?回头我一定要买几本,仔细拜读……
山东酒桌上,主陪一般不问你喝不喝酒,而是问你喝白的还是喝红的。你要说不喝,主陪就对服务员说,把红的白的都打开。这一点和陕西区别比较大。我回陕西,同学请吃饭,问我喝酒不?我说不喝。话音未落,同学一扭头对服务员说:不喝,上菜!
山东人劝酒会端起酒杯走到你面前,酝酿情绪,深情地说:兄弟,还记得咱们当年一起干嘛干嘛吗?然后吧啦一通,听说你现在如何如何,我非常开心;接着吧啦一通,感叹一下岁月如梭;再吧啦一通,末尾句通常是这样的:不说了,都在酒里,我干了你随意。这一通吧啦下来,你完全忘记自己是被劝酒,转而变成死了也要喝。陕西则不同,同学劝酒——提起酒杯,瞪你一眼:来,整一个,谁不喝就是瓷锤!
山东饭局的最后一道菜不是果盘,而是赠礼。这是整个饭局的点睛之笔。如果饭局主旨是办事,主陪走出酒店后会拿出赠礼走向主宾,其他人则快速撤离,留下一个黑暗的角落让主陪和主宾进行短暂的实质性交流。如果饭局主旨是谈情,大家就可以在酒店门口自由配对,再吧啦一番。为了办事的赠礼往往价值不菲。如果只是联络感情,赠礼一般是土特产。不过相同的是,送礼时都会对礼物来源和功效再做一番阐述,中心思想就是:专门为君采,此物最相思。
山东饭局于主宾而言,是一场风光无限的人生盛宴;于二三四五六陪而言,却是一场硬着头皮,不得不上的表演。只是人在山东,谁不作陪?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张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