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毁灭与再生中的艺术经典
——以上海普希金纪念碑为例

2023-11-02朱益清

艺术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普希金铜像纪念碑

□朱益清

上海作为近现代变革与发展的主要城市之一,从19 世纪中期开始就主动或被迫接受了许多外来文化,并因此创作出很多公共艺术作品。而这些外来文化中优秀的公共艺术如何转变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经典,从而更好地展现城市文明和市民文化是一个重要命题。普希金纪念碑在经历第二次损毁后经由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成为上海公共艺术中的典型代表,体现出市民文化特色,是外来文化向本土化转变的优秀案例。本文以普希金纪念碑为例,对艺术经典生成的历史和根源进行探讨。

普希金纪念碑地处上海原法租界,现位于岳阳路、汾阳路、桃江路街心环岛内,周围绿叶成荫。由于历史原因,纪念碑于1944 年拆除,1947 年进行了重建,1966 年再次被毁。现存为1987 年第三次重建,普希金为半身像放置在纪念碑顶端,铜像为青铜铸造,高0.9 米,总高5.5 米。

上海作为近代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中心,城市文化风貌独特。纪念性雕塑往往凝聚了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内不可替代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教育意义,普希金纪念碑是保存的纪念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但是不同于其他雕像,这是1937 年上海俄侨为纪念普希金逝世而集资建造的。

一、在沪俄侨为纪念普希金逝世百年的初建

普希金(1799 年6 月6 日—1873 年2 月10 日),俄国诗人、作家,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他几乎为俄国文学的所有体裁创立了样板,为现代俄罗斯文学语言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他的名字就出现在了中国的报刊上,1903 年普希金作品的译本就被上海大宣书局出版,它成为俄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起点。在1937 年2 月11 日,纪念像落地,位置为祁齐路(今岳阳路)、毕勋路(今汾阳路)路口。这次建立,普希金铜像为正面(如图1),由俄罗斯雕塑家创作,普希金铜像放置在纪念碑的中心,便于人们进行悼念。

图1 1937年2月11日,普希金纪念碑揭幕仪式

1843 年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后,英、美、法租界相继开辟,外国人来沪渐多。1931 年,上海的外侨人数超过6 万人口,而在这些外侨中,除日本人以外,以无国籍俄侨人口最多。从1936 年的数据来看,无国籍的俄国人达到14825 人。

逃亡而来的俄侨大多数住在法租界内,当时法租界外侨总数为23398 人,俄侨的人数就达到了11828 人。刚来到上海时,他们大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等在上海的生活逐渐稳定之后,他们开始不断地追求精神生活。这些具有较高文化的俄侨,开始成立了一系列的歌剧团、马戏团等,俄罗斯艺术在上海扎根并对整个上海文艺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对于现在上海的原法租界来说,由于历史原因,也多是文人和艺术家的住所,并且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上海国立音专(汾阳路83 号)也在此地,距离普希金纪念碑很近,国立音专的俄籍教授先后多达20 人,该校的实践课除了中国的民族乐器以外,基本上也是由俄国教授来主持。

普希金纪念碑所在的这片区域中居住着较多有文化的俄侨,形成了浓厚的俄罗斯文化氛围,普希金作为俄国重要的作家,不仅代表着俄国的精神和形象,也对这些漂泊在外的俄侨以心灵的慰藉。而这种俄国文化氛围在俄侨的推动下也不断地感染着上海普通市民。

二、普希金像的毁坏与重建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军占领整个上海,并于1944 年11 月强行将普希金铜像拆走,只留下了纪念碑的碑座。抗战胜利以后,旅沪苏联侨民在普希金逝世110 周年纪念日之际组成普希金像重建委员会,着手铜像的重建,而这次由苏联雕塑家马尼泽尔创作,在苏联创作完成后运输到上海。1947 年12 月,苏联驻沪总领事馆在原址上进行重建揭幕典礼,这次揭幕,宋庆龄、鲁迅夫人和上海市市长吴国桢等社会各界人士出席活动。这次不同于首次将铜像放在纪念碑中间,而是放在了纪念碑的顶端(如图2)。

图2 1947年12月28日第二次揭幕典礼

同月大公报(上海)也报道了此次事件,“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在他逝世前一年为诅咒沙皇亚历山大会剥去他的自由写下了上面的诗篇:‘我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一百一十一年后,在苦难的中国爱好自由的中国人民却为了怀念他,代他在上海立了一座铜像……年近半百的一位苏联侨民指着说:‘这是中国人民爱好自由的象征。’”。从这篇报道中可以看出,普希金纪念碑的这次重建是为了突出其崇尚人民自由,反对压迫。臧克家也在评价普希金像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国家的国民,如肯多相信诗人的话,少听些虚夸和‘留声机’,这个国家一定有前途。”普希金像能够被再次建立不光是因为苏联侨民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外来文化开始被国人接受。除文化人之外,普通的上海民众也逐渐认可普希金像的存在,在第二次落地时就有不少市民前去围观,这是普希金的反抗精神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此时开始,普希金纪念碑便慢慢地成为上海文化记忆中的一部分。

1966 年,普希金铜像再次被毁。上海画家陈钧德的一副油画作品名为《有过普希金铜像的街》(如图3),创作于1977 年,此画在参与1979 年“上海十二人画展”时引起轰动,可见上海文艺圈对普希金铜像的重视以及被毁的唏嘘。

图3 陈钧德 《有过普希金铜像的街》 1977年

三、新时期中国艺术家对普希金像本土化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由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中国的学者开始对普希金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普希金学”,普希金好似不再是外国诗人,中国人已经把他当作自己的诗人进行研究。今日的主动开放与当时的被动开放不同,留在上海的外国文化已经融入上海的历史文脉。上海市城雕委成立后开始恢复上海城雕的重建工作,重建普希金纪念碑的事情开始提上日程。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两位教师齐子春、高云龙担任起重建普希金铜像的任务。在对齐子春先生的致电访问中,先生说到,对于前期的考察,他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翻阅了大量的普希金照片以及关于他的文献资料,从而得知普希金有黑人血统。与此同时,他们找到余振老师了解普希金的诗歌文选。余振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并且是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成就是翻译了普希金长诗全集。对于铜像的仰头设计,也是来自他的一篇诗文中的一句话:“他不让自己骄傲的头颅,倒向人世的偶像的脚前……”而这次齐子春和高云龙也是继承前两次半身像的造型,因为此前都是外国艺术家进行设计,所以难免带有国外的审美特点,而这次创作主要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虽然还是运用写实的造型手法,但是符合中国人审美的特点。齐子春先生说:“写实的东西谁都能做,所以我们更想突出他的个性特征。”至于碑身的选择,二人也是走访了住在附近的余振老师,从他留下的一块原碑体的石块来确定的。对于铜像的安置,齐子春先生说是为了延续1947 年的重建,所以这次也是选择放置在纪念碑的顶部(如图4)。

图4 高云龙与制作中的普希金像

齐子春先生专门讲道:“一个雕塑家很关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作品能不能长久地留在城市里。对于这个铜像我是很放心的,无论以后城市怎样发展,这个铜像还有周围的建筑都是不会再改变了。”1989年5 月19 日,戈尔巴乔夫到上海访问时,就去到普希金纪念碑献花。1994 年,俄罗斯著名雕塑家阿尼库申夫妇也来仔细观察了这件胸像并表示肯定。所以从普希金纪念碑的重建,可以看出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以及我国对外国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发展。我国对待外国的优秀文化一直是秉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普希金纪念碑从开始的文化输入,到中国式文化的融入,也给我们对待外国文化的传入一种新思考。

艺术经典的形式问题需保留中国式的文化特色。齐子春先生又说:“我们生活在中国,不论选择什么样的形式都会有中国味道。”上海的公共艺术在经历了不断入侵后,呈现出了较为多元化的发展面貌,而公共艺术的交流也应该是在本国家、本民族、本城市文化基础上的交流。普希金铜像虽然还是采用西方写实的手法,但是融入了独特的中国味道,形成中国式写实。

除中国化的形式之外,普希金纪念碑最后依然可以矗立在上海的街心,其实还是上海市民的民心所向。普希金,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家,他的文学艺术魅力感染着每一位民众。他的形象从初建到现在时间跨度较长,也在众多普通市民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艺术经典的形成虽有外部环境的推动,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还是民间记忆的形成(如图5)。

图5 当前普希金纪念碑

纪念性雕塑的存在,有利于人们了解城市的历史,也有利于后代了解今天和筹划城市的未来。只有尊重人民,尊重优秀文化,体现地域文明,才能形成艺术经典,才能够不断发扬时代精神。

猜你喜欢

普希金铜像纪念碑
“周恩来”号机车铜像悬挂方案设计研究
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
纪念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