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共艺术的特殊属性在美育中的意义

2023-12-11刘树龙许笑缘

艺术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美育公众

□刘树龙 许笑缘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设施中的特殊存在,有着特殊属性。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还具有提高居民审美能力,丰富居民生活、强化社会美育的特殊功能。美育的特性与公共艺术的特性相互交织,使公共艺术成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公共艺术的特殊属性

公共艺术属于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可分为“公共”与“艺术”两个词汇。“公共”一词形容该艺术门类的属性,这也是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包括但不限于雕塑、壁画、建筑装饰物、园林绿化、公交地铁站亭设计,所蕴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能表现当地精神文化内涵、审美水平等。

(一)公共性

“公共艺术”一词中的“公共”一层含义是指“公共领域”,该词与“私人领域”相对,界定了公共艺术这种艺术类型的物理范畴。另外一层含义指公共艺术不作为一种私人的艺术形式,与美术馆、博物馆中的艺术作品都不同,那是一种需要进入特定场合,具有特定前提条件才能够被观赏的艺术作品。公共艺术中的“公共”另一层含义指的是“公众”,这种艺术形式中的艺术作品开放给所有公众,任何人都可以对作品有见解,都能够获得它带来的审美体验。“公共”还有一层含义指作品信息及表达出的观点要公之于众,使公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

(二)多元性

公共艺术中的“公共”界定的是艺术作品所处的空间而没有界定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其他的艺术类型如油画、雕塑、版画等界定了艺术表现形式,这就使公共艺术具有多元性这一特殊属性。

公共艺术在发展之初多表现为城市雕塑、浮雕、绘画等。甚至在公共艺术的起始——“百分比艺术”的概念可以追溯至1933 年美国推行的《绘画与雕塑条例》。其中的“绘画与雕塑”在当时就指广义上的公共艺术。随着公共艺术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艺术形式,灯光、数字投影等形式都应用于公共艺术。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纽约911 纪念广场中的纪念“碑”,这件艺术作品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纪念碑,而是两道蓝色的光柱,在夜晚两道光柱直插云霄使遥远地方的人们也能清晰地看到。这种表现形式与原来的传统的纪念碑相比,更加引人注目。

(三)在地性

在地性指的是为某一地方或区域专门规划创作的艺术作品,与周围的环境有高度的融合性,不仅与地理环境相融,与当地的文化环境、文化精神也相融合,这也是公共艺术的特殊属性之一。就公共艺术而言,同样的艺术作品搬离原来的地点至别处展示,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历史、文化的不同,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由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设计的巨型“大黄鸭”就曾在法国、巴西、智利等不同国家展出。虽然艺术作品的主体是同一件,但是与不同环境、不同语言以及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碰撞出的艺术效果却是不同的。

(四)参与性与互动性

参与性与互动性是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特点。公共艺术是在现代艺术出现之后产生的概念,如果说现代艺术脱离甚至抨击精英文化,使人人都可以享受、创造艺术,那么公共艺术就在这一基础上带领艺术走出象牙塔,使之更加贴近大众,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向人们展示更加开放与多元的艺术内容。

大部分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都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有形的沟壑指的是艺术品与公众之间的警戒线。而在公众的心中还存在着无形的沟壑,即认为美术馆、博物馆具有参观门槛。而公共艺术则不同,通常设置在公共领域,有交互属性的公共艺术作品鼓励公众参与其中,而正是公众的广泛参与才消解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以西雅图百老汇区域改造项目中的《舞者系列——舞步》为例,该作品由嵌入地下的8 组鞋印组成,鞋印上有表示序号的数字,由带有方向箭头的曲线连接。这是一对舞者跳舞时舞步移动的样式。这件艺术作品的初衷显然是希望公众都能够参与进来,只有公众的参与才能使作品完整,甚至有了公众的参与,作品还呈现出了另一种艺术形式——舞蹈。

二、美育的特殊性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但大众对美育有误解,对美育的理解更加偏向于美术技能的培养,更加注重画得像不像,是否真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偏离了美育的初衷。美本身具有特殊性,美学在概念上属于哲学范畴,这就注定了美是一种较为主观的感受。由于美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开展教育工作时,美育也成了区别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状态。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状态,因此,美育首先是感性教育。人是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存在,感性在人的发展及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的感性特征决定了美育的影响是无形的,决定了美育的自由性与创造性。理性要求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客观的、一体的、有标准的。理性是人在规律之下对世界的认识。而感性要求人对世界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多样性、创造性。不同的人对同一艺术作品的感受是不同的。欣赏艺术作品是如此。创造艺术作品更是如此,面对同样的事物、同样的客观世界,不同的人创造出的作品不同,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心境下创造出的作品都是不同的。美育要引导人感受不同,创造出忠于自己主观感受的作品,这就是美育的自由性与创造性。

美育的途径具有多元性。首先,根据美育的场所不同可分为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三种美育交织重叠,途径大致可分为在学校课堂上进行的美育及课外文艺活动;在大自然中进行美育,感受自然美,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日常生活包括日常行为和环境以及环境中的艺术作品。美育的途径多元,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进行美育。街头的行为艺术、公交地铁站的艺术设计、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作品等皆可作为美育的途径。

三、公共艺术的特殊性在美育中的意义

根据以上论述可知,公共艺术与美育都有特殊性,其中有一些共通的特征,如公共性、多元性、参与性和无形的影响。

首先,社会美育作为美育中的分支,不容忽视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公共属性。社会美育面向全体居民,其中包括学生和社会成员,在实现大众对当地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的认同和建设大众审美文化方面有着独特且重要的意义。社会美育根据场合的不同可分为特定场合的美育和公开场合的美育。特定场合指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专门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公开场合指街道、公园、广场、公交地铁站等无须额外条件即可进入的场合。受不同的消费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让全体公民都有意识地去特定场合接受美育是很难的,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开场合进行美育。公共艺术因自身的特殊性,有能力承担这样的美育任务,公共艺术是实现社会美育的重要途径。

早期欣赏著名艺术家、画家的作品通常要买票进入美术馆,但在公共艺术的舞台上,大众能够在公共场合欣赏到大师作品。在芝加哥华盛顿街戴利广场上,伫立着一件由巴勃罗·毕加索设计的青铜雕塑公共艺术作品。1963 年,毕加索应芝加哥政府要求设计这件作品。在作品问世之后,毕加索本人没有对作品命名也没有对作品做更多的解释,一切都交由公众来评说。公众对这件公共艺术作品持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喜爱,有的厌恶,有时能看到孩子在雕塑上嬉戏,行人坐在雕塑脚上休息,更多的时候,它成了会合的标志性地点。无论公众持有何种态度,不置可否的是,这件艺术作品最大限度地面向大众,在芝加哥市民及游客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的存在本身就对公众的审美塑造产生了影响,也成为芝加哥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美本身的多元性决定了美育的多样性,而公共艺术本身也具有多元性的特征。美育中的美不仅指培养艺术美,还有自然美、人文美。公共艺术的形式多样,能够充分表达不同类型的美。公共艺术中存在一种类型——大地艺术,此类作品的特征是用自然中的材料——泥土、岩石、树枝等创造艺术作品,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景观,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的激烈碰撞。在此类作品中,观者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美,还能感受到蓬勃的自然美,这是一种相互交融的多元感受。美育的多元还在于培养人欣赏各种形式美的能力,让人了解到美的表达有多种途径。公共艺术不局限于创作的材料,任何媒介都能够用于创作。在芝加哥千禧公园,坐落着一个表现形式特殊的喷泉——皇冠喷泉,它的特殊之处在于立柱的一面是循环播放着芝加哥市民面孔的LED 电子屏。这种将喷泉与现代影像技术结合起来的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让观者感受到不同媒介表现出的不同美,还开阔了观者的视野,打开了观者的思路。同时,皇冠喷泉还具有交互属性,LED 显示的芝加哥市民面孔的形式拉近了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让公众具有参与感。

美的主观判断是在判断者所处的环境、语言、文化、教育背景下进行的,所以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下的人对美的价值判断也不同,不同区域包含着不同特色的美。公众了解到自己地区的独特性,能够提高对区域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对此,美育承担了部分责任,视觉表现是最能深入人心,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在区域建设中通过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使公众了解当地的文化及区域特征,从而达到增强认同感、凝聚力的目的。每个地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都尽可能地利用当地的地域特色。较鲜明的表现是城市的地铁站设计,因为地铁站本身就强调不同区域划分,在视觉表现上自然要展现不同的特色。

美育除了能提高人的审美,还能培养人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公共艺术包含强烈的互动性特征。1986 年的费城北部是当时全美较贫穷的地区之一,到处充斥着绝望的气息。华裔艺术家叶蕾蕾去到那里,打算在那里造一座花园以激发社区活力,联结互相孤立的社区居民。最开始她亲手建造,久而久之便吸引来了好奇的小孩,后来孩子的家长及其他社区成员也参与其中。到了1989 年,社区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之后,社区被起名为“怡乐村”。叶蕾蕾在创作中并没有运用特殊的创作手法,运用的都是较为常见的雕塑、壁画等形式。但是,特殊之处在于,“怡乐村”项目的创作者不是艺术家个人,而是广大社区的居民,他们在其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动手创作。这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使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相处。许多人因为自己参与了艺术创作,开始重拾对生活的希望,美育在这个项目中展现出的美完全超出了形式美本身,不仅培养了人创造美的能力,还使人重新认识了生活的美。

公共艺术的许多特征都表现出它在美育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美育的重要性被一再提及,最大限度地利用生活空间进行美育活动就成为广大艺术创作者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考虑到公共艺术中包含着美育的作用,艺术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努力解决作品不美观、远离大众、无法融入所在地等问题,使公共艺术的独特属性在美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美育公众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