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化封闭式CAR-T细胞制备系统研发与实验

2023-11-01李衍珂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磁珠泵入微球

李衍珂, 李 祥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 E-mail: 1302449799@qq.com)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人类致死疾病的最大病因[1]。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 CAR-T)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癌症最具潜力的治疗方法之一[2],该疗法的成功实施需要在体外环境下制备、扩增CAR-T细胞。尽管具有积极的临床结果,但CAR-T细胞制备成本高昂,超过25万美元[3],而且制备工艺涉及开放的人工手动操作流程[4],会带来极大的污染风险和批次质量差异等问题,因此,全封闭、自动化、可溯源的CAR-T细胞制备系统的研发迫在眉睫。

目前,欧美国家已开发出多款CAR-T细胞自动化制备系统。其中,德国Miltenyi公司的CliniMACS ProdigyTM是迄今为止市面上最符合CAR-T细胞全自动制备准则的自动化、集成化的CAR-T制备与监测系统,它将CAR-T细胞制备过程中所需的全部制备装置、监测系统、动力系统、液体储存系统、人机接口都集成在一个细胞制备平台上[5],极大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流程,但是该设备售价昂贵,高达数百万元,这无疑极大提高了细胞治疗的门槛,不利于CAR-T疗法的普及。 国内市场上尚未出现商业化的CAR-T细胞自动化制备系统,东南大学的肖忠党教授团队开展了CAR-T 细胞自动化制备系统的设计和软硬件研发工作,但是该系统缺乏对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浓度的监测与控制,并且对培养环境中温度、CO2浓度的监测控制是使用商品化的独立模块,没有实现系统集成[6]。

根据CAR-T细胞制备工艺流程,开发一套符合GMP管理规范的全封闭自动化CAR-T细胞制备与监控系统。该系统的管路部分包括一次性反应器、密闭管路和一次性医用试剂袋,采用无菌接合方式,管路通过0.22 μm过滤器与大气相通,实现系统整体的全封闭;机电控制部分由程序控制夹管阀的时序开断和蠕动泵的精确旋转,实现免疫磁珠、培养液、病毒、蛋白等物料的自动定量添加,程序控制舵机驱动条形磁铁转位机构,实现对T细胞的吸附分选;培养环境核心参数监控部分由下位机在线采集温度、pH、CO2浓度、DO浓度传感器数据并实时调控在最适范围内。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原理与CAR-T细胞制备流程

CAR-T细胞的制备流程包括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悬液、免疫磁珠分选、激活、转导、扩增CAR-T细胞、收集CAR-T细胞并回输到患者体内[7],整个流程要在符合GMP管理规范的环境下进行,并要严格做好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高效、无菌衔接。

系统原理图如图1(a)所示,系统外接PBMC悬液、培养液、生理盐水、蛋白、磁珠、病毒载体等物质的一次性医用储液袋,以及CAR-T细胞产品收集袋和废液收集袋。管道、储液袋和反应器均做到全封闭、一次性,通过0.22 μm过滤器与外界相通,既保证了整个管道系统的气压平衡,又防止了外界的污染源进入管道系统;根据初始细胞量和不同阶段的增殖量,反应器结构设计为阶梯式,内部有各传感器的固定位置和混合气体接入口;系统使用夹管阀控制各个位置管路的开合,使用蠕动泵驱动液体在管路内流动,使用步进电机柔和振荡反应器使得细胞可以充分接触氧气和养分,且利于细胞间的通讯[8],磁铁转位机构使用舵机驱动条形磁铁旋转实现T细胞分选;细胞培养环境监控模块由温度、pH、CO2浓度、DO浓度传感器和加热膜、流量计构成,传感器通过数字口、模拟口和串口与下位机连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反馈,配合控制程序调控培养环境核心参数稳定在最适范围内。

图1 系统图

首先将一次性管路、生物反应器等接入系统设定位置;利用条码枪扫描患者PBMC储液袋的条形码,系统自动读取患者信息;然后,系统按照预设程序开始CAR-T细胞的自动化制备,自动化制备流程如下:泵入患者PBMC至反应器,将CD3/28免疫分选磁珠泵入反应器并柔和振荡,促使免疫磁珠与T细胞的充分结合,磁铁转位机构转入反应器底部,充分吸附固定磁珠,排出废液,完成对T细胞的分选;泵入15 mL细胞培养液,自动加入病毒载体以转导T细胞;开启细胞培养扩增,期间持续柔和振荡反应器,维持液体温度在(37±0.5)℃范围内,实时在线监控pH、CO2浓度、DO浓度并及时补充新鲜培养液、磁珠、蛋白;细胞培养扩增结束后,开启细胞收集,磁铁转位机构转入反应器底部,排出废液,分离CAR-T细胞与杂质,泵入生理盐水,完成对CAR-T细胞的洗涤,将残留在8 μm滤膜的CAR-T细胞充分转移至反应器内,最后将CAR-T细胞泵入细胞收集袋,CAR-T细胞制备过程结束。系统当前所处的CAR-T细胞制备流程、加入试剂的种类与体积、操作者的软件操作记录都以日志文件的形式被详细记录下来,便于溯源。CAR-T细胞自动化制备系统原型样机实物图如图1(b)所示。

1.2 机电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机电系统设计架构图如图2所示,使用电脑作为上位机、Arduino Mega 2560控制板作为下位机。上位机接入条码枪扫描患者条形码、读取患者信息,系统当前所处的CAR-T细胞制备流程、加入试剂的种类与体积、操作者的软件操作记录都以日志文件的形式被详细记录下来,便于溯源;下位机连接控制继电器、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夹管阀、蠕动泵、步进电机和舵机的时序动作;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通过串口RS-232进行实时通信。温控模块采用加热膜、液体温度传感器、位式控制技术将细胞培养液的稳定控制在(37±0.5)℃;pH控制模块使用pH传感器和平衡控制程序实时监控反应器中细胞培养液的pH值变化,并将pH数据实时传送给下位机,维持培养体系的弱碱性;CO2浓度控制模块使用CO2浓度传感器配合夹管阀,结合反馈控制算法,使得反应器内CO2浓度始终维持在适于细胞生长的5%;DO控制模块使用DO传感器获取培养液中DO的实时浓度数据,并结合CO2浓度数据决定气瓶阀门的开闭以更新反应器内气体环境。

图2 机电控制系统架构设计图

1.3 生物反应器设计

利用Catia软件建立生物反应器三维模型如图3(a)所示,反应器包含一个液体输入输出接头;根据初始细胞量和不同阶段的增殖量,设计阶梯式反应器结构,确保每个阶段的最佳细胞密度和悬液容积。如图3(b)所示为反应器内部结构图,初始培养区位于液体接头处,该区域有利于减少磁珠的损耗、增强磁场力对磁珠的吸附作用,便于细胞分选过程的高效进行;为了便于控制,使用步进电机[8]带动反应器正反旋转,配合容器内的叶片结构,形成对培养液的柔和振荡,从而使得细胞可以充分接触氧气和养分,细胞之间的通讯信号联系更为容易,且使用步进电机具有精度高、速度范围宽等特点[9]。反应器底部的温控模块用于对反应器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保温,为细胞增殖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磁铁转位机构驱动条形磁铁进入反应器底部,吸附固定磁珠,实现分选T细胞的功能。反应器外部有孔径8 μm的聚丙烯滤膜过滤器,用于T细胞的过滤分离。

图3 反应器图

2 实验

2.1 培养环境核心参数监控实验

人体细胞生长增殖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37±0.5)℃[10],因此需要确保反应器中的培养液温度上升到该范围内并持续保温。实验中间隔向反应器通入培养液,使得反应器的液体量分别达到15 mL、30 mL、100 mL、200 mL、300 mL、400 mL,以模拟细胞增殖过程中,不断向反应器添加新鲜培养液的过程。每加入一次培养液后,加热膜依据Arduino Mega 2560所采集到的液体温度数据进行通断加热,使其温度始终维持在(37±0.5)℃范围内。控温过程采用位式控制技术并对温度范围分段,设定细胞培养液(25~33)℃为快速升温阶段、(33~36.5)℃为缓慢加热阶段、到达36.5 ℃时为保温阶段。有机玻璃薄板温度过高容易变形,并且传热路径有热损耗,因此在快速升温阶段,加热膜的表面温度被控制在60 ℃;在缓慢加热阶段,加热膜的表面温度被控制在45 ℃;在保温阶段,加热膜的表面温度被控制在42 ℃。由于液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热惯性[11],达到保温阶段的液体还会有较小幅度的温升,所以温度控制下限为36.5 ℃。

体外培养人体细胞最适宜的pH范围为7.2~7.4[12],过酸或者过碱都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因此需要控制培养体系的pH稳定在该范围之内。以每次加入0.02 mL pH 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每隔5 min加入一次的策略,模拟细胞在扩增状态下乳酸的释放与堆积导致培养体系pH下降的过程,设置pH的控制下限为7.15,pH传感器的读数低于控制下限后,加入5 mL pH 7.5的PBS(模拟添加新鲜培养液),一方面使得培养体系的pH回升到适宜细胞生长的7.3左右,另一方面起到稀释细胞的作用,防止因为密度过大、营养物质匮乏而阻碍细胞的进一步扩增,整个实验过程中柔和振荡反应器,充分混合内部液体。

气体环境对于细胞的呼吸作用有着重要的作用。体外条件下,气体环境应该保持为5%CO2[13-14]+95%空气的混合气体状态。本实验使用CO2浓度传感器和阀门来控制反应器气体环境,当传感器读数低于设定值4.9%,下位机控制阀门11开启,释放5%CO2的混合气体进入反应器,更新气体环境。装有混合气体的气瓶经过减压阀、流量计降压降速至流速(0~100)mL/min,再经过阀门11连接到反应器的气体接头,阀门9常闭,CO2传感器安装在反应器内部,下位机采集CO2数据并据此控制阀门11通断以调节CO2浓度,当监测到传感器读数低于4.9%时,下位机控制阀门11开启3 s,当读数高于4.9%时,阀门11保持关闭状态。

充足的氧气供应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必要条件[15]。在CAR-T制备体系中,细胞的生长环境是培养液,因此需要监控培养液中DO浓度。在37 ℃的液体温度环境下,本实验使用DO传感器研究振荡过程对DO浓度的影响。本实验在静态条件下监测DO浓度,后以5 r/min的转速柔和振荡反应器,在动态条件下监测DO浓度,再重复一次上述静态-动态过程,采集DO浓度数值并绘制曲线图。

2.2 细胞过滤分离实验

CAR-T制备流程中需要多次清洗细胞产品,去除杂质成分。T细胞属于悬浮细胞系,粒径10 μm左右,本实验中使用粒径10 μm、密度1.05 g/cm3的聚苯乙烯乳胶微粒代替T细胞,测试基于8 μm滤膜过滤方案的分离效果。设x为稀释倍数,单个微球体积为V0,人体外周血中T细胞的密度a为2.4×109/L,乳胶微粒分散体系密度c为25 mg/mL,聚苯乙烯的密度ρ为1.05 g/cm3,微球半径R为5 μm,由浓度换算关系得:

(1)

其中:

(2)

得到x=18.958,取x=19。

根据上述计算得到的结果,将50 μL乳胶微粒悬浊液加入950 μL培养液中混匀,作为模拟PBMC悬液使用。将PBMC悬液泵入反应器的初始培养区;开启阀门3和9,泵入4mL培养液;开启阀门10,反应器内的液体通过8 μm滤膜泵出至细胞培养板中,标记为A1;打开阀门3和9,泵入适量的培养液,将残留在8 μm滤膜的细胞回流至反应器内。CAR-T细胞制备流程中, T细胞的清洗过程往往需要三次重复的清洗步骤,因此再重复两次上述操作,液体泵出至细胞培养板中,分别标记为A2、A3;最后向反应器泵入5 mL培养液,打开阀门9,泵出反应器内的所有液体至细胞培养板中,标记为A4,将细胞培养板放入恒温箱中干燥48 h,在200倍光学显微镜下拍照并计数微球数量,观察细胞过滤分离效果。

2.3 磁珠吸附固定实验

获取患者的PBMC之后,需加入特定抗体修饰的CD3磁珠以分选T细胞[16]。该过程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抗体修饰的磁珠能够准确识别T细胞并牢固结合,二是磁珠与T细胞结合后,外加磁场可以将磁珠牢固吸附在反应器底部,使其不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移动。磁珠与T细胞识别并结合后,一旦磁珠被吸附固定,相应的T细胞也就完成了分选的过程。

CAR-T细胞制备过程中常用的CD3免疫分选磁珠为直径5 μm的微球,微球表面偶联有CD3抗体以阳性分选CD3+T细胞[17]。与CD3免疫磁珠相似,SiO2磁珠具有超顺磁性,与CD3免疫磁珠有着相同的磁场行为,且两种磁珠的密度相似(1.7 g/cm3左右)。本实验中采用粒径5 μm的球形SiO2磁珠(百纳泰科,中国)代替CD3免疫磁珠。设y为稀释倍数,临床上的CD3/28免疫分选磁珠的浓度为1.7×108/mL,SiO2磁珠(百纳泰科,中国)的浓度为10 mg/mL,磁珠密度为1.82 g/cm3,磁珠半径为2.5 μm,按照与公式(1)、(2)相同的计算方法得出y=2。CAR-T制备流程中需要加入200 μL磁珠,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将100 μL SiO2磁珠悬浊液泵入反应器,开启阀门3和9,将4.9 mL培养液泵入反应器。静置30 s后,磁铁转位机构将条形磁铁转入反应器底部。充分吸附2 min后,开启阀门9,将液体泵入细胞培养板中,标记为B1。磁铁转位机构转出,开启阀门3和9,将5 mL培养液泵入反应器,柔和振荡反应器并向其中通入空气产生大量气泡(模拟吹打细胞操作以促进分散),打开阀门9,将反应器内的液体全部泵出至细胞培养板中,标记为B2。

3 结果与分析

3.1 培养环境核心参数监控实验

温度、pH、CO2、DO传感器读数曲线图如图4所示。从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培养液一共分为6次加入,最终的液体体积量为400 mL。每一次加入液体的瞬间,液体温度有较大下降。控制程序及时响应使得液体进入快速加热阶段,液体立刻以较快速率升温;当液体温度高于33 ℃时,为了避免控温超调、减小液体系统的热惯性,进入缓慢加热阶段,最终维持在(37±0.5)℃的范围内,该温度范围是细胞增殖的最适温度范围。从pH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初始液体是15 mL pH 7.5的PBS,由于外加pH 6.5 PBS的影响(模拟细胞在增殖过程中乳酸产生、堆积的过程)培养体系的pH会逐渐下降,当低于控制下限7.15时,反馈程序调节向反应器内补充5 mL pH 7.5的PBS,其作用一是使得pH回升至最适宜的7.2~7.4,二是起到稀释细胞的作用,防止细胞因过度密集、养料匮乏而阻碍进一步扩增。从CO2浓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初始状态下CO2浓度读数远低于目标值5%,程序控制气阀打开,CO2气体迅速进入反应器,并维持在5%的水平,当CO2浓度出现±0.1%的波动时,程序控制气阀自动开启以更换反应器内的气体,使CO2浓度始终维持在5%。从DO浓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在37 ℃的液体温度环境下,静态DO浓度处于比较低的4 mg/L水平;开始振荡(5 r/min)后, DO浓度会增加到接近6 mg/L的水平,并最终稳定在6 mg/L;停止振荡后,DO浓度又恢复为4 mg/L;再次开始振荡后,DO浓度仍会增加并保持稳定。说明对反应器的柔和振荡有利于提升培养液中DO浓度。

图4 培养环境核心参数监控曲线图

3.2 细胞过滤分离实验

细胞培养板A1、A2、A3、A4标记位置的显微观察照片如图5所示。

图5 A1、A2、A3、A4标记位置的显微观察照片

A1、A2、A3分别为CAR-T细胞制备工艺三次洗涤流程结束后废液中微球的显微照片,照片中微球数量越少,代表废液中残留的T细胞数量越少;A4为反应器内部液体中微球的显微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微球密密麻麻铺满整个视野而且分布在不同焦平面层上,数量十分巨大。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各个位置的微球密度进行计数,得到各标记位置的微球密度如表1所示。

表1 各标记位置的微球密度计算表/(个/ mm2)

由表1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1) 洗涤废液和反应器内液体的微球密度,有着数量级上的差别。经过三次洗涤过程,废液中所包含的微球密度总和约占反应器内微球密度的2.13%,反应器内微球占微球总数的97.91%。

(2) 洗涤过程中,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废液中微球密度成倍数减少。

实验表明基于8 μm滤膜的细胞过滤分离结构配合液体回流方法能够实现T细胞与废液的充分分离。

3.3 磁珠吸附固定实验

细胞培养板B1、B2位置的显微照片如图6所示,照片显示废液中磁珠数量很少,只有零星聚集,而反应器内磁珠数量很多,在视野中呈分散式均匀分布,磁珠团聚较少。对比两张图片,可以看出废液和反应器中磁珠数目有着很大区别,并且反应器内磁珠分散较均匀,团聚现象很少出现。综上所述,条形磁铁的磁珠吸附固定方案能够有效地完成对T细胞的分选过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磁珠团聚,增强磁珠的分散程度。

图6 磁珠显微照电

4 结论

本文研发了一套符合GMP规范的封闭式、自动化CAR-T细胞制备与监控原型样机,系统能够实现反应器内细胞培养液温度、pH、CO2浓度、DO浓度等核心参数的在线监测与调控;基于8 μm滤网的细胞过滤清洗方案和基于磁铁转位机构的磁珠吸附分选方案,能够实现对T细胞的分离清洗和免疫磁珠分选,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具有物料自动定量添加、细胞收集等功能。

综上所述,本文所开发的全封闭、自动化CAR-T细胞制备与监控原型样机能满足CAR-T细胞制备的基本要求,应用于CAR-T细胞的自动化生产有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磁珠泵入微球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悬浮聚合法制备窄尺寸分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微球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鸢尾黄斑病毒免疫磁珠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
TiO2/PPy复合导电微球的制备
应用磁珠法检测并提取尿液游离甲基化DNA
可吸收止血微球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