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接续性考察
——基于三个历史时期经济建设的比较分析
2023-11-01尹俊
尹 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开创性、复杂性事业,也是一个需要接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经济建设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关键。从经济建设范畴来看,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需要回应效率问题,做大和做优蛋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让人民群众有切实的高质量的获得感;也需要回应公平问题,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不同主体享有更加均等的发展机会。(1)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1月17日,达沃斯),《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第3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在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全面建成了惠及14亿多人口的小康社会,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人均GDP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在统筹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伟大成就。
这些伟大成就是通过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层层递进、接续实现的,但三个历史时期在经济发展目标、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因此本文关注的研究问题是: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与走向共同富裕的关系是什么?三个历史时期经济建设的联系与区别何在?何以能够接续推进并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本文通过纵向比较研究方法分析认为,三个历史时期经济建设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彼此割裂,更不意味着根本对立、相互否定,其本质都是党领导人民接续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一方面,无论在哪个时期,党始终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追求做大蛋糕、做优蛋糕和分好蛋糕相统一,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一以贯之的历史逻辑。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共同富裕的基本规律,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客观要求,分阶段作出层层递进的战略安排,明确阶段性特色和有所侧重的引领,表现为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接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三个历史时期接续推进共同富裕的经济建设体现了党基于国情和发展规律,渐次追求“工业自强—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
一、 三个历史时期接续推进共同富裕的经济建设成就考察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个历史时期,始终将统筹效率和公平作为经济建设长期遵循的原则,在做大蛋糕、做优蛋糕、分好蛋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一) 做大蛋糕——经济总量增长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中国经济总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奠定经济基础到经济快速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蛋糕越做越大,呈现出接续性特点,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通过近五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总产值的快速增长,建立起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共同富裕奠定了最坚实的根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我国开始走上了自主开展经济建设的道路。那时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种类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1952年我国GDP仅为679亿元,人均GDP仅为119元。(2)注:除特别标注外,本文数据均出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主要数据集中载国家统计局:《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制造大国屹立东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三篇报告。党中央深刻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从“一五”计划开始,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195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仅有120亿元;到1978年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达到16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5.9倍,年均增长11.5%。从经济总量上看,这一时期年均增长率约为5.9%,GDP在改革开放前已经达到3678.7亿元,虽然相较发达国家仍然落后,但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验看,这仍属于不低的经济增长率。(3)刘伟、蔡志洲:《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在于增长的稳定性》,《管理世界》2021年第5期。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充分体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计划性。”(4)郭根山:《世纪跨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工业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2页。计划经济高效的资本动员、材料控制、人才调配等为我国工业优先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也为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做大蛋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这一时期,我国GDP由1978年的3678.7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38580亿元,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5)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第10版。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2001年超过10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约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6)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从人均水平来看,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只有385元,低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当时81%的人口生活在农村,84%的人口依然处于国际贫困线标准之下。(7)林毅夫:《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如何创造奇迹》,《金融经济》2018年第1期。到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977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8)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9)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把握新发展阶段,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再次实现了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跃升。GDP总量从2012年的538580亿元增长为2022年的1210207.2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年均增长6.2%,人均GDP从2012年的39771元上升为2022年的85698元,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的高质量增长。此外,我国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从经济实力来看,这一时期巨大的经济总量、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强劲的发展韧性、全方位的民生体系,标志着我国已建成的小康社会远远超出了改革开放之初的预想,达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共同富裕的蛋糕越做越大。
经过三个历史时期的物质积累,我国共同富裕在做大蛋糕方面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为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 做优蛋糕——经济结构优化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发展更为协调,共同富裕的蛋糕不断做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同样呈现出接续性特点,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三大产业中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5%、20.8%和28.7%。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尤其是“一五”时期,在苏联156项工程的帮助下,我国建成数千个工厂和矿山,为重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0)胡伟、陈竹:《156项工程:中国工业化的起点与当代启示》,《工业经济论坛》2018年第3期。随着工业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同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还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推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7.7%、47.7%和24.6%,产业结构初步得到优化。这一时期,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也在不断优化。“一五”计划就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并“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23页。比如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主要分布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再比如在后来开展的三线城市建设中形成了诸如六盘水、十堰、攀枝花等一批重工业城市等,这些都是党中央尝试实现工业基础在区域间平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得到继续巩固和加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分别为10%、46.6%和43.4%。(12)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2011年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实的公告》,http://www.gov.cn/zwgk/2012-09/05/content_2217342.htm,2023-06-05.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从区域发展来看,在“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指导下,以特区为代表的沿海地区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党中央也逐步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自1999年以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发展更为协调,逐步形成了高水平的新发展格局,到目前为止,“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1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437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第二产业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第三产业重点领域蓬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9.1∶45.4∶45.5调整为2021年的7.3∶39.4∶53.3。此外,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加快落实,按不变价核算,党的十八大以来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7.0%、7.5%、7.7%和4.7%,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领先于东部地区,区域良性互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14)《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http://www.stats.gov.cn/sj/sjjd/202302/t20230202_1896687.html,2023-06-05。
经过三个历史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共同富裕在做优蛋糕层面接续迈上新的台阶,经济发展格局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都进一步得到增强。
(三) 分好蛋糕——贫富差距治理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中国经济经历了“贫富差距较小”到“贫富差距加大”,再到“贫富差距再缩小”的阶段性发展,这一过程体现了逐步分好蛋糕、分阶段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动性战略安排,呈现出接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
总体上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贫富差距是较小的。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剥削压迫底层人民,社会阶级撕裂和贫富差距比较严重。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富可敌国的大资本家基本不复存在。此外,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使得中华大地上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对于较为贫困的农民而言起到了兜底保障作用,也为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创造了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对全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之这一时期我国总体经历了从“按劳取酬”走向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原则,(15)魏众、王琼:《按劳分配原则中国化的探索历程——经济思想史视角的分析》,《经济研究》2016年第11期。全社会的贫富差距大幅缩小。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但这一时期的贫富差距也随之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破除了过去长时期的思想禁锢,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等分配制度,恢复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并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提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同时并存的思路,(16)魏众、王琼:《按劳分配原则中国化的探索历程——经济思想史视角的分析》。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支持劳动创造,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些对于鼓励个人投资创业、激发生产劳动积极性、促进沿海地区经济优先发展、提高经济效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17;而到1998年,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6,(17)国家统计局编:《统计报告》1999年第16期。2008年达到峰值0.491,(18)国家统计局:《〈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2021年9月28日),http://www.stats.gov.cn/xxgk/jd/zcjd/202109/t20210930_1822661.html,2023-06-05.甚至有学者认为该数据仍被低估,因为很多城市居民的各类型收入很难被完全统计其中。虽然西蒙·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基于经验数据发现,随着经济增长,贫富差距会呈现倒U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即先扩大再逐渐缩小。但随着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社会稳定性将会减弱,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将会增加,进而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加以解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直面贫富差距问题,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思路,实施了一系列分好蛋糕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战,将共享发展成果上升为国家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构建清新型政商关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各种非法收入,抑制资本无序扩张等。这些措施有效调节了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经改变了过去的上升趋势,呈波动下降态势,2020年基尼系数降至0.468,(19)国家统计局:《〈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2021年9月28日)。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也从2012年的2.88∶1下降到2021年的2.50∶1。(20)刘元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基础更坚实》,《人民日报》2022年11月11日,第9版。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21)《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人民日报》2022年2月27日,第1版。这些努力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又一重要体现。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从人口流动上看,城乡之间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市场界限逐渐被打破,也有力地带动了城乡差距的缩小。
总的来看,经过三个历史时期尤其是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我国在做大、做优、分好蛋糕的共同富裕道路上取得了伟大成就。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依然存在明显不足,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就业和收入分配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上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 三个历史时期接续推进共同富裕的经济建设路径比较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三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同,面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也因此不同,表现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特征。在三个历史时期,党锚定共同富裕总目标,科学分析不同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战略性安排了层层递进的分阶段经济发展目标,并在发展理念、发展体制方面与时俱进、改革完善,接续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 接续推进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安排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必须分阶段推进,确定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实现共同富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在实践中探索制定了三个历史时期层层递进接续推进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目标,每一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都为后一个时期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体现了接续性。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就明确把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1955年,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实行这样一种制度”,使得大家“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并且“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92页。此后,共同富裕成为一面旗帜,全国范围内开始了这样的宣传动员。毛泽东还认为,我们提出的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23)《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5—496页。其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需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八大对当时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分析,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4)《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188页。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首先需要实现经济独立、工业自强。因此,1963年9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用15年左右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可以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这一目标可以为我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走向共同富裕积累物质条件,奠定经济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较好的环境。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集中体现为建设小康社会,并作出了分步接力、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1987年,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设想,(25)《中国共产党简史》,第256页。并在十三大上得到确认。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在第二步目标即将实现之际,对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进一步规划,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26)张神根、黄晓武:《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1期。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按照最初的设想,“小康”就是不穷不富,日子好过一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至1000美元。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党对小康社会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要求,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7)王灵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这些认识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构成了以小康社会为中心的多级目标体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更加光明的前景,但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多变。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89页。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重大方略,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战,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步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此基础上,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并明确了分阶段的战略目标,即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总的来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通过制定三个历史时期层层递进又有所区别的经济发展目标,清晰地勾勒出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脉络。
(二) 接续推进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
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思路。在制定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后,需要进一步提出与目标相匹配的经济发展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经历了从“兼顾公平与效率、公平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统筹效率与公平”的阶段性变化。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侧重,但兼顾效率与公平始终是经济发展理念的一致性特征,体现了接续性。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在经济发展理念方面体现的是兼顾公平与效率,尤其注重公平。历史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发展理念的显著特征是反剥削、促公平。为了改变广大农民的悲惨现状,党领导边区人民以土地改革为中心开展经济建设,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等运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29)赵凌云、冯兵兵:《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启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同时,党通过实行合作互助、开展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等政策,有力解决了根据地物资短缺问题,提升了经济效率,使人民负担大大减轻。(30)何自力、顾惠民:《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理论与实践经验》,《经济纵横》2022年第2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发展理念很大部分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局部探索。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明确体现了这一发展理念,文中指出,要使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要“有一定的相适应的高涨”,“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3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14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43—444页。同时,党立足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特征,高度重视社会公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着重谈到了工人的工资问题,他指出“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32)《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页。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理念虽然表现出兼顾公平与效率、公平优先的特征,但也经历了不少曲折,甚至对于生产关系的重视一度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理念上逐渐转变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长期实施的计划经济,虽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短时间内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但由于信息和激励的问题,经济总体效率较低。在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同时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等观点,实际上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为了尽快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摆脱贫困,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让生产力发展优先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让经济总量的发展优先于局部经济的平衡,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理念与改革开放前的区别所在。发展理念的调整快速消除了中国经济的束缚,使得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生产力极大发展,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这一理念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社会主义的本质仍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生产力高度发达但贫富差距过大时,这一发展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地予以调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经济发展理念进一步创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统筹效率与公平。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但同时经济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34)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我国最大的基本国情,新发展理念绝非不重视效率,也不是“一刀切”的运动式共同富裕,无论是增加居民收入,还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都要求统筹考虑、循序渐进,从各地区的基础和条件出发,从发展的可持续性出发,重点放在为更多人创造“机会平等”的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和相对平衡的民生福利保障水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三) 接续推进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完善
经济发展体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也是践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经济体制改革或转型。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转为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三个历史时期,党始终基于基本国情改革完善经济体制,体现出接续性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该体制主要借鉴了苏联模式,优点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即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优先目标。在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形势变化,统筹协调保持经济稳定,确保生产不受影响,有力保证了有计划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是有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的,(3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年,第452页。实践也证明该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稳定了国内经济形势,并使得新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度集中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国逐步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时期,党中央突破了传统的教条,认识到计划和市场本质上都是经济手段,区别只在于方式上。邓小平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3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页。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时期,党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并指导实践,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繁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发展体制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新时代经济发展体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这一时期,我国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重要的经济成就。但随着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总体而言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人民日报》2020年5月19日,第1版。
表1概括了三个历史时期经济建设的部分成就数据和实践逻辑。
表1 三个历史时期经济建设的比较
三、 三个历史时期接续推进共同富裕的经济建设基本经验总结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是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有的国家信奉涓流经济学这一新自由主义理念,认为市场机制下经济的持续增长能自发实现社会的公平;有的笃信只能从分配领域着力,主要通过政府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有的热衷于作出过多的福利承诺,却丧失了经济增长效率。遗憾的是,以上这些“药方”效果都不佳。尤其近年来,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世界贫富差距持续加大。国际发展及救援的非政府组织乐施会(Oxfam)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占全球1%人口的最富有人群占有了全球财富增量的三分之二。(38)M.Christensen,C.Hallum &A.Maitland,et al.,Survival of the Richest:How We Must Tax the Super-Rich Now to Fight Inequality,Oxford:Oxfam,2023.提升经济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两大问题。
从前两部分论述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从复杂甚至曲折的实践中积累了统筹效率和公平关系、推进共同富裕的宝贵经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出一条接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调动起亿万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和积累了社会财富,又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推动地区、城乡、产业之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着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接续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创立了无产阶级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其目的就是创造一个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的共同富裕的社会。(3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0页。马克思主义系统地阐述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性,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社会制度前提、社会途径以及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等方面内容,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律。(40)邱海平:《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7期。党在接续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接续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凝聚起全社会的思想共识。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人民立场是共同富裕的理论之基。从三个历史时期的经验来看,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坚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方面,共同富裕是做大蛋糕、做优蛋糕与分好蛋糕的统一,既要持续提高生产力水平,优化经济结构;还要注重调节收入分配,发展教育、文化、环境、卫生等公共事业,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将共同富裕一般性规律与各国国情、历史和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相结合,确立不同阶段经济建设的目标和理念,以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比如改革开放后,为了加快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党提出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再扶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41)尹俊、秦子忠:《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思路》,《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2年第3期。充分体现了立足国情、分阶段分地区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
(二) 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接续夯实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代表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遵循发展是硬道理的根本原则,以解放生产力为前提,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接续夯实固牢物质基础。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接续推进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之所以取得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与党遵循经济规律、战略性地接续奋斗是分不开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在产业门类、产业体系等基础性建设方面打牢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前一时期建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基础上,积极利用改革开放的环境和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在前一时期积累的巨大经济总量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藩篱与思想障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突破了资源分散约束经济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后,我国不断打破阻碍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不断激发经济活力,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生产力效率不断增强。
(三) 坚持与时俱进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接续完善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制度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实现共同富裕,要发挥基本经济制度固根本、利长远的作用,同时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优化各类体制机制,提升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接续完善制度基础。
与时俱进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要使其不断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作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促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让不同市场主体公平地享有发展机会,有效激发了市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与时俱进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要使其在过程中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但也要注意相对平衡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不能出现两极分化。从三个历史时期的经验来看,党一方面不断为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在加快构建三次分配相协调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和相对平衡的民生福利保障水平。
(四)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接续巩固走向共同富裕的结构基础
共同富裕是一项全面、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其内涵本身就包含着结构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全面推动城乡、区域、产业等各领域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接续巩固结构基础。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系统观念。从历史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是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而我国是并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叠加发展,必须统筹推进。从三个历史时期的经验来看,党坚持把握共同富裕的整体性、结构性和阶段性,形成了许多坚持系统观念的宝贵经验,推动共同富裕取得系统性的重大进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从三个历史时期的经验来看,党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四个方面统筹考虑共同富裕的结构要求,(42)方世南:《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推动共同富裕研究》,《观察与思考》2022年第5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子孙后代都能够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更为可持续的结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