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中风?中医支招

2023-11-01张青川

健康之家 2023年19期
关键词:泻法水沟醒脑

张青川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发病突然,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风“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而得名。中风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会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对此,本文主要就中医防治中风进行介绍。

引起中风的因素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积损正衰、情志过极、饮食不节、体肥痰盛等有关。

积损正衰

年老体虚、久病伤正、恣情声色、劳累过度、损伤五脏气阴,致使阴虚阳亢,气血上逆,脑脉瘀滞,上蒙清窍,突发中风。

情志过极

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则气滞血瘀,脑脉瘀阻;暴怒伤肝,则肝阳上亢,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突发中风。

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辛香炙烤之物,或饮酒过度,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终致风火痰热内盛,侵犯脑络,上扰清窍,突发中风。

体肥痰盛

肥胖之人多痰盛,容易导致气机郁滞。气为血帅,气机不畅,血瘀脑脉,突发中风。

中风常见认识误区

中老年人才容易患中风

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熬夜、抽烟、社交应酬,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过食肥甘厚味,营养过剩,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随之而来,动脉硬化逐渐形成,最终引起中风。

虽然大部分中风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不少年轻人因为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加上缺乏运动、生活压力大,而突发中风。中国临床据相关数据表明,脑血管疾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小中风”无关紧要

“小中风”是一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有说话不利、吐字不清、肢体麻木等症状时,但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引起更严重的症状,容易被忽视。虽然“小中风”可能是一些微小脑血管出现血栓或发病的部位不太关键所致,但可从侧面反映患者脑血管已经出现病变,如果不积极预防,可能会引起中风发作。

服用药物的品种越多越好

很多中风患者轻信网络、小广告等虚假宣传,大量购买各种所谓的“特效药”“神药”“秘方”“偏方”,不仅病情未有效得到控制,反而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因此,突发中风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治疗。

血压高低不会影响中风

如果患者的血压长期偏高,会导致血管动脉硬化,最终突发中风。然而,一些患者矫枉过正,一味追求血压越低越好,这可能会导致脑部灌注不足而诱发中风。所以,血压过高过低都有可能诱发中风。

瘦人不会发生中风

相关调查显示,瘦人也会发生中风,只不过相对胖人而言,发生率较小。因此,不管体重高低,都应该对基础病做好科学的管控。

药物多吃少吃都不会影响中风

一部分中风患者经常会忘记或重复服用药物,觉得多吃少吃一点药物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其实,过量服用药物,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而药量不足达不到预期疗效。还有是在服药期间,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保证正常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医预防中风的对策

稳定情绪

中医认为,七情六欲皆可导致中风。因此,日常生活要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平常心。

防止便秘

在便秘时,用力排便会造成腹压升高,导致心率加快、心脏收缩、血压升高,严重时可突发中风。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食用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等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注意饮食

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尽量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等方式进行烹饪;多吃五谷杂粮、蔬菜,以补充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少吃高盐、高脂、高糖食物。

禁忌事项

禁止吃得过饱,以免心脑供血不足而诱发中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应该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减药或者加药。看电视、手机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大脑过度紧张、兴奋。

适当锻炼

通过适当锻炼,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做体操等,以增强体质,控制基础病,预防中风的发生。

及时就诊

如果发现有中风的先兆迹象,及早就医,不要拖延。

中医治疗中风的方式

中经络

中风的主证有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歪斜,但无意识障碍。对此,中医治疗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为原则。取督脉、手厥阴、少阴经穴,主要穴位包含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水沟、内关等;还可以搭配其他穴位联合治疗,如上肢不遂配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手指不伸配腕骨,下肢不遂配环跳、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太冲,口角歪斜配颊车、地仓、合谷、太冲;头晕配风池、天柱。中风病位在脑,督脉入络脑,水沟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心主血脉藏神,内关可调理心气、疏通气血;极泉、尺泽、委中可疏通肢体经络;三阴交可滋补肝肾。在日常的操作中,可以极泉在原穴位置下1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上肢有麻胀感和抽动为度;还可以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抽动;以及三阴交用提插補法等。

中脏腑

中脏腑指患者发病时,会出现神志恍惚、 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至昏迷、半身不遂等。对此,主要的治疗以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为原则。取督脉、手厥阴经穴,主穴包括水沟、百会、内关。其意义在于脑为元神之府,督脉人络脑,水沟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内关可促进气血运行,百会有醒神开窍的作用。在日常的操作中,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内关用捻转泻法;百会用毫针刺泻法;还可以用灸法等。

其他治疗

可采取头针、穴位注射、电针方式进行治疗。头针操作要点为:取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常规针刺。穴位注射方法:取曲池、手三里、足三里等,每次选用2~4穴,可选用丹参注射液或川芎嗪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每次选2~4穴,常规穴位注射。电针方法:取穴参考中经络主穴、配穴,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一组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电流强度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0 min。

猜你喜欢

泻法水沟醒脑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掉进水沟
小蚂蚁过水沟
太阳穴
以基因芯片探究针刺泻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铁牛”缘何落水沟 疲劳驾驶超速行
顺时针揉腹通便 逆时针揉腹健脾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