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校资产管理的探讨

2023-11-01黄荣

中国民商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小学校新会计制度资产管理

黄荣

摘 要:目前,我国教育发展迅速,教育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在新时代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下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小学固定资产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物质基础,其核算和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在固定资产的投入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为适应权责发生制下我国全面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并进行规范和完善我国会计工作,我国国家财政部门早在2017年就颁布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等相关文件,并在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制度的全面实施不仅能为当下中小学校小资产管理提供新路径,还能帮助学校会计人员对学校资产实际情况的快速掌握,为资产管理方式提供新思路。本文则基于该“新制度”对中小学校资产管理方式及手段进行相关讨论,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及参考思路,仅供相关学者分析。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中小学校;资产管理;策略

一、《政府会计制度》对中小学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的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为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建构了一套崭新的制度与模式,其不仅可以帮助会计人员全面、清晰的了解政府财务状况,完善政府财务管理,而且还能推动我国金融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新会计制度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及折旧等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如实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还可以在推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中小学校资产利益的保障和正常运转的目的。可以说《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给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首先是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采用平行核算法,根据资金来源计算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和处置。同时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固定资产核算,以强化会计成本为基础,促进权责发生制逐步朝着企业固定资产核算“迈进”。除此之外,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进行相关明确,并在现有制度上增加“累计折旧”的功能,以促进折旧工作的高效化,在现有折旧制度上增加“月折旧”功能,以促进折旧工作的及时化,再按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日用制表”,如此才能帮助相关人员更为清晰和全面的了解相关资产的具体使用范围。企业只有执行完善的财会制度,才能在保障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促进核算更加精确、全面、科学的发展。

其次是商业需求。《政府会计制度》颁布后,我国现行中小学会计制度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且由于中小学资产变化都是處于“动态变化中”的,因此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以及校园发展实际状况对校园资产进行动态化、精细化的管理。如此才能在帮助学校提升对财务资源进行全面监控的情况下,做到对现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动态监督、如此才能在保障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帮助学校将固定资产发挥出最大价值。

二、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原有的中小学会计制度下,大多数中小学都使用了固定资产财务会计软件,并建立了反映固定资产总价值的“固定资产”总账。当新政策下发后仅仅对其进行相应检查更新,这将很不利于校园会计制度的落实。在新政策下按照系统分类,折旧的范围、折旧年限和其他资料对固定资产有关资料进行了调整,并且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其能够对固定资产数量、原值、折旧、净值等指标进行反映。但新旧会计制度并存,会造成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偏差”现象。例如,本月的资产系统已进入会计账户,但财务报表却没有记录。在月底,资产账户将发生折旧,而这些未记录在会计报表中的资产已计提折旧。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中小学折旧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在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应考虑可能的服务或经济效益。然而,在实践中,仅采用年限平均法很容易扭曲固定资产价值,影响学校的决策。例如,在教室里,投影仪是最常用的教育设备,折旧年限至少为6年,但就工作量而言,其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服役年限。

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财务会计需按权责发生制规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并将其作为经营活动费用或者单位管理费用的支出依据,如此才能实现单位财务治理的“有序化”。但由于新旧系统在衔接中不具备固定资产的综合信息,例如缺少“使用部门”等信息,这就会直接导致资产管理系统不能凭借实际对资产管理的情况对校园资产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详细折旧,那么在会计核算中,财务会计就没有数据作为核算的信息依据,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各项费用,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成本核算,与政府会计制度的宗旨相冲突。

(二)固定资产账账、账实不符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固定资产账账、账实不一致。分析原因可知:第一,固定资产分类不规范,资产科目分类标准与会计科目不一致,导致会计分类不清;第二,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存放不同步。按照小学原有的会计制度,购货和发货是分开的,很容易发生购货后不能及时入库或遗忘的情况;第三,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而是全部按原值计入固定资产,且部分未及时报废,因此导致账面价值虚高。

(三)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欠规范

目前,我国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对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学校往往只注重书本管理而忽视实物管理。目前,许多学校会在资产购买后,将其放置在各个部门,因此没办法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例如,部分学校没有对教学设备进行使用交接与使用管理教育等,这就很可能造成教学设施设备出现“过度损毁”等情况,且部分设施设备未能及时报废,从而导致仓库长期堆放废弃、陈旧物品,这也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学校应当就此情况对校园资产调查进行动态监管,在保障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实现对教学设施设备的全面管理和核算,如此方可避免因经费占用而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

三、政府会计制度下中小学校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与变化

(一)固定资产确认的核算与变化

“及时”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时间应及时,不得延迟或提前。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达到验收标准时应予以确认。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安装完成后在其交付使用时,再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购置的固定资产,学校可能会因不同原因延迟或提前付款,因此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不能由实际支付时间确定。在确认和登记资产账户的基础上,资产管理人还应在本月将资产纳入财务账户,以确保资产同时进行调整。过去,中小学的会计制度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此对入账时间也没有特别要求。

“准确”是指固定资产的初始金额应准确,无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发票金额入账。对于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前,材料、人工等費用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计入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但是,学校和学校设备使用者的技术培训费用作为成本计算,不能计入资产价值。建设项目的成本,包括审批、规划、监督和审查的费用,应作为学校建设中的初始成本。使用前未完工的,在正式结算后,根据暂估价进行调整。房屋建造前,土地使用权应当单独计入无形资产。从工程进度款中扣除的质保金作为单位的应付款项,不影响初始固定资产的收益。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与变化

政府在制定会计制度时更侧重于强调单位股东资产需按照年限进行计提折旧,不计净残值和减值。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折旧起始月和折旧金额应符合《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的规定。学校不能人为缩短一般固定资产的折旧期,因技术更新等原因需要缩短技术设备折旧年限的,应当经主管单位批准。如果建筑物按暂定价值计提折旧,则前期计提的折旧在后续调整中不予调整。

“科学”是指每月的折旧应基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或相关资产成本。在中小学,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应定期检查固定资产的价值和折旧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已到期的固定资产,如教室桌椅、教师办公家具、实验体育器材等,应当作为学校的公共财产进行管理。学校中最常用的图书由于数量大、种类多,不计入折旧。单独计算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保持原值。

(三)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与变化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种类和数量很多。部分已达到最低使用寿命、丧失原有功能和价值、存在安全风险的固定资产,可以申请资产处置。但是,有些固定资产即使达到最低使用年限仍能正常使用的,可以不予处置。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财务部门有具体的规定和处理程序。对数额较大的固定资产,应当场检查监督处理。学校资产管理中心在处置资产时应遵循谨慎原则。必须在校务会议上进行讨论决定资产的处置,然后向上级提出申请。学校不得擅自转让或处理资产。因个人原因造成的资产损失,应当由保管人落实赔偿责任。合规性是指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产生的税收和收入,必须按照国家会计制度执行,不得私自挪用。

四、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摸清家底,加强资产管理配套制度建设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中小学固定资产进行数字化管理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固定资产类型多种多样,这就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造成了一定难度。故而中小学在进行小资产经济管理中应注重对固定资产实物的动态管理,搞好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精细动态化管理,不仅可以适应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类需求,还可以促使学校资产配置最佳化,以帮助学校资产管理真正实现资产的价值。此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掌握资产购置与报废的基本流程。学校要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进行监管、利用、保管,当固定资产入账后必须对其进行日常检查,如发现问题则应及时纠正。同时在固定资产的入账上应注明使用人,使用时应当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进行批注,并及时替换资料明确使用人责任,保证使用人成为资产管理人,并对每一位教职员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教育。

此外,中小学应按《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不断调整与创新,完善固定资产预算制度。从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审查、购置验收,投入使用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闭环”管理,做到“购置手续齐全、个人保管责任、处置合规”,如此便可在保证固定资产管理高效运转的基础上,使其发挥资产的实际使用效益。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应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和清理,优化资产管理档案,对资产是否达到使用年限、是否损坏、是否闲置进行划分和统计,确定资产使用人和管理人。通过对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维护、盘存、处理和内部控制的优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控制质量和效率。

(二)完善分类管理,细化折旧明细

与以前的会计制度相比,新制度在固定资产分类方面有很大不同。为了保证后续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详细划分,否则就会造成计量困难。对于中小学来说,为了实现新旧体制的有机结合,有必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和重组。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当前经营状况,对现有资产管理体系进行更新升级,并在新体系下进行适当补充、筛选和分类。此外,在理解新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会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分类折旧,然后正确定义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和使用寿命。

(三)完善财务管理基本建设

中小学要设置“固定资产”总账科目,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并以6种固定资产为单位建立账目,以此体现各类固定资产的量与价。首先,中小学在进行资产管理系统建立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各项资产实行统一登记、分类立卷、建档、归档,做到账实相符。由于资产管理软件是为全校固定资产建立档案的,故而对固定资产进行编码、名称分类、规格型号分类、原值统计、购置日期、折旧年限等信息的标注是十分必要的,并且相关使用部门应对上述信息进行详细记载,以确保不漏额、不少额。

就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而言,资产管理应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并应用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对接,以达到实现两系统共存且并行的目的。两系统并存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共享,还能在其基础上帮助企业高层对实际资产进行全方面的监控管理。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是在两体系并行的情况下同时完成的,其中包括折旧、成本计算、核算和报表编制等环节,因此对上述工作流程实现“实施数据校验”不仅是帮助相关人员了解真实资产情况的具体措施之一,更是为学校在决策时提供科学参考的重要措施。

在对校园资产进行折旧方法确定时要充分考虑校园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校领导对折旧的“期望值”。当学校在对固定资产折旧率进行选择时,应根据其经济寿命长短及资产的实际价值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加速折旧或双倍余额递减法。就中小学校固定资产折旧办法的选择而言,对于使用期限长的则选择直线法;涉及工作量的可以使用工作量法;对科技含量较高的可使用加速折旧法等。

通过对固定资产核算进行规范化调整,不仅能帮助学校会计人员如实了解该校资产情况,还能为学校成本核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总体而言,对中小学校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增强学校资产安全、促进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五、结语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是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改变了中小学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中原有的管理理念,解决了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校财务人员的具体水平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对校园资产进行管理,其不仅是保障校园资源被全面应用的方法,更是促使校园资产管理水平不断向“现代化”、“精细化”、“动态化”迈进的重要措施。这不仅能促使校园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还能再保障资产管理良性运转的基础上促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促使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德顺.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校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21(12):42-43.

[2]卞量.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1(12):97-98.

[3]郭惠霞.对政府会计制度下中小学校资产管理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0(17):135+137.

猜你喜欢

中小学校新会计制度资产管理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试论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