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的教学主张研究

2023-10-31孙更生

关键词:教学主张普通高中新课标

孙更生

摘要: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课程标准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尤其是新课标提出倡导各科教师需立足于本学科开展授课与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尽心尽力搞改革,打造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与新课标要求的高质量数学课堂。鉴于此,研究通过基于新课标理念下,对普通高中数学进行深入性探究,旨在能为教育工作者出谋划策,打造出高质量的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 普通高中 数学 教学主张

新课标实施对高中数学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高中数学需依据该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弥补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确保学生能在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对数学学科进行探究学习,助推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出适宜新课标的数学课堂。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结合数学特点与学生发展要求,探索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确保能助推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提升,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基于新课标的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主张

(一)引导独立思考,增强学生思考能力

主动思考与探究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条件,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侧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并未重视对学生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让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与解决能力成为当下的重点。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指数和指数幂”时,可以采用提问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指数和指数幂二者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利用问题实现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学习中加深对二者的认识,并能学会运用该内容于实际生活中。例如,在让学生对n次方根定义进行解释时,提出有关问题:“你知道n次方根的定义是怎么用a来表示x的n次方吗?”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學生进行思考后再询问学生“x的表示形式是否正确”。采用此种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辨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直观想象力

信息化教学是新课标改革的亮点之一,能促使传统理论式教学模式实现创新,采用线上教学、微课等形式,对数学课堂实施改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以微课制作导学案形式,将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制作成精悍短小的微课,使学生能在具体形象的微课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微课创设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符合与探究性的情境,让学生能将其运用于所学知识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其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柱体,椎体,台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该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形式,提前设计导学案,将空间几何体直观地展开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于此过程中加深对该知识的了解,实现对学生计算能力与抽象思维的锻炼,并引导学生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展开图,标出相对应的几何体母线、上底半径、下底半径的长度,将三视图呈现出来。学生在学习完该内容后,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对比,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空间立体感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还要学会引导学生能结合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实施计算与推导,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推导出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促进其思维能力培养,实现对学生直观想象力的培养。举例来说,已知方程x2-x=k+1,求解在不同k值下方程解的个数。这道题需要运用数形结合中的知识,将函数通过直观的方式引入几何图形。学生刚开始接触该题目时,可能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对题目认识,使学生能在分析中进一步了解函数是否能相交,倘若相交则代表存在相同解,而交点个数则为方程解的个数。

三、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十分重要,能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突显出自身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在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后,能在数学学习中学会自主思考问题,探索知识的重点,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今后学习奠基。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要提高学习效率则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秉持强化学生与学生交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在交流合作中使思维更加活跃。此过程中教师需确保小组内分工明确,目标分层,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共同进步,提高学习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并适当增加参与讨论,鼓励与表扬自信心不足学生,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能在积极讨论问题中提高自信心。例如,教学“幂函数”此内容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幂函数的概念,简单地绘制有关图像,学会依据其图像的总结性质,了解幂函数随幂指数改变性质的情况;还要求能实现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确保学生能在学习与探索中收获成就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列出常见幂函数及图像和性质”“说明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区别与练习”等,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能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真正落实教学目标,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新课标理念彰显出来。

四、深化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抽象能力

抽象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则为培养与形成该能力的过程,对学生今后学习有重要作用。因为抽象思维能够帮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提炼出数学概念、体系和方法,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然而,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快速推进教学进度,往往直接告诉学生数学概念或定理,忽视了概念讲解和让学生了解知识背景的重要性,致使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甚至影响其抽象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教学中需重视对概念讲解,使学生从中了解更多知识,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概念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加深对数学思想的感悟。例如,教师在教学“空间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时,由于该部分的概念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的方式自主实践。提前准备两支铅笔,放在任意的空间中,让学生能感受空间直线关系。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物体,如,建筑物、电视塔等,在边角对比下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利用此形式不仅能培养学生抽象能力,还能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掌握,为高质量数学课堂奠基。

结语

综上,新课标下,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树立起全新教学观,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落实数学课堂新的教学主张,确保能对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方能打造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以此来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主张普通高中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明确的教学主张是教师成熟的标志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CLIL
精实:高中数学减负增效之道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