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积极型与消极型课堂参与状况的比较研究

2023-10-31张微王成军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课堂参与英语教学

张微 王成军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现实需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得出积极与消极参与型学生在行为、情感和认知参与维度存在明显差异,学生课堂参与因性别、性格、班级角色、英语成績、父母态度的不同而不同。认知策略与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和注意品质等个人因素,父母支持等家庭因素,课程难度、同伴干扰和教师教学方式等环境因素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家长和教师可从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培养,干扰行为管理和机会提供,关怀型、合作型和趣味型课堂创建等方面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课堂参与 积极型 消极型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3-68-05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参与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身体和心理投入,它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密切相关。[1]有研究表明:“学生投入是行为投入(behavioral engagement)、情感投入(affective engagement)和认知投入(cognitive engagement)的组合,这三个方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进一步讨论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的含义是必要的。”[2]“学生课堂参与模式与其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论是言语的还是非言语的,对英语学习具有促进作用。”[3]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习得,尤其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课程改革倡导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设计多感官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课堂。尽管如此,课程改革推行以来,课堂中“顺从式参与”“游离式参与”“疏离式参与”[4]样态仍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是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

目前,有学者分析了英语课堂中学生低效参与的表现及成因,从有效参与和无效参与视角提出改进策略。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学生应从“行为、认知、情感上积极主动参加课堂活动”[5]。还有学者提出学生课堂参与和“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学习成绩”“是否为班干部”[6]有关。然而,很少有研究通过实证方法来探索积极和消极类型的课堂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尝试运用个案比较法回答上述问题,并提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一)个案选择

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和目的抽样法。本研究从X小学中选择合适的班级作为实验对象,考虑到四年级是小学中间学段,学生学习自主性较高,对课堂参与有一定认识,其中四(2)班积极和消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比例对比明显,选择该班作为实验班能为研究提供丰富资料。

(二)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法

学生问卷的编写参考了学者杜金燕的小学生在英语故事教学课中参与现状的调查问卷[7]。问卷整体α系数为0.92,大于0.9,说明信度较高。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782、0.811和0.834,均大于0.7,说明问卷各维度的信度较好。同时,专家反馈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7份,回收57份,有效问卷54份,问卷有效率为94.74%。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男生占55.56%,女生占44.44%;性格外向学生占29.60%,性格中等学生占53.70%,性格内向学生占16.70%;班干部占35.19%,普通学生占64.81%;师生关系良好的占70.30%,一般的占24.10%,不好的占5.60%;父母支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占70.40%,一般的占24.10%,不支持的占5.50%;学生英语成绩优秀的占38.89%,良好的占40.74%,合格的占14.81%,不合格的占5.56%。

2.访谈法

根据学生平时上课表现,选取了该班课堂积极参与和消极参与的学生各6人作为访谈对象。访谈内容包括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父母对孩子英语学习的支持方式、课堂参与的自我评价、课堂参与或不参与的原因等。

(三)资料分析方法

根据学生课堂参与状况均值来划分积极与消极参与类型,当均值大于“经常”选项的赋值3时,将其归为积极参与型,其他则归为消极参与型。运用SPSS23.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和卡方检验。卡方检验具体用到百分比同质性检验并比较校正后的标准化残差值AR,当单元格期望频数小于5时,采用严格的Fisher检验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类属分析,以比较积极和消极参与型学生在同一方面表现上的异同,并分析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状况的因素。

三、研究结果

(一)两种类型学生的课堂参与整体状况及各维度表现

1.两种类型学生的课堂参与整体状况

个案班学生课堂参与均值为2.84,从各维度看,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维度的均值分别为2.68、2.63和3.09,其中消极参与型学生各维度均值得分(2.38、2.32、2.80)均低于班级平均值,积极参与型学生各维度均值得分(3.75、3.80、3.86)均高于班级平均值(见图1)。消极参与型学生在三个维度的均值稍低于各维度均值(0.2~0.3分的差距),并且远低于积极参与型学生的均值(1~1.4分的差距)。同时可以观察到,消极参与型学生的情感参与均值得分要高于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的均值得分。

2.不同维度积极型与消极型课堂参与状况的差异性检验

问卷中正向参与有四个赋值:从不=1、偶尔=2、经常=3、总是=4,反向参与表现则依次为4、3、2、1(消极反应和担心两个参与类型采用反向参与计分)。研究发现,积极参与型学生在行为上“经常”(表1中大于或等于3的均值)听讲、回答问题、开口读书和练习对话;在认知上会“经常”识记和理解教材内容;在情感上“经常”感到愉悦,“偶尔”会有紧张、焦虑等消极反应和对教师提问的担心。积极参与型学生在其他题项上的表现都在“偶尔”以上(见表1)。

消极参与型学生大部分表现都达不到“经常”水平,甚至在回答问题、展示对话、运用知识、积极反应等题项上都达不到“偶尔”(均值小于2)水平,“经常”有紧张、焦虑等消极反应(见表1)。但同时也发现,消极参与型学生在听讲、记笔记、開口读书、识记内容方面的均值得分在2.5分以上,介于“偶尔”和“经常”参与之间。

在行为参与维度,积极参与型和消极参与型学生在听讲、回答问题、开口读书、练习对话、展示对话方面差异极其显著(P<0.01),消极参与型学生在这五个方面的均值明显低于积极参与型学生。但在记笔记方面,两类学生参与没有显著差异(P >0.05)。

在认知参与维度,两类学生在知识识记、理解、分析和运用方面差异显著(P<0.05),积极参与型学生经常阅读理解英语对话内容,对内容掌握程度好于消极参与型学生。但在教学内容的依赖性上,两类学生的参与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这说明两类学生大都只学习教科书内容,很少学习补充性的课外知识。

在情感参与维度,两类学生在愉悦感、消极反应、积极反应以及担心方面差异极其显著(P<0.01)。积极参与型学生在愉悦感和积极反应上的均值都高于消极参与型学生,在消极反应和担心情绪方面的均值低于消极参与型学生,即他们“偶尔”会出现消极反应和担心教师提问自己。

(二)两种类型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差异性分析

分析性别、班级角色、性格、英语成绩、师生关系、父母态度等变量影响下的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得到如表2所示的分析表。

1.学生个人因素与课堂参与类型的差异性分析

性别与课堂参与类型(χ2值为6.873,P<0.01)、班级角色与课堂参与类型(χ2值为19.793,P<0.01)、性格与课堂参与类型(χ2值为6.451,P<0.05)、英语成绩与课堂参与类型(χ2值为17.00,P<0.01)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这说明至少在每个变量的某一个变量值上,积极参与课堂(A)与消极参与课堂(B)的学生人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判断要结合百分比和标准化残差值的事后比较。

男生课堂消极参与比例(AR=2.6)显著高于积极参与比例(AR=-2.6),女生课堂消极参与比例(AR=-2.6)显著低于积极参与比例(AR=2.6)。可见,女生比男生更积极参与课堂。

班干部课堂积极参与比例(AR=4.4)显著高于消极参与比例(AR=-4.4),普通学生课堂消极参与比例(AR=4.4)显著高于积极参与比例(AR=-4.4)。由此可知,班干部比普通学生课堂参与积极度高。

中间性格的学生课堂消极参与比例(AR=2.4)显著高于积极参与比例(AR=-2.4),性格外向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比例(AR=2.3)显著高于消极参与比例(AR=-2.3),性格内向学生的课堂参与类型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性格外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度高,中间性格学生更容易消极参与课堂。

成绩优秀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比例(AR=3.9)显著高于消极参与比例(AR=-3.9);成绩不合格和合格分数段的学生,课堂参与全部为“消极参与”;良好分数段的学生课堂参与类型中,消极参与比例高于积极参与比例。这说明成绩优秀的学生课堂参与积极度更高。

2.师生关系与课堂参与类型的差异性分析

已有研究多认为师生关系亲疏会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教师亲近的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然而,本次调查的Fisher检验得出师生关系的χ2值为2.346,P>0.05(见表2),两者不具有显著差异。该结论和已有研究结论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中师生关系很好的比例较高,而师生关系不好的比例很低。

3.父母态度与课堂参与类型的差异性分析

采用Fisher检验分析父母态度与学生课堂参与类型的差异性,得出χ2值为6.367,P<0.05(如表2所示),这说明至少在三种父母态度的某一种上,两种课堂参与类型存在显著差异。

比较发现,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持一般支持态度,学生课堂消极参与的比例(AR=2.0)显著高于积极参与的比例(AR=-2.0);若家长持非常支持的态度,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和消极参与的比例相同,但积极参与调整后的残差值(2.6)大于消极参与调整后的残差值(-2.6),因此可以认为家长非常支持学生学习英语,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比例会显著高于消极参与比例。

(三)学生课堂参与状况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学生访谈的质性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以下因素也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

1.个人因素

首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影响课堂参与的首要因素。12名被访谈者都认为自己“会读就参与,不会就不参与”。积极参与型学生因为运用课前预习、多读多看和认真听课等策略,对课程内容掌握较好,所以更容易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消极参与型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加上在听课时经常走神或听不懂,导致对英语知识掌握不到位,影响了其课堂参与。

其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影响其课堂参与状况。访谈的6个积极参与型学生全都对英语课感兴趣,消极参与型学生中有4个对英语课有兴趣,但积极参与型学生更注重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觉得英语发音、翻译、对话内容本身具有吸引力,他们常常被这种内驱力推动而积极参与课堂。

最后,学生的注意品质影响其课堂参与状况。6个积极参与型学生中,有2个听课认真,注意力集中,有4个偶尔会走神,大部分时候注意力比较稳定。消极参与型学生经常在上课时走神,不听课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容易受精神疲惫、心情不好、同学干扰等因素影响,注意力分散使得他们游离于课堂之外。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是父母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支持方式。积极参与型学生的父母会引导、指导或监督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如在观念上引导孩子为掌握知识而学习,在行为上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直接辅导孩子学习和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他们是孩子英语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消极参与型学生的父母,只是在言语上询问孩子英语学习情况或要求孩子学习,或者给孩子报辅导班,偶尔抽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或进行辅导,很少持续参与孩子英语学习过程。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英语课程难度、同伴干扰和教师教学方式。有2个消极参与型学生因课程难度加大,跟不上教学节奏而逐渐失去了英语学习兴趣,开始消极参与课堂。另外,同伴干扰是影响课堂参与的重要因素,旁边同学“找玩”或“捣乱”,常常会让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分神加入他们。最后,教师设计的活动方式,如做游戏、小组竞赛、对话、角色扮演等是影响课堂参与的重要因素,这些活动方式能让学生展现能力、为小组争取荣誉和获得师生认可,因此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建议

(一)协同培养学生认知和元认知策略,提升学生认知参与能力

有研究表明,“低学业成就学生更善于使用社会性策略,而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较低”[8],这会影响其课堂认知参与能力。我们也发现,英语认知策略和知识掌握程度是影响学生认知参与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帮助消极参与型学生反思、监控和调节英语认知策略,让他们熟练掌握预习、听读、听课和背诵等基本策略,提升他们的课堂认知参与能力。

建议教师召开主题班会,选择几位积极参与型学生上台发言,介绍他们的英语学习策略,鼓励消极参与型学生向这些同学“取经”,并在英语学习和对话过程中有意识地监控和改变自己的学习策略。家长协同教师一起参与学生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在督促孩子自我反思、监督作业完成和提供学习辅导等方面扮演积极角色。

同时,教师要设计难度适当的“前置作业”,引导学生精准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师针对对话课内容设计难度适当的作业,鼓励学生积极达成任务目标,提前熟悉英语课程的对话内容,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管理课堂干扰行为和提供参与机会,促发学生的行为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规则制定与实施、行为提醒和事后教导等方式来管理课堂干扰行为。首先,教师事先公布课堂规则及奖惩措施,明确应该提倡和禁止出现的课堂行为,坚定维护课堂秩序。其次,针对课堂干扰行为,教师可利用眼神、肢体语言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后,教师课后可以与“课堂干扰者”和“被干扰者”进行沟通,提高学生对课堂上学习行为参与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控制意识。

消极参与型学生受“习得性无助”影响,常常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成功。教师要给这类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重新相信学习行为与学业改善之间存在联系。教师可以布置课堂参与任务,如预习课文内容、朗读对话、听写单词和表演对话等,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在家练习,做好课堂参与准备。上课时鼓励或点名让消极参与型学生展示和表演,并运用赞扬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重获学习自信心。

(三)创建关怀型、合作型和趣味型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

消极参与型学生因害羞、胆怯、尴尬等情绪而不敢参与课堂,教师应给予这类学生特别关怀。教师要耐心倾听消极参与型学生的情绪感受,理解他们的情绪困扰,鼓励他们放下情绪负担,以平常心态对待课堂。同时,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互相尊重,当同伴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不要嘲笑,而是积极鼓励和帮助他人,这样才能给学生建立心理安全感,解除他们参与课堂的后顾之忧。

“小组必须为了达到特定目标或争取奖励与认可开展协作,并且小组的成功必须依赖于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学习。”[9]合作过程中的相互鼓励、模仿和支持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而且会发展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教师可设立英语学习小组,布置小组任务,让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担任组长,帮助组内成员认读英语对话内容并检查成员作业完成情况和新课预习情况,直到所有成员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表演对话时,也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通过组内同辈群体的互助合作,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同时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

教师可创设趣味性活动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视频、挂图、言语等媒介,设计能活跃课堂氛围的导入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言语操练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游戏进行词句练习。同时,在对话练习环节辅以操作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此外,教师讲课时积极向上的语气、丰富的肢体语言也会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ASTIN A W. Student Involvement: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984(1):518.

[2]孔企平.“学生投入”的概念内涵与结构[J].外国教育资料,2000(2):74.

[3]余立,张烨.初中学生英语课堂参与行为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3):38.

[4]张燕,程良宏.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表层参与及其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20(4):24.

[5]杜金燕.小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现状调查:以五年级故事教学课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12.

[6]刘芳.基于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27):68-69.

[7]同[5]10.

[8]程黎,李浩敬.教师课堂行为感知与家长参与对10~12岁低学业成就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5(7):50.

[9]汉纳·杜蒙,戴维·艾斯坦斯,弗朗西斯科·贝纳维德.学习的本质:以研究启迪实践[M].杨刚,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148.

张微 / 海南澄迈县马村学校,教师,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澄迈 571923);王成军 /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南昌 330022);*通讯作者,E-mail:dw_221@126.com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绩效考核背景下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热情变化的个案研究”(JY20205)

猜你喜欢

课堂参与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学生参与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生活化情景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程度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文化对英语课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解读数学文本提高课堂参与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