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背景下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2023-10-31俭,陈西

华东经济管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双碳竞争力聚类

薛 俭,陈 西

(陕西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一、引言

企业绿色竞争力代表着企业在环保、健康和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下取得的市场竞争优势。随着全球范围内各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突显,企业绿色竞争力理论得到长足发展,并受到学者以及企业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以及科技发展的飞跃,使得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都伴随着竞争,企业的竞争实践更加需要相适宜的竞争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以培育、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获得企业持久的生存和长足的发展[1]。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与以往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不同,29 个经济体通过立法、提交协议或政策声明等形式正式提出碳中和承诺,环境与经济发展呈现共赢态势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双碳”背景下,代表企业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企业绿色竞争力成为衡量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关系企业自身在新形势下竞争、生存的命脉所在,更保障着一国经济在“双碳”时代的平稳过渡和运行。

然而,企业绿色竞争力理论研究却进展缓慢。近年来,学者对企业绿色竞争力这个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最初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到后来通过实地调研、实验仿真等方法的应用;在研究对象上,包括了制造业[2-3]、建筑业[4]等多种企业类型;在研究内容上,从对企业绿色竞争力概念界定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5],发展到对企业绿色竞争力关系模型的构建以及竞争力的量化和应用等多角度的研究探索[6-7]。同时,有关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评述类文献数量也较多,但这些文献或是对企业绿色竞争力某一方面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综述[8],或是截取较短的一个时间段以探讨企业绿色竞争力为研究主题[9],难以全面直观生动地展现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动态变化、研究热点、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以智能检索加人工筛选后的企业绿色竞争力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及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分析当前国内国际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现状、特征及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此描绘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全景,以期为今后的企业绿色竞争力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二、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

本文的文献检索和筛选过程见表1所列,为保证所选文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的质量,本文所选择的国内文献为CSSCI 文献,国际文献为SCI/SSCI 英文文献,且国内国际文献类型均为期刊论文,剔除了会议、综述、专著等类型的文献。具体地,在中国知网上以SU=(‘绿色’+‘低碳’+‘可持续’)*‘竞争力’*(‘企业’+‘公司’+‘组织’)为检索词检索出共计380篇C刊文章,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以TS=(Green competitiveness*)AND(enterprise*or business*or company*or corporation*or organization*or firm*)为检索词检索出共计317 篇SCI/SSCI 文献。为保证文献的相关度,本文对检索的所有文献进行逐条人工筛选。在文献筛选过程中,结合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提供的相关度排序及Zotero 文献管理软件,通过人工详细阅读文献标题、摘要、关键词及正文内容来剔除部分相关度低、非学术研究类的文献,比如未主要提及或未重点探究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文献,以及部分研究非企业或非组织绿色竞争力的文献,如国家(地区)绿色竞争力、行业绿色竞争力、外贸竞争力、高校竞争力等。最终,用于文献计量的文献包括1999—2021 年间的228 篇CSSCI中文文献和2007—2021 年间的261 篇SCI/SSCI 英文文献。在内容分析部分,除上述文献外,还涉及了部分在线发表、数据库未及时收录的文献。

表1 文献筛选过程

(二)研究方法

本文同时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两种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是指利用数学统计原理和计算机分析手段,定量研究文献的外部特征,探索相关研究主题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态势,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涵盖文献发表数量、核心作者、关键词聚类、文献共被引分析等,能全面客观地概括和识别某一研究主题的演化脉络及研究布局,但缺点是不能深入地分析文献的具体研究内容。内容分析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定性综述方法,旨在通过对文献基本内容的梳理、归纳和概括来深入剖析更为具体的研究现状,如实地反映某一研究主题相关文献的内部特征,结合文献详细内容厘清相关研究主题发展现状,但该方法受限于文献样本数据,且主观性较强。因此,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探究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三、文献特征计量分析

(一)文献发表年度分析

从文献发表年度数据来看,国内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主题的研究最早出现于1999 年。彼时,刘力钢(1999)认为企业在面临不断变化的竞争时,应与外部环境达成一种平衡,通过一系列的公共关系活动保证企业在自身发展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9]。从累计发文量来看,国内文献呈指数分布趋势,R2=0.981 3,但在2015年后,增长速度放缓,2021年开始又有上升势头。根据发文量变化,可以把国内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9—2008年,在这十年间发文量呈现总体增加、局部降低的趋势,2008 年文献年发表数量一度达到峰值22 篇;第二阶段是2009—2020 年,在这个阶段,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年发文量趋势与第一阶段相反,呈现总体下降、局部上升趋势,最高19 篇,最低仅有2 篇;第三阶段是2021 年以后,2021 年的发文量比前一年上涨5篇,超过第二阶段的最高发文增长量,比肩第一阶段的最高发文增长量。可以预计,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时代的开始,发表在CSSCI 期刊上的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文献会快速增长。

而国际文献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07 年,在2007—2017 年间每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均不足20篇,处于前期探索阶段。从2018年起,围绕该主题的文献发表量显著增加,2019—2021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表明该主题领域的研究正处在快速兴起的阶段。通过拟合累计发文量的指数函数,其拟合曲线的R2=0.875 1,说明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的研究文献累计数量呈指数型增长。

文献发表数量方面,国内国际文献最显著的不同体现在文献值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差距。国内文献发表数量从2016 年起低于估计值,而国际文献从2016年起,发表数量高于估计值,且差值逐年增大。

(二)文献发表期刊情况

通过对国内228 篇CSSCI 文献及国际261 篇SCI/SSCI文献的期刊进行统计,发现整体上刊载企业绿色竞争力内容的国内和国际期刊数量多,但分布零散。其中,国内文献共有116 本期刊,仅刊载1 篇文献的期刊有79本,占比68.1%。国际文献有76本期刊,仅刊载1篇文献的期刊有47本,占比61.8%。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可以将上述期刊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边沿区,本文针对核心区期刊展开相关文献发表详细情况分析。依据布拉德福的计算方法,核心区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为核心区数量;E为欧拉系数,E=0.577 2;Y为最大发文量期刊的载文量。

见表2 所列:国内期刊的核心区期刊数量为P=2 ln(1.781 × 10)=5.76,即排名前6 位的国内期刊处于核心区;国际期刊的核心区期刊数量为P=2 ln(1.781 × 57)=9.24,即排名前9 位的国际期刊处于核心区。

表2 期刊发表情况

研究领域方面,国内文献期刊主要集中于基础科学和经济与管理科学领域,如科学技术管理理论与实践、经济理论、经济改革等方面的期刊,而国际文献多集中于Management Scienc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和Engineering 领域,如环境保护和生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等细分研究领域的期刊。发文量方面,国内核心区期刊发文量差距较小、分布均匀,而国际核心区期刊发文量差距较大,极值达到53。影响因子及发文量比重方面,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比重更大,这说明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认可。

(三)科研合作网络分析

结合Citespace、Vosviewer 等软件,本文针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国内228篇CSSCI和国际261篇SCI/SSCI文献展开微观(作者)、中观(机构)两种层次的科研合作网络分析,对国际文献展开宏观(国家)层次的科研合作网络分析。

1.作者共现分析

(1)被引文献作者共被引分析。通过使用Citespace 软件可以识别出被引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即被引文献作者共被引分析,根据共被引分析的中心度和频次可以找出研究领域中高影响力作者(被引权重最高的作者)及其对应的文章,也可以展示作者共被引关系,以及哪些作者的研究主题类似和联系紧密[10]。

由于中国知网文献原数据不支持被引文献作者分析,因此本文仅分析国外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的261篇文献。根据被引文献作者共被引分析数据,中心度最大的作者是Aragon-Correa J A,为0.25,其次是Bansal P、Hart S L、Bowen F E、Porter M E 等人,分别为0.24、0.22、0.2、0.19。以上TOP 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紧密、合作次数频繁,共被引关系结构层次丰富全面,这说明以上作者是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领域里最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学者,不同主题研究的联络者,连接了多个研究团体。同时,绿色竞争力理论的奠基人Porter M E是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在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紧随其后的是Zhu Q(circular economy;environmental-oriented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Rao P(green supply chains)、Sarkis J(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Vachon 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supply chain management)等学者,他们分别是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的各种研究主题里的领军人物。被引频次靠前的作者在合作网络中表现出较高的中心性,再次验证了他们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发展的影响和贡献。被引文献共被引分析体现出,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是相对成熟且稳定的学术领域,领域内影响力巨大的专家学者们为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优秀的学术成果引导着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发展。

(2)施引文献作者合作分析。使用Vosviewer软件可以识别作者的合作网络关系,并发现研究团体。结合软件分析发现,在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整体上作者合作联系偏少,国际作者合作多于国内作者。具体来看,228 篇国内文献作者合作网络以陈红喜(2006)为最大节点[11],连接起4 个小团体。作者合作网络仅包含10 位作者,这表明国内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尚未出现大批聚集合作的团体,系统性研究不明显。261 篇国际文献作者合作网络以Govindan K 为中心形成了放射型的大型研究合作团队,还有5 个节点分别以Kannan D、Mangla S K、Luthra S、Thakkar J、Jabbour A B L D S等作者为中心,并集中分布。作为合作网络的联系者,以上作者维系着各大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

2.机构合作分析

经文献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发现,整体上国内文献和国际文献的机构合作网络密度都较低,尚未涌现大批聚集合作的机构,呈现局部聚集、整体分散合作的特点,但国际机构间合作明显多于国内机构合作。具体地,国内文献机构合作网络中,从节点大小来看,最大的节点是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其次是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等机构,这些机构是国内开展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机构,持续深化国内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从节点分布情况来看,国内机构合作现象不明显,存在少量的“两两”合作,研究具有分散性,目前不存在最中心的机构。国际文献的机构合作网络中,我国香港理工大学(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是最大节点,说明该机构处于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的中心位置,引导着整个机构合作网络节点间的合作与交流。其次是南丹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以及我国的台北科技大学(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和哈尔滨工程大学(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等机构节点较大,并有1到2个节点与其链接,在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有一定的合作影响力。

3.国际文献国家合作分析

如图1所示,可以发现国际文献的国家网络合作的节点主次分明,分布错落有致,这说明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是国际化的学术议题,各国学者互相合作交流,联系颇深。具体地,China 是最大的节点,代表着在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领域,来自中国的学者发文最多,并且与其他国家学者的合作紧密,影响范围广。近十年来,中国的国际经济活动不断增加,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不断提升。财富杂志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从2007年的30 家增至2022 年的145 家,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因而,中国企业正吸引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西班牙、英国、韩国、美国、印度、意大利等国的学者也是国家合作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共促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持续发展。

图1 国际文献国家合作网络

四、文献内容计量分析

(一)文献关键词分析

1.关键词的战略坐标图

战略坐标图由Law 等(1988)提出,用以分析某个研究领域内不同主题的研究现状,反映某一领域研究内容的内部联系情况以及相互关系,识别研究重点与趋势[12]。参考夏恩君等(2017)[13]、宋华等(2022)[14]的研究,本文的战略坐标图是以频次和中心度为参数绘制成的二维坐标系,其中X轴为频次,Y轴为中心度。频次是关键词出现的次数,频次越高,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内受关注度和成熟度越高。中心度是关键词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集中的程度,中心度越高,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内越处于中心位置,与其他议题联系越紧密。

为此本文在对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主要关键词的频次及中心度,分别以主要关键词的频次(国内文献频次≥3,国际文献频次≥10)与中心度的平均值(4.45,0.043 及18.613,0.053)作为原点,绘制战略坐标图,进而使得关键词落入不同的象限,具体结果如图2、图3 所示。此外,作为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议题,关键词“竞争力”“低碳经济”“impact”“performance”“green”“competitiveness”频次过高,为避免图谱分析误差,本文所绘图谱为将上述关键词去除后的结果,如此,国内文献包含20 个主要关键词,国际文献包含30 个主要关键词。

图2 国内文献主要关键词战略坐标

图3 国际文献主要关键词战略坐标

从象限分布来看,国内文献和国际文献分别有3 个和5 个关键词位于象限I 中,这些关键词具有高频次、高中心性的特点,类似于波士顿矩阵中的明星产品。表明“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以及设计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核心能力”及“framework”“system”等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既是当前领域内热点研究主题,也与其他研究主题联系密切。

国内文献关键词战略坐标图的象限II 中包括代表企业类型的“民营企业”1 个关键词,国际文献包括企业特性的“capability”“competitive advantage”和企业管理场景的“integration”“barrier”“determinant”等7个关键词。以上关键词具有低频次、高中心性的特点,类似于波士顿矩阵中的问题产品。虽然这些研究主题所受的关注度不高,研究不够成熟,但由于与其他研究主题联系紧密,研究潜力较大,如针对企业的“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和企业管理的“system”“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和“management”等研究组合一样,这些关键词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会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象限III的关键词具有低频、低中心性的特征,类似于波士顿矩阵中的瘦狗产品,国内和国际文献均有11个关键词处于此象限中。这表明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目前对代表企业特性的“selection”“efficiency”“社会责任”;企业绿色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绿色管理”“绿色营销”“sustainable development”“评价模型”“因子分析”等;企业类型为“中小企业”“上市公司”“industry”“energy”等研究主题关注度相对较低。同时,这些研究主题与其他领域的关联性也较低。上述主题是逐渐边缘化还是进一步发展,取决于今后能否得以深度挖掘或与其他领域相关联。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研究热点的更迭。随着全球性环境政策目标碳中和、碳达峰的不断实现,“eco innovation”“policy”等具有再次成为研究热点的潜力。同时,象限III 中关键词数量最多,国内文献占比55%,国际文献占比37%,这表明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细分领域虽多,但各领域间关联度不大,并不成熟,体现出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缺乏深度探索。

象限IV包括国内文献的“企业”“产业集群”等5 个词及国际文献中“green innovation”“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environmental regulation”等7个词,该象限的关键词具有高频次、低中心性的特点,类似于波士顿矩阵中的现金牛产品。虽然这些主题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相对较少,既存在退化到象限III 被逐步边缘化的可能,也存在与其他领域相结合而纵深发展的机会。其中,“environment performance”和“financial performance”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企业评价标准,“产业集群”“环境规制”及“environmental regulation”推动了“green innovation”“sustainability”和“supply chain management”“碳资产”的发展,“model”则是企业实现与衡量以上成效的基础性方法。

总体来看,国内和国际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都具有分散性的特点,研究主题众多,但成熟性和关联度不高,且国际与国内研究差异性不大。

2.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关键词聚类,可以分析出重点研究主题。陈超美和陈悦(2014)提出,评估图谱聚类效果的聚类模块性指数Q值(ModularityQ)大于0.3 即表示网络聚类模块的结构是显著的,聚类轮廓性指数S值(Silhouette)大于0.7 则可以认为该聚类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15]。在本文的两个聚类图谱中,国内文献图谱的Q值=0.866 2,S值=0.967 5,Harmonic Mean(Q,S)=0.914 0;国际文献图谱的Q值=0.706 6,S值=0.857 9,Harmonic Mean(Q,S)=0.775 0,可见信度满足Citespace 图谱聚类要求。关键词聚类结果按照涉及文献的数量从大到小排序,在剔除小型聚类模块后,得到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的聚类结果见表3所列。

表3 2007—2021年企业绿色竞争力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聚类结果

整体来看,国内文献关键词主要聚为5类。按照学术研究主题分类,分别为:企业竞争力维度,包括聚类0 竞争力和聚类2 核心能力;企业绿色管理模式维度,包括聚类1低碳经济和聚类4绿色营销;企业绿色管理技术维度,包括聚类3产业集群。

国际文献关键词主要聚为6 类,分别为聚类0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聚类1 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聚类2碳管理(carbon management)、聚类3 环境规制(environmental regulation)、聚类4 双目标(bi-objective)、聚类5 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按照学术研究主题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维度:企业绿色管理模式维度,包括聚类0、聚类1、聚类2;企业绿色管理技术维度,包括聚类3、聚类4、聚类5。

对照来看,国内国际的共同聚焦点是企业绿色管理模式及企业绿色管理技术,国内文献还聚焦于基础内容,即企业竞争力。

在分析聚类图谱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每个聚类主题所涵盖的代表性文献及其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梳理概括,其结果见表4所列。从代表性文献的发布年份来看,国内文献比国际文献发布时间早,近年来国际文献更多,这说明目前企业绿色竞争力代表文献主要发表于国际期刊。

表4 代表性文献分析

(二)基于文献内容的进一步分析

1.文献理论视角分析

从现有文献来看,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的理论,一是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二是企业管理相关理论;三是竞争力量化研究相关理论。

公共政策相关理论视角中,Eunmi(2020)基于制度理论(Institutional Theory),对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83家公司的数据展开实证分析,探究了命令和控制环境监管或自愿手段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27];Woo 等(2016)结合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对韩国108 家建筑供应商的调查研究发现,提升供应商信息共享能力会促进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环境合作,进而降低绿色成本,获得竞争优势[28]。此外,还有学者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对各类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展开分析研究[29]。

企业管理相关理论视角中,包括波特假说、能力激励机会(AMO)理论、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企业三维效益论和企业战略创新理论、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钻石理论等一系列理论。1995年,波特假说的提出改变了过往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对峙这一传统观点[30]。在此之前,研究者们往往认为环境规制与政策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高,降低企业竞争力,从而抵消环境保护给社会带来的积极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果。但是随着“波特假说”的广泛传播,更多学者认识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积极关系。黄山等(2013)从市场基础观、资源基础观、制度基础观和认知基础观四种观点出发,详细分析了企业战略制定的有效性问题[31];Wu 等(2018)基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了绿色企业社会责任(CSR)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认为绿色CSR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受到公众知名度和企业透明度的调节[32]。

竞争力量化研究相关理论视角中,有与量化竞争力数学工具相关的理论,如模糊集理论(Fuzzy Set Theory)、犹豫模糊集理论(Hesitant Fuzzy Set Theory)、粗糙集理论(Rough Set Theory)等。Ocampo(2018)基于模糊数学领域的模糊集理论,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HP-TOPSIS)对菲律宾食品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制造战略进行了案例研究,证明了内容战略和全面质量管理是支持食品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33]。部分学者还围绕仿真模拟竞争力的博弈理论(Game Theory)进行了探索,如Zhai 等(2021)利用演化博弈论(Evolutionary Game),探讨了影响政府与云制造企业协同选择策略的政府激励和惩罚、平台承载能力、企业间信任度、技术损失系数、信息化程度等关键因素[34];刘楠峰等(2017)则基于融合图论和矩阵论原理的DEMATEL 模型识别出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撑[35]。可以发现,竞争力量化研究的相关理论视角具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特性。

综上,虽然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多,但都是各学科理论的综合型应用,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论视角探索,理论创新比较匮乏,特别是缺乏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的相关理论创新。

2.文献研究方法分析

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经过数年发展,已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目前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缺乏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基于Paes 等(2019)对研究方法的分类[36],本文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建模仿真、案例研究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

大量学者利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了企业在绿色实践、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制造等方面的问题,包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37]、数据包络分析[38]、双重差分[39]、Topsis评价法[40]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例如,Luthra等(2016)基于123家印度汽车企业数据,通过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的关键成功因素(CSF)及其对印度汽车行业当前实施的绿色实践的影响[41];Song和Wang(2017)利用中国企业大数据研究了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绿色技术水平的影响[42]。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进一步多角度量化了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Li 和Chen(2019)从企业议价能力的角度探讨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动态影响,验证了环境法规在短期内会对企业的GTFP 产生负面影响[43];Wu 等(2021)结合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建立了包括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财务效率、融资效率、人力资本效率和生态效率的评价体系,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提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44]。总的来说,定量研究的方法有管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也有其他许多领域的学科方法应用。

定性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主要围绕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展开。例如,Peng等(2021)通过构建“环境规制刺激绿色创新意愿,绿色创新意愿促进绿色创新行为”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绿色创新意愿在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行为的逻辑链中起着中介作用,政府的控制性环境规制比激励性规制更能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意愿[45]。由于企业绿色竞争力是综合性的学术议题,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广,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研究主题,因此还常结合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具体分析研究主体,以实证检验或者提炼文章研究结论。如Yang等(2020)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采访的方式收集了三家光电企业及专家调查数据,综合取得经济成本、客户需求、环境保护需求、绿色需求、社会责任等关键成功因素的权重[46]。

建模仿真方面,现有文献主要围绕企业竞争力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决策机制展开研究。例如,Efendigil 等(2008)通过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两阶段模型,选择出最合适的绿色第三方逆向物流供应商,增强企业竞争力[47];Chen 和Wang(2017)使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嵌入限额和交易政策的绿色产品组合决策模型[48];Fan 等(2021)以提高物流企业绿色竞争力为目的,提出考虑燃油消耗和总成本最小的整数规划模型,解决了绿色车辆路径问题[49];Wang 等(2021)基于考虑市场竞争和中国货运系统碳排放的多目标双层规划定价模型,发现合理的运价调整可以有效增加企业利润,降低货运系统的碳排放总量,进而推动绿色货运的进程[50]。

案例研究方面,文献主要结合一个或多个企业的案例论证绿色管理实践。例如,Bose 和Pal(2012)早期以案例研究的方式研究证明了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举措会给企业创造价值[51];Feng和Gong(2020)以汽车企业H 为案例,具体阐述了汽车制造企业如何选择符合条件的绿色供应商,优化订单配置数量,提高竞争力[52];邵兴东和孟宪忠(2015)则以华为和碧桂园为例,结合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探讨了转型期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53]。由于研究主体明确和企业数据精确等特征,案例研究成为国内国际文献研究企业绿色管理实践的重要方法,极大推动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发展。

综上,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方法涉及定量、定性、建模仿真、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并以定量研究为主。同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管理学领域应用也越来越多,如层次分析法[54]等,这表明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展开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正成为该领域的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现有文献多利用已有方法及理论去量化检验企业绿色管理实践,而从现象中提炼出本质的文献较为缺乏。

3.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框架

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框架,有助于廓清该领域研究的整体特性。根据国内国际文献特征计量分析及文献内容计量分析,以及文献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的梳理,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框架总结如图4 所示。从量化研究类、公共政策类、企业管理类等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建模仿真、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以工业企业、出口企业、产业集群等类型企业为研究主体的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围绕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绿色文化、绿色创新、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实践、碳管理声誉等一个或多个研究主题展开。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框架作为研究梗概,清晰地展示了领域内目前的研究现状。同时依照框架,可以实现对所有相关文献的统筹协调,进行一致的剖析和解释,并统一归类。由此,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领域内文献解读效率及解读的规范性大幅度增强。

图4 研究框架

五、结论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国内国际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相关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特征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并构建研究框架,主要结论如下:①国内国际文献在各年份的发表数量均呈指数型增长,自2016 年起国内国际文献发文量增长趋势不同步。②文献所涉及的期刊种类丰富,国内文献期刊主要集中于基础科学和经济与管理科学领域,国际期刊以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为首,涵盖环境保护和生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等领域。③在科研合作网络方面,国内国际文献均表现出学者的共被引关系结构层次丰富,但文献作者的合作关系尚浅,延展性不强;国内国际文献的机构合作网络密度都较低,尚未涌现大批聚集合作的机构,但相对而言,国际文献机构合作更密切;中国是国际文献国家合作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各国学者合作交流频繁,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是国际化学术议题。④文献关键词战略坐标图表明,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以供应链管理、环境管理为代表的可持续性管理研究及实证分析等,国内国际的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主题都具有分散化特征,各领域间关联度不大。⑤文献关键词聚类结果表明当前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是企业绿色管理模式和企业绿色管理技术两大类别。⑥国内国际文献涉及的理论主要是公共政策、企业管理、竞争力量化研究等三个方面,缺乏碳中和、碳达峰等新的环境背景下的相关理论创新;文献涉及的建模仿真、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众多,实证研究是研究企业绿色竞争力的主旋律,大量文献使用定性指标来收集数据或者假设性数据,较少使用企业实时真实数据展开研究。

(二)研究展望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面临着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引发的严峻挑战,绿色竞争力正是企业“双碳”背景下环境友好的表现形式。面对研究热度快速增长,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更要避免被架空,身陷经验主义或形式主义囹圄。展望未来研究:①加深企业绿色竞争力领域各研究主题的关联度,推动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整体规范性和科学性。②拓展与“双碳”相关的理论视角,构建整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③宏微观环境对企业绿色发展影响巨大,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应更贴合实际背景,利用好企业真实运营数据,推动学术理论研究进步,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局限

本文存在以下两点不足:①尽管本文应用了综合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作详细梳理和分析,但对于相关文献分析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后续研究可以通过采用更多文献综述工具和方法、扩大文献搜索范围来丰富当前的研究结果。②由于企业绿色竞争力是交叉性的研究,研究热点演化快速,因此,本文所形成的知识框架以及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性探索的建议是否持续有效,还有待后续研究的检验。

猜你喜欢

双碳竞争力聚类
“双碳”视域下绿色乡村建设经济效益分析——以广东省低碳乡村为例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