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食疗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3-10-31杨志勇
杨志勇 贺 斌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750306)
近年来,中医药领域中的中药食疗被临床广泛关注和研究。中药食疗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强调整体调理和个体差异,根据药食同源的原则,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1]。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中药食疗具有天然、温和、持久、副作用少等优势,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减轻疾病症状、促进胃部组织修复[2]。柴胡疏肝散作为传统中药方剂,被广泛运用于胃溃疡的治疗中。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的功效,对调节患者情绪、改善失眠等症状起到辅助作用,能够缓解胃溃疡的相关症状。同时,柴胡疏肝散药性温和,临床应用中未见不良反应和严重副作用[3]。
目前中药食疗联合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中药食疗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期为胃溃疡患者提供更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胃溃疡的病人,共计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食疗治疗)与试验组(中药食疗+柴胡疏肝散),各37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31~67岁。试验组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31~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经胃镜或 X 线钡餐检查确诊为胃溃疡,符合《实用内科学》中胃溃疡的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病人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需要治疗的胃部疾病,如胃癌等;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研究药物或治疗方法过敏者;无法按照研究要求进行随访和数据收集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药食疗治疗方法。首先,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了解他们的喜好和禁忌食物,制定适合的中药食疗方案。食谱制定贯彻理气疏肝、止痛和保护胃的基本原则。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中药食疗方案。包括陈草蜜膏(将适量的陈草和蜂蜜混合,每天早晨空腹食用)、佛手茶(取适量佛手果皮,加入开水中煮沸,喝茶水)、白扁豆佛手粥(将白扁豆煮熟,然后加入切碎的佛手果肉和适量的水,煮成粥状)、橘皮紫苏粥(将橘皮和紫苏叶加入煮粥的米中,煮至熟烂,食用时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砂仁煲猪肚(将砂仁和猪肚一起煮熟,调入适量的盐和调味料)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柴胡疏肝散。柴胡、郁金、延胡索、枳壳各10g,甘草5g,蒲黄8g,白及11g,将药材混合后浸泡在0.5L的水中,熬制20分钟到30分钟,形成100mL的汤汁。每日中午服用汤汁100mL。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 效果判定指标
效果判定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胃溃疡疾病复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即患者溃疡愈合的比例,患者治疗后通过内窥镜检查和临床症状评估来确定溃疡愈合情况,溃疡完全愈合且无出血等临床表现为治疗有效,溃疡面有所缩小但未完全愈合且胃溃疡相关临床表现减轻为好转,溃疡无变化或溃疡面积增加或胃溃疡相关症状有所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好转率。复发率即评估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患者胃溃疡再次发作的比例。需要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持续3个月),通过内窥镜或其他检查方法来确定溃疡的复发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主要评估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使用HUI-3质量生活量表,具体包括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四方面,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复发率比较
经3个月随访,试验组的37例病人,有3例出现了疾病复发,复发率为8.11%。对照组的37例病人,有9例出现了疾病复发,复发率为24.32%。详见表2。
表2 两组胃溃疡疾病复发率比较
2.3 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躯体疼痛(65.84±4.84)分、生理机能(65.83±4.89)分、社会功能(65.97±4.89)分和精神健康(66.04±4.93)分高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90.64±6.21)分、生理机能(90.69±6.22)分、社会功能(90.77±6.31)分和精神健康(90.82±6.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分)
2.4 治疗安全性
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其中眩晕3例(8.11%)、口干2例(5.41%)、胃肠不适2例(5.41%)。试验组不良反应为8.10%,其中口干1例(2.70%)、胃肠不适1例(2.70%),眩晕1例(2.70%)。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随着目前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压力增加,胃溃疡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状态。因胃黏膜有损伤,病人在发病时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胃溃疡迁延难愈,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病人的病情加重,诱发其他并发症,如溃疡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4]。常见的引发胃溃疡的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持续或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高胃酸分泌、精神压力较大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食物摄入、吸烟和过度饮酒)均可增加胃溃疡的发生率。胃溃疡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以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此外,改变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习惯、减少压力、戒烟限酒等也对胃溃疡的治疗和预防起着重要作用[5]。
在中医领域内,胃溃疡属于“胃脘痛”范畴,与脾脏、肝脏等因素有关,借助中药食疗可以稳定病情,改善胃肠不适。中医认为,胃溃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胃为运化水谷精微的脏腑,若脾胃功能虚弱,则消化功能减弱,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导致胃部气滞湿浊,黏膜受损,形成胃溃疡。常见的脾胃虚弱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2)阳虚和阴亏:中医理论中,阳虚指体内阳气不足,阴亏指体内阴液不足。阳虚和阴亏的状态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消化功能紊乱,胃血液循环不畅,胃黏膜受损。在这种情况下,胃黏膜容易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从而形成溃疡。(3)情绪因素:中医认为,情绪因素对胃溃疡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长期的情绪压力、愤怒、忧虑、郁闷等不良情绪会扰乱体内的气机流通,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运化,导致胃气失和,胃黏膜受到刺激和损伤,最终导致胃溃疡的发生。在中医中,治疗胃溃疡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中医医师会开具具有健脾胃、调和阴阳、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方剂。常用的中药有养胃安神、调理脾胃功能的药材,如黄芪、白术、党参、当归等。饮食调理:中医注重饮食调理,建议患者注意饮食规律,适量进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推荐食用易于消化吸收、养胃安神的食物,如稀饭、粥、蔬菜、水果等。在中医领域,中药食疗结合柴胡疏肝散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胃溃疡的方法。柴胡疏肝散是一味具有疏肝理气的中药方剂,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胃部不适。柴胡疏肝散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可以疏肝理气,缓解情绪不稳定、胃部胀痛等症状。该方剂搭配中药食疗可有效治疗胃溃疡[6]。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中药食疗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对照组以中药食疗治疗为主,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贯彻落实理气疏肝、止痛和胃的基本原则,制定中药食疗方案,包括陈草蜜膏、佛手茶、白扁豆佛手粥、橘皮紫苏粥、砂仁煲猪肚等。同时,配合粥类食物(以稀饭、面粥为主,可以起到养胃消食、缓解胃肠负担的作用)、温和易消化的食物(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可以提供营养,减少对胃的刺激)。患者日常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避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症状。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柴胡疏肝散于中午服用一剂。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表明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较好,通过中药食疗和柴胡疏肝散药物的应用,改善胃溃疡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胃黏膜修复并调节患者胃肠功能。在复发率比较方面,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P<0.05),表明试验组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胃溃疡的复发,进一步证明了中药食疗联合柴胡疏肝散对胃溃疡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试验组治疗后在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采用中药食疗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胃溃疡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的改善,可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2%,试验组为8.1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即中药食疗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胃溃疡的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中药食疗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胃溃疡在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减少疾病复发具有显著作用。 中药食疗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胃溃疡疾病的病人,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率,且治疗期间安全性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