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对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3-10-31陈润龙钟伟芳郭永兴
陈润龙 钟伟芳△ 郭永兴
①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州) 510520 ②广州市格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通信作者 E-mail:weifangzhong@163.com
攻击性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害伤害被攻击对象,使被攻击性对象遭受破坏性影响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1]。研究指出,攻击性是影响服刑人员暴力再犯罪的稳定性个体因素,降低攻击性有助于减少服刑人员的暴力再犯罪风险,因此,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受到了学界及监狱部门的广泛关注[2-4]。为给服刑人员改造工作提供更多实证参考,助力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的提升,本研究将对此课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面部表情识别(以下简称表情识别)是指识别观察对象的面部表情状态,确定其情绪的过程。研究指出,对他人表情识别能力的缺损与个体愤怒和攻击行为有显著关系。例如,Dodge发现,对模棱两可的表情作倾向于敌意等消极解释的个体会做出更多攻击行为[5];Penton-Voak等发现,提升个体从他人含有愤怒和快乐两类情绪的表情中识别出快乐情绪的能力,可以抑制个体的愤怒和攻击行为[6];邱方晖等发现,对愤怒-恐惧表情的识别界线与个体攻击性有显著关系,高攻击性个体具有类别界线向恐惧一端偏移的倾向[7]。既然表情识别能力与个体攻击行为有重要关系,那么其会否影响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攻击性呢?为进一步了解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为服刑人员改造提供参考,本研究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假设1:表情识别能力会负向影响服刑人员的攻击性。
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通过社会联系来缓解自身心理压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及增强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支持系统[8]。不少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显著负向影响个体的攻击性[9-11]。例如,李相南等发现,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以及通过自尊等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攻击水平。另一些研究则发现,表情识别对个体的社会交往能力有重要影响[12-13]。由于获得和知觉社会支持是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研究表明表情识别能力强的个体更能感知他人的情绪状态[14],更能获得社会支持[15],因此本研究设想,如果表情识别影响服刑人员的攻击性,那么社会支持可能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为初步了解表情识别能力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的机制,进一步揭示两者关系,本研究将对此设想进行探讨,并提出假设2:社会支持在服刑人员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自我控制是个体按照社会标准或自己的意愿,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活动等进行约束、管理的能力[16]。研究发现,自我控制水平与犯罪行为、攻击性行为等行为显著负相关,低自我控制水平的个体更容易出现越轨行为[17-19]。此外,有研究发现自我控制会调节社会支持对个体攻击行为的影响效应,对于较高自我控制水平的个体,社会支持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明显[20]。基于这些,本研究预期如果社会支持在服刑人员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那么自我控制很可能会调节这一中介模型。事实是否如此呢?为进一步了解表情识别能力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的机制,本研究将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假设3:社会支持在服刑人员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的中介作用受自我控制调节,可能主要调节中介链条的后半段,即调节社会支持与攻击性的关系。
综上,本研究将探讨表情识别能力对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自我控制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并提出了以下假设:①表情识别能力会负向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②社会支持在表情识别能力与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③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受自我控制调节,主要调节中介链条的后半段,假设模型见图1。
图1 假设模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广东省某男子监狱以整群抽样法选取210名服刑人员作为研究被试。发放问卷210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95.24%)(单个量表未答题目超过2题,连续10题以上答案相同或有明显规律的问卷判为无效)。有效被试均为男性,年龄19~63(36.72±9.64)岁;小学及以下文化者占34%,初中文化者占47%,高中或中专文化者占9.50%,大学及以上文化者占8.50%;第一次判刑者占72.50%,两次以上判刑者占27.50%;犯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者占17.09%,犯侵犯财产罪者占28.14%,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者占34.67%,犯其他罪者占20.10%。所有被试均同意参加研究,能作答问卷,且无精神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
1.2 方法
1.2.1 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测验 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测验由研究组自编,含20个题目,每个题目要求被试写出面部表情图相应的表情。表情图片选自姜振宇所著《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21],其中愉悦类、悲伤类、恐惧类和愤怒类表情图各3张,其他表情图8张为厌恶、讥笑、不屑、不服等复杂表情图。每个题目回答正确得1分,分数越高表示表情识别能力越强。
为检测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测验是否有效,招募了30名大学生自愿者(男生20名,女生10名)对表情图片进行评定。评定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愿者对图片表情平均识别率为84.83%(标准差=4.82%),提示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测验可以用于测试个体对表情的识别能力。
1.2.2 攻击性问卷 攻击性问卷(Buss &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由Buss和Perry编制,本研究采用的是罗贵明(2008)修订的中文版问卷[22]。该问卷由29个题目组成,含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敌意、愤怒4个分量表;采用5点评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5“极为符合”),分数越高表示攻击性越强。攻击性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4个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0、0.73、0.68、0.67。
1.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由姜乾金修订,测量受测者感受到的来自家庭、朋友及其他人的领悟社会支持程度。该量表由12个题目组成,含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个分量表;采用7点评分(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PSSS有较好的信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0,3个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05、0.744、0.613[23]。
1.2.4 自我控制量表 自我控制问卷(Self-control Scale,SCS)由Tangney等编制,本研究采用的是于斌等(2014)修订的中文简版问卷。该问卷由12个题目组成,采用5点评分(1“完会不符合”~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控制能力越强。中文简版问卷与完整版问卷相关系数为0.91,Cronbach α系数为0.75[24]。
1.2.5 程序 由课题组成员及经过培训的民警作为主试,对研究对象进行集中测试。测试时,被试需作答4个量表,同时填写人口学及服刑相关信息。施测时间约30分钟。
1.3 统计处理
采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初步处理;采用SPSS 20.0及SPSS Process组件进行相关分析及中介和调节作用检验。
2 结 果
2.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对服刑人员的年龄、学历(1~5的5点评分,分别表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学及以上)及在4份测验上的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4个变量两两均有显著相关,见表1。服刑次数与攻击性显著正相关,总体表情识别能力及悲伤、愤怒两类表情识别能力均与攻击性有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表情识别能力与服刑人员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支持了假设1。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2.2 社会支持在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由表1可知,表情识别能力、社会支持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满足中介效应分析的条件。本研究采用Bootstrap法,将所有变量转化为标准分,在控制年龄、学历的条件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分析结果显示:表情识别能力能显著负向预测攻击性(β=-0.184,P<0.05);当表情识别能力和社会支持都进入回归方程时,表情识别能力负向预测攻击性(β=-0.156,P<0.05),社会支持同样能负向预测攻击性(β=-0.153,P<0.05),且中介效应量的Bootstrap95%置信区间不包含0([-0.063,-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217%,见表2、表3。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在服刑人员表情识别能力和攻击性的关系中起了部分中介作用,支持了假设2。根据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各变量之间具体的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表2 社会支持在服刑人员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表3 社会支持在服刑人员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2 中介效应模型主要参数估计和检验
2.3 自我控制对中介模型的调节作用检验
根据调节作用分析的要求,对自我控制调节作用的检验,遵循以下步骤:①将表情识别能力、攻击性、社会支持、自我控制4个变量转化为标准分;②生成交互作用项“自我控制×表情识别能力”、“自我控制×社会支持”;③在控制年龄、学历的条件下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第一步引入主效应项,第二步引入交互作用项。依据引入交互作用项后回归方程的解释量(R2)是否显著且增大,以及交互作用项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判断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是否显著。从表4可知,引入交互作用项后的回归方程解释量均显著(P<0.01),且均比未引入时的大;以攻击性为因变量时,交互项“自我控制×社会支持”的β值显著(P<0.05),“自我控制×表情识别能力”的β值不显著(P>0.05);以社会支持为因变量时,交互项“自我控制×表情识别能力”的β值不显著(P>0.05)。这一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对社会支持在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关系的中介作用的后半段有显著调节作用,支持了假设3。
表4 社会支持对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为揭示社会支持调节效应的大小和方向,以±1个标准差为标准,将研究被试分为高低自我控制两组,然后进行攻击性对社会支持的分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攻击性对社会支持的回归方程中,低自我控制组斜率为0.041(t=0.243,P>0.05),高自我控制组斜率为-0.231(t=-1.893,P=0.05)。这表明,对于低自我控制服刑人员,社会支持对攻击性无显著影响,而对于高自我控制服刑人员,社会支持对攻击性有负向影响。
3 讨 论
如何降低服刑人员的攻击性是学术界和监狱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为降低服刑人员的攻击性提供实证参考,本研究探讨了表情识别能力与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表情识别能力可显著负向预测服刑人员攻击性,即表情识别能力越强,攻击性越低。这一结果与先前的研究发现相一致[5-7,25],进一步揭示了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的关系,也提示表情识别能力是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服刑人员改造实践中可以通过提升表情识别能力来降低服刑人员攻击性,进而提升服刑人员改造质量。
既然表情识别能力会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那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呢?本研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在服刑人员表情识别能力和攻击性的关系中起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217%。这一结果初步揭示了表情识别能力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的路径,表明表情识别能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同时,也提示表情识别能力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的机制是复杂的,其并非简单地直接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而社会支持也可能非唯一的中介变量。
进一步的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在服刑人员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受自我控制的调节。调节效应主要出现在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表现为对于低自我控制水平服刑人员,社会支持对攻击性无显著影响,而对于高自我控制水平服刑人员,社会支持对攻击性有显著负向影响,与前人的研究发现相一致[20]。这些结果提示,在通过干预表情识别能力影响服刑人员的攻击性时,要考虑自我控制的影响作用,对于高自我控制水平服刑人员,表情识别能力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的效应更大。当然,本研究只是对表情识别能力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的机制的初步探讨,今后有必要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为服刑人员改造工作提供更多客观、有效的依据。
如前述,研究表明表情识别能力对个体攻击性、攻击行为有重要影响[5-7],而且通过表情识别训练可以降低个体的攻击性[6,25]。本研究发现,对愉快、悲伤、恐惧、愤怒4类基本表情中的悲伤和愤怒表情的识别能力越强,服刑人员的攻击性越低。这一结果与先前的一些研究相一致[5,25],在进一步揭示了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关系的同时,也为通过表情识别训练干预个体攻击性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提示可以重点通过训练对悲伤和愤怒两类表情的识别能力来影响个体的攻击性。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表情识别能力可以正向影响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水平,这一结果可以丰富关于表情识别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等心理与行为特点的研究发现的同时,也可以丰富关于表情识别的研究思路。
总的来说,本研究探讨了表情识别能力是否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及其影响机制,有以下发现:①表情识别能力能显著负向预测服刑人员攻击性;②社会支持在服刑人员表情识别能力和攻击性的关系中起了部分中介作用;③自我控制对表情识别能力与攻击性关系的中介模型具有调节作用,调节社会支持对攻击性的影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