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产品环保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机械类产品为例
2023-10-31刘海金
刘海金
(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830)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绿色发展也已成为各国共识。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我国正在完善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其中,“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强调健全绿色设计推进机制,制定绿色设计评价标准,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评价,开发推广高性能、高质量、轻量化、低碳环保产品。
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动供应链绿色升级是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绿色供应链的政策和标准,以加快实施绿色工程建设,引领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方向。其中,《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评价规范》(GB/T 39257-2020)明确了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将产品绿色设计纳入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的二级指标。然而,国内尚未形成除家具产品以外的工业产品完善的环保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基于“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等相关政策和标准,构建机械产品环保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具科学性、指导性的评价模式引导制造企业开发推广更多绿色产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1 机械产品环保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GB/T 33635-2017《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导则》将绿色供应链定义为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理念贯穿于企业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报废处理的全过程,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产品设计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GB/T 31206-2014《机械产品绿色设计 导则》指出,机械产品的绿色性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应将减少材料使用量、减少污染排放、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降低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提高产品回收利用率,提高产品能源效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等作为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目标。基于GB/T 33635-2017和GB/T 31206-2014等标准,本文旨在构建机械产品的环保评价体系。从减量化、产品使用性、再生资源化、易处理性、环保性、节能性、包装绿色化、环保信息披露8个方面构建机械产品环保评价一级指标。这些一级指标将进一步细化为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及零件和材料的成品率等29个二级指标,以全面评估机械产品的环保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产品环保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2 机械产品环保评价指标体系
2.1 减量化
GB/T 31206-2014《机械产品绿色设计 导则》建议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产品的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尽可能地减少。因此,本文将减量化作为机械产品环保评价的一级指标。减量化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措施。通过优化相关设计因素,在确保产品品质和成本等前提下,减量化旨在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浪费和废弃物产生的数量,从而实现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
机械产品的减量化是指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使产品的体积、面积或重量较原有参照产品更少。轻量化或小型化则是指通过最优化的设计,去除冗余材料或应用新材料,达到减重、减面积和减少体积的目标。在评价产品的减量化指标时,应同时对新旧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并将对性能的评价纳入产品使用性评价中。
提高零件的成品率和原材料的利用率是实现机械产品减量化的重要手段。这意味着用同样数量的原材料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合格产品,从而减少材料的浪费。
此外,还应将减少稀有原材料(如稀有金属铟、镍、钴、稀土类元素等)的使用量、生产过程废弃物产生的量及消耗品消费量的削减等因素纳入减量化评价指标中。
综上所述,机械产品减量化指标的评价项目、具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减量化等级评价
2.2 产品使用性
产品使用性评价指标包括产品功能的增加、易维修性的提升及产品寿命的延长等方面。为提升产品性能,减少产品数量和易耗品及维修部件的数量,可以整合复数产品的性能,例如将复印机与传真机整合成复合机。此外,也需要对构造和功能等方面实施改善,以提高产品的易维修性,从而使修理变得更简单、更省时省力。
通过优化设计要素,在不浪费材料、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可以扩展产品的功能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以达到减少总体消费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最大限度地节约社会资源并推动全球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在确保资源充分利用且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创新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耐久性与可靠性。具体来说,包括提高产品的设计寿命、增强产品表面的耐磨性和耐污损性及管理再使用零部件的运行时间等。
综上所述,机械产品使用性评价指标的评价项目、具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如表2所示。
表2 产品使用性等级评价
2.3 再生资源化
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教、交通、国防等活动中被开发利用一次并报废后,可以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质资源。这些资源通常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再生资源的利用对保障我国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主要的再生资源包括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旧轮胎、废电池和废玻璃10大类。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因此,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被列入我国“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处于起步阶段,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且空间巨大。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构建绿色供应链是响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产品开发设计的源头开始,选择可再利用、可再生资源化的材料和零部件,提高再生资源和标准零部件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是制造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的关键步骤。
综上所述,机械产品再生资源化评价指标的评价项目、具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如表3所示。
表3 再生资源化等级评价
2.4 易处理性
产品设计阶段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占比超过80%,因此提高和改进产品最有效的方法是整合环境因素、践行循环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的易处理性和产品不同部件(材料)的再生资源化等,以改善产品环保性能、节约能源消耗、减少实际浪费、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产品商业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的易处理性和可回收性是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易处理性是指产品易于拆解、分离、分类、回收和搬运等,良好的易处理性是产品维护性好、零件材料可回收、可再生的重要保证,只有具备良好的易处理性,才能实现完全的材料回收和可能的零部件再利用,从而达到节省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为了提高材料的再生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产品易处理性指标的构建应考虑以下几点:
(1)产品构造要易于拆解;(2)妨碍材料再生利用的异种材料、零部件要易于分离;(3)中间处理时,从使用完毕的产品中要能够轻易地分离出所含的特定化学物质;(4)减少产品组件数、零部件数、标准件(螺钉等)的数量;(5)产品的易分类要做到各部件的材质在设计时标识清楚并容易辨别;(6)尽量实现塑料材料的统一;(7)对于塑料材质部件重量,按ISO11469进行材质标识;(8)产品易回收易搬运,需要有标准作业者1~2名即可安全并容易地进行收集和搬运,如果产品重量超过30kg或容量较大,就需要适当配置把手或车轮,以改善易回收及易搬运性;(9)在产品处理时,需评估处理的安全性,拆解后要回避和降低使用有危险的物质,如可能导致粉尘爆炸、起火的零部件(墨盒等)。
综上所述,机械产品易处理性指标的评价项目、具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如表4所示。
表4 易处理性等级评价
2.5 环保性
GB/T 39257-2020《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提出了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评价指标,其中包括提高产品绿色性、减少有害物质使用作为产品绿色设计的评价内容,以及对工艺技术、流程及工艺设备进行绿色属性识别与核查作为工艺绿色设计的评价内容。因此,本文设置了环保性指标作为评估机械产品环保性能的一级评价指标。
环保性评价主要涉及零部件的环保性评价、维修用机器材料等的安全性评价、制造工艺的环保性评价和设备的环保性评价四个方面。在对零部件进行环保性评价时,需要检查所使用的零部件和组件中含有的化学物质的环保性,并规划、构建相应的物质管理系统;在对维修用机器材料等进行安全性评价时,需评估有害维修用机器材料(如有机溶剂等)的使用削减情况;制造工艺中的环保性评价重点关注制造工艺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如甲醛、二氧化硫、氯甲基甲醚、氯化氢、五氯苯酚等)的检查,并评估这些物质使用量的削减情况;设备的环保性评价则需选定环境负荷较少的设备,新设备比旧设备要有相当的能效改善。
机械产品环保性指标的评价项目、具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如表5所示。
表5 环保性等级评价
2.6 节能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节能降碳的落实发展。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到2030年,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引导企业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是当前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工作重点。节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提供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产品是企业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应将节能低碳理念贯彻到供应链管理中,从产品设计源头开始使用环保、节能的材料,采用科学、合理的制造工艺确保产品的高效性、稳定性和节能性。
产品的节能性评价主要从产品设计的节能性、生产工艺的节能性、流通环节的节能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产品设计的节能性评价主要考虑产品是否符合节能法规定,产品运行或待机时与以前产品比较消耗电力是否减少。生产工艺中的节能性评价主要关注电力、水、油、气等的使用量是否降低。流通环节的节能性主要从流通手段和运输效率两方面进行评价。流通手段评价要求环境负荷按照飞机、卡车、铁路、船舶的顺序依次减小;运输效率评价主要关注优化包装材料外形尺寸,通过增加货箱装载量和不同种产品混载来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运输效率。
机械产品节能性指标的评价项目、具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如表6所示。
表6 节能性等级评价
2.7 包装绿色化
近年来,为了推进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和循环化,我国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包装和简约包装。其中,GB/T 39257-2020将产品包装绿色设计作为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包括对包装物进行减量化、可回收、可降解和无害化设计。绿色包装是指在包装产品全生命周期,在满足包装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的包装。为了实现绿色包装,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优先选用无毒、无害、环保型和单一材质的包装材料。同时,复合包装材料应易于拆解或分离,合理简化包装结构,并在合规使用的前提下鼓励添加一定比例的再生原材料。
根据国家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包装的相关政策规定和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包装绿色化可以从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包装材料的再资源化、包装材料收集和搬运的容易性及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来说,包装材料的减量化主要指瓦楞纸箱、缓冲材料泡沫聚苯乙烯(EPS)和聚乙烯(PE)等袋子的使用,其重量及体积是否减少;包装材料的再资源化主要指是否使用再生纸和再生塑料等;包装材料收集和搬运的容易性则是指是否广泛使用折叠等减小体积的包装;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则是指是否避免使用可能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作业员的作业环境是否安全、包装材料在分类时是否难以分离、机械破碎等是否简单等。
机械产品包装绿色化指标的评价项目、具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如表7所示。
表7 包装绿色化等级评价
2.8 环保信息披露
GB/T 39256-2020《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规定企业应实现用户授权范围内的绿色信息披露,应以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的绿色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共享及披露。通过信息传递和管理,实现制造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的绿色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目标实现及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提高。
根据GB/T 39256-2020的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产品环保信息化可以从两点评价:(1)是否已向供应链相关方提供适当的信息;(2)是否已建立了信息提供的体制。环保信息化要求向相关部门、销售人员、售后人员、用户等提供产品的节能信息、使用和安装方法、回收和再生利用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机械产品的环保信息披露指标评价项目、具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如表8所示。
表8 环保信息披露等级评价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GB/T 33635-2017和GB/T 31206-2014等标准的规定要求和相关说明,构建了机械产品环保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评价要素,分别是减量化、产品使用性、再生资源化、易处理性、环保性、节能性、包装绿色化和环保信息披露,涵盖了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零部件和材料的成品率等29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都设定了具体的评价项目、内容和等级评定标准。该指标体系适用于对制造企业机械产品进行绿色环保安全评价,以推动我国工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加快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