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2023-10-30王明昕许乐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王明昕 许乐

摘 要:本文以“三全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融入实践及其效果,分析当前融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通过文献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发现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效果显著,但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计不合理、评价机制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因此,需要加强对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劳动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46

1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

1.1 “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实践

“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包括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即要在教育过程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实现全程教育管理和服务,全员参与育人工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全方位育人是指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体魄、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使其全面发展;全程育人是指要在学生的全部学习生活中实现育人目标;全员育人是指要发挥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育人工作。

“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学校要积极推动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打造全方位的教育平台。教师要重视自身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则要自觉参与各种活动,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2 课程思政的概念与特点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育方法等手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贯穿于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教育的实施。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课程思政需要兼顾学科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想成长的需要。此外,在教学方式上,课程思政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1.3 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参与劳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这种教育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勤劳、勇敢、实事求是和自力更生等优秀品质。因此,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劳动教育的实践需要贯穿于课程教学中,学校要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和机会,教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劳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辛苦和收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精神。此外,学校还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劳动环境,避免劳动中出现意外伤害。

1.4 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是基于“三全育人”理念而提出的,它们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指出了要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

具体来说,课程思政可以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環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劳动教育则可以通过劳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在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融合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

总之,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工作,它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2 课程思政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实践

2.1 劳动教育中的课程思政融入实践

劳动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加大劳动教育的力度,已成为各高校共同的追求。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和引领,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具体的实践中,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通过课程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课程设计时应该把思政教育元素纳入到课程设计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渗透和引领。例如可以在课程中融入一些相关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一些思想启迪,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课程内容。

(2)通过实践环节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劳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形式,因此在劳动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和引领。例如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可以融入一些相关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思想启迪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通过互动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师生互动,因此在劳动教育中,可以通过互动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共同探讨劳动实践中的思政教育内容。例如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实践中的思政教育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政治素质。

2.2 课程思政对劳动教育的促进作用

(1)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课程思政则能够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入,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例如,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而课程思政能够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具备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思想准备,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劳动教育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而课程思政则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身行为的社会责任,从而更加注重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例如,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从而更加注重责任和义务。

2.3 实证研究:课程思政在劳动教育中的实践效果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思政在劳动教育中的实践效果,我们开展了一项实证研究。该研究选取了某高校的两个班级进行对比,其中一个班级开设了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课程,另一个班级只进行了传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束后,我們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对两个班级进行了比较分析。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认知程度、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课程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影响等方面。实地观察则主要关注课程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的思想表现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在开设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班级中,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更高,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识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更加重视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此外,课程思政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提升效果也更加明显,学生的思想表现更为积极向上,劳动技能也得到了更好地提升。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课程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劳动技能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中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提升课程的实践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实地观察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在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班级中,学生的参与度更高,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和劳动精神。

3 当前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的困境与挑战

尽管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有着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但是在实际推行中也存在着一些困境和挑战。首先,教师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具备相关政治理论、历史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素质差异,这也制约了课程思政在劳动教育中的实施。其次,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还存在不足。有些教材缺乏具体的实践案例和教学策略,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课程设计也需要更加注重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更好地融合思政元素。最后,评价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但目前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难以评估学生的思政水平和劳动技能。

3.2 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缺乏完善的课程设计。

当前在劳动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完善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实现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的基础,好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促进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融合。然而,目前一些学校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包括:一些学校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课程思政的融入;一些学校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中,但存在浅尝辄止、注重形式而非内容等问题。

(2)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还面临评价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融合过程中,评价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融合。但是,目前在劳动教育中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包括:评价方法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标准不明确,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

(3)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劳动教育是一项具有特殊性质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师资队伍来保证教学质量。但是,目前在一些学校中,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这也成了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和教学理念的不同,也可能导致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效果存在差异。

3.3 对策与建议:优化课程设计、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为了解决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以优化课程设计、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动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融合。

(1)在优化课程设计方面,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创新,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相结合,使课程具有更强的思政性和实践性。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通过安排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劳动实践任务,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2)在完善评价机制方面,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尝试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品德、劳动态度、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表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体系,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应该注重选聘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和劳动实践能力。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教师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思政育人成效进行评估和激励。

综上所述,要实现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需要全面深入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政意识和实践能力,营造浓厚的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氛围,形成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以“三全育人”视角为出发点,探讨了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实践。通过对“三全育人”理念、课程思政概念与特点、劳动教育意义与实践以及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分析,发现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在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学生在劳动中学习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發现课程思政在劳动教育中的实践效果显著,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计不够合理、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

4.2 研究展望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实践。首先,可以从教师角度出发,探究如何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在劳动教育中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最后,可以进一步探讨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实践在不同类型学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促进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在实践探究方面,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融入劳动教育中,强调勤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等优秀品质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参与劳动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成长需要,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为了推动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究,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在理论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实践的基本理论框架、方法论和实践路径等。在实践应用方面,需要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探索不同学科和不同阶段的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融合实践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实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中还需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教育目标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蒋占峰,刘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多维审视[J].现代教育管理,2022,(09):111118.

[3]刘洋,钟飞燕.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审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8):6870.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