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西音乐类非遗文化口述史与声像图谱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2023-10-30李奕兰

百花 2023年9期
关键词:数据平台口述史非遗文化

李奕兰

摘 要:我国粤西地区拥有独具特色的地域音乐文化,如高州木偶戏、郁南连滩山歌、肇庆八音班、怀集贵儿戏、粤西采茶音乐以及新兴县国恩寺佛教音乐等,这些艺术已被逐一列入非遗名录。但可惜的是,受到迅速发展的现代娱乐方式的强大冲击,粤西地区群众整体的音乐素养水平,与相邻的珠三角、粤东地区差距较大,其传统音乐文化呈现衰退之迹。本文将从历史学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研究粤西音乐类非遗文化口述史的现状和特征,以及相关的声像图谱数据平台技术的运用情况,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粤西音乐;非遗文化;口述史;数据平台

一、粤西传统音乐文化概述

(一)粤西地区

粤西地区拥有全广东最长的海岸线,其范围包括广东省西部的湛江、茂名、阳江等地,属亚热带海滨。那里有沙滩、海浪和小岛,不仅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且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其中雷城更是著名的文化古城。据历史记载,粤西地区是古百越民族的聚居地,由于地理原因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之地。回溯古时,历朝历代粤西均被视为朝廷仕宦的流放之地。其中的雷州半岛,位于我国大陆的最南端,是那些被贬谪到海南岛的仕宦的必经地。通常而言的粤西三市,自东往西分别是阳江市、茂名市和湛江市。阳江市东临江门,南朝南海,北邻云浮,西接茂名;茂名市东南面临海,东接阳江,东北靠云浮,西南方紧邻湛江,西北方则与广西玉林相交;湛江市东北面紧靠茂名,西北方与北海接壤,剩余临靠南海,雷州半岛则相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对望。

粤西地区语言体系庞杂,主要有粤语、客家话、涯话和雷州话,即使是同一方言,各地区口音亦有较大差别。自唐代始,福建莆田和漳州汉族人迁居至雷州半岛,为该地带来了福建闽语。之后,汉族人口不断增长,乃至超过本地土著人口,闽语也逐步成为当地的通用语言。迁居后的汉族人虽极少与土著交流,但闽语还是受到了当地方言的影响,慢慢变化发展为雷州话,雷州部分本地人还把雷州话称为“黎话”。

(二)粤西传统民间音乐文化

经历漫长的社会实践,粤西地区沉淀了丰硕的特色民俗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尤为夺目。粤西的语言体系庞杂,也正因如此,每个地区都逐渐形成了各自独具地域特色的方言音乐文化。又因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以及社会文化的不断演变,整个粤西的音乐文化不断融合变化,呈现出多元发展之趋势。

在所有的粤西传统音乐文化中,哭嫁歌最为出名,它不仅是一种音乐风格或表演形式,更体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是极具代表性的当地文化,即使在全国的民族音乐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哭嫁歌源于“族外抢婚”习俗,流行于怀集、四会、郁南和新兴等地。各地哭嫁歌的称谓有所不同,但其旋律走向多为下行,且节拍自由,调式则为羽调式。部分哭嫁歌在乐句句尾喜用“叹息”式的尾腔,凸显“哭”的特征。从表演方式、音乐构建和词意表达上,粤西传统音乐全面展现了粤西婚嫁文化的内涵。此外,粤西的采茶戏也十分出名,据考证,采茶戏是典型的外地音乐与当地音乐融合的产物。例如,信宜采茶、怀集采茶和高州《十二月采茶歌》都形成于移民迁徙时,由移民音乐与当地采茶戏融合而成。具有代表性的乐种还有怀集贵儿戏,其伴奏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曲调吸收了少数民族民歌和歌舞中的曲调,以及“八音班”中的锣鼓曲牌。基于农耕文化,通常在农作、祭奠和欢庆丰收仪式中表演。

粤西传统音乐文化还有雷州音乐、黎戏音乐、肇庆八音班、粤曲私伙局、粤西白戏音乐、茂南吹打乐等,其产生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娱乐性和民俗性。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传统音乐作为历史文化艺术,在当代显现出了极高的价值,它凝聚了历代无数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生活经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当之无愧的瑰宝。

二、粤西音乐类非遗文化口述史

(一)口述史研究的理论范式

口述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其需要一位做了充分准备的访谈者,向受访对象提出一系列紧扣研究课题的问题,并以录音或录像的方式做好记录。这种学术研究方法诞生于1948年美国史学教授阿兰·内文斯所创立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口述史的诞生具有重大意义,它突破了传统史学研究范式,开创了多元化的书写方式、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个人化的经验叙事以及揭示历史“深层结构”的新观念、新方法,使“新史学”的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开辟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二)粤西地区的国家级非遗乐种

在口述史研究范式逐渐健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愈加丰富的情况下,梳理和探究粤西地区音乐类非遗项目及其历史价值,就显得极为重要。2006年,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程进入了新阶段,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当地音乐文化被挖掘和关注,甚至实现了创新性发展。这些乐种之所以被列入非遗名录,是因为它们承载着当地百姓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记忆,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粤西地区比较著名的音乐类国家级非遗项目有雷州姑娘歌、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和廉江白戏等。

1.雷州姑娘歌

2006年,雷州姑娘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雷州歌,简称雷歌,“姑娘歌”是雷州歌的一种,形式为口头即兴创作。该乐种发源于雷州,流传于雷州半岛等闽南语地区,随着人口流动,逐渐又传播至南亚等地。雷州歌用雷州话演唱,是广东省四大方言歌之一。在雷州半岛,不论渔民村夫还是文人雅士,也不论男女老少,都喜爱演唱和创作雷州歌。雷州姑娘歌萌芽于宋代,历时数百年,成形于明末。原始文献记载,“宋宁宗开禧元年进士、雷州学教谕李仲光撰写的《重建御书楼上梁文》中有‘听取欢谣,敢陈善颂。”“明正统十一年,知县胡文亮《天妃庙祀田记》中写有‘碑在宫门前戏台旁。”清末,对唱形式的雷歌衍生出了“姑娘歌”,并诞生了一批著名的“姑娘歌”艺术家,而后又衍生出了具有戏剧因素的雷剧。

2.高州木偶戏

2006年,高州木偶戏先是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紧接着又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乐种是广东省内的古老地方戏剧,又称“鬼仔戏”,艺术家们“琢木为偶”,故得其名。它起源于福建的布袋木偶艺术,流传至粤西后,又与当地民俗文化相互融合,從而产生了一种新的乐种。它虽历史悠久,但至今依然焕发着生命力。

新中国成立不久,高州木偶戏便得到政府的保护。1954年,当时的茂名县政府组织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木偶戏剧团,并开始关注老一辈的木偶艺人,同时致力于培养木偶戏新艺人。在政府的推动下,高州木偶戏得以保存并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高州木偶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普及,一度成为当时广东文艺演出中上演场次最多的剧种,还出现了被观众提出了希望连演二十多场的要求。不仅在国内盛极一时,高州木偶戏剧团还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剧团曾在德国慕尼黑、不来梅等地区表演木偶戏。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木偶戏艺术家们受其吸引,慕名来到茂名,亲身实地观赏和探究高州木偶戏文化艺术。1997年和2003年,高州市分别被命名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州木偶戏)”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州木偶戏)”。

最原始形态的高州木偶戏,只需要一位艺人就可完成操控木偶、敲锣、打鼓、唱戏等环节,因此被称为“单台戏”。直到清末,逐渐发展形成了单人小班、四人中班和八人大班等形式。木偶戏的表演道具也从只需一担木偶箱便可容纳,发展至需要多担木偶箱才能装纳。演出场地方面,高州木偶戏演出通常不需要专门场所。木偶戏艺人会带着木偶箱,在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期,走街串巷,在别人家前坪的小块空地上,或在较为宽敞的客厅中央,搭台演出。全年均有演出,尤其是茂名年例、元宵和春节等喜庆日子,都是木偶戏演出的高峰期。

3.化州跳花棚

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将广东省化州市的跳花棚作为传统舞蹈列入名录。跳花棚,又称作“跳傩”,盛行于化州等地,佩戴木制面具是其表演特点,地方风格浓厚。跳花棚起源于福建省福州市,明末时流传到化州。地方志记载:“明、清两代,化州等地区觐光门外沙洲为棚,城乡社会择善歌者,着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铃奏歌载舞,奏鼓响乐,上下坛场而缓缓步伐。”所描述的这种表演被称为“傩舞”。而“傩”是古代驱鬼、敬神的一种祭拜仪式。化州跳花棚作为“傩”的一类,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充分体现了当地的风俗文化。唐代、宋代时期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大批迁至粤西,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传统,与当地原有音乐文化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不断融合,才有了粤西如今的音乐文化面貌。

跳花棚自身经历了时代的变革。如作为其标志性特征的面具,最初是樟木做的,现今则演变为草制。在表演内容方面,最初的跳花棚颇具迷信色彩。现如今,其表演科目从传统的“十八科目”演变为“锄田”“道叔”等更贴近日常生活、具有人文价值的科目。另外,表演时长大幅度缩短,从传统的一天一夜减短为十分钟。一些有创意的表演者还在原来的舞蹈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舞蹈动作,使得跳花棚的传承真正体现出了创新,极富表现力,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化州跳花棚的发展历程体现出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与时俱进,同时展现了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双重特点,并形成了自身的精髓,在傩舞艺术中独树一帜。

三、粤西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声像图谱数据平台建设

(一)声像图数据平台的运用

所谓声像图数据,指的是“声音”“影像”和“图画”三类数据。对于歌曲而言,声音数据最为主要。同时,由于粤西音乐类非遗文化有许多是歌舞类型的,因此影像数据的记录也同样不可或缺。而图画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能帮助我们快速感知文化场景以及表演动作。

随着拍摄及录音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数字技术为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事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首先,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声像图数据的获取并不是难事,只需要一台设备和足够空间的储存媒介即可。学者可到粤西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获取实时数据,通过记谱、录音、录像或拍摄等方式获得声像图数据。其次,在新媒体数字传播方面,相关的传播学理论研究已步入成熟阶段,音乐学者可以充分借鉴其理论成果,来建设满足自身需要且相对完善的数据体系。最后,声像图数据相较于传统的纸质数据而言,不仅储存起来更为便捷,且更能实现数据资料储存的永久性。只要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上传到平台,读者便可通过搜索快速精准地获取所需内容。

(二)建设策略

声像图数据平台的建设需要与音乐类非遗文化本身充分结合,为学者提供丰富准确且专业可信的数据信息。同时做到不断更新数据,充分结合当下的学术课题相关研究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全方位地满足专业科研和大众传播普及的数据需求,帮助提升高校的数据科研水平,实现全方位的跨时空数据共享。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声像图数据平台建设时必须有相应的建设策略,如需进行平台的顶层设计、数据的获取与上传、数据业务开发、数据的分析与管理以及数据业务可视化分析等。本文选取三点展开论述。

1.頂层设计

任何平台的建设都需要先进行顶层设计,需考虑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因素。非遗文化工作受到国家重视,那么相关的数据平台建设也应当依靠国家力量,形成自上而下的路径,建设粤西音乐类非遗文化声像图数据平台。从整体和全局出发,在声像图数据数字化信息化的总规划下,相关部门制定一个具有权威性、统一的数据平台建设规划和数据平台总体方案,以指导各地各级的平台建设工作。如此一来才能在建设过程中明确分工,实现宏观把控,提高建设效率。

2.数据的获取与上传

声像图数据平台的数据信息应具有海量、可实时更新和交互等优势。针对粤西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声像图数据获取,应秉持“能采尽采”的原则,数据源的涵盖范围要尽量广,种类也尽可能多元。除此之外,数据平台需要建立一定标准的上传审核制度,以保证平台数据的专业性。为给学术研究者们提供一个传播信息的渠道,实现信息数据的交流和共享,还需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库,使数据的积累、处理以及创新过程更加灵活,尽可能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同时也要完善知识产权相关的规定,避免盗用现象。

3.数据业务开发

数据的收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研究活动和知识传播,因此数据业务的开发应做到全方位考虑,充分运用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分析处理以及存储等相关操作,构建统一、规范、全面的声像图数据中心,为相关后续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另外,还需提供开放且先进的数据资源库以及业务开发平台,进行平台注册、登录和应用服务等一系列信息化流程管理,关注数据平台的用户体验,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青年项目“粤西音乐类非遗文化口述史与声像图谱数据平台建设研究”(GD20YYS1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洋.基于文化生态学的高校粤西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样态与传承发展[J].艺术品鉴,2019(21):162-164.

[2] 李宇博,平萍,郭璐.河北省首批国家级非遗舞蹈类项目传承人口述史研究[J].文化产业,2023(6):49-52.

[3] 王伽娜.粤西音乐文化发掘与传承的有益探索:肇庆学院“地方音乐文化研究团队”的粤西民间音乐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5,36(1):91-96.

[4] 孙建华.粤西“非遗”雷州姑娘歌之口述史略:基于姑娘歌第十一代传承人符海燕女士的访谈[J].当代音乐,2015(9):50-54.

[5] 李鼐.海南非遗口述史的数字化影像记录与传播效果研究[J].对联,2022,28(20):10-12.

猜你喜欢

数据平台口述史非遗文化
医疗物联网基础平台研究与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黄梅香自苦寒来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
媒介融合背景下黄酒非遗文化数字记忆的内容、路径与问题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探索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公共数据平台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