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史诗”建构

2023-10-30张嫣

今古文创 2023年41期
关键词:人世间史诗现实主义

【摘要】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學作品已成为影响影视制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像也成为这些文学作品的重要延续方式。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人世间》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该剧以个人与时代、家庭与社会的角度进行讲述,从平民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展现了中国社会变迁、人民整体转变、社会跃进腾飞的时代画卷,抒写了时代变迁、精神传承的磅礴史诗。

【关键词】《人世间》;文学改编;影视;现实主义;平民史诗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1-009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1.031

电视剧《人世间》是一部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小说的作品,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自2022年1月28日上映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人物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支援建设“大三线”,到近半个世纪后的北京申奥成功,表现了我国东北地区近五十余年来职工家庭人员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周家三兄妹的命运变化,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伟大变迁,民众的共同进步,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电视剧准确定位并重现了各个时代的情景氛围,扩展了原著的思想范畴,使其更加平民化、戏剧化,充满了悲悯之情,将漫长的历史沉淀成一股深沉的精神力量,展现出宏伟壮观的时代变迁和精神传承。

一、叙事结构与基调的调整

“文学改编成影视是一种融入改编者独特思维和情感的创新方式,更是渗透了改编者独特理念和情思的再创作,作者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出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会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融入当代社会的元素,使历史的痕迹与当下的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人世间》是一部史诗性的现实主义小说,电视剧以原著为基础,充分尊重文学作品和影视的独特美学品质进行改编创作,运用现实主义方法,追求现实主义风格,开启了文学与影视平等对话的新篇章。

(一)叙事中蕴含的善、情、真、暖

叙事基调的调整是电视剧《人世间》改编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坚硬的、偏冷的色调调整为给人温暖、明亮的视觉体验。这些基调的改变并非对我国人民疾苦故事的规避,亦并非摒弃了作品写实风格的要求,而是给《人世间》带来一种温情写实的风格,在注重民间故事、直面现实问题的同时,以温馨的基调,表达了对真善美品质的追求,对光明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也给观众带来了看下去的动力与期待,使之不仅更加契合影视剧的媒介表达要求,而且更加符合当下的价值观与美学旨趣。这一点体现在《人世间》的作品中,就可以用善、情、真、暖四字加以总结。

首先,《人世间》对人性“善”进行多维演绎。人性的精神与品质的美好也是在原著想要表达的关键主题,梁晓声说:“《人世间》里并不是太坏的人,而只是精神不正常的人才总是干坏事。我总是从小说中发掘、展示人物好的方面。这也是我对文学的理解。”[2]在电视剧中,导演对“善”的主题也加以放大,光字片里生活的人们都活得本分、正直,并拥有质朴、上进的道德情操与精神追求。周秉义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地做一名好干部;郑娟拥有着无畏的勇气与毅力,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楠楠有着坚韧的意志,勇敢地面对生命的挑战,等等。这些角色的性格特点,使得整部戏不局限于二元对立的模式,更多的是展现了人物更加丰富的立体感。冯化成的出轨引发了周蓉的深刻反省,她因此流下后悔的眼泪。随着春燕和德宝的成长,他们也开始越来越聪慧,甚至因为秉义的事情而跟朋友发生冲突,他们都意识到,真正的幸福来源应该是内心的真诚。剧里总散发着热气腾腾的烟火气,光字片的民警龚维则、春燕的妈、酱油厂的曲书记和老伴老马、出版社邵主编、兵团的姚立松、郝省长金主任、兵工厂李书记……都在不同的阶段成为主角人生的助力,周家三兄妹是幸运的,周家的人遇到了多个伯乐,这才使得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都不断地成长与成熟起来。这些角色在与人交往时,都以诚相待,甚至骆世宾、水自流,没有现实中常见的虚伪狡诈、表里不一的欺人手段,这便降低了人与人的沟通成本,即便是内心不认同不喜欢对方,也是直来直往。这些都像是人们内心所期望却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理想主义”,家人朋友坦率直接,关爱彼此,不忘初心、不畏困难、满怀梦想,不贪恋物质享受。虽然人类的本质是多样的,但在这里,总能找到共鸣,令观众深思。

其次,该剧中对大部分人物的故事都有了一个很“暖”的圆满结局。根据好莱坞经典叙事理论,大团圆的结局更易于观众接受。“好人会有好的结果”也始终是人在戏剧形态上的固定目标。而该剧与《人世间》中对很多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都安排了相对较好的结局。包括光字片的人们喜住新家;秉义古稀之年,冬梅与他依然能够相扶相依;历经多年,秉昆夫妇和德保、春燕仍然是好朋友;周蓉心心念念的贵州人家庭情况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二十年光阴倏忽离去,周蓉跟前夫离婚后,又为了女儿旅居国外漂泊了很多年……《人世间》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并不刻意照顾主角,也并不粉饰他们的命运,它只是把他们平静地推入起伏不定的命运中,客观呈现他们的爱恨和起伏,让他们承受自己选择的后果。它真实而深刻地书写了人生由浅入深、难以言语的体验和经历。而原作的结局却远远比该剧中更为冷峻悲情,从对比上来说,在原作的情节处理上,作者更倾向于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而该剧的圆满式结局更加符合社会大众的欣赏。电视剧在改编过程中更注重对小说“硬核”的继承与拓展,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小说在影视改编时肯定要兼顾艺术受众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说也许会渐渐趋于小众,而电影还是大众艺术,更会注意“常人之美”。

电视剧《人世间》通过一个个富有思想深度与厚度的人物形象,既使画面极为丰满,又使之具有高度的艺术识别力,从而绽放出了艺术生命力和文化吸引力。作品中产生的艺术效应,让人知晓了中国文学艺术转型后所产生的新标向、思想的新高度、与时代抗争的激情和力量等。本剧通过对作品中耐人寻味的情节,以及带有烟火气的人物群像和艺术纵深性而进行的改编,是一个良好的IP改编模式,是值得垂范的新文艺样式。

(二)现实主义中的理想色彩

电视剧《人世间》坚持了写实手法,重点围绕着周家人的生活,同时牵出了亲人的深厚情感,用一个“光字片”照见了社会上最普通人家的生活,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在这段过程中,父亲、爱人、手足、朋辈、邻里等所有人际关系都产生着错综复杂的变化,交织着爱与痛的情感、梦想和迷茫的纠结。家庭和睦、时代转折、白手起家、行业转型、生老病死……每一次潮起潮落,都描写得无比真切。

正如卢卡契所言:“每一种好的艺术,每一种好的文学,如果它不仅热衷于研究人,研究人的人性,而且同时也热衷与维护人的人性的完整性,反对一切对这种完整性进行攻击、污蔑、歪曲的倾向,那么他们必定是人道主义的。”[3]这说明,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人世间》中充斥着人与人,人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和挣扎,深深吸引了观众,正是因为它们展现出了人性最闪耀的光芒——即使在最艰难的境地也从未被抹去。这道光芒照耀着人们的心灵,激发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即使经历挫折,也充满对生命的热情。观众为周家人洒下泪水的同时,内心也是暖意浓浓。本剧的开场加入了周家一行人在站台送别父亲的场景,而在叙事中也加入了周父和周母同时死亡的故事,编剧摒弃了常见的煽情桥段,用故事中最真实的细节、最动人的笔触激起了观众们情感的共鸣。

在剧中,周蓉承担了许多人的火力,前期为所爱出走,母亲为此昏迷,而中期不惜为了帮助郑娟自揭伤口,后期则把给人的金钱海参全数索回,就连她的好友蔡晓光也评价她“吃不了精神上的苦”。而對于这位现代女性角色的心理刻画,该剧也和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处理方法迥异,小说里的她是一个才华横溢、自信高贵、精神独立的现代女性,更是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女性知识分子。一部杰出的优秀文艺作品,正是利用了性别互置的方式,使女性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在该剧中,为了加剧矛盾对立,作者删去了作品中关于她的“高光时刻”,加了分房和收研究生等削弱她能力的戏份,这一先抑后扬的剧情呈现方式,泯灭了周蓉的才气,使她成了“不通情理”“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由于创作者细腻的笔触,将温柔、善良、理解和宽恕的价值融入苦难的背后,使人们感受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也体会到人性的美好。这种表现方式更如万丈光芒,能够帮助周家人抵抗一切困难,更是在面对生活中的艰辛时最强有力的治愈剂。文学常常被看作是影视剧改编的基石。在《人世间》中,作家以现实主义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物质与精神、凡俗与梦想、冒险与安稳的相互关系,表达了中国人在时间洪流中对人性真善美的向往。同时,创作者也用真挚的笔法,刻画了中华民族将近半个世纪的起起落落,不虚美、不矫饰,把中国人民在选择道路的彷徨、困顿、失意写得栩栩如生,以苦难故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道德、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电视剧《人世间》可以说是一次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新标杆,它精确掌握着故事节奏,描述了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故事,并丰富了人物主线,剧情发展有条不紊,立足当下,把家国情感、现代群像融汇到了一起。在电视化的写作与表现过程中,该剧保持其特性为前提,并追求文学原作在艺术属性上的契合点,以小喻大,勾画出现代改革下个人和团体精神的发展。

二、“平民史诗”的构建与书写

正像原著作者梁晓声所说,他的心愿是给我国那个时代的劳动者们写一篇小说,记述他们为了祖国事业付出的努力与获得的成就,尤其是他们在工业改造期间所遭遇的强烈阵痛和显示出来的毅力。《人世间》直面广大劳动人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从微观具象的个体故事和生命体验出发,探寻中国人民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和矢志不渝的精神品格,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民族认同,从中寻到连接历史与未来、个体与国家的治愈能量与情感符号,足以说明这是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6]

(一)群像塑造:通过白描纪实技巧构建多维度的形象

电视剧《人世间》是一部抒写“人”情感的鸿篇巨制,以其独特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将平凡的个体生命融入时代变化中,展现了一个宏大的浮世众生图景。这部作品的时空跨度使其具有深刻的平民史诗特质。演员们在角色塑造过程中,更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的内心世界,是由心理的、社会的、道德的条件所决定的,而包括情感、思想、政治、信仰等诸方面的要素,可概而言之谓为精神。”[5]周秉昆的妻子郑娟的性格就是通过她的内心世界体现出来的,她是一个美丽但却一直陷入困境的女子,即使曾遭遇过丧夫和丧子之痛,但从未放弃梦想,在剧中的她在面对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坚韧,改变了“被保护的对象”的形象标签。他们的夫妻关系既迎合了国内大众对理想化爱情的需求,又一次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浮躁心理。剧中周蓉的性格也是通过同样方式呈现,她曾经为了爱情不惜冲破了世俗桎梏,和落魄诗人冯化成结婚,但换来的却是过尽千帆后丈夫的背叛。对于自己梦想的破碎,周蓉重新审视了女性的人生价值与对自我事业的追求。

《人世间》中,大部分人物形象展现出真实、朴实的特质,他们内心深处的坚韧与担当,深深地触动着观众的心弦。导演巧妙地刻画出了周父周母的深厚的情感,周秉义的勇敢和忠诚,周秉昆的诚恳和慷慨,郑娟的顽强和敏锐,蔡晓光的温柔和深邃。剧中所有的角色都富含了审美魅力,传递了美好的道德观念。这个电视剧通过把平凡角色提高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层面,并赋予其英雄光环,从而闪烁出人格之美和信仰之光。

(二)家国情怀:人物成长背后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

《人世间》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变与老周家的命运密切相关。借助对中国改革开放年代社会现状的描写,《人世间》更深入地展现了中国两个不同政治体制下的社会现实,清晰地呈现出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性。

随着市场体制的变革,骆世宾虽然因投机倒把而被判入狱,但他凭借其出色的投资技巧,在“倒爷”的生意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他脱离了困境,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历史的洪流中,人们被物质的诱惑所吸引,他们开始权衡利弊。电视剧通过周蓉的心理描述和真诚的对白,展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当她发现父亲拿出一套精心编制的红毛衣,用它来满足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后,她动情地流下泪水,在回京参加研究生考试与回国照顾父亲中犹豫不决。周秉义在一个充满问题的婚姻关系中挣扎,他也曾为自己在知青时期的选择陷入疑惑。剧中人物在命运抉择中真实的情感展现,是时代变迁的必然心态。“小人物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却能展现一个国家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精髓,即使在贫穷落后的年代,甚至异国他乡,小人物往往也能够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小人物形象一般能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命运抉择中的真实情感,他们是时代变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电视剧《人世间》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坚持“用中国美学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流价值观”,将历史事实与诗意精神充分融合,犹如阵阵春风,滋润着现代人的心灵,激励着人们敢于正视困难,坚定不移地追求美好生活。经过精心改编,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它的文学魅力,还以充满历史气息的场景和色彩,描绘了一座普通的北方城市中老周家三代人的生活历程。一个家庭的聚散离合,是20世纪社会变化起伏与时代风貌的微缩。而这种代际,让人们无从遥望和感受,借着这部剧,摸索些许逝去的精神与风骨,他们尚存在,也将延续。剧中人物对真善美品质的传承烘托出时代浪潮下民族精神的延续与永恒,同时,该剧通过描绘一个看似繁杂的人间关系网格,传达出一种更为深邃的思想:爱家、爱国。对美好生活和人间真情的坚定与向往,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不变的精神归宿和命运真谛,更是中华民族永葆活力、永远兴盛的情感密码与精神养料。[4]

参考文献:

[1]樊宸辰.“边缘人形象”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现状[EB/OL].(2022-10-23)[2023-05-19].http://huangshizhi05.blog.sohu.com/.

[2]梁晓声.关于小说《人世间》的补白——自述[J].小说评论,2019,(05):63-65.

[3]卢卡契.审美特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3.

[4]杜莹杰,刘一连.电视剧《人世间》艺术书写策略分探析[J].当代电视,2022,(07).

[5]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6.

[6]易佳青.对“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建议[EB/OL].(2022-09-18)[2023-02-19].https://huangshizhi05.lofter.com/

[7]王昱棋.中国新主流电视剧类型融合刍议[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09):89-92+102.

作者简介:

张嫣,女,内蒙古通辽人,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21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论。

猜你喜欢

人世间史诗现实主义
看《人世间》谈家庭教育
人世间
解密电视剧 人世间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史诗
活在这荒诞的人世间
长征 伟大的壮举 永远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