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地国际化推进民族地区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2023-10-30张珣
【摘要】本文分析在地国际化的概念和主要特征,阐明在地国际化推进民族地区跨文化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认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加强政策指向、推进课程国际化、开展在线合作学习、调动城市和社区国际化资源等在地国际化方式,加速跨文化人才培养的步伐。
【关键词】在地国际化 跨文化人才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4-0120-04
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宗旨和手段逐渐被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点正从少数学生的跨境流动转为面向所有学生的在地国际化。在地国际化这一教育理念首先在欧洲的非通用语言国家受到关注,之后走向拉美和非洲,南非、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纷纷开展实践。从现有研究来看,尽管我国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并且认同在高校推行在地国际化的主张,但对推进在地国际化的价值和具体路径的研究尚未充分开展。人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传统的以跨境流动为主的国际化所培养的跨文化人才难以支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笔者梳理在地国际化发展的历程,提出民族地区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在地国际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在地国际化的概念
随着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日趋全球化和区域化,加之知识经济的要求和冷战的结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意义更为突出;同时,日益增多的外国移民对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安全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和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多元文化主义以及全球化和欧洲社会一体化刺激着世界范围内的移民和人口变化,文化的多样性日益成为欧洲大学面临的一个根本性挑战。因过度注重人员的跨境流动,传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于是本特·尼尔森(Bengt Nilsson)于1999年首次提出了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IaH)理念,即为“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以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
在地国际化理念一经提出,便很快受到欧洲学者的关注。2000年,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成立了一个特别兴趣小组,发表了一份意见书,用以阐释在地国际化这一新理念。贝恩德·沃切特(Bernd Wächter)指出在地国际化是“除师生海外流动以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首次明确了在地国际化的研究范围。
简·奈特(Jane Knight)认为国际化教育就是“把国际性、跨文化性、全球性三个维度整合到高等教育的目标、功能和实施的过程”,这也是目前被引用最多、接受较为广泛的概念。在对与国际化有关的核心概念、要素和原理的讨论中,简·奈特(2006)进一步阐释到:国际化包括在地国际化和海外国际化,二者相互依赖,而非独立。海外国际化包括学生、教师、课程和项目的流动等各种形式的跨境教育;在地国际化包括国际性或跨文化课程、合作研究和外语学习等能够发展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技能的活动。
随着欧盟和高校学者对在地国际化的持续关注,2015年霍斯·贝伦(Jos Beelen)和埃尔斯佩思·琼斯(Elspeth Jones)再度明确了在地国际化与正式和非正式课程的正关联性,“在国内学习环境中,有目的地将国际化和跨文化要素融入正式和非正式的课程中”,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国际和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更有助于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共识,对实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我国学者张伟等(2017)认为,在地国际化是在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高校利用已有的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如国际学者、留学生、国外教材、跨境项目、多元课程与国际会议等,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化校园,为全体学生在校内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物的机会,进而实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房欲飞(2022)认为,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来看,在地国际化并不是全新的概念,而是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本义的回归,在地国际化关注校本国际化,是培养国际化、跨文化人才的一种途径和系列活动,其将各种国际化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为目标。
(二)在地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在地国际化针对学生国际流动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多元文化,从而形成国际视野和国际格局。虽然在地国际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语境下表达方式各异,但通过分析在地国际化的实践情况,在地国际化主要有以下特征。
首先,以全体学生为受众,以实现群体普惠性为宗旨。在地国际化为在校学生提供国际化课程和跨文化环境。2013年,欧盟委员会出台《世界图景中的欧洲高等教育》,首次将在地国际化写入官方文件,明确高等教育政策要加大对所有课程的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要对全球化维度予以关注,确保80%~90%没有参与国际流动的学习者也能够获得国际化技能。该战略承认在地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机构和欧盟成员国寻求改善其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优先领域。
其次,以课程国际化为核心。霍斯·贝伦指出,在地国际化较少关注空间流动,更多关注课程的国际化,以及在混合式课程中将空间流動与虚拟流动相结合的路径。在课程中融入国际性事物凸显了语言的重要性,仅仅用英语授课不足以被认为是一门国际化的课程,如果课程内容和学习成果不能国际化,仅仅改变教学语言并不能使其国际化。比较文学课程、国际案例研究和实践,来自当地文化团体或国际公司的客座讲师、国际合作院校的客座讲师,以及在线合作学习或虚拟流动,都是实现教学和学习国际化的方式。
最后,以提升学生国际化和跨文化能力为目标。本特·尼尔森认为,在地国际化通过让所有学生在求学期间有机会受到国际理念与跨文化的影响,以达到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化需求的目标。由此可知,在地国际化实际上是一种途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拥有专业人才所具备的跨文化能力和国际化能力。
二、在地国际化推进民族地区跨文化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
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高度关注流动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少数群体的海外流动,转向面向国内院校所有群體的国际化,这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一)国际化人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广西位于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是中国与东盟唯一陆接海邻的地区,是中国走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因此,广西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把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如何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出一条高效、优质、可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加快培养一批拥有全球视界、精通国际秩序、具备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与传统的跨境流动模式一起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重任
广西高校教育国际化规模与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并不相匹配。2019年,广西高校赴海外交流学习的在校生人数为6 297人,占在校生人数的0.6%;来桂留学生人数16 747人,占在校生人数1.4%。无论是来华留学生人数,还是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人数等,广西高校跨境学生人数均不占优势。传统国际化以学生跨境流动为主,成本高昂、覆盖面窄,加之国际形势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学生对到海外学习变得更加审慎。因此,传统的以跨境流动为主的国际化模式已难以满足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而在地国际化教育能有效破解这一困境,有利于推进跨文化人才培养。
(三)在地国际化有利于实现国际教育资源的群体普惠性
传统的跨境学习流动是以学习者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为基本要素的活动,因其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等原因必然导致学习者在教育资源享受上的小众化,国外课程国际化惠及的学生相对较少,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跨文化参与和互动严重不足,在诸如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则会导致跨境学习流动的暂停,造成学校、教师、学生情绪的巨大波动。随着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以及知识转移的日益频繁,在校生不仅要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而且要具备多种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技能,因此需要整合在地国际化资源。实施在地国际化教育可以补偿传统跨境流动模式受益面小的弊端,使更多非流动学生从在地国际化教育中受益。
三、以在地国际化促进民族地区跨文化人才培养的路径
在地国际化教育实践是一个系统、综合、复杂的选择过程,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各类学校有着不同的实践路径。然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通过整合在地国际化资源,就地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一)以政策支持为指向,构建教育国际化新模式
一是要加强政策指引,营造良好的在地国际化环境。应确立将在地国际化作为一种突破当前跨文化人才培养困境的工具的思维,在地国际化与传统国际化并不是一个关系体的“两极”,而是一个关系体的“两个侧面”。例如,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在官方网站开设专栏、举办研讨会,围绕在地国际化开展讨论,汇集了来自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各种在地国际化模式;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设立了“参议员保罗·西蒙校园国际化奖”,表彰高校在校园国际化方面的创新和成就。因此,应将在地国际化和传统国际化作为推动教育国际化的两个抓手,在宏观层面进行政策设计,加大在地国际化模式引进,鼓励和支持高校开展更加广泛的在地国际化理论研究和试点实践探索,同时对现有经验进行总结、宣传,营造在地国际化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教育氛围。
二是要大力推进全员参与国际化交流。很多人认为国际交流部门应该负责一切国际事务,包括教学和学习的国际化,国际化主要被理解为人员流动时,国际交流部门发挥带头作用是合乎逻辑的。其实,在地国际化情形下,仅凭高校国际交流部门根本无法实现在地国际化。如今,学术界而非国际交流成为舞台的中心,意味着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发生了变化,不同利益相关者正承担着国际化的所有权。除了继续安排人员到流动的国际办公室工作、学习,学术机构也应成为主要的教学机构和学习机构。因此,推进在地国际化势必需要高校全员、全方位参与,特别是需要教育开发人员、质量保障人员和其他教育专家的全力参与。
(二)以课程国际化为途径,进行跨文化教学
一是要因地制宜推动必修课程教学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宗旨,将国际因素、当代国际热点问题融入课程中,将国际视角和比较方法融入课程教学,协同国际教育与民族教育,构建融通国内外教育精华的课程,让学习者知晓如何更符合国际规则、掌握辩证应对繁复国际政务的方法。另外,课程国际化对每个学科都是具体的,国际的和跨文化的维度在不同学科间差异很大,横向技能可能适用于所有学科,但其相对重要性在不同专业中有所不同。例如,批判性思维是法律和历史专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际商务课程侧重于跨文化沟通。因此,有意义的国际化在国内只能发展自下而上的学习项目,只有学者才能决定一个项目的国际和跨文化层面,不同学校的相同课程仍可能发展出自己的具体情况,这取决于大学的位置和当地或区域劳动力市场。
二是要更加注重教师的全面参与。学者的流动性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国际和跨文化主题教学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发展是在地国际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充分利用教师的国际经验,大力发展国际化课程,在第一课堂中培养在地学习者和跨境学习者的国际视觉或跨文化视角,在第二课堂(即贝伦提出的非正式课程)开展跨文化交流研讨会、伙伴项目、服务学习活动或文化体验项目等活动,这些都能为国际交流活动提供实质性的力量,并有助于实现全面的国际化。教师除应具备外语能力,还需要一系列的教学技能,能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教学活动和作业激发不同背景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将文化的多样性作为课堂资源,整合跨境流动学生和不同背景学生的经验。
(三)以数字化为桥梁,突破时空限制
流动性仍然是教育国际化政策中最主要的因素,但在地的课程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线合作学习为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提供了无需出国就能获得和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机会。如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与加拿大多伦多汉博公立学院、意大利都灵大学合作开展的“咫尺地球”计划(IaH Project),每个参与的城市各招募20名本科生参与研究计划,本科高年级学生在有限的空闲时间内,“足不出港”就能使用通信软件与海外同学进行交流,开阔国际视野;广西师范大学与海外大学和机构合作,开设在线学术英语与论文写作、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流通识选修课,开展批判性思维艺术和学术能力培养等通识讲座,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高校可通过与海外合作大学的在线合作实现虚拟流动、虚拟合作、共享教材活动(如虚拟客座讲座),使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拓展视角,并对其他形式的知识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的模式更加熟悉。
(四)以调动城市和社区国际化资源为支撑,创设多元文化学习场景
一是要开展跨文化互动学习。持续的教育对外开放、学生的多样性成为跨文化互动和学习的宝贵资源。高校面临的挑战之一是要找到卓有成效的方法来增加中外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地国际化激励学生寻求“跨文化”和“国际化”,并承认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对他们的影响。多样化的学生群体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因此,要让中外学生有目的的接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双向融合,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中国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外国学生体验中国文化。比如,可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大会、中国—东盟音乐周等平台,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体验和实践的机会。
二是要开展社会性互动融合。高校国际化不是院校层面孤立的活动,而是一个涉及多个行为主体,深植于全球、区域、国家、地方、院系等多重场域的生态系统。高校应大力推动与政府部门、行业部门、大型企业、国际组织等的合作,实现协同育人,丰富学生的跨社会域体验。比如在课程中增加社区研究项目,促进学生与社区成员的互动,使学生能从当地组织或公司的外籍员工或国际公司的本地员工那里学习更多横向技能。
近年来,虽然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巨大冲击,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不会停滞。在地国际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为非流动学生提供国际和跨文化体验的一种重要方式。倡导在地国际化并不是要摒弃以人员跨境流动为核心的传统国际化,而是当前选择的全面发展策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如何在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这都离不开新理念、新知识和新路径。广西正面临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带来的发展机遇,高等教育承担着加速国际化、跨文化人才培养的时代任务,亟待统筹对外开放与向内发力,建立健全跨境流动和在地培养新模式,形成并统筹推进基于实践基础的全面发展格局,加快新时代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郑淳,闫月勤,王海超.在地国际化的概念演进、价值指向及要素条件:基于欧洲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思考[J].江苏高教,2022(3).
[2]Nilsson B.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Theory and Praxis[R].EAIEF Forum,1999.
[3]WACHTER B.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the context[C]// CROETHER P,JORIS M,OTTEN M,et 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a position paper. Amsterdam: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0.
[4]Knight,J.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New directions,new challenges. Paris:IAU 2005 IAU Global Survey Report,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IAU).2006.
[5]Beelen,J.,and Jones,E.. Redefining 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 In A. Curai,L. Matei,R. Pricopie,J. Salmi & P. Scott(Eds.),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Between 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future policies[M]. Dordrecht:Springer.2015.
[6]張伟,刘宝存,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7(3).
[7]房欲飞.在地国际化之“旧”与“新”:学理思考及启示[J].江苏高教,2021(8).
[8]张应强,姜远谋,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向何处去[J].高等教育研究,2020(12).
[9]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R]. 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2014.
[10]Beelen,J. Left to their own devices;The role and skills of academics in partnerships for the future.In N. Jooste,H. de Wit & S. Heleta(Eds.),Higher education partnerships for the future[M]. Port Elizabeth,Nelson Mandel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Unit for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2015.
[11]戴家毅.“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0(2).
[12]房欲飞.新时期我国推进“在地国际化”的战略意义、挑战及对策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22(2).
[13]文雯,崔亚楠.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认知、实施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20(7).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艺术学院课程思政专项教研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与实践研究”(2022KCSZ3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珣(1984— ),辽宁台安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广西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外语教学。
(责编 蒋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