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培育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审美力的三重路径

2023-10-30梁春苗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道德

【摘要】本文论述道德审美力内涵及培育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审美力的价值意蕴,分析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审美的不足,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通过求真、向善、崇美三重路径探索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审美力培育方法,帮助大学生破解道德困惑、增强道德价值认同、提高投身崇德向善道德实践的自觉性。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 道德 审美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4-0038-05

近年来,“飒”“赞”“丑”“美”等有着审美意味的字眼经常出现在媒体新闻报道的标题中,如“你奋不顾身的一跳,帅呆了!”“你不爱国的样子,真丑!”等。这些标题的语言既体现人们的审美判断,也涉及道德评判,合起来就形成一种道德审美,这种道德审美在引导社会舆论和引领道德风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日趋多元化的道德现象、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行为,对其实施道德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其明辨善恶是非、增强自我定力、提升道德境界,也能够促使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道德审美力的内涵概述

(一)审美力

当代美学家曾繁仁先生在他的专著《美学之思》中,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美育的本质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指出美育的任务就在于培养人的审美力,认为“审美力就是借助于形象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判断能力”,专著中还通过对比审美力与认识力、意志力等人类反映现实的几种能力,指出审美力是以情感的满足为其特点。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宗明义地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意见》中关于美育内涵及其作用的阐述,表明了审美力的培养在新时代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道德审美力

《意見》在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方面提出了“学科融合”的理念和“坚持改革创新”的工作原则,为探索如何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提供了指引方向。首先,美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与其他学科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即《意见》所强调的“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其次,美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是相协调、相融合的关系。德育主要是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规范、道德判断、道德价值、道德意志力、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起到陶冶情操、温润心灵、丰富思想等作用,与美育的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宜将德育与美育融合起来实施教育。正如《意见》中所强调的“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只有对德育课程中的审美教育资源加以挖掘和利用,普及道德审美教育,道德教育才能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过程中,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道德审美力是基于“德”与“美”二者相结合,将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享受美等过程综合运用于人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一种综合能力。我国教育先贤孔子提出了“里仁为美”(出自《论语·里仁》)的观点,孟子也提出了“充实之谓美”(出自《孟子·尽心下》)的命题,意即一个人具有充实善信的美德就是一个美的人,这些观点体现了儒家仁学思想把道德的善与美相统一的追求。曾繁仁先生也提出,美育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即道德的教育必须借助美育特有的强烈感染力。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讲话指出,“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这一讲话精神为高校借助美育发扬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及使大学生获得道德升华提供了正确的指引。一方面,高校美育工作培根铸魂的培养目标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互相契合;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道德审美力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功能一脉相承。

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审美力的价值意蕴

(一)支撑大学生做出正确道德判断

青年时期是打牢道德根基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否明辨善恶、恪守正道,决定着其在人生道路上能否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如何坚持真理、明辨善恶,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出了科学指引。“真”依据的是人的活动的客观现实、活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包括真实发生的历史经纬,是道德判断中评价善恶的前提。然而,仅凭真理尺度还不足以支撑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还需进一步运用价值尺度,从是否符合人和自然的发展规律、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出发,考察人的需要和目的的善与恶。价值尺度解决的是“善”的问题,需要通过“美”将“真”与“善”二者进行统一,实现对人物或事件的直观、感性了解。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参与者,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对社会道德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这些知识和认知是不完全的、不系统的,甚至偏颇的、片面的。由于大学生存在认知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有的大学生难以分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不真、伪善、伪美等行为或观点,甚至陷入认知误区。以道德审美为载体,坚持真善美相统一,综合运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可以帮助大学生理性辨析现实,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二)推动大学生构筑丰富精神世界

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等观点。可见,马克思对人类的本质理解包含了人对理想的构建和追求、构建的过程遵循美的规律等。理想不是凭空出现的,理想之所以成为理想,一是因为理想超越现实并指向美好未来,给人带来希望和光明的憧憬,能够提高人的精神旨趣,使人表现乐观、向上、积极、自信等情绪情感;二是因为理想源于现实,现实提供的可能性能够作为人前进的动力和指引人现实奋斗的方向,激励人们形成勤劳、执着、勇敢、坚韧等品质,使人在战胜现实的痛苦、实现理想的快乐中达到精神愉悦的审美境界。

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四种品质要求,其中,“有理想”作为首要标准,激励青年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新时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主干力量,培育其道德审美力有助于他们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把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享受美综合运用于实现理想的全过程,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感,以四种品质作为克服困难、实现发展、丰富精神的源动力,用矢志不渝的奋斗诠释人生价值。

(三)促进大学生增强内心道德信念

马克思指出,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体现了人们对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道德概念的区分和评价。其中,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是外在的影响力量,人们的内心信念则是内在的自我意识,前二者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是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而产生影响。人的内心信念是一种道德精神追求,如责任心、进取心、同情心、羞耻心等,并非先天形成,需要后天的努力培养。从外因条件来看,每个人对诸如公平、正义、诚信等美德的追求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从内因条件来看,人们对善恶、荣辱、是非等伦理观念进行理解、维护或者谴责、否定的社会舆论过程可以激发或者督促人们自我反省,增强对真善美的信念。从道德范畴来看,以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道德审美必将成为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坚守理想信念、自觉扬善去恶、积极磨炼道德意志、成就高尚道德品格的强大推动力。

二、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审美的不足

2022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素质过硬、全面发展,勇挑重担、堪当大任,胸怀世界、展现担当。笔者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课堂观察和日常表现评价,不难发现他们拥有坚持向美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然而,在道德评价日益多元化、道德现象日益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当前大学生在道德审美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

(一)大学生对道德理论缺乏深入认识

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知识,但是对道德理论背后的生成逻辑仍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例如,学生对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道德如何具体发挥功能和作用缺乏理性的认识,对“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如何体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等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以某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年级学生为例,他们既有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貌和担当,也有着鲜明的专业性、区域性、群体性特征。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该专业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有着一定的职业道德认知,对社会道德现象和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但是对学前教育在社会主义道德方面的“中国价值”“中国特色”“中国方案”存在片面认识和思想困惑,这迫切需要思政课教师有针对性地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强化向美向上向善的价值引领。

(二)大学生对道德价值批判精神不足

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网络主力军的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关键时期,其道德认知水平尚不稳定,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缺乏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第一,从总体上看,拥有向美向善向上道德观的学生占主流,但仍有小部分学生意志不坚定、道德水平偏低、缺乏理想信念。第二,当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道德现象,特别是在被动接受网络小视频的信息输出时,学生的道德评判标准、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均呈现多元化特点,甚至被网络“毒视频”传递的错误价值观带偏。例如,近期一则名为《10位小时候崇拜的历史名人,长大后才知道是坏人》的网络小视频,试图以放大“凿壁偷光”“孔融让梨”及古诗《悯农》等故事人物缺点的方式,达到丑化故事主人公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形象、转移青少年对中华传统美德关注点的目的。个别大学生观看后不加思索照單全收,认为视频中说的是“对”的,误以为自己“增长了见识”,殊不知已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错误的价值选择,道德审美出现了偏差。

(三)大学生对道德实践行动自觉性不高

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对现实社会时政热点兴趣浓厚,喜爱通过案例式、问题链、任务探究式、小组互动交流式等方法进行学习。在道德学习方面,主要通过融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道德领域的理论与大学生社会、生活、专业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实践开展。然而,部分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如知道道德很重要,却对一些小事小节不放在心上;对别人严格要求,自己却疏于自律。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曾指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可见,在“大德”“公德”“私德”的实践问题上无分大小,大学生不能眼中只有道德大事而无道德小事,需自觉提高做好小事、管好小节的自觉性,为“养大德、成大业”奠基。

三、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载体培育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审美力的三重路径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认同正确的道德价值、自觉投身道德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以该课程为载体,宜从求真、向善、崇美三重路径培育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审美力。

(一)求真——精准分析大学生道德困惑

1.以课前学情分析为抓手发现学生的思想困惑

培育道德审美力的第一步是找到大学生道德审美方面的认识误区或者思想困惑。鉴于课程授课对象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实施教学改革前应当立足不同专业学生需求,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展开学情分析。第一,重点归纳学生在中学学段(以高中为主)已认知和在大学学段应理解及掌握的道德知识目标,侧重点由讲“是什么”向“为什么”转变,更好凸显大学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第二,深入了解学生目前道德认知状况,课前设计“对×专业大学生道德审美现状的调查问卷”,并在网络(问卷星)进行发放、回收、分析。问卷以单选题、多选题为主,单选题主要调查大学生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现象或道德问题的认知状况,多选题主要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思想困惑、认识误区。第三,分析学生在学习自觉性、问题意识、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接受程度、看待道德现象、分析问题等方面的差异性或共性特点。

2.以教学问题为导向突破教学重难点

首先,对课前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判断方面存在的思想困惑或者认识误区。例如,对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时,对问题“你认为为人民服务与先进分子之间是什么关系?”,6%的学生选择“与我无关”,8%的学生选择“先进分子带头做,我跟着做”,12%的学生选择“主要是先进分子做,我看情况”,持这三种看法的学生共占比26%,说明近三分之一学生未能正确认识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与广泛性。因此,可以将解决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重点。

其次,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所发现的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设计教学问题。例如,“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一知识点是高中学段的教学内容,在大学学段学生应掌握“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原因及深刻内涵。在课前调查中,很多学生不理解“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对此,教师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问题(即“为什么人服务”)作为教学突破口。首先,设计子问题一:“‘为什么人服务’在中国古代有着怎样的道德传统?”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提出在处理人我关系时,儒家“仁爱”、墨家“兼爱”以及“天下为公”的中华传统美德,阐明“为人民服务”的传统道德基因。其次,设计子问题二:“‘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中国何以合乎道德?”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事实,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准则,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与国家、人民共同利益相结合的本质要求。最后,设计子问题三:“为什么我要‘为人民服务’?”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围绕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展开课堂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把集体主义原则从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理想信念,再外化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以上论述体现了以培育大学生道德审美力为出发点,以引导大学生在精神层面深刻感悟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美为落脚点,以社会主义道德的审美问题为导向,有效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的过程。

(二)向善——引导大学生认同道德价值

1.以触动思想情感为原则选择教学素材

在引导大学生认同道德审美价值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素材的选择应当遵循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触动学生思想或心灵、带给学生真善美感受等原则,并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始终贯彻这些原则。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素材不是抽象的理论,也不是简单的历史现实,而是人在生活实践中所形成或所造就的美德。為突破教学重难点,既需要慎重选择教学案例、图表数据、政策文件等看得见的教学素材,也需要回归这些教学案例、图表数据或政策文件形成之前人的生动实践及其内心世界,从中挖掘人的思想转变、情感抉择、价值认同等看不见的教学素材。例如,为突破“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这一教学重难点,除了展示教材原有的时代楷模黄文秀生前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及其驻村日记的图片、百坭村的脱贫数据等,教师还可以拓展讲述黄文秀与村民交流从不受欢迎、心里憋屈到关系融洽、深受鼓舞的心路历程,讲述黄文秀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却从来不提个人家庭困境的大公无私,展示黄文秀入党申请书对“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的庄严承诺,引导学生感悟“为人民服务”背后最重要的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善的德性。教学素材的选择过程要充分体现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向善的道德审美价值,是升华历史与现实的总结反思,突出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精神审美。

2.以正确道德评价为依托感悟真善美价值

“向善”主要是从道德的善恶评价中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对真善美的价值认同。人是从一定经济关系中获得道德观念,人作为道德主体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外在的道德规则从认知、判断再到价值认同,都能彰显创造性的生命力量。例如,针对“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一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选择2022年5月河南郑州大学某女生私自外出后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宿舍室友冒名顶替该女生做核酸检测的现实事件作为教学素材。对该事件,学生有可能做出“该舍友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但是最终造成恶果”的评价。对此,教师应当直面问题,通过正反事例对比讲透如何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首先,在网络平台发布话题讨论任务,引导学生结合疫情防控的背景进行善恶评价,引发学生对“如何正确区分善恶”的思考。其次,课堂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继而从个人到宿舍,再到学校、社会逐层分析其行为的背后的“小善”“大恶”。再者,引入“中国好邻居”张旭的正面案例,重点剖析张旭自愿选择在车内自我隔离10多个小时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认同张旭教科书式的防疫行为背后的“大善”“小恶”。最后,将两起案例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人物道德行为所传递的真、善、美,破解“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学理困惑。

(三)崇美——激发大学生投身道德实践的意愿

1.以讲透道德理论为力量推动自我培育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一门思政课,其具备培育大学生道德审美力的功能作用,课程重在把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旨在以理论的光芒照亮学生思想,最终使学生获得精神的净化、心灵的充实、道德情感的升华。例如,大学生普遍对恋爱、婚姻的道德规范内容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选取红军将领彭雪枫致女友林颖的书信《花前谈心,月下互勉》为教学素材,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并分组讨论“你如何理解什么是‘最正当最伟大最神圣,也是最坚持最永久的爱’?”等问题。在教师点评环节中,引用马克思《1844年经济型哲学手稿》中关于“爱”的经典论述,围绕“爱”是一种给予的能力、“爱”的情感丰富博大、“爱”是一种呵护生命的力量等观点展开递进式的理论诠释,向学生讲深讲透“只有个体心中充满爱、身心和谐,才能推动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形成”这一道理,触发学生对“爱”的深入思考,促使学生自觉将外在的恋爱、婚姻道德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实现自我陶冶、自我培育,使自我不断向善的审美目的。

2.开辟“大思政课”实践平台引领道德风尚

将道德审美落实到大学生自觉的道德实践中,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培育道德审美力的最终价值依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此,培育道德审美力也应当善用社会大课堂,从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从汲取百年党史的伟大精神中,从学习身边榜样时代楷模的志愿服务中,不断创新开辟“大思政课”实践平台。例如,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利用近年来国家为推动中华文明提倡“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契机,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文化宫等场馆,深入了解历史人物背后的成长故事、心路历程、精神品格或者文物背后的内涵,组织学生开展“岁月如歌——经典人物我来品”“铭记历史——经典故事我来讲”“风华绝代——经典作品我来赏”等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美的角度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创新开辟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大思政课”建设要求为指引,加强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针对性,引导学生主动投身道德实践,不断提高道德水平,积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立足高校思政课教学主阵地,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和革命精神的审美要素、审美价值和德育价值,是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进一步明确道德“求真”“向善”“崇美”的价值依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新征程上,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务必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认清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素质教育的新形势,积极创新探索将美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道德审美力的路径,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道德判断、陶冶道德情感、认同正确道德价值、自觉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曾繁仁.美学之思[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应杭.化理论为德性:思政课教学答问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

[5]李宗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李泽厚.华夏美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

[7]李瑞奇,张澍军.简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J].思想教育研究,2017(4).

[8]杜珉璐.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机制[J].北方论丛,2019(1).

[9]吕明阳,杨茂.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在逻辑[J].社科纵横,2019(12).

注:本文系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提升路径研究”(2020SZ090)、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广西民族团结进步资源融入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2020LSZ05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春苗(1983— ),广西容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黄建清)

猜你喜欢

新时代大学生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逻辑与进路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
生命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战略 思维能力的培育
解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