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作表率

2023-10-30

党的生活·青海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刘 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但同时也深刻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作为西宁北部生态屏障,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做好生态保护各项工作,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也必须带着问题实地去看、去听、去问、去体验、去感悟,以忠诚之心、爱民之心、责任之心、敬畏之心做好调查研究,真正在西宁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中大展拳脚,在全省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中作出大通贡献,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作表率。

一、牢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大通县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容、实践要求,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本领能力,切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全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大通县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政治领悟力,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安排部署,做到令行禁止,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大通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西宁时提出的“守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大后方”和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大通时提出的“走在前作表率”要求,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县大局中去谋划发展、去推进落实,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优势和骄傲,为大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保障。

作者在宝库乡孔家梁调研。 洛布加/摄

二、践行“两山”理念,坚决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决定发展的成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既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大通县始终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化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牧业上迈出新步伐。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进一步增强农牧业绿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建设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率先在全省实现梯田规模化,率先在全省实施生态清洁流域试点项目。全力打造县域种业领域“科技小院”,打造“北川种业谷”,培育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制定出台《大通县设施农业园区管理办法》,开工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打造大通牲畜交易集散中心,积极培育县域产业集群,加快绿色优质粮油蔬菜基地建设,打造景阳汇丰等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做好72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加大“河湟田园”等公用品牌授权使用力度,做强“大通牦牛”“老爷山”“新庄黄瓜”“大通鸡腿葱”等县域公用品牌,打造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全面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实现固体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断拓展畜牧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格局,切实以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全县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积极发挥林草资源优势,深化林草产业改革,推进中国沙棘良种和青海云杉良种基地建设、桃儿七中药材种苗繁育建设、高原特色林下食用菌仿生种植基地建设等项目,加快项目落实落地,带动特色林草经济高效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当好林草产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的“排头兵”。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院地合作”,依据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立,聚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教学与林草科研成果共享,切实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在加快发展绿色循环工业上谋求新成效。抢抓国家“双碳”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进一步理清北川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加快北川铝镁合金高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严把项目准入关,大力引进培育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进资源全面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培育壮大电解铝精深加工产业,稳步推进国际领先600KA电解槽技术改造及产能置换、分布(集中)式光电站、碳素石墨化改造等一批推动绿色发展水平的重点项目,全力构建“绿电+合金新材料+保税加工制造”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上绘出新画卷。把握生态旅游发展规律,坚决落实国家生态空间管控要求,编制《大通县贯彻落实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工作方案》,制定目标任务、具体措施,深入挖掘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人文遗迹、民俗文化等资源,合理规划发展空间布局,大力实施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体验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意产业开发,全面推进鹞子沟等老景区提档升级,积极探索打造具有大通沟道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持续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湖之夜”农文旅融合街区、斜沟树蛙部落民宿、察汗河生物多样性基地、田家沟文旅综合体、农文旅产业融合孵化园等项目建设,形成文旅多线爆点,围绕“一城山水·大境通达”核心目标,强化宣传推介和对外营销,大力彰显大通民俗文化魅力,引导乡村生态旅游多样化发展。

三、胸怀“国之大者”,坚决筑牢西宁北部生态屏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立足当下,坚决守牢生态底线,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守护好生林草木、万水千山,在筑牢西宁北部生态屏障上体现大通担当、展现大通作为。全域推进国土绿化,不断拓展绿色空间。“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按照“下山进城、进城入川”的工作思路,树立“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行路享荫”的绿化理念,以国土绿化春季大会战暨双新公路道路绿化活动为契机,突出抓好荒山荒坡绿化、公路沿线绿色林带建设、乡村绿化美化、县域景观提升改造等工作,抓好植绿、增绿、补绿工作,走出植绿兴绿的大通路径。坚持造林与保林、育林、管林相结合,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森林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林缘地带村庄“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管控工作,健全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构建火源进山防控机制,严厉打击烧荒行为,持续巩固提升封山禁牧和封山育林成果,以县乡村三级林(草)长责任体系为抓手,统筹落实好生态“建”“管”责任,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好生态资源和森林环境安全,让生态绿色新大通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加强生态管控,锚固生态空间本底。做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大通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23年)》紧密衔接,以夯实生态之基,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范围,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以“三线一单”作为重要依据,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中,从严把好生态环境准入关,有效提升北川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质效,全力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促进大通区域生态平衡,切实保护好大通的绿水青山。加快生态修复,坚决守护绿水青山。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扎实开展黄河流域废弃采砂地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针对县域内历史遗留矿山存在的破坏、损毁、压占土地和破坏地形地貌等问题,采取清理散石、削坡卸重、平整场区、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措施,修复矿山开采形成的链式生态损害,恢复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矿产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统筹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全面有序推进全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四、厚植民本情怀,坚决擦亮一城山水生态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以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聚焦宜居安居新要求,稳步推进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牵引,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以全域旅游为切入点,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开展绿化景观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沿街风貌提升、文明素质培塑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县城品质,改善乡村面貌,有效解决城乡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着力健全城乡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实现城乡人居环境整体改善,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聚焦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力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以改善全县空气质量为核心,严格控制新建耗煤项目,持续推进“煤改气”治理。有效控制县区扬尘污染,加大城区机械化清扫率,严厉打击道路运输环境违法行为,严防道路扬尘污染。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机)行动,扎实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遥感监测,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有效做好机动车尾气防治。着力抓好工业废气治理,加强水泥、化工、建材加工等行业废气、粉尘无组织排放监管。强化大气面源污染治理,聚焦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堵促疏”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秸秆还田、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等多途径、多层次的合理利用,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聚焦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着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进一步压实全县各级河湖长的主体责任,强化督导检查,持续建立完善县级督导、乡镇主责、村级实施、村民参与的村级河道日常管理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守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深入开展阻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真正实现全县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聚焦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强化土壤环境状况。全力做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认真落实建设用地准入机制,衔接西宁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增强土壤环境监管和应急预警能力建设,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来源及成因分析和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体系。按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两减、三基本”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将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环境友好作为目标,扎实稳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打造“有机肥+N”模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合理减少农药化肥投入量。积极开展农田残膜回收,持续加强农膜回收网点建设,开展农膜替代品和新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可降解农膜使用,减少普通地膜的使用量,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坚持守正创新,坚决做好生态保护各项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牢固树立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始终以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全面助推生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制度改革,为生态安全提供保障。全面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严惩重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全面抓好资源高效利用,积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强化自然资源主体保护,促进自然资源资产集约开发利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为全县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强化队伍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生态保护事业发展的核心,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持续强化干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政治担当,推动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素质、观念意识转变和提升。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在创建生态保护“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中,在提升生态建设质量的实践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强化全员参与,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转化为全社会力量。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聚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积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和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的绿色生活理念,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加大执法力度,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工作方针,创新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机制,加强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持续加大巡查力度,在生态环保执法工作中敢于斗争、敢于担当,有效遏制偷采滥挖矿产资源、非法占用土地、乱排乱放等违法行为,把违法行为解决在萌芽阶段。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党的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牢记“国之大者”,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信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久久为功,全力筑牢西宁北部生态屏障,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展现大通担当、体现大通作为!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