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2023-10-30顾炜

天津教育·中 2023年9期
关键词:视域高中生高中物理

顾炜

高中阶段物理课程教学内容较多,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物理知识,教师要秉持“深度学习”教育理念。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立足于深度学习视域,从认知领域、人际领域、个人领域分析了高中生物理学习现状,以高中物理电磁学板块为例,做出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示范。

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为高中物理教学明确了新的标准,指引了新的方向。在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师应秉持生本思想,从教学现状出发,从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认知领域、人际领域和个人领域三个角度分析高中生的物理学习现状,并透过现状分析教学问题,以教学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策略,从而改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生成,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

一、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生物理学习现状

(一)认知领域

深度学习视域下,认知领域的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包括迁移应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迁移应用方面来说,现阶段高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意识,但是整体缺乏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导致对物理问题的信息辨别能力不足;从知识整合方面来说,知识整合能力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整体把握物理知识的意识和行为,而现阶段大部分高中生缺乏对物理知识的归纳意识和整理行为,物理学习存在孤立、零散的特点,缺乏主动使用图表、图像等工具整理知识的行为;从批判性思维方面来说,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质疑批判精神,是否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现阶段大部分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发展不足,对教师所教学的内容没有进行认知加工和客观评价,难以主动发现教师教学行为以及辅导材料中的错误。

(二)人际领域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人际领域主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强调知识内容的社会性,主要包括团队协作、沟通表达两个方面。针对团队协作而言,主要探查学生在团队配合过程中是否具有参与性,以及是否采用沟通、配合的方式与队友共同解决问题,然而目前大部分高中生虽然能够完成团队协作任务,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但是对教师所分配的团队协作任务的态度不够积极;针对沟通表达而言,主要探查学生是否具有将物理知识进行有效表达和清晰梳理的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高中生所体现的观点表达能力较弱,缺少对物理知识表达的积极性,同时缺乏对物理概念等信息的有效组织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有待加强。

(三)个人领域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个人领域包括反思评价、学习动机两个方面,其中反思评价主要探查学生是否具有对个人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的主动监控和评价意识,现阶段大部分高中生所呈现的反思评价较为匮乏,虽然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反思评价意识,但是反思评价方式过于传统且缺乏可靠性,存在没有明确的反思评价方向和反思评价要点等问题;学习动机主要探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动机,现阶段大部分高中生对物理学习动机呈现外向性、目的性等特征,具体而言,主要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进行物理学习。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以及教学内容设计中未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美”。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型构建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教师应当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以及评价与反思三个环节优化设计,而且三个环节的教学应当是一个高阶认知的生成过程。为了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提供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思路,笔者构建了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教学准备阶段主要以概念引入为目的,以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激活已有概念,导入新知;教学实施阶段主要以概念形成为目的,通过信息整合、批判分析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二)教学准备阶段

为了帮助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清晰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实施,本文以高中物理电磁学板块为例,做出教学示范。

1.审视学情:判断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结构。

为了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度学习,教学准备阶段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判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结构。针对知识基础而言,教师要对学生已有的物理概念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以此作为感性材料信息;针对思维结构而言,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进行判断,从而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以高中物理电磁学板块《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为例,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进行评估(如表1所示)。

2.制定目标:基于新课程标准解构教学目标。

立足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22)》(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该课题的教学要求,不难发现新课标从感知、理解、分析、应用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学要求,其中感知层面要求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认识安培力,理解层面要求学生正确判断安培力的方向,分析层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安培力的大小,应用层面要求学生了解安培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基于新课标的指示,教师可以从低阶学习、中阶学习、高阶学习三个方面制定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教学目标(如表2所示)。

(三)教学实施阶段

1.情境认知:创设多元情境,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

情境教学是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高情感投入、高认知投入、高行为投入,也是以学生的认知结构特征为出发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之一。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创设实验情境的方式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

(1)创设问题情境。

問题情境是基于内容设计情境,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问题的核心位置,立足于自身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在《静电现象的微观本质》教学导入中,为了快速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实拍上海东方明珠塔被闪电击中瞬间”“神奇的静电球实验”等短视频,并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被闪电击中的东方明珠安然无恙?为什么触摸静电球后会“怒发冲冠”?这些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问题,学生能够快速开启思维状态,引出“静电现象的微观本质”这一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

(2)创设实验情境。

实验不仅是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载体。对物理学科性质而言,物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均立足于物理实验,强调从实验数据中总结结论,从而提炼物理知识。例如,在《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自制实验教具,完成“‘时间管’魔术”,即通过记录磁铁在铝管中下落的时间,引导学生联系电磁感应定理和安培力知识分析“时间管”让时间“变慢”的原因。

2.任务驱动:利用挑战任务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为了帮助学生长期保持思维状态,教师要在课堂中循序渐进地布置学习任务,保证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例如,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拟列学习任务单(如表3所示),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探究。

3.知识整合:利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

根据上文所述,部分高中生知识整合能力以及整合意识有待加强,尤其涉及多个物理概念的章节,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呈零散状态,而为了帮助高中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以《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学为例,该章节围绕“磁场”所涉及的概念较多,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工作后为学生导入思维导图,并将主题下的相关概念进行整合,清晰显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内容,实现深度学习。如图2所示。

(四)评价反思阶段

1.贯穿评价:打造多元评价,重视深度学习培养。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为了帮助学生实现高阶思维培养,教师应当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基础上打开过程性评价思路,并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其中终结性评价仍以传统的阶段性考试为主,以考试成绩判断学生對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过程性评价而言,评价方式要注重创新,如开展小组评价、组内评价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当堂课的学习质量作出评价。同时,评价内容要立足于认知领域、人际领域和个人领域,开展多维度评价,通过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帮助师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指明方向。

2.能力培养:提高认知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反思。

在高中物理反思与评价阶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计划规定。在评价与反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学”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所产生的思维障碍提出预设点。第二,做好评价监控。教师可以制定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认知领域、人际领域、个人领域三个方面作出评价。如提出以下问题,鼓励学生对照当堂课所学进行评价与反思。

(1)我掌握了哪些概念?是否能准确清晰地描述?

(2)我如何理解此类概念以及知识点?

(3)此类知识点存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本质特征又有哪些?

(4)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情况可以反映此知识点?

三、结语

“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从认知领域、人际领域、个人领域三个方面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围绕三大领域分析学生的物理学习现状,并透过现状分析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策略,促进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视域高中生高中物理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