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兼修”
——浅析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普图书的“出圈”之路

2023-10-30康宇立王友华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内外兼修科普图书

崔 艳 李 祎 康宇立 王友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0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借助具备数字化、大容量、超时空特点的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时代的农业科普图书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传播速度、影响幅度、作品深度都有了划时代的跨越,漫画、动画等更具科技元素的融入使农业科普图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生动,也更受大众欢迎。然而,相较以往所有时代,虽然农业科普图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未如此接近,但其传播在近年来却未迎来预期的繁荣。究其根本,传播渠道不够通畅导致的信息失真、科普作家与读者之间依然存在的知识壁垒阻碍、科普作家创作能力尚需提升等因素,依然是农业科普图书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本文期望从农业科普图书的文本创作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创新,使科普图书更加充实、有趣、能“出圈”,真正实现普及科学知识、服务社会大众的功能和效果。

1 历史书话—农业科普图书的前世

科普作品,又称“科普著作”,通过文学作品的方式,向大众推广、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提高社会公众的整体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技术的更快发展;同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传统的科普作品主要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我国很早就有农业科普书籍的出现,西汉农学家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系统总结和发展了自战国至西汉期间耕作栽培的技术和理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专著。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则更为完整,由农学家贾思勰系统总结,涵盖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乃至治荒、土壤等系统知识,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元朝王祯以一部《农书》,兼论南北农业技术,详述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水利,其中还绘有大量的农器图谱,堪称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政全书》,不仅是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大全,还闪耀着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成为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大成的一本综合性农业科普著作。同时代的科学家宋应星也为后人留下一部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将中国古代各项技术系统总结,构筑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记述于其中的许多生产技术,甚至沿用到近代。

这些以及更多类似的农业科普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有科学性的严谨,总结和发展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又体现出实用性的通俗,条理清晰、文字通畅优美,易于理解,在传播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这些记录于书本纸张的人民智慧,世代手口相传,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 任重道远—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普图书的机遇与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1%,党的“二十大”也首次将“农业强国”写进党代会报告,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已经是历史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共同选择,农业作为我国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产业,将要承担更加重大的科技发展使命,提高全社会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全民农业科技素养尤为关键。农业科普围绕农业基本常识、农业生产技术、种植和养殖等科技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教育[2]。农业科普图书则是农业科普工作开展的重要传播途径。

社会发展迅速,人类的认知也更加宽泛。中国科协与国家统计局合作开展的最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20 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15 年的6.20%提高了4.36 个百分点,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颁布前2005 年的1.60%提高了8.96 个百分点,几乎每五年就会翻一番。公民素养的提高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在互联网环境、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受众基础最为广泛的农业科普图书的发展本应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和更多的时机,但近年来,除了一些进口的农业科普图书,如《基因传》等销量口碑较好外,能真正受到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急需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的农民群众欢迎的精品图书作品依然缺乏。

2023 年豆瓣热门自然科普图书TOP10 中,进口图书占70%份额,农业科普图书无一入榜。科技部组织评选出的2022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位居前100 部(套)的农业科普图书仅5 部。反映在市场层面,很多出版社中农业科普图书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边缘化,即便在专业的科技出版社,涉农的科普图书也常被忽视,而中国自己的原创农业科普图书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究其原因,除了政策支持、图书出版机制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优秀原创作品较少、质量良莠不齐;创作手法较为单一,缺乏科学性与趣味性和有效统一也是目前农业科普作品急需突破的短板。另一方面,以科普中国、中国农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代表的各类政府科普机构的选题方向更加偏向于解读硬核概念和最新政策;两微一抖等非政府类的科普平台,准入门槛低,因创作者和受众的专业学术知识不足等问题,导致科学性较弱。

如何能创作出真正吸引人,让人愿意读、能受益的农业科普图书乃至精品图书,是时代给科普作家和科普工作者们提出的新命题。本文从图书的创作视角,以充实内容的“内功”和创新形式的“外功”兼修,提出相关建议。

3“内外兼修”让科普作品更“出圈”

3.1 内有实蕴——驰骛往来、兼容并包

3.1.1 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性指的是在科普过程中传播客观性、真理性、精确性的知识,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3]。科学家发现科学真理、创制科研成果,科普作家传播和展示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虽形式各异却本质相同。作为科普的工具和手段,科普图书承载着社会教育和科学普及的使命和任务,是对科学真理和研究成果解读和再创造,其创作源头是科学研究本身,科学性是其必然属性。

生命科学在二十世纪开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农业领域,科学家利用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让农作物有了对逆境更好的抗性。《科普中国书系•解锁基因智库》系列丛书就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创作,以农业生物科技的新成果和新技术为主要的科普选题来源,以一个个故事为载体,简述基因知识、解析基因奥秘、普及基因技术,用基因的科学知识串联五彩的生命世界。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性,才是科普的价值所在。

3.1.2 内容的通俗性

“科普是科学与技术不断社会化、大众化的过程[4]。”农业科普面向广大公众,除农业领域相关工作者,广大社会公众也是主要的受众,其中还包括众多中小学生。严谨专业的科研术语、深奥晦涩的科学原理会成为大众理解和接受的阻碍。让科普内容通俗化,提高趣味性和可读性,提高公众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是科普作家和科普工作者的任务和使命。进行二次创作,将晦涩难懂的科普知识“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既不失去知识的科学本质,又让公众无障碍接受。这除了需要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背景外,还需要有不同于学术书籍、论文的写作技巧,切换不同角度、不同角色、不同视角,用受众最能理解,最易阅读,更喜爱的语言、风格、创意和模式进行表述,往往能共情普通大众,实现情感共振,接受和理解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

“人民网-科普中国”是一款普及科学知识、实时更新前沿科技信息的科技信息平台,其文章风格轻快活泼,尤以新颖的标题见长。比如《转基因抗虫玉米“开挂”了》,看见标题伊始,就能引人遐想,被吸引点击阅读,以探究所开何“挂”,而文章直接以几个问题,如“科学家如何从虫子口中智夺粮食?转基因抗虫玉米如何大显身手?”开篇,继续吸引阅读,也就从文章中轻松了解了基因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作物品质、降低农药使用,同时节约劳动力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知识。破除了专业性的理解壁垒,科普变得有“实”有“趣”,自然走下高深讲台,步入民居田间。

3.1.3 内容的艺术性

中国第一家民营当代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曾表示,科学和艺术看似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实际上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两者不断交织相辅,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石。有魅力的科普作品,其表现形式必然是艺术的,是一种带有普及与教育色彩的审美活动[5]。所以优秀的科普作品必定兼顾艺术性与科学性,追求“诗、哲、知”于一体,既充满诗情画意,又饱含知识性和哲理性,在艺术享受中为公众打开新视野,直观感受科学。现今,科普读物的形式多样,依据美学规律来进行图书内容的设定无疑将会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可以借鉴戏剧冲突的艺术形式,在科学合理的条件下设置悬念疑问、矛盾冲突、破疑解密,制造兴奋点,增强科普的故事性和内容的可读性。

2023 年4 月28 日,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的 “想象另一种引力”新书发布会上,艺术的感染力渲染得尤为充分,读者强烈的感知到科学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让更多人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6]。法国现代艺术家伊莎贝拉·席穆勒被《纽约时报》评为2017 年读“十佳绘本”的《法国绚丽科普绘本》之《蓝色时间》这册书,更是把科普知识的艺术性发挥到极致,绘制了32 种不同的蓝色,并提出了“蓝色时间”的概念,笔者用温情且极富有艺术性的描述展现不同色彩的神奇,让读者在优美诗意的氛围中接受源于科学的知识,享受艺术的熏陶,有着一举两得之妙,这也正印证了中国国家地理·图书总经理陈沂欢的观点,科学化繁为简,而艺术则能化腐朽为神奇。

3.1.4 内容的社会性

科学的使命是造福人类,以人们的需求为目标,这也让科普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属性,科普图书在这方面就有很好的体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要求,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2022 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的发展目标,大科普理念强烈呼唤全社会力量的汇聚。在科普图书发布和传播的过程中要注重服务社会实效,密切结合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抓住重大时间窗口,回应社会需求,才能创作出贴近公众、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的科普作品。

内容的社会性还体现在题材新颖和选题精准上。农业新成果不断问世,科技新名词层出不穷,科普内容也需紧扣时代的脉搏。针对不同年龄、文化水平和领域的受众人群,避免农业科普图书普适性,在各个垂直领域做精细划分,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普图书内容。我国目前出版的科普图书种类有高端科普、青少年科普及少儿科普等[7],借鉴国外科普读物的分级模式可以很好地辐射不同层次的读者,深化科学普及质量,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进而参与到其中来。

2023 年2 月上市的《院士解锁中国科技》系列科普丛书就展现了很好的社会性功能。书中选取中国科技的最新成果,如“港珠澳大桥是如何做到在海底穿针引线”“网上购物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到家”等与时俱进、鲜活生动的知识,为科学科普搭上时代发展的快车,不仅激发了年轻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吸引了各界爱好科普人士的关注。加州读物《Science》以“能量”(科学)大概念统领,低年龄段以认识身边的现象为主,中年龄段进一步了解电器使用,用能源发电过程解释能量转化,高年龄段则能学习到从火力发电到清洁能源发电的知识。根据年龄、认知度的不同,做差异化科普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更加精准的科学知识普及,搭建好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3.2 外展芳华——革故鼎新、别出机杼

3.2.1 创新形式,多种手段加成

科普图书要想不断破圈,不仅要保证内容的高质量,也需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时代在发展,爆炸式的信息充斥人们的视野,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抓取人们的注意力,以往简单的图文形式已经远远不够。近年来,在大力鼓励原创、发展原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漫画式、gif动画、MG 动画等形式表现的知识类图书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科普+互动”的升级势不可挡。

原创科普图书《左手南极,右手北极》的创作者韩青宁团队介绍,“科普绘本是一种很克制的艺术,每个页面的页面铺排、整本书的翻页都尽量做出节奏感。”少儿科普读物呈现出新表达,少儿科普特摒弃了之前简单的百科知识介绍,开始构建故事场景,虽然更难做,但呈现方式会更加有趣味[8]。少儿科普图书《天空筑梦》专门设计了天宫空间站的纸质模型,只要扫描图书封底的二维码,就可以根据教学视频进行裁剪、折叠等手工活动做出一个立体的“天宫空间站”,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科普知识在脑中的印象。《左手南极,右手北极》是一本关于南极和北极的百科图书,设计上运用了左右对翻的比对形式,在统一的主题之下进行对比呈现,既可以对比阅读,也可以单独阅读。它的装帧灵感源于《镜像》一书,外表看是一本精装图书,妙处在于它是把两本书粘在前后两个底板上,既保留南北极鲜明的形式对比,又有效降低制书成本,一举两得。

3.2.2 智化平台,高科技设施加成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介平台的发展推动了科普图书从纸质向数字化乃至数智化的转型。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高科技的智化平台打通了科普图书的平面传播壁垒,为“互联网 +”时代的传播带来深层变革。图书信息储存空间的倍量级扩大、图书信息检索的更为快捷、信息的远程实时传送、“一对一”互动到“多对多”互动,让科普图书在传播链条的打造上“更科技”。

1998 年,国家图书馆向文化部提出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申请;2000 年,中国数字图书馆网站正式开通。截至目前,除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外,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上海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图书馆都已开始为公众提供便捷、全面的网上图书服务。而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利用更为灵活、更具互动的特性,让科普图书的传播体现出更具个性服务的科技职能色彩。

3.2.3 建设队伍,复合型传播队伍加成

一直以来,专职科普作家的稀缺是制约科普作品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科普作品因其固有的科学性,创作者甚至传播者都必须具有相应的科学素养,不仅要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让别人知其“所以然”,既能命理,又能释义,懂科学会写作。我国十分重视科普工作,也曾有过如华罗庚、竺可桢等具有深厚科学知识和过硬文字功底的老一代科学家,创作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科普作品,但这类既能写又懂科技的“多面手”乃是科普领域的稀有人才,“大”专家写“小”文章也显得小题大做。专业科学家们更多的是承担研究的使命,即便有心作科普创作,也常常没有时间和精力,更遑论时刻关注公众需求,能有针对性地、及时地提供公众亟需的科普知识。所以,培养一支既具备深厚的科研素养、科学性和艺术性写作能力的专职科普作家,又有各类新媒体科技平台支撑,掌握新媒体技术、有丰富的科学普及经验的众多科普工作从业者等组成的复合型的科普传播队伍尤为迫切。

近年来,我国已经通过设立多种科普奖项鼓励相关人员进行创作,2023 年将以立法形式确定设立国家级科普奖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目前在草案修改阶段),鼓励和支持不再承担繁重科研任务的老年科学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还鼓励拓宽奖项来源,号召社会力量参与设奖,并支持科普人员开展科普工作和从事科普活动。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也明确将要予以表彰和奖励。2023 年4 月,中国科协印发通知,在京中央单位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试点工作。面对社会实际需要,科学普及被放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科普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终于打通。

3.2.4 营造氛围,科学理性的社会环境加成

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传播模式,公众对信息的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趋势,但这也给谣言和不实信息提供“自由”传播扩散的便利,动动手指就能“指鹿为马”“混淆黑白”,传谣易而辟谣难。尤其在很多农村地区或老年人群科学知识基础薄弱的前题下,容易被误导,受到错误舆论引导。比如,由中国科协公布的历年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中,赫然有“0 蔗糖就是无糖”“水果越酸维生素C 含量越高”“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更安全”“土豆发芽,把芽削掉就可以吃”的谣言在列,而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虽是“小”事,但以讹传讹,却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不良的后果。

因此,加强从“娃娃”抓起的科普教育,健全扎根基层的科普常态性教育,以及用好多渠道的新媒体平台和渠道,全方位营造“学科学、懂科学、爱科学”的氛围,让科学理性的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发展,提升人民素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4 结语

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进一步创新科普产业机制,让更多以公益事业面貌存在的科普产业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重大目标。鼓励民间机构、团体、资金参与到科学奖励体系中,灵活激励机制。从学校、家庭、博物馆等机构入手,打造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体系。

猜你喜欢

内外兼修科普图书
图书推荐
科普达人养成记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