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探微
2023-10-29于海鑫
于海鑫
摘要: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高职院校应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力求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體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优化人才供给,借助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新时期,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应深刻解读劳动教育的特色需求,从劳动教育课程渗透的视角,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和应用,有效带动劳动教育工作的科学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8-002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级教改课题“职业素养为导向的高职劳动教育探索与实践———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课题编号:JXJG-22-74-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度项目(项目编号:JY211 31)阶段性研究成果
劳动教育是课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元素。科学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关注高职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和劳动精神的强化,有利于在高职教育中践行“德技双馨”的理念,真正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将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针对劳动教育对大中小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明确,还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科学渗透和开发提供了科学完善的指导。为此,本文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入手,针对课程体系建构方面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渗透进行分析,旨在凸显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创新,促进高职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劳动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价值
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实践中,有效探索劳动精神的弘扬和传播,能形成对劳动教育的内在驱动力,全面提高学校综合育人工作的效果,培养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1]。
1.有助于弘扬新时代的劳动精神
劳动是推动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在教育体系中积极推动劳动教育体系的科学建构和实施,能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性,理解民族复兴对劳动教育的时代诉求,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工作的系统创新,切实引领高职教育实践中劳动精神的科学渗透。在开展高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弘扬崇尚劳动的思想和热爱劳动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践行新时代的劳动精神,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2]。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劳动技能,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主动劳动的情感态度。劳动教育活动还有利于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有效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3]。
3.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的实施能让学生探寻作为人的最本质核心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科学的价值定位,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在劳动育德、劳动益智、劳动促体、劳动滋美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奋斗精神的解读和热爱劳动真实情感的培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课程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进行正确的自我价值定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二、劳动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措施
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能带动劳动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科学贯彻落实,有助于全面改善高职教育工作的综合效果,促使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能得到显著提高[5]。下面从劳动教育的改革发展入手,对课程体系建构的措施进行细化的分析和探究。
1.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从劳动教育改革的视角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视角,对课程体系的建构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劳动教育影响下课程教学活动的需求,从多角度引领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全面支持劳动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优化,有效带动学校课程体系建构工作的科学发展。具体分析,高职院校在基于劳动教育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可以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解读,并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意愿和课程群建设的需求,从践行劳动教育精神的视角,将涵养高职学生的劳动观作为课程建构的方向,建构“通识教育+劳动教育+专业教育”的特色课程体系,并对劳动教育的规定要求进行明确,从而促进劳动教育活动的科学组织实施[6]。
例如,高职院校针对汽车制造类专业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时,就可以从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视角,优化顶层设计,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完善,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创新,生成特色的专业课程群,有效支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推进。具体分析,按照汽车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要求,在顶层设计和规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对通识教育方面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和开发,可以尝试设计“汽车制造劳动实践”“汽车制造领域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制造车间体验”等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注重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劳动知识的传授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并依托现有课程体系,促进劳动教育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形成全方位、全员化的劳动教育体验活动。在此基础上,基于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学校还可以对课外实践探究类型的劳动教育进行设计和开发,组织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日活动、劳动教育榜样学习活动、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志愿服务体验活动等,使劳动教育能向学生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延伸,可以形成对学生的多元化指导和带动作用,提高劳动教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影响力,有效支持高职院校专业育人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全面引领劳动教育支持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落实[7]。
2.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课程实践指导活动
从劳动教育改革的视角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創新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深刻认识到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不仅需要课堂教学活动的支持,还需要完善实践活动的支持,只有将课堂理论分析指导与课后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生成多元化的课程教学实践应用框架,才能有效突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效果,使劳动教育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开发过程中,基于《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指导,高职院校应注意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作为基础,探索“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社会服务性劳动”教育活动有机融合的实践活动体系,保障劳动实践教育的组织实施能得到家庭、社区、企业、学校等的支持,形成劳动教育多主体相互衔接机制,在教育实践中不仅促进学生劳动意识的激发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而且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工作技能,增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岗位工作适应能力,切实凸显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活动融合应用的效果。
例如,在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为了保障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劳动教育的实施能够实现协同推进,可以尝试建构以体力锻炼为主的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群和以智力开发为主的社会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群,同时建构以学生专业相关生产型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的课程群,生成全新的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系统。这样,能促进高职院校课程资源的整合、劳模精神的践行和工匠精神的合理化渗透,在全面系统的教育指导活动中带领学生树立劳动创造美的理念,让学生在劳动中不断探索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应用,在带领学生深度解读劳动育人内涵的基础上,使学生沉淀智慧、修德养性,以娴熟的职业技能参与到岗位工作中,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争取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良好的发展[8]。
3.拓展课程实施空间,强化劳动课程体验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要想真正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就需要与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职业训练提供相应的辅助和支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优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尝试对校外劳动教育空间进行拓展,在校外社会实践、实习实训中,探索劳动教育指导活动的延伸,形成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组织模式,保障学生的劳动素养得到高效培养,切实提高学校劳动教育活动的质量。高职院校应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工艺制作活动、实验实训活动、技术试验活动、顶岗实习活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等,促进劳动教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科学发展和渗透[9]。
例如,在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机拖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想促进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在校外教育中促进育人空间的拓展和优化,就可以从深化校企合作的视角,在企业的支持下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平台,在实习岗位工作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习电工器材知识,并对学生开展正反转和调速控制方面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在岗位劳动体验中加深理解电机(含变压器)的选配计算及其经验公式方面的知识,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夯实学生的劳动素养。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还可以结合“电机拖动”课程教学活动的要求,选择“电机点动控制”作为切入点,开展项目竞赛指导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线路集成设计与调试、生产环境的规范整理和清洁以及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设备的选配方面的劳动体验活动等,在特色的劳动体验活动中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理解[10]。此外,在校内外“电机拖动”相关生产实践基地的支持下,学校还可以安排和组织学生参与到电机拖动生产实践劳动活动中,体验电机运行方面的优化设计劳动、电机运行维护以及故障排除劳动、电机运行监测劳动等,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熟练度,加深学生对劳动生产的理解,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劳动教育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4.完善课程质量评价,在反思中改进和创新
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中,要想有效探索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发展和渗透,切实保障劳动教育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就应该在开展劳动课程体系建构、促进劳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认真做好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创新教育体系,促进劳动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在具体课程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工作,改善质量评价考核过程,形成劳动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方面的具体文件,在文件中对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借助劳动教育评价及时发现课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劳动教育指导活动的系统化创新。
例如,在针对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开展劳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劳动实践活动的组织规划情况、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开展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并做好教育质量评价的反馈工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使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同时,在科学地开展课程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反思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反思和评价中探索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措施,有效支持劳动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融合渗透,促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全面带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11]。
5.助力师资团队建设,发挥师资保障作用
在全面改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想全面促进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就要积极探索师资团队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保障作用,支持劳动教育的科学发展。高职院校应准确定位师资团队建设的需求,从不同的视角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分析。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组织各专业相关课程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知识和内容的学习,使教师在开展各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支持劳动教育活动的全面贯彻落实,提升劳动教育活动的综合实施效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构建专兼结合的劳动教师队伍,尝试邀请企业一线工人、劳模等到学校中,作为企业代表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时可以从更多的视角了解劳动教育的内容,受到劳动榜样的感染和熏陶,从而逐步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这样,有利于优化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切实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组织实施,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新特色。
三、結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使高职院校认识到科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教师群体已经初步针对教育体系的科学建构和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极大推动了劳动教育的科学发展和系统创新,有效促进了劳动精神的全方位渗透。为此,高职院校应全面探索劳动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和系统创新,使劳动教育对高职学生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优化,基于劳动教育的支撑真正将高职学生培养成能够参与社会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谭星,曾碧漪.基于“云义工”平台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优化模式探索———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教育,2022,32(12): 40-41.
[2]程圆,陈芳.“三教”改革视域下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价值[J].大学,2022,25(34):136-139.
[3]蔡颖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2,12(42):174-177.
[4]刘艳琴.我国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究———基于明尼苏达大学社区劳工教育的经验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20(02):46-49.
[5]邵玉伟,吴薇.“双高”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4):78-81+87.
[6]曾竞.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观融入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三重逻辑”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2(11):105-107.
[7]候署兰.“五育融合”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39(06):19-23.
[8]瞿时章.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绿色细胞工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25(47): 185-188.
[9]陈蓉.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以《会计信息化》课程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 35(22):57-59.
[10]王玉娇,刘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2):55-56+65.
[11]董树功,张越.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J].当代职业教育,2022,39(06):48-55.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Education
Yu Haixin
(Jiangxi Technical College of Manufacturing,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9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of labor education, strive to cultivate student groups into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fitness, aesthetics, and labor, optimize talent supply, and provide good support for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alent cultivation work. In the new er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deeply interpret the characteristic needs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reform, actively explore the re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filtration, and effectively drive scientific innovation in labor education work.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talent cultivation;educational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