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喂不同比例精补颗粒饲料对张掖肉牛哺乳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3-10-29胡立国汪晓斌
齐 明,胡立国,汪晓斌,王 鹏
(1.张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 张掖 734000;2.张掖市金翔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张掖 734000;3.张掖市金农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 张掖 734000)
张掖市位于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与蒙新高原交汇地带的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阳光充足、饲草丰富、种群基础优良,孕育出了闻名全国的张掖肉牛。近年来,张掖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肉牛产业作为政府主导产业,按照“强基础、扩总量、保安全、促发展”的整体思路强力推进,形成了“养殖小区化、小区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格局,肉牛产业发展势态强劲,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打产业之一[1]。2022年张掖市肉牛饲养量达103.8万头,出栏量达32.9万头,牛肉产量达3.6万t。在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哺乳犊牛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2],其是肉牛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优质的哺乳犊牛精补饲料不仅可以提供犊牛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而且能够增强犊牛的消化机能,利于犊牛早期断奶。精补颗粒饲料作为一种高营养、高能量的饲料,广泛应用于肉牛饲粮中。目前,有关不同比例精补颗粒饲料对张掖肉牛哺乳犊牛的影响研究较少,本试验根据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调制营养全面且相对平衡的精补颗粒饲料,探究不同饲喂剂量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2022年3—4月在张掖市金翔牧业养殖场开展试验。
1.2 试验动物
试验选取出生3周龄、生长健康、日龄及体重相近的张掖肉牛哺乳犊牛40头(公母各20头),均由张掖市金翔牧业养殖场提供。
1.3 试验用精补颗粒饲料
精补颗粒饲料由张掖市金农源公司研发生产,饲料营养成分见表1,按成分配比均匀混合、粉碎后,高温制粒、熟化,装袋备用。
表1 精补颗粒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4 试验设计
随机将选定的40头哺乳犊牛分为Ⅰ、Ⅱ、Ⅲ、Ⅳ组,每组10头,公母各5头,均单体单栏饲养。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常规粗饲料,不添加精补颗粒饲料;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分别按哺乳犊牛体重的0.5%、0.75%、1%补喂精补颗粒饲料。预饲期7 d,正试期30 d,试验在哺乳犊牛30日龄时正式开始,60日龄时结束。试验开始前按照养殖场制定的免疫程序对哺乳犊牛进行免疫和驱虫,做好免疫档案记录。预饲期及试验期给各组犊牛人工饲喂牛乳6 L/d,并提供足量常规粗饲料供自由采食。试验组每日9:00和18:00分2次补饲精补颗粒饲料,确保每次投喂全部采食。发现腹泻犊牛时,要加强看护,补液治疗,禁用抗生素。此外,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做好圈舍清洁工作。
1.5 指标测定
1.5.1 生长性能 正式试验开始和结束当天,在清晨投料前空腹状态下测定试验犊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等生长性能指标。哺乳犊牛日增重由试验期始末体重计算而得。
1.5.2 腹泻情况 每天分别收集、观察试验犊牛粪便性状,并根据粪便分值体系(Manure Scoring System)进行评分。粪便成形,干物质>30%,记1分;松散软粪,25%<干物质<30%,记2分;稠状不成形,20%<干物质<25%,记3分;液状不成形,干物质<20%,记4分。3分及以上表示腹泻[3]。
腹泻率(%)=(腹泻头数×腹泻天数)/(组内头数×试验天数)×100% (1)
1.5.3 血液指标 在试验结束的第30天,每组随机选择5头哺乳犊牛,每头晨饲饮水前空腹颈静脉采血20 mL,送往实验室进行血液指标测定。参照张学虎等[4]的测定方法,血液样本经离心机离心分离后,采用试剂盒、生化分析仪器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的浓度以及尿素氮(BUN)、葡萄糖(GLU)的含量。
1.6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用SPSS 22.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 试验结果
2.1 饲喂不同比例精补颗粒饲料对哺乳犊牛体重的影响
各组哺乳犊牛试验初始体重、终末体重、日增重的对比情况见表2。结果显示,终末体重Ⅱ、Ⅲ、Ⅳ组较Ⅰ组分别提高3.49%、4.43%、5.22%;日增重Ⅱ、Ⅲ、Ⅳ组较Ⅰ组分别提高10.65%、11.05%、13.84%;Ⅱ、Ⅲ、Ⅳ组终末体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中以Ⅳ组增幅最大,Ⅱ、Ⅲ、Ⅳ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不同饲喂量对哺乳犊牛体重的影响
2.2 饲喂不同比例精补颗粒饲料对哺乳犊牛体尺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出,犊牛30日龄时,Ⅰ、Ⅱ、Ⅲ、Ⅳ组体尺数据接近,无明显差异(P>0.05)。犊牛60日龄时,Ⅱ、Ⅲ、Ⅳ组平均体高较Ⅰ组增加2.57%、2.76%、2.99%;平均体斜长较Ⅰ组增加2.07%、2.40%、2.53%;平均胸围较Ⅰ组增加3.44%、3.75%、6.81%;平均管围较Ⅰ组增加1.39%、1.63%、2.04%。各试验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不同饲喂量对哺乳犊牛体尺的影响
2.3 饲喂不同比例精补颗粒饲料对哺乳犊牛粪便评分和腹泻率的影响
各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见表4。结果表明,哺乳犊牛30~60日龄时,Ⅱ、Ⅲ、Ⅳ组粪便评分分别比Ⅰ组低10.97%、12.90%、20.65%,Ⅳ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Ⅲ、Ⅳ组犊牛腹泻率较Ⅰ组分别下降了5.74、6.50、8.65个百分点,其中Ⅳ组降幅达到39.88%(P<0.05)。
表4 不同饲喂量对哺乳犊牛粪便评分和腹泻率的影响
2.4 饲喂不同比例精补颗粒饲料对哺乳犊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试验组、对照组的哺乳犊牛血液生化指标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60日龄Ⅱ、Ⅲ、Ⅳ组犊牛血液中TP、ALB、GLO浓度与Ⅰ组相比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犊牛血液中的GLU、BUN含量较Ⅰ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5 不同饲喂量对哺乳犊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与分析
3.1 饲喂精补饲料对张掖肉牛哺乳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犊牛哺乳期,适时适量补充精粗饲料、微量元素和益生菌,可以促进犊牛消化器官快速成熟,尽快建立胃肠道正常菌群,降低犊牛腹泻率和疾病发生率,提高犊牛成活率。颗粒化饲料配比精准合理,适口性好,能够避免犊牛挑食,有效增加日增重;饲料中水分少,易保存,能够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5]。仁瑞清等[6]的研究表明,哺乳犊牛对相同营养水平颗粒饲料的采食量会影响日增重及体尺指标。本试验所用哺乳犊牛精补颗粒饲料是根据哺乳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营养需求配制而成的,通过饲喂对比试验发现,试验组犊牛的终末体重、日增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有所提高,且Ⅳ组各项生长指标显著高于Ⅰ组(P<0.05),可能是由于本试验所选用的精补饲料是通过高温熟化的颗粒饲料,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硬度高,利于充分咀嚼。同时,颗粒饲料按照哺乳犊牛体重1%比例进行饲喂,在营养需求供给和精粗配比方面更为合理,促进了犊牛消化系统发育完善,提升了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提高了哺乳犊牛的生长性能。
3.2 饲喂精补饲料对张掖肉牛哺乳犊牛腹泻率的影响
哺乳犊牛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功能较为稚嫩,饲料和环境的变化很可能致使犊牛产生应激反应,造成胃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导致腹泻。腹泻是影响犊牛早期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时会影响犊牛成年后的生产性能[7]。刘俊阳等[8]的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犊牛肠道菌群环境,并且降低犊牛的腹泻率。本试验中,在精补颗粒饲料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益生菌,经过30 d的试验期,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哺乳犊牛的粪便评分值显著降低,腹泻发生率大幅下降,说明添加了益生菌的精补颗粒饲料对犊牛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区系起到了改善作用,从而减少了腹泻的发生;其中Ⅳ组效果较其他组更为显著(P<0.05),说明以哺乳犊牛体重1%比例饲喂精补颗粒饲料时,益生菌有效活菌数量更加充足,能够进一步改善犊牛胃肠微生态区系,有效降低犊牛腹泻发生率。
3.3 饲喂精补饲料对张掖肉牛哺乳犊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液生化指标可以评估动物对营养物质的代谢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健康水平[9]。本试验中,试验组哺乳犊牛血液中的TP、ALB、GLU、GLO、BUN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饲喂精补颗粒饲料不会导致哺乳犊牛出现营养应激等不良反应。血清中TP水平可以反映动物消化吸收蛋白质的情况,TP浓度升高表示蛋白质吸收好;BUN作为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浓度越低说明蛋白质利用率越高[10]。本试验中,所有试验组哺乳犊牛的TP浓度呈现出不同程度地增加,BUN含量呈现出不同程度地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精补颗粒饲料在哺乳犊牛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方面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其原因可能与全部试验犊牛每天定量摄入牛乳、蛋白质供给充足有关。
4 结论
给哺乳犊牛饲喂精补颗粒饲料可以有效提高其生长性能,降低其腹泻发生率,其中以其体重1%比例饲喂效果最佳。同时,精补颗粒饲料适口性好,营养配比均衡,对犊牛血液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且可以促进犊牛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适合在张掖肉牛规模化养殖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