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里的说明文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为例
2023-10-29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丁雄鹰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丁雄鹰
新课标指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中国文化”“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赵州桥》不仅仅是介绍一座桥的一篇说明文,更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所以加入“文化”的视角,认识“赵州桥”,走近“赵州桥”,是学习这篇课文独辟的新径,也是理之应当。
一、让时间来表达:走进“赵州桥”的年代,触摸历史厚重感
要让学生对赵州桥突破现代眼界下的“平平无奇”,看到表象下的“独一无二”,这种“一见钟情”,仅仅是课文中的几百个字是很难达成的,“赵州桥”里的文化需要翻阅历史,让时间来表达。
(一)由今及古,感知“桥”的历史生长力
走进《赵州桥》这篇课文,不要直奔主题、直观其形,因为从“现在”来看“古代”存在时光的沟壑,很难进行真正的思想、心灵的碰撞。赵州桥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就要来到那个时代,才能看到那个光芒。从“桥”独有的历史发展开始,让学生跨越时空,去一次次触摸时光中桥的“生长”,才能有一次次的与“桥”交流、感受,一次次惊喜地感知到中华文化的跃进,才能真正看到“赵州桥”出现所代表的时代文化。
教学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赵州桥》,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学习关于“桥”的说明文。咱们先来说说这个“桥”。
师:桥,最早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诗经》里,“亲迎于渭,造舟为梁”。所以,最早人们称“桥”为“梁”,这里的梁指浮桥。“桥梁”一词也由此而来。
1700多年前,魏晋的王嘉撰写的《拾遗记夏禹》中写道:“至舜命禹疏川奠岳,济巨海则鼋鼍而为梁。”这是最早关于桥的神话故事。
唐代的《初学记》中记载:“以木为梁”“以石为梁”。赵州桥就是以石为梁,是一座石拱桥。
接着就出现一组图片,分别展示: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溪涧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形成的天然桥梁,如浙江天台山横跨瀑布上的石梁桥,江西贵溪因自然侵蚀而形成的仙人桥,小河边因自然倒下的树干而形成的 “独木桥”,两岸藤萝纠结在一起而构成的天生“悬索桥”,等等。一组文字与一组照片,就像一本历史书,从古至今,娓娓道来,让学生感受到了“桥”的一种生命气息:从大自然中来,经历生存、生长的过程,人们既有对它的无穷想象,更有从天然形成的桥中受到的启示,不断效仿、发展,不断由低级演进为高级,才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跨空桥梁。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从无到有,从有到创,“赵州桥”的出现才显得这样有智慧和创新,它才真正“撬动”学生对“赵州桥”的认知震撼。而这种震撼构成了学生对赵州桥及其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的记忆,积极有效地吸收、积淀,成为文化印象。
(二)由此及彼,感知“赵州桥”的历史生活味
今天的学生对于桥,没有太多的生活印记,一是前人造桥,后人过河;二是在时代的发展下,如今的桥并非像古代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让学生认识到“赵州桥”的重要地位与价值,还是要回到那个时代,感受在千年前赵州桥的历史气息,品尝到千年前那种热腾腾的生活味道。
教学二:
师:同学们,这就是赵州桥,但我们要看的是隋朝的“赵州桥”!
师出示补充资料。
赵州桥建于隋代,隋朝统一中国后,长期以来是南北分裂、兵戈相见的局面。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河流所阻断,影响了人们来往,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为此,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决定在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这座赵州桥的建造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洪水所造成的交通困扰,便利了人们的通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师:建成后,“赵州桥”桥上、桥下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生想象画面,感受“赵州桥”带来的生活、社会的热闹与繁荣。
师出示《清明上河图》中的“桥”,通过画面感受“桥”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课文中的插图是单单的一座桥,略显“静态”,要从这样的“静”中读出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就要看到一千多年前它的“动态”。于是通过资料补充、想象画面、欣赏名画等方式,有效地让赵州桥“活”起来了,活在历史的进程中,“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每天都存在着、被需要着,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无法替代的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这座静态的桥有着历史的呼吸。而赵州桥折射的中国文化价值也取决于能否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文化的生产与创造是与国家、社会、生活效益统一起来的。
(三)由内到外,感知“桥”的历史生命力
历史中的桥大大小小,千姿百态,数不胜数,有许多自然湮没了,而赵州桥流传千古,且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因为它在历史中具有强韧的生命力。在说明赵州桥“雄伟”这一特点时,教师补充国内外桥梁的资料,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
一千多年来,赵州桥经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安然无恙,一直用到今天。更可贵的是,它今天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欧洲西班牙的塔霍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建成于罗马特拉兼大帝时,距今已达1800多年,现仍存在,但其中有600年是毁坏得完全不能使用的。在古桥今用的历史上,赵州桥是足以让我们自豪的,让世界惊叹的!
——《中国石拱桥》
通过这样的中外对比,一系列数字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赵州桥在历史长河中的生生不息,而这源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这种鲜明而强劲的生命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转化成了历史文化成果,能让学生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认知与甄别,了解其精华。这种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同化力、生命力,将化作学生内在动力,自豪感、荣誉感会形成一种文化认同。
二、让“奇迹”跨学科:走近“单拱桥”的设计,感知建筑学创举
文中写到“这种设计,在建筑史上是一个创举”,其中“创举”就意味着赵州桥前所未有,影响巨大,意义非凡!历经千年风雨却仍然屹立不倒的赵州桥已然成为桥梁建筑界的神话。但赵州桥从建筑学角度所体现出来的新理论、新办法、新实践、新成就等不是三言两语可说清的,文中提及甚少,非本课重点说明内容。于是,在“预学单”中就设计了研究性学习任务:“寻访赵州桥”。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制定研究目标、内容等。在课堂上进行“这一创举”教学时,就把时空还给学生,进行小组分享交流,让学生自己去翻阅历史的书页、搜索文字的记录、整理分类的收获、表达自己的观点。下面是学生的小组汇报汇总:
(1)理念的创新性: 一是 “券”小于半圆。中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作“券”。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降低了桥的高度,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像天上的长虹。二是“撞”空而不实。券的两肩叫“撞”。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小券,大约节省了180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而且,当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三是洞砌并列式。它用28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2)选址的适宜性: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洨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的,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刷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黏土层。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6.6千克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千克,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赵州桥历经1400年,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建桥。
(3)构造的先进性: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皆为1.03米,每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活。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而不必对整座桥进行调整。每一拱券采用了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了少量“收分”的办法,就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宽度,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
(4)赞誉的世界性:1991年赵州桥曾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张嘉贞为赵州桥所写的“铭文”中:“赵郡浚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梁思成:“河北赵县安济桥……可称为中国工程界一绝。”桥梁专家福格·迈耶:“罗马拱桥属于巨大的砖石结构建筑……独特的中国拱桥是一种薄石壳体……中国拱桥建筑,最省材料,是理想的工程作品,满足了技术和工程双方面的要求。”
小组交流时,真正体现了“跨学科”学习,有的小组拿出了建筑学专著《桥梁工程》《中国桥梁史纲》《中国石拱桥》,讲解“桥梁”知识滔滔不绝;有的小组请美术老师加盟,通过线条、色彩、诗句等体现赵州桥的“美学”;有的小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找到“赵州桥”的动画演示;有的小组制作了“赵州桥”说明书……“是一个创举”需要充分的佐证材料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跨学科自主探究,对建筑学、美学、力学、文学等学科都有涉猎,从而更好地体会赵州桥这一创举展现的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这都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培根铸魂”的有力途径。
三、让“工具性”有落实:走向“赵州桥”的文本,借鉴表达结构性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在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具有典范性。文章开篇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设计师等信息,同时说明了赵州桥“世界闻名”的特点。这也是开启下文内容的衔接点,因此后文部分就围绕着“赵州桥如何闻名世界”这个观点来展开描述。在第1自然段的开头,作者直接写明赵州桥的第一个特点“雄伟”,通过具体数据描述桥的长宽、造型,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来体现赵州桥的雄伟这一特点。第2自然段中第一句话同样先总结赵州桥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美观。赵州桥两侧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犹如双龙戏珠,“真像活了一样”,通过这些描述体现出赵州桥的美观这一特点。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表达了“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通过前文可以看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设计创举等特点,使赵州桥世界闻名,呼应开头。如此一来,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就写完了。通过对《赵州桥》这篇说明文的学习和赏析,我们可以学习到说明文的“总—分—总”这一结构的写作方法及每部分内容的安排,很有借鉴性,可以合理运用。
教学三:
师:是呀,一篇说明文会介绍一个事物的很多信息,不过,作者在介绍的时候,会把这些信息整理、归纳成几个方面来写。我们读一篇说明文,就要先弄清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生初读课文后回答。
师:这些位置、名称、谁设计的,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基本情况。雄伟、坚固、美观其实也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即特点,这些都是赵州桥的特点。最后这一方面是它的“历史价值”。
师:课文就是这样围绕“赵州桥”,从基本情况、特点、历史价值这几个方面来介绍的。其实,介绍具有历史文化的事物,往往都会这样介绍。如果介绍秦兵马俑,我们可以怎样介绍?如果介绍北京故宫,我们可以怎样介绍?如果介绍平遥古城,我们可以怎样介绍?介绍苏州园林,我们可以怎样介绍?龙门石窟,我们可以怎样介绍?这些和赵州桥一样,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一教学过程从《赵州桥》这篇说明文开始,从文本内容的理清到内容联系的认知,形成对说明文的认知规律:开篇简述信息并提出观点,总领全文。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段描述事物特点,并阐明原因。最后,在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再次表达评价和看法。一般说明文的结尾要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做到首尾照应,这是最常见的说明文的写法,具有普适性与典范性。以“赵州桥”为桥梁,从对说明文“总—分—总”结构类型的认识,到中华各地具有不同风格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说明的迁移运用,既让学生通过画面领略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风格,又让学生在反复中巩固、内化说明文的结构表达,形成一种文学常识,提升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