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报道中如何讲好故事
——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2023-10-29曾妍
曾 妍
(作者单位: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各类新媒体、自媒体蓬勃发展,传播形式趋于碎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新闻媒体通过优秀作品讲好故事,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在新闻中采用故事化叙事,指的是报道不仅关注新闻事件的结果,也聚焦事件发生的经过、捕捉生动鲜活的细节、注重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报道语言要简洁、生动、通俗易懂,如此才能进一步增强新闻传播效果,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1 讲好故事要善走基层
梁衡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记者、新闻理论家。在他看来,好新闻是题材大气、立意新颖、挖掘深入、抢发快速、文字简短、写法灵活、效果强大的作品。其中,“挖掘深入”与深入基层密不可分。“新闻是跑出来的”,脚行万里眼自开,思如大江笔如锋,新闻记者不仅要做党和政府的“喉舌”,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与群众心连心,传递百姓的心声,只有善走基层,深入群众,“抓活鱼”,才能创作出“沾泥土”“冒热气”的作品,才能真正做到讲好故事[1]。
1.1 走进基层,更要深入基层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感人故事、热点话题都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无论是生产一线,还是大山深处,都蕴藏着多样化的新闻素材。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多走基层,用笔尖和镜头记录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状态。既然是深入,便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要带着真挚的感情,扎根基层,走进群众中间,走进百姓心里。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武汉晚报》刊发的《上医之境》获得报纸通讯三等奖,报道主人公王争艳是2009年武汉“我心目中的好医生”评选活动中发现的一位典型,《武汉晚报》为了报道好这一典型,下足了功夫,真正把好线索转化为了好报道。相比一些蜻蜓点水、走过场式的采访,该新闻报道的记者带着真感情走近采访对象,为了深入体验王争艳的工作,两名记者主动请缨做起了实习医生,在一周的时间里随王争艳跟班出诊,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协调,获得了许多生动的写作材料。记者谢东星等人还会等在王争艳家门口,希望能从多方面了解她的生活。后来,王争艳回忆起来还忍不住感叹:“我当时真不愿意接受采访,如果不是他那样敬业,我不会让他进家门。”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出,记者是带着感情走近一名普通的医生的,费尽心思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所以读者才能在《上医之境》中看到一个敬业而又清贫的好医生。反观当下的许多记者在进行人物报道时,若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他们便随意放弃,抑或仅用一天或者数小时来完成一篇人物报道,只是走近了基层,并未深入基层,故而讲不出好故事,写不出好报道。要想写出好故事,记者的裤腿应沾满田间的泥巴、手上应沾满消毒水的味道,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切身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如此才能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人物、讲述故事,让报道触及人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也是记者深入基层抓取新闻的成果。记者走访了全国14个极度贫困的地区,用手中的笔,记录了贵州乌蒙山、江西井冈山等地脱贫攻坚的故事,充分展示了基层干部为民爱民、助民脱贫的良好形象,描绘了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的生动图景。
1.2 走进基层,更要独具慧眼
记者走基层时要独具慧眼,具备发现“小事”的能力。不少记者善于将镜头和笔尖对准“大典型”“大案例”,而对“小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不够敏感、缺少关注。如果记者经常报道“大典型”,而忽视“小故事”,则是脱离了基层,远离了群众,难以创作出有灵气、有看头的新闻作品[2]。因此,记者在走基层时,要细心观察周围事物,挖掘群众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回乡大学生三项发明为800多牧户节省1亿元》以回乡大学生创业为例,讲述了高素质人才为农牧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故事。这篇文章的作者从小在牧区长大,对牧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过去,当地畜牧业的生产率不高,缺乏人才,导致牧区无法实现现代化发展。当作者听牧民们说起青年德勒黑洪格尔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并为大家研制牧业机械设备后,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线索,于是跟着德勒黑洪格尔走向草原深处,采写出了《回乡大学生三项发明为800多牧户节省1亿元》这篇好作品。
2 讲好故事要注重细节
新闻故事化、故事细节化是创作高质量新闻作品的关键。重大主题报道需要靠一个又一个的真实故事来凸显主题,增强说服力。而要把故事讲好,离不开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细节,细节是故事中最丰富的表情符号。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而且恰如其分的细节描写作为点睛之笔,能让故事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整体,使情节更丰满,更有感染力和可读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抓住能打动人心、引发人思考以及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细节,并放大细节,通过细致描写来深化故事主题,创造出精品[3]。
2.1 环境细节
采访是需要技巧的,要想抓住关键细节,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新闻敏感性,以独特的思维、新的角度去观察人、事、物。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认为:“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思想和行动。”由《长江日报》刊发的《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一篇典型的人物报道,细节描写是这篇稿件的特色之一。比如,“武汉大学九区二栋一门301室,建筑面积79平方米,杨昌林的家。简朴房间里最打眼的装饰,是客厅墙上的一副藏式挂毯……五屉柜的油漆剥落了,穿衣柜的镜子也有些磨花——这些都是调回武汉那年买的。杨昌林家里唯一赶过的‘时髦’,是1987年就早早安装了电话——有了电话,和孩子们联系起来方便。电话24小时随时可能响起,每一次铃声都牵动着阿爸阿妈的心”。在这段话里,记者简单描述了主人公家里老旧的摆设,并通过对柜子、镜面的描写,立体展现了杨昌林和他的家人在原本生活不富裕的情况下,连续32年帮助藏族学生的无私形象。这些细节所传递出的深层次信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让故事更丰满,深深打动了读者。除此之外,在采访过程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也是记者在采访时需要仔细观察的细节,只要细心,就可以通过细节描写为报道增光添彩[4]。
2.2 行为细节
在采访中,记者还可以通过对人物行为举止的描写,凸显人物性格。《四川日报》的消息《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获得了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该报道讲述的是一个偏远的藏区乡培养出了数百名大学生的故事,其中有许多为凸显地方发展进步而描写的人物行为。比如,“同村的巴千学不认识几个字,跑运输时要记录饭店电话,就在电话本上画个碗和筷子,再记上数字”,形象地展现出了过去村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凡是有人考上大学,村上给予1 000元奖励,每户村民还要各凑一两百元给他们当学费”,说明当下村里越来越重视教育。这些生动、有感染力的细节,更能表现出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的不易和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喜悦,让读者印象深刻。在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跪惊天下》中,作者描写了李志敏救助流浪汉的多个动作,如“这位衣着时髦的女孩俯下身子,双膝跪下,细心地扶正病人的身子,垫高脑袋,用双手挤压胸部,几番急救,未能奏效。此时,伏在那张脏兮兮的脸上,做起了人工呼吸”。在这部分描述中,作者采用了一系列动词,如“跪”“扶”“挤”等,将李志敏施救路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画面感极强,使李志敏善良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读者心中。
3 讲好故事要优化表达
笔力对于记者来说,是文笔之美、成文之巧,是记者吃饭的硬本领。一个好故事的传播力、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和新闻报道的话语体系息息相关[5]。许多好的故事常常淹没在平平无奇的叙述当中,可读性、吸引力不强,导致传播力、影响力弱。因此,新闻记者要想讲好故事,就要优化表达,完善叙述结构,使用通俗、生动、鲜明的语言,力求创作出能够打动人、感染人、说服人的好作品。
3.1 找好角度
一个好的新闻选题要有好的角度,为形成一个“好故事”打下良好的基础。好的角度有时需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山西日报》的通讯《别了,白家庄矿》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就是一篇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佳作,文章的主题是描述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山西煤炭“去产能”的真实情况。煤炭行业去产能,不仅关系企业的发展,也关系职工的生计。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白家庄矿两对矿工父子被安置分流后的工作和生活,将我国“去产能”的重大意义贯穿于两对父子的感人故事中,以小见大、以情动人,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事件、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反映现实,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打动了千万读者。
3.2 巧妙设置悬念
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富兰克林说:“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新闻故事化,即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手法,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从而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新闻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叙事,重在描述细节、设置悬念、制造冲突等。笔者认为,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导语中巧妙设置悬念是提高作品吸引力的关键。《广西日报》的作品《一粒种子的世界较量》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文章通过标题就能够吸引读者眼球,让读者不禁产生疑问:种子怎么与世界较量?这是一粒什么样的种子?读者会带着这些问题在文章里找答案,详细了解广西农科院在近十年里培育出了比洋品牌玉米更优质的新品种,洋品牌垄断广西玉米种子市场的历史就此结束,广西人将粮食安全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故事。报道通过“玉米育种没有捷径可走”“育出优于洋品牌的种子是我的使命”“壮乡的玉米地种上了自己的种子”这三个部分,一一解答了读者在看标题时产生的疑问,让人豁然开朗,深受触动[6]。
3.3 用百姓语言
讲好故事,首先就是要讲人民群众能听得懂的故事,打造“短、实、新”的文风。这就要求编辑记者用百姓的语言讲故事,这种语言应该是简洁明了、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具有亲和力的。摒弃空洞的口号和概念化的精神符号,能够让大众更容易接受,更有兴趣继续读下去。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和谐搬迁”背后的故事》这样写道:“‘新年到,大街小巷放鞭炮,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接元宝,家家户户乐逍遥……’1月20日,记者走进江西省贵溪市滨江生态小区,一家超市的音箱传出喜庆的歌声,大老远就能听见。花木掩映中,一栋栋别墅式单元楼房相当抢眼。可让人想不到的是,住在这个小区的几百户居民,均是普普通通的当地农民。”其中“大街小巷放鞭炮”“大老远就能听见”等语言朴实、接地气,对环境的描写画面感极强。同时,文章直接引用了村民饱含真情的话语“种了一辈子田,做梦也没想到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让读者不禁产生疑问“什么样的政策能让村民有如此强烈的幸福感”,从而将文章细细地阅读下去,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4 结语
好的故事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灵魂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闻媒体行业也在经历着快速的变革,但无论大环境如何变化,“内容为王”的宗旨不会改变,只有好的故事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要讲好故事,编辑记者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断提升脑力、增强脚力、擦亮眼力、锤炼笔力,到基层一线去,到群众中间去。与此同时,广大编辑记者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把握和表现个性的东西是艺术的真实生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勇于创新表达方式,为故事注入丰富的内涵和灵魂,努力创作出形式新鲜、风格独特的新闻作品,进而达到能够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的良好效果,不负新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