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四统一”机制的发展性建构
2023-10-29周琴王泰臣胡亚琼
●周琴,王泰臣,胡亚琼
校本教研既是一种学校行为,又是一种教师教学研究行为,是学校教研文化的重要体现。校本教研运行机制需要学校进行发展性建构,使其对于校本教研能够指明方向、引领路径、优化方式、激活潜能、创生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一、机制乏力是制约校本教研的根本问题
长期以来,校本教研存在被动化、形式化、浅表化等问题,其主原因是其运行机制不完善、不发力。
(一)运行机制的兼顾性不够
学校教师按专业发展程度可分为新教师、经验型教师和骨干教师。新教师需要迅速站上讲台,缩短专业成长“磨合期”;经验型教师需要站稳讲台,突破专业成长“瓶颈期”;骨干教师需要站好讲台,度过专业成长“停滞期”。这离不开校本教研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但长期以来校本教研机制兼顾性不够,缺乏有力的持续推进、全员覆盖、全面执行。
(二)运行机制的规范性不够
传统的校本教研属于“散打式”教研,没有从组织、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建构起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整体框架,学校应通过运行机制的建构规范校本教研。当下校本教研机制规范性不够主要体现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规则性不够,校本教研制度不够完善,校本教研体系不够健全,校本教研活动不具体,活动缺乏评价机制等。
(三)运行机制的引领性不够
校本教研既要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也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要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当下校本教研机制引领性不够表现在:教研目标的准确性引领、教研活动的深刻性引领不足,以及校本教研对于课程的导向性引领和课堂教学的促进性引领不足。
(四)运行机制的创新力不足
校本教研是更新教师教学观念的过程,是教师互联互鉴、互学共长的过程,是教研成果形成运用的过程。但当下不少学校教研活动组织过于常规化、形式单一化、成效浅表化、主体被动化。校本教研机制创新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于校本教研主题、内容、形式、评价、成效创新的有力支撑。
(五)运行机制的激发力不足
校本教研既有刚性的一面,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有柔性的一面,是激发教师成长需求,服务广大教师发展的有效路径。要转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状态,必须依靠机制发力,促进教师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被动教研的打卡者转变为课程研发者、积极投入者。当下校本教研机制激发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动教研的内驱力、有效教研的执行力、深度教研的挖掘力的激发不足。
二、把握校本教研机制的价值功能
校本教研机制是校本教研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有序运行方式。其涉及要素包括目标、主体、内容、形式、评价等。良好的校本教研机制对校本教研具有引导方向、规范行为、调控发展、形成合力等价值功能。
新时代校本教研机制具有规范性、驱动性、引领性、诊断性、激发性等特征,必将推动校本教研高质量发展,对校本教研科学、有效、深度运行具有强力推进作用。
导向性功能。为校本教研指明方向,紧扣教研目标,使研究行为更具方向性,促进教师群体与个体共同发展。如以机制导向教师开展学生心理特征、认知基础、认知规律的学情调查研究;开展加强课前准备、增强课堂吸引力、创新教学方式、优化作业设计的课堂教学研究;开展过程评价、分层培养、家校共育的学习兴趣研究。
引领性功能。为校本教研进行路径引领:一是集中培训机制,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围绕特定主题进行;二是自主学习机制,围绕师德师风及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发展规律、教改前沿理论等进行自主读书交流活动;三是教研活动机制,学校整体规划,将年级组教研和学校教研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科研活动机制,以课题研究促进研修,引导教师开展有组织的研究、联合攻关,实现共同提高。
激发性功能。为校本教研注入新的活力,激发教研潜能,提升教研效能。一是激发校本教研规范、有序地开展,体现制度化、程序化;二是激发教研团队主题式、项目化、情境式开展,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具体、过程扎实、成效明显;三是激发教师个体全过程、全身心参与,做到主动教研、思维活跃、思考深入、行为跟进。
协同性功能。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以校本教研机制促进协同研修,常有以下方式:年级组内同伴协作、校内学科大组协作、跨学科同伴协作、校际同伴协作、专家与教师之间协作。
创新性功能。校本教研机制建构应根据教研目的任务、学校实际、教师愿望和要求,在教研内容、教研途径、教研策略、教研方式方法等方面作出调整、改革,适当创新教研形式,做到内容扎实、形式活泼,让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校本教研。
三、校本教研“四统一”机制的发展性建构
充分发挥校本教研机制的价值功能,应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多种教研形式为着力点,以提升校本教研激发力为生长点,进行校本教研“四统一”机制的发展性建构。
(一)责权利统一机制
校本教研责权利统一机制,旨在让每一位教师有责有权有利,克服教研组责任大、权力小、利益小的现象。
1.建立校本教研管理机制
建立由校长引领、分管副校长牵头、教导处和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的校本教研领导机构,职责核心是引领、统筹、策划、督查和考核。同时明确教导处和教科室职责,教导处负责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和落实,负责校本教研组织、实施与考评;教科室负责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工作。
2.建立校本教研专业督导机制
专业督导机制主要是行政年级蹲点制和行政学科责任制,前者职责是年级事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后者职责是成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学科教师发展、专业提升、课堂教学、教学常规及考核评价等。
3.建立校本教研组内自治机制
学校将校本教研中选择权、经费管理权、评价权等下放给备课组,充分体现组内自治。如项目式教研能有效实现责权利统一,人员的选择、项目的确定、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项目的评价等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每个人的教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校本教研效能。
(二)教学研统一机制
“教”指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是教师学什么、怎么学;“研”是教师研什么、怎么研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是“教”和“研”的基础,“研”是“教”和“学”的关键,“教”是“学”和“研”的归宿,教学研统一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实施路径。
在课例研究中,选择大单元中的关键例题、关键课文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包括落实课标、理解教材、分析学情、研究教法等,我们的操作流程是:“三新”对话定内容(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师)→中青搭配理要点→组内交流成初稿→个人修订成教案→课堂实施验预案→课后反思见成效。
(三)引领、激发、规范统一机制
引领在于指明方向和路径,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专业成长上导向;激发在于培育活力和创造力,培育教研的动力、活力与创造力;规范在于建立正确的规则,构建教研规范的制度、规范的体系、规范的行为。过重强调规范,则校本教研容易一成不变,难以超越传统;过度强调引领和激发,则校本教研成为部分人的教研,不利于整体提升。校本教研必须是引领、激发与规范统一的教研。
我们注重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构“三课”“四结合”“五平台”教研工作体系,规范校本教研活动。“三课”是开展课例、课堂、课题研究,侧重规范校本教研流程;“四结合”具体指个人研修与团队研修相结合、大教研与小教研相结合、智能研修与传统教研相结合、校内教研与联合教研相结合,侧重引领校本教研的方法;“五平台”指推荐赛课、展示交流、成果推广、阶梯式成长、评价激励,侧重激发校本教研的动力。通过专家、名师引领,课程、课堂引领,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我们以课堂教研为核心激发教研的活力,渗透学校文化理念,培养思想灵动、学习灵慧、手脑灵活、充满灵气的“四灵”学生,培育“灵动课堂”。运用“组内教研重实效,学校教研重品质”的教研思路,学校教研分“名师课堂”“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研究课”“组间赛课”四种课型展示和集中研讨;年级教研包括集体备课、组长调研、组内研讨。
(四)整合、互联、创享统一机制
整合、互联与创享是递进关系,整合是基础,整合校本教研过程中的资源和力量,围绕解决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互动对话、互相关联、创生成果、交流分享。
学校充分利用学科团队资源,邀请学科专家指导,整合校外教研资源、网络教研资源。在各级教研平台中开展课例展示、专题讲座、教学交流,总结提炼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科研成果,在公众号、报刊等媒体交流、发表或参与评奖,实现整合、互联与创享统一。
我们深切体会到,高效的校本教研“四统一”机制促进了校本教研高质量开展,高质量的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和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